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开始,黄永玉先生为每年都创作14幅图文生肖作品,当中结合着文化掌故、历史典故、传说故事、社会问题的思考,也融入了黄老个人的生命体验与艺术态度,12年共创作168幅,整整十二生肖一个圆满,幽默诙谐中不失诗意趣味,灵动鲜活中包孕生活智慧与哲理,同时也以黄老自己的创新意识入画,契合现时代吉祥文化心理需求,以及民俗文化心理需求,很好地诠释了“生而肖似”的生肖文化理念。
庞进编著的《中国祥瑞——貔貅》在古老而传统的中国神秘文化里,龙、凤凰、麒麟、貔貅以其祥瑞的象征意义民间的喜爱。《中国祥瑞——貔貅》即以龙、凤凰、麒麟、貔貅为个案,以的文化解读解开其神秘的面纱,使读者从中了解龙、凤凰、麒麟、貔貅的前世今生,感受其神奇、神妙、神乎其神的文化内涵与底蕴,不迷信其虚幻、虚妄、虚伪的民间演义,却尊重其积极向上、吉祥如意的符号意义。
生肖,每一位中国人自带的“文化属性”。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种动物,每一种动物都隐藏着丰富的民间传说,也承载着大量的文化密码。每个辞旧迎新的春节,大家都会对生肖津津乐道,也把生肖对应的动物,作为一年的吉祥物。本书讲述关于生肖的一切——这里有典故,有传说,有古诗文中的渊源,有我们的文化血脉与精神家园。
旧岁新春,鼠年将至,又是一个十二年轮回。 提起老鼠,人们既厌它、远它、骂它,甚至要灭它;又敬它、畏它、媚它,甚至神化它。 古往今来,悠悠万载,人们与老鼠的历史渊源不可谓不深,不管人类采取何种手段对付老鼠,小小老鼠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庞大的群体,与人类共存繁衍于今。 一部鼠文化形成的历史,无不折射出人们对老鼠矛盾而复杂、敬畏而无奈的深层情愫,同样,也积淀出广阔而深厚的民俗文化。 早在商周青铜器中,就有鼠的形象出现。如在山西曲沃出土的西周初期龙纹卣,其提梁两端就是鼠首。以后的汉代石刻,隋唐的泥塑石雕,明清的金银、瓷器,鼠的各种艺术形象伴随着十二生肖几乎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