吉祥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传承有序、与时偕进、系统多元、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两汉文化的繁荣与艺术的进步,使人们得以会意出各种各样的吉祥物来,并把它们以多种形式绘刻于不同载体上,使其流传至今。在华夏各族历史发展进程中,含有吉祥意味的图像一直出现于各种遗迹、遗物上。商、西周青铜器、玉器等器物纹饰中,许多沟通天、地、人的神灵如龙、凤等已经含有明确的吉祥寓意,这时期的器物上已有 吉 大吉 弘吉 吉羊 等吉祥文字。两汉至魏晋南北朝,大量的吉祥画像出现在各种遗迹、遗物上,形成中国历史上吉祥画像的个兴盛期。本书共分八个章节,分别对汉代的吉祥观、两汉以前的吉祥文化、汉代对吉祥文
孔庙祭祀在中国古代是一项常行的礼仪活动。它既是学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家实施教化的重要举措。一次完整的祭孔活动主要由以下要素组成:祭祀场地、祭祀时间、享祭者、献祭者、祭祀品物、祭祀乐舞及祭祀仪式等。在两千多年的祭孔历史上,这些要素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董喜宁编著的《孔庙祭祀研究》从孔庙、享祭者、献祭者、祭品与祭器、祭祀乐舞、祭祀名类与释奠程序等方面对孔庙祭祀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从礼的角度对祭孔活动这一有机整体进行礼制、礼仪、礼物等方面的综合考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本书资料详赡,观点允当、文字流畅典雅,是一部优秀的学术研究著作,具有规范和改进当代孔庙祭祀仪式的重要参考价值。
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祈雨”古俗及其文学书写乃是天幕中一丛耀人眼目的星辰。祈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祭祀祈年活动,古典文献中存留着数量可观的祈雨文,它们涉及 、礼制、民俗,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社会生活提供了一面直观的镜子,于文学而言,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考察中国祈雨史,必须将它与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中国古代祈雨史,同时也就是一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史的缩影。虽然学术界对祈雨这一民俗现象已经有较多的关注,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本书作者试图以史的框架对历代祈雨文献进行有序梳理,运用多元思维对祈雨文化进行建构。此研究在 尚属 。
《生育的禁忌与文化》生育禁忌是积淀在人们心理深处的神秘文化现象,是属于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 禁忌 一词代表了两种不同方面的意义。一是崇高的、神圣的;二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生育禁忌正蕴涵了这两方面的含义,因此人们对它颇为敬畏。禁忌不仅是人们约束生育行为的准则,而且又是作用于人们精神心理上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不但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存在,就是在现在的民间,也还有稳定的生育禁忌存在。 本书把生育的禁忌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审视禁忌的视野更为开阔,集中力量厘清了禁忌的表现,多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生育的禁忌的内部和外在形态的特征,达到了较高的学术水平。
吉利喜庆、安乐祥和,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强烈追求,由此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吉祥物:朵朵青云是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的象征,一柱怪石为长寿安康、永享天年的标志,瓜实瓜藤寄托着世代绵长、香火不绝的心愿,鹊鸣枝头“来报喜,不是来财就是来亲戚”…… 本书选取我国最有影响的吉祥物,分析了它们的渊源、特点、寓意,展示了它们在礼仪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表现。书中选配了大量精美插图,以便读者形象直观地理解每一种吉祥物的寓意和表现。 阅读本书,就如同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瑞气缭绕的世界,既有助于增加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也有助于让源远流长的各类吉祥物融入现实,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吉利、祥和!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著称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所谓神秘,内含神奇、隐秘之意。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神秘文化。神秘文化是一座变幻奇特的库府,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事者从中总结御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的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神秘的色彩最怕事实冲涤,迷信的积垢需要科学清扫。思想的雾霭不能靠利斧驱散,历史的现象需要从历史角度解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神秘文化,是光怪陆离的复杂共同体,是精华与糟粕交融的意识形态。它有根深蒂固的传统,有无孔不入的市场,有衰荣再生的能力。本书从择吉术之产生与发展开始讲述,接着介绍了择吉术之基础理论、奇趣的天干地支、凝练而辩证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神奇配合等。
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现存文明都严禁?为什么神话在古代广泛流传而在今天却从语言中被过滤?婚姻是历史上曾有过的真实还是神话中的玄想?人类心灵深处是否真的存在一个无法抹去的“情结”?……作者坦言:“我写这本书,老实说主要出于对血缘婚姻和禁忌的好奇。”
这是一本了解中国民间禁忌知识的百科全书。该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民间禁忌风俗,包括禁忌的起源、日常生活中的禁忌、各行各业的禁忌、人生一世的禁忌、万事万物的禁忌以及禳解禁忌、免遭不祥等方面的知识。本书整观、深入、精细;夹叙夹议,内在逻辑性较强;学术水准有定评,技术质量信得过;内容丰富、文字通俗;赏心悦目、检索方便;能够满足各种需求,值得广大读者惠存;适合城乡书屋、家庭书架珍藏。一本书在手,民间禁忌知识不求人。
《妖》系《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之一, 全套书共有《鬼》《神》《仙》《妖》《怪》《精》六辑。 全书共辟四章,作者着眼于“妖之形象非现实生物且多丑陋”、“妖之性格残忍,以与人类为敌为本职”两点界定妖之概念,进而从大量的文献、志怪小说以及民间故事中爬梳妖的故事,具体分析其产生缘由、妖之特性,并归结认为妖的故事实质是人类不屈不挠抗争精神的体现。
