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中,陶瓷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体现着历朝历代的工艺发展与审美旨趣。其造型典雅,釉色温润,装饰丰富,装点着古人的生活,也承载着悠久的文明。本书从厚重的古陶瓷发展史中,撷取二十余个精彩 片段 有 柴窑 之传奇、《水浒传》中的瓷器,有隋唐陶瓷辟雍砚、宋元龙泉窑青瓷香炉,也有瓷器上的杜甫诗意、 红叶题诗 从瓷器名实、器形、纹饰等不同维度,结合出土材料与文献记载,并配以精美的瓷器插图,细致解读中国古代陶瓷背后的文化深意与内涵,以此管窥古人生活中的大千陶瓷世界。
《中国传拓技艺图典(精)》内容介绍:传拓亦称椎拓,是中国特有的保存文献的传统方法,就是用纸、墨和传拓工具从金石器物上捶印其文字和图画的技法。对石刻文献的复制需要刺激了传拓技术的产生,在纸张的普及和质量提高、墨的广泛使用等物质条件齐备的前提下.受玺印和封泥使用方法的启发,传拓技术应运而生。传拓始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唐代石刻文献中有对“打本”的记载,诗歌中也有对传拓技法的形象描写,可知传拓到了唐代已经非常成熟和普及。存世唐拓本均为擦拓。宋代拓本在墨色上已有“乌金”、“蝉翼”之分,并出现了扑拓的上墨技法。到了明代,传拓的对象扩大,传拓用纸也有所发展。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出现了青铜器的全形拓法.是传拓技艺发展的境界。
中国的文明史大抵也能称为一部手艺史。那些能够拥有姓名的手艺,也曾在手艺辉煌的年代互相角逐,经受过实践的检验和世人挑剔的眼光,被一群执拗而固执的人当成精神信仰代代相承。《大美非遗:108种手艺》共分三辑,通过寻访108位手艺人,展示了108种涵盖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种技艺,如苗绣、木雕、钧瓷、古法造纸、制笔、油纸伞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本书,可以让读者领略到非遗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2020年典藏级旅行摄影周历,艺术画册级印刷品质,极具学习欣赏价值。2019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Thomas看看世界,精心挑选53幅代表作。每周一图,带你一起看世界,开启你多姿多彩的2020年!
2020年典藏级旅行摄影周历,艺术画册级印刷品质,极具学习欣赏价值。2019年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Thomas看看世界,精心挑选53幅代表作。每周一图,带你一起看世界,开启你多姿多彩的2020年!
中国的文明史大抵也能称为一部手艺史。那些能够拥有姓名的手艺,也曾在手艺辉煌的年代互相角逐,经受过实践的检验和世人挑剔的眼光,被一群执拗而固执的人当成精神信仰代代相承。《大美非遗:108种手艺》共分三辑,通过寻访108位手艺人,展示了108种涵盖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多种技艺,如苗绣、木雕、钧瓷、古法造纸、制笔、油纸伞等,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本书,可以让读者领略到非遗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是人类生命的记忆,是人类创造力的精神源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2000余件(套)与宫廷音乐相关的文物,以明清两代为主,这批文物是明清礼乐文明是非常重要的代表,也是中国礼乐文明数千年演绎的余绪与见证。 回望古时,自周公制礼作乐并形诸国家制度传世,“礼”与“乐”便关联共生、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中国礼乐文明尚雅正、致中和的秩序感。“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历朝历代的祭祀、朝会、燕飨、出行等场合,礼乐体系必不可少。作为礼乐载体的宫廷乐器身列其间,一展皇皇气象,合乐克谐八音,从方方面面宣示、发挥着礼乐文明的内涵。 凝视今日,古代的礼乐体系已淡出人们的视野,但“礼”与“乐”代表的精神内核却内化到国人的血脉基因中,影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音乐、文教的现代化转型。 鼓浪屿这座音乐之岛得益于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却又延续着传统礼乐文明对音乐雅正平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