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 唐诗的源流 切入,开启对唐诗的解读与鉴赏。全书由浅入深,先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走进诗歌;紧接着, 知人论诗,以诗解人 ,解读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0位诗人的代表作品,让中学生对唐代的诗人、诗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诗歌风格有了深切的感知。
在《琴道》中,高罗佩从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出发,对琴学的起源、特征,琴人的修养等作了详尽论述,更精到地阐释了琴曲的内蕴,以及古琴及其演奏手法的意象。此外,作者还搜集了大量与琴学相关的文献。 高罗佩在《琴道》的后序中,这样写道: 夫此者内也,彼者外也。故老子日: 去彼取此,蝉蜕尘埃之中,优游忽荒之表 ,亦取其适而已。乐由中出,故是此而非彼也;然众乐琴为之首,古之君子,无间隐显,未尝一日废琴,所以尊生外物养其内也。茅斋萧然,值清风拂幌,朗月临轩,更深人静,万籁希声,浏览黄卷,闲鼓绿绮,写山水于寸心,敛宇宙于容膝,恬然忘百虑。岂必虞山目耕,云林清闷,荫长松,对*,乃为自适哉!藏琴非必佳,弹曲非必多,手应乎心,斯为贵矣。丙子秋莫,于宛平得一琴,殆明清间物: 无名 ,抚之铿锵有余韵。弗
《书法雅言》是明代书法家、鉴赏家项穆撰著的一部书法理论旷世著作。项穆出身收藏世家,家中书画藏品量大概是故宫的一半,对书画作品的见解常人难以企及。全书共17篇,详细阐述了书法的起源以及演变、品鉴书法的方式、学习书法写作的技巧等,并以匠人的精神品评历代书法家的优劣得失,展现了明代书法家的美学理念和清雅意趣。 《书法雅言》是中国古代书学理论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系统阐述 笔迹 读心的著作。写字如做人,心正则笔正,人正则书正。以习字静心,成为更好的自己。
本书以“唐诗的源流”切入,开启对唐诗的解读与鉴赏。全书由浅入深,先讲解诗歌的基本知识,带领读者走进诗歌;紧接着,“知人论诗,以诗解人”,解读了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0位诗人的代表作品,让中学生对唐代的诗人、诗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诗歌风格有了深切的感知。
? 诗词之美,美在语言,美在声律,美在意境,美在其背后的动人故事,诗词是我们语言美的精粹。《孩子们喜爱的诗词故事/中华经典精选》精选30个经典诗词故事,搭配童趣的手绘插图,娓娓讲述唐宋诗(词)人的传奇际遇,穿越千年时光,带你走进诗词背后的精彩世界。品读过这些经典诗词背后的故事,再去吟诵这些千古流传的诗篇,你看到的,将不仅是一句句精妙的诗词,更是一个个鲜活的诗人,他们就像是相识已久的老朋友,能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动。相信小朋友们会因为这些故事,爱上更多的诗词。
本书将近代艺术家诸宗元《中国书学浅说》和《中国画学浅说》合在一起,定名为《中国书画浅说》。《中国书学浅说》分绪论、书体之分析、笔法之研究、字之结体及运用等几个部分。《中国画学浅说》分画体分别、画法通论、用笔、用墨、设色、学画程序、等几个部分,对中国画学做了通俗易懂的解说,不失为国画初学者入门指导书。
《中国书法常识》集中反映了潘伯鹰的书学主张。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和附录,上卷为作者的学书技巧,指导书法学习者如何入门,并罗列了学习书法的参考书;下卷为书法欣赏,作者对隶书及二王、颜柳等名家进行了点评。附录为作者的一些书法知识趣闻,是不可多得的一部中国书法入门书籍。
本书对中国古琴文化进行了系统而精到的全景式勾勒,涵盖古琴的发展历史、乐器构造、演奏艺术、文化象征、学科内涵和哲学思想等。作者的立场和视角既承自故老相传的琴学道统,又源于数十年操缦开启的 心源 ,故书中古代原典精义与自家灼见琳琅纷呈,启人以思,感人以美,使阅读兼具治学之精与怡情之趣。如是琴要,琴要如是。初识琴者可将本书作为始涉琴海上佳的地图和指南;习琴有年者亦可以本书为引,细求古琴之 本来面目 ,以滋润旧调之新声。
1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而横亘在东方大地上的黄河与长江,则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演奏了中华两河文明的交响曲。本书介绍了长江、黄河流域的风情与文化,展现了一幅川流不息的中国历史长卷。
西藏位于中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有着浓郁的历史气息、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壮丽的自然景观。西藏文化是极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神秘而圣洁,令无数人心向往之。藏式建筑、造像、雕刻、面具、唐卡、藏戏、民间手工艺、藏饰等艺术形式异彩纷呈。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藏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并讲解了西藏的宗教艺术、民间艺术,希望读者通过此书,更多地了解西藏这片神奇土地的文化底蕴,更进一步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1中国的石窟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佛教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也是古代雕塑、绘画和书法艺术的结合,其体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堪称奇观。这些绵亘千余年的石窟艺术,凝结着古代艺人的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世界艺术之林中独具一格。本书介绍了中国石窟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造型风貌,同时配有大量珍贵、精美的图片,让读者全方位、多侧面地对石窟有一个深入浅出的了解,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中国疆土辽阔,名山众多。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拜山岳的悠久传统,名山则承载了更多的传说与故事。古代中国文人们为名山赋诗题词,刻石立碑,赋予了名山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佛教、道教也多在名山之中修筑宗教建筑,使名山称为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圣之地。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读者介绍中国各地名山的传说故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内容,呈现中国巍峨连绵的山地风貌。
本书是我社《中华传统文化丛书》之一,作者以简练的文笔,加上近百幅图片(另加二维码增加阅读延伸图片资料)生动介绍中国自先秦至清代雕塑艺术的发展历程,呈现中国雕塑文化的魅力。书稿叙述兼顾历时的断代雕塑形态与特色,又有共时的中国雕塑文化的内涵。雕塑是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无论是为何种材质或者表现什么内容,都反映的是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作品揭示中国雕塑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构成的完整、独特的文化体系和审美习惯。比如在造型上极力追求神似,其文化内涵既有对天地自然的敬仰,也有严格的礼教礼规与宗教法度。在审美上讲究形神兼备,注重内在情感表达。在表现手段上善于用叙事化的情节制造意境,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气质神韵。
1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古桥,从材质上看,有木桥、竹桥、石桥、砖桥、铁桥等;在建筑形式上,又有浮桥、梁桥、索桥、拱桥等等。这些美丽的桥梁作为古代工程技术发展的结晶,千百年来不仅连通着两岸,维系着经济贸易的命脉,也蕴含着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以或雄伟、或英朗、或柔美的身姿点缀着锦绣河山。本书讲述了中国古桥的诞生与发展,并且着重介绍了各地名桥的历史典故、建筑特色、装饰特点和艺术价值。
本书以武乐传统、文化融合、祖先祭祀、农事活动、婚姻家庭、宴饮、战争等为主题,对《诗经》中的代表诗篇进行较为全面的解读,文字深入浅出。通过阅读本书,中学生可以对《诗经》有直观的认识,了解先秦社会文化生活的整体风貌,感悟《诗经》的文化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