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三晋秘崖 中古野外石刻考察 三晋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刘勇 /2024-04-01/ 三晋出版社
    • 《三晋秘崖——中古野外石刻考察》收录了近年来刘勇在山西大地考察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文章,它们从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对石刻上的“文化密码”进行了学术考证、史料阐释和现状描述,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全书按晋北、晋东、晋东南、晋中南的顺序梳理,所收石刻大多是民间所为,时代集中于魏晋到隋唐时期,以亲历考察与传世文献互证,并附大量实物图片,为山西文史、中国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碎片和可靠资料。

    • ¥65.1 ¥138 折扣:4.7折
    • 洋风姑苏版研究 张烨
    •   ( 7 条评论 )
    • 张烨 /2012-07-01/ 文物
    • “姑苏版”又称“苏州版”,是指明清两朝在苏州地区印制发行的版画。它是继武林版画和金陵版画之后,我国传统版画历 又一个耀眼的高峰。“姑苏版”在雍正乾隆年间出现了一批受到西方绘画影响的木版画作品,这些作品讲究透视,运用排线表现影调,场面宏大,制作精致,且大多收藏在日本。日本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对这批受到洋风影响的“姑苏版”作品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这批作品是“姑苏版”的典型代表,是兴盛期的标志。《洋风姑苏版研究》作者张烨认为,这批可称为“洋风姑苏版”的作品,不仅在形式上融合了中西方绘画,在内容上也杂糅了大量的风俗人情,形成了不同于文人画和乡村民间绘画艺术的全新艺术特色。《洋风姑苏版研究》分析其特殊形态和功用,这些作品应该是以日本为主要销售市场的外销类型作品。

    • ¥60.6 ¥92 折扣:6.6折
    • 敦煌圆光 杨东苗,金卫东 绘
    •   ( 1 条评论 )
    • 杨东苗 /2024-05-01/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 本书是敦煌历代圆光复原图集。圆光是敦煌图案的集中、综合表现形态,是敦煌图案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本书汇集了从南北朝到元代各个历史时期敦煌图案中圆光的代表作,有完整图案,也有局部放大,有专业的图版说明,对从事工艺美术、平面设计等诸多行业有工具书的作用。

    • ¥94 ¥188 折扣:5折
    • 中国雕塑史讲义 梁思成 编
    •   ( 0 条评论 )
    • 无 /202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思成 一份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雕塑史讲义 一次关于中国艺术整全精神的探索实践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但梁先生的思想和视野其实不止停留在建筑这一路径,他希望由建筑开始,对中国艺术史做一个整全的贯通。因此他1943年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原名为《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但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有太多精神上的探索有待完成。本书是他在建筑之外,或者亦是依托其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留给读者的一部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论著。 从严格意义上讲,本书并不算梁思成先生的正式著述,它只是梁先生在东北大学讲课时的讲义,因此这本书的内容显得异常“简约”,很多内容只是提纲挈领,没有充分地展开论述。但

    • ¥61.1 ¥96 折扣:6.4折
    • 中国雕塑史讲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0 条评论 )
    • 无 /202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思成 一份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雕塑史讲义 一次关于中国艺术整全精神的探索实践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但梁先生的思想和视野其实不止停留在建筑这一路径,他希望由建筑开始,对中国艺术史做一个整全的贯通。因此他1943年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原名为《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但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有太多精神上的探索有待完成。本书是他在建筑之外,或者亦是依托其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留给读者的一部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论著。 从严格意义上讲,本书并不算梁思成先生的正式著述,它只是梁先生在东北大学讲课时的讲义,因此这本书的内容显得异常“简约”,很多内容只是提纲挈领,没有充分地展开论述。但

    • ¥61.8 ¥96 折扣:6.4折
    • 中国雕塑史讲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2 条评论 )
    • 无 /202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思成 一份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雕塑史讲义 一次关于中国艺术整全精神的探索实践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但梁先生的思想和视野其实不止停留在建筑这一路径,他希望由建筑开始,对中国艺术史做一个整全的贯通。因此他1943年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原名为《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但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有太多精神上的探索有待完成。本书是他在建筑之外,或者亦是依托其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留给读者的一部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论著。 从严格意义上讲,本书并不算梁思成先生的正式著述,它只是梁先生在东北大学讲课时的讲义,因此这本书的内容显得异常“简约”,很多内容只是提纲挈领,没有充分地展开论述。但

