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知识手册》是一部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楹联知识手册,介绍楹联的本质、发展、分类和修辞,帮助读者进行楹联鉴赏与创作。收录从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的经典楹联2500多副(含超长联12副),涉及春联、婚联、寿联、行业联、装饰联、题赠联等100多个不同类别。
这是金铁庵诗、词、联三种书的合集。原书均名以 百日通 。写作手法略同刘坡公的著作,分别简略介绍诗、词、对联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眉目清晰,文字简洁;列举名家作品为例,就技法和风格逐一分析,指导写作,评点精到。此三种书的合集在民国时期均有较大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很少见。此次为标点排印本。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书写或勒刻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上下两联的形式相对、内容相关,是我国汉民族独创的一种文学样式、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该书分为六章,分别为楹联的本质、楹联的发展、楹联的分类、楹联的修辞、楹联创作的规律与方法和楹联的鉴赏。该书收集了大量的楹联作品,论述了楹联的创作、应用和欣赏,附录中收集了若干楹联创作的文献资料,可使读者既明其 理 又得其 法 ,能够帮助读者进行楹联鉴赏与创作。
《西湖楹联》辑录了湖中三岛、南山路、孤山路、苏堤、杨堤、灵隐景区、六和塔等处从古到今的各种楹联,作了些评点,并配以历史、人文、地理等背景资料。
对联是中华民族zuiju特色的传统文学体裁,也是使用zui为广泛的文体之一。举凡新春佳节、婚丧嫁娶、寿诞喜庆、建房迁居等,都要用到对联。在中华大地,上至皇帝的宫殿、官府衙门,下至乡间的草房,以及山水园林、寺庙道观、亭台楼阁、关隘城寨、桥梁渡口、牌坊陵墓 都可以看到对联。 对联贯穿于中国人的一生。男婚女嫁,有婚联;生儿育女,有贺联;过生日,有寿联;去世,有挽联。在中华民族zui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之际,村村寨寨,家家户户,地无论南北,人不分男女,家不论贫富,门不讲大小,都要贴春联。从大门(院门)、正房门、厢房门、厨房门(包括门框、门心、门头),到粮囤、牛屋、猪圈、鸡笼、纺织机、大小车辆,直至桌子、椅子、蜡台、灶台 到处是红彤彤的一片。春联被看成一家人对外的 门面 ,更是一家人对新年的期盼
楹联是中国文学大家族中的重要一员,是“诗中 诗”,具有文字精练、平仄韵律对仗工整的鲜明特点 ,恰因其短小而更见作者之功力。《通赏中国名联》 的特点是“通”和“赏”,通过对大量楹联佳作妙构 的赏析,引导读者品赏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妙高佳,提 高文化品位;通晓楹联的发展,加深对中国楹联文化 意义的认识:滋润文化心理,培养文化兴趣,提升文 化修养。
《贴出年的吉祥:中华春联大全》收集了各式各样的春联。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件事情。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大方法。另一方面,春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通俗化又较有活力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路径,因此春联集萃具有很好的知识性和民族性。
《撰联指南》是关于对联撰写的专著。书中首先简略介绍对联小史,然后从基本概念出发,进而分类讲述对联的撰写技巧,涉及用途、对仗、修辞、掌故、风格等等,并以名家和自撰对联为例进行分析。篇幅不大,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易学易用。鉴于篇幅原因,同时附入其他作者(平襟亚或他人)的对联写作书籍一种。 此书只有影印本,尚无标点排印本。此本为标点横排本。
21世纪初,社会公众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度、参与保护的热情,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力推进,成为中国文化界乃至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从大多数人对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词的内涵不知所云,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为家喻户晓的词汇,人们普遍对它的具象呈现形态有了一定的认知,并支持或主动参与保护工作,说明人们在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已经看到,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作为传统社会生存环境下人们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的现实,而这种现实,一定会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之,全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年画,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过去的中国人家,每逢过农历新年时都会买几张年画,由大门到厅房,家宅内外都贴满了各种花花绿绿、象征吉祥富贵的年画,烘托了新春时节欢乐热闹的气氛。年画不仅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而且内容包罗万象,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年画的发展源流、制作方式、题材内容,配以上百幅难得一见的老年画图片,能够帮助读者在解读与欣赏年画的同时,进一步了解中国民间文化中所蕴藏的民族精神。
楹联,又称对联、楹帖。楹者,柱也。把一副联语,分别题写在两根相对的柱子上,故名楹联。它是我国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祖国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株别具风姿的奇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是传统韵文样式中至今仍有鲜活之生命力者。本书学者陈书良先生沉浸于楹联之美所著写的楹联美学概念与心得。
楹联和匾额,在王家大院古建筑群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数量之多,形式之丰富,内容之深邃,是一般宅院难以比拟的。几乎是门门有匾额,院院有楹联,形成一个内涵深厚、品位高超的封建士大夫文化层次。据统计,王家大院楹联多达83副(临时性的书写寿联、喜联、春联均不在内),匾额120多块,受皇帝及光禄大夫、山西巡抚和绅衿耆庶旌表牌匾25块之多。这些楹联匾额,从质地上看,有石雕、木雕,还有砖雕;从书法艺术看,有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隶书等;从形式上看,有横有竖,有大有小,有秋叶额、册页额、手卷额、便面(折扇)额、此君(竹子)额、碑文额等;从内容上看,有歌功颂德者,有写景抒情者,有阐述宏伟志气远大理想者,也有宣扬忠孝节义者。无论哪种内容,均对仗工整,论点准确,引经据典,语不空泛,而且逻辑性强,富有的哲理
楹联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微文体,其通俗谐趣为市井百姓所喜闻乐见,有着深广的群众基础,是传统国学里比较接地气的袖珍文类;其端庄高雅可出于文人学士之手,悬挂于厅堂、庙宇、亭台之侧。 本书侧重介绍楹联“雅”与“正”的一面,认为“楹联脱胎于骈文和律诗,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词曲、古体诗、古文乃至白话文的句式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楹联的格律特征;其次对楹联文字、词语、语句三方面的修辞进行了系统而有条理的说明;最后作者着眼于用途,将楹联分为节令类、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屋宇类、题赠类等六大类。
对联,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学形式,是与人民生活联系*密切的文化载体。在我国,民间的婚丧嫁娶、生育祝寿、乔迁新居等喜庆之事,统称 红白喜事 。而 红白喜事 与对联结缘由来已久。梁石编著的《红白喜事对联大全(第3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人们日益提高的文化需求,与时俱进,在内容上将一些与时代特色不相符的内容删去,也做了必要的增补。突出其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实用性。
这本《新时代实用节庆对联》是为过年过节制造喜庆气氛而编写的。它由两部分组构成。前部分介绍了节庆对联的特点、历史及编撰方法。虽然讲的是知识,但不枯燥。因为每点介绍都是用有趣的对联故事来说明的,寓知识于娱乐之中,趣味十足。后一部分为节庆对联实用联海,它从农历节庆的春联开始,到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从公历节庆的元旦到妇女节、情人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都汇聚成千上万的优秀对联,供大家选用。特别要提出的是其他节庆对联部分,还收集了浴佛节、复活节、开斋节以及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等节庆对联,这是别处所无,只有此书独有的内容。凡是各种节庆对联,几乎囊括无余,想用就用,十分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