《新编实用中华万年历(1931-2050)》以科学性、实用性为出发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您介绍了玄妙的天文天象、生活中的历法常识、二十四节气与农时谚歌、玄妙的阴阳五行八卦与天干地支知识、有趣的年节风俗,趣解了十二生肖的由来和十二属相人的性格、命运、爱情、财运及逐年运势。《新编实用中华万年历(1931-2050)》详尽收入了1931年至2050年的万年历法表,是您生产、生活的之书。
民俗禁忌是人们认为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以及与其有关的言语或行为上的约定俗成的禁制,它是一种原始而又古老的文化现象。千百年来,这些禁忌处处影响着老百姓的言行举止,已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了解民俗禁忌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对待传统民俗文化,保持良好的民风民俗习惯,更好地与各地区、各民族及各行各业的人相处,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大大方便日常生活中的出行办事。 为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民俗禁忌,我们专门编写了《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大全》一书,从穿衣、饮食、行为、育儿、举止、处世、风水、节日、婚嫁、寿诞、丧葬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介绍沿袭下来的民俗禁忌,以及各个地区、各个少数民族和各行各业独有的禁忌事项,分析禁忌产生的根源,带领读者了解有关民俗禁忌背后的史话趣闻,生动地展现
在《民国杭州研究丛书》推进的过程中,杭州文史研究会始终坚持严要求、高标准的宗旨,从具体每一邵书的研究思路到写作提纲再到成稿,都组织民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严格评审,各位作者根据评审意见数易其稿,不断完善。所有这些,都为了力求达到一个总的目标;要使这套民国杭州研究系列专著在学术上能够经得起检验,在一定时期内体现民国杭州研究的水平。至于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有待于各界人士的评论指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套民国杭州研究丛书的推出,必将对以后的民国杭州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今日杭州是历史杭州的传承和发展。民国时期是距离现在近的一个历史阶段,对这个历史时期的纵深研究,不但大大丰富了杭州的历史文化,而且其所揭示的历史轨迹能够为当前杭州经济、社会、文化和城市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
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认为:“文化按定义是由人自身自由的首创性所创造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赋予文化如此多的样式:一个民族不同于另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但是,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创造了自己。”在所有文化现象中,祝福与祈祷所生成的文化景观,是我们常见于生活中用以区别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标志。比如中国人喜欢在春节的时候互相作辑道“恭喜发财”,而英美人则在元旦说“HAPPY NEW YEAR”。人与人的交往,除了那些实际的交流需要,有一种礼节几乎在所有的民族中都出现,那就是祝福。一般地说,祝福是人与人之间的事情,表达愿望,是美好的利他的;祈祷则是自己的事情,同时表达愿望,是为自己的(当然也为包括自己在内的集体)。不过通常在具体的利益上,祝与祈的内容却显得高度一致,以中国传
范丽珠教授与欧大年教授在其合著的《中国北方农村社会的民间信仰》之中,都从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等视域展开了研讨,进行了阐述。这两位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专家既从宗教学理论的角度对民间信仰的意义、价值展开了思考,更以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北方农村社会民间信仰的存在、功能进行了调研,以手材料来充实、确证其理论认知。这种非常扎实的研究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注意重要资料的搜集,更强调正确方法的运用。这样,我们从这部著作中就可以体验到栩栩如生的民间信仰活动,获得一种动感的享受;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由此还会随着二位专家的思路对宗教信仰的许多基本或根本问题探颐索隐、洞幽烛微,催发自身静态的深思。中国民间信仰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遗产,在当今创新社会认知及社会管理的环境中有
《民俗信仰与双向认知——兼论古代文学典籍的定向解读》在对六个 概念(精英思维,民间信仰、民俗信仰[俗信]、信仰民俗、价值认知、认知 价值)进行理论形态论说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仙人闲人与贤人忙人、玉女西 极东旒游、民俗信仰与文学表述来讨论民俗信仰的双向解读;用政治经验 的文化传承、传统风习与文化认同、原初文化的传承心理来解析文化传承 的双重制约;用民俗内蕴的渗透、社会气象的渗透、人物品格的渗透来讨 论精神内蕴的互相渗透;用原朴美学的泛化、上古民歌的雅化、精英哲学 的俗化来描述审美价值的交互推进;用文化层次的对应展演、文本层次的 对应解读、观念层次的对应演绎来展示观照层次的对应;用原初文化观念 的互动、原初宗族观念的互动、原初信仰观念的互动展演原初观念的互动 。《民俗信仰与双向认知——兼论古代
《艺术、神话与祭祀》是张光直先生诸多学术著作中的一本,也是作者自己*为喜爱的一本。该书以他1981至1982年在哈佛大学为非专业本科生所开设的一门课程的讲稿为基础,选编而成。该书写作目的: 其一,中国古代文明的性质和构成具有很强的政治倾向,本书将以此开辟出一个新的基础研究视角;其二,如果能突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古代文明的研究,至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必将受益匪浅。 张光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通过对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沟通天地的祭祀过程及手段、古代中国青铜器及其装饰艺术(主要是动物主题装饰艺术)的意义、古代文字的产生及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回答了文明或王朝是如何在古代中国兴起的问题。
《中国人的忌讳》语言精练,提出问题精准,分析问题透彻,从多角度阐述了中国人的性格、心态、感情以及生活习惯等等。中国的平民百姓只所以要尽力远离那些“命大”于己的神圣的权威人体和不洁净的危险人体,当然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的目的。他们害怕那具有更强的神秘力量的人体通过接触、目视、语音的传导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这是对自身以外人体的禁忌。除此之外,民间还相信,自己还需要对自己的人体采取一些禁忌行为,进一步确保自身人体的安全。《中国人的忌讳》主要是对中国人古今生存状态进行理性的分析、评价,此中作者的分析评价中肯善意,不乏精彩之笔,所以更适合普通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