    • ¥63.2 ¥96 折扣:6.6折
    • 中国雕塑史讲义 梁思成 编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0 条评论 )
    • 无 /202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思成 一份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雕塑史讲义 一次关于中国艺术整全精神的探索实践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但梁先生的思想和视野其实不止停留在建筑这一路径,他希望由建筑开始,对中国艺术史做一个整全的贯通。因此他1943年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原名为《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但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有太多精神上的探索有待完成。本书是他在建筑之外,或者亦是依托其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留给读者的一部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论著。 从严格意义上讲,本书并不算梁思成先生的正式著述,它只是梁先生在东北大学讲课时的讲义,因此这本书的内容显得异常“简约”,很多内容只是提纲挈领,没有充分地展开论述。但

    • ¥61.8 ¥96 折扣:6.4折
    • 中国雕塑史讲义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0 条评论 )
    • 无 /2023-09-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艺术之始,雕塑为先。”——梁思成 一份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雕塑史讲义 一次关于中国艺术整全精神的探索实践 梁思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学家,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和保护。但梁先生的思想和视野其实不止停留在建筑这一路径,他希望由建筑开始,对中国艺术史做一个整全的贯通。因此他1943年所著的《中国建筑史》,原名为《中国艺术史·建筑篇》。但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 他有太多想做的事情,有太多精神上的探索有待完成。本书是他在建筑之外,或者亦是依托其对中国古建筑的研究,留给读者的一部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论著。 从严格意义上讲,本书并不算梁思成先生的正式著述,它只是梁先生在东北大学讲课时的讲义,因此这本书的内容显得异常“简约”,很多内容只是提纲挈领,没有充分地展开论述。但

    • ¥61.8 ¥96 折扣:6.4折
    • 丝网版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一滴 /2022-06-01/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丝网版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详细介绍了丝网版画的发展脉络,并对多位版画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和表达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体现了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理念和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以探寻丝网版画艺术的意义与价值。该书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共分为六章,包括概述、丝网版画的源起与发展、丝网版画的制作表现方式、丝网版画的语言及艺术特征、丝网版画创作和当代丝网版画的创新研究。《丝网版画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研究》可供版画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以及喜爱绘画艺术的读者阅读参考。

    • ¥54.4 ¥98 折扣:5.6折
    • 天津砖刻艺术(手稿珍藏本) 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冯骥才 /2019-04-01/ 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
    • 这部作品创作于56年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冯骥才先生著作目前的“处女作”。珍贵手稿抢先发售公开出版。身为文学大家的冯骥才先生,曾一度放下文学创作,一心一意地去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冯先生萌发抢救文化遗产的想法,就是从《天津砖刻艺术》这小小的书稿开始的。当年冯先生对津门地域的文化十分痴迷,包括老城内外街头房屋建筑上随处可见的精美的砖雕。不过,当时这些砖雕在世人眼里已是昔日的弃物,不被爱惜;其它一些地方传统的民间美术的境遇也是这样。于是冯先生想做一件事,将天津主要的地方民间美术做全面的调查、收集、研究,再编辑出版。因时代风浪的冲击,这部书稿被尘封搁置至今。

    • ¥65.5 ¥118 折扣:5.6折
    • 春秋梨枣痕 晚明至清初安徽版画史研究 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程国栋 /2025-06-01/ 人民出版社
    • 自明朝万历中期起,安徽版画异军突起,打破了建阳﹣金陵两地版画独盛的局面。众多徽籍出版家都怀揣着热烈的文化理想投身于书籍刊刻;安徽的名画家也积极投入到版画创作中,奠定了安徽版画高古醇雅的基调,还把这种风格推广到了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地;领先全国的刻工水平,为安徽版画在全国赢得了不错的声誉。入清以后,以徽州为代表的各级府衙和地方士绅精诚合作,使安徽的版画得以续写华章。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在今天仍值得传承和研究。

    • ¥56.1 ¥79 折扣:7.1折
    • 西园记 译林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明)吴炳 /2019-09-01/ 译林出版社
    • 《西园记》是上海图书馆收藏的诸多中国古代戏曲版画精品之一,为《新辑中国古版画丛刊》第一批辑录七辑的第七辑。全书上下二卷,卷前各有版画八幅,其中多为单面竖幅版式,构图饱满,造型古朴,是明刊本插图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 ¥65.7 ¥148 折扣:4.4折
    • 饾版水印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方利民 /2022-08-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水印版画是中国的版画形式,它是凝聚了中华民族智慧,并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中国版画技法,而饾版水印是拥有有中国的文化特色的传统版画。以往的版画技法书都是油印木刻、铜版、石版、丝网等,到目前为之,还没有一本关于饾版水印的教材。本书是为高等艺术教育的美术类版画专业课程使用的教材,是作者在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多年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教学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内容包括中国水印版画简史、水印版画的工具和材料、技法和制作和相关的课程训练方法等。

    • ¥51.1 ¥98 折扣:5.2折
    • 天工与意境 青田石雕艺术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陈墨 /2019-06-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通过历史、工艺、传承等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青田石雕文化。内容包括青田石的矿区,青田石的品种分类和与他石的甄别,青田石雕的发展历史,青田石雕几大题材的传承,以及青田石雕的收藏保养等,深入、详细、全面地介绍了青田石和青田石雕,是收藏爱好者的有效的指南。

    • ¥65.4 ¥128 折扣:5.1折
    • 春秋梨枣痕 晚明至清初安徽版画史研究 程国栋 著
    •   ( 0 条评论 )
    • 程国栋 /2025-06-01/ 人民出版社
    • 自明朝万历中期起,安徽版画异军突起,打破了建阳﹣金陵两地版画独盛的局面。众多徽籍出版家都怀揣着热烈的文化理想投身于书籍刊刻;安徽的名画家也积极投入到版画创作中,奠定了安徽版画高古醇雅的基调,还把这种风格推广到了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等地;领先全国的刻工水平,为安徽版画在全国赢得了不错的声誉。入清以后,以徽州为代表的各级府衙和地方士绅精诚合作,使安徽的版画得以续写华章。这些珍贵的艺术遗产在今天仍值得传承和研究。

    • ¥55.5 ¥79 折扣:7折
    • 印象之美 蒙古族传统美术·雕塑 李崇辉 编
    •   ( 0 条评论 )
    • 无 /2021-12-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传统工艺美术丛书的一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蒙古族传统雕塑艺术及其发展历程。本书围绕北方民族史前雕塑艺术及文化、早期北方游牧民族草原石人艺术与文化、蒙古族宗教雕塑艺术及文化、蒙古族传统建筑雕塑艺术及文化等,综述史前至当代北方游牧民族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集中展示蒙古族雕塑艺术的风采。

    • ¥63.8 ¥166 折扣:3.8折
    • 丝网版画艺术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于洪 /2022-06-01/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丝网版画作为创作版画,是版画大家庭中最年轻的一个版种,属于孔版印刷范畴。作为一种印刷方法,它起源于中国,其历史是所有版画印刷中最为悠久的。丝网版画虽为世人喜爱,但却是一种尚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版画画种。提起"版画",一般人便想到木刻,其实"版画"的概念要大得多:除了木版画以外,尚有石版画、铜版画、纸版画、泥版画等。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被人称为"三版",国内每隔几年都要举办专门的"三版展"。作为版画家族中的奇葩,丝网版画的出现,已成为世界版画的主流,是一种颇具当代性的版画品种。本书介绍了丝网版画的创作艺术,丝网印刷的原理、制作流程、代表作品。《丝网版画艺术》从丝网版画诞生的语境入手,着重分析了丝网版画背后隐含的观念以及具有当代性的“特色技艺”。

    • ¥56.4 ¥108 折扣:5.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