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中宣部宣教局和光明日报社组织编写,在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文化传承发展主题系列宣讲基础上精心整理而成。樊锦诗、王旭东、王巍、孙庆伟、刘曙光、张志清、杭侃、刘斌8位文化领域名家,现场讲述红山、良渚、二里头、大运河、敦煌、云冈、故宫、中华典籍等热点历史文化遗产的丰富内容与精彩故事。 本书知识性、可读性强,广博开阔的文明视野、生动鲜活的文物史料、深入浅出的文化阐释,258张高清插图、33个精选视频,为你带来8堂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的中华文化通识课,带你纵览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体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故宫三书 是一套关于故宫建筑、馆藏国宝、皇家生活的经典读本,是1980年代集故宫各部门权威之力,用一流的解说团队和珍贵的一手资料打造的经典之作,由《紫禁城宫殿》《故宫国宝100件》《故宫与皇家生活》组成。这套书全面揭开六百年紫禁城建筑的隐秘角落,精心遴选故宫九十多万件藏品中的一百件珍品,全景披露三百年来清宫别苑的生活实况,是一套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的精深之作。 《紫禁城宫殿》 分四大部分将紫禁城内所有形式的建筑一一解剖,几乎囊括中国所有古建筑形式(宫殿、坛庙、园林、住宅等),从总体到局部,详细图解堪舆风水、施工用料、工艺原理等营建细节,成此一本古建筑百科全书。 《故宫国宝100件》 从故宫博物院馆珍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挑选出100件,所涉年代上至商周,下迄明清,分为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
《故宫国宝100件》从故宫博物院馆藏的90多万件文物中挑选出100件,所涉年代上至商周,下迄明清,分为青铜器、书画、陶瓷、工艺美术、织绣五大类,每类每件都有精彩的解说,内容涉及文物的前世今生、发掘故事、制作流程等,图片细节丰富,角度独特,全面展示璀璨的中华文明。
*册简介 中国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本身具有良好的实践性特点,因此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中小学生处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养成阶段,其道德素质、礼仪修养如何,对将来社会风气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其礼仪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本教材分容礼、伦常、社交、燕饮、经礼五册,由个人而人际,由家族而社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同时,教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因应时代发展而变革损益,具备良好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符合当前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册 主要学习容礼,此部分从传世经史文献钩稽相关材料,取其适合相待生活的部分,予以介绍。容礼极具操作性,可以将道德教育落于实处。
宾主主要是处理与陌生人之间关系的礼仪模式,换言之,宾主是社交活动的基本模式。本书旨在讲明宾主之礼,全书分为宾主名义、宾主交接之道(基本原则)以及宾主交接之礼三大版块。 宾主名义主要包括宾主概说、宾主与五伦等内容,详细剖析宾主的基本意涵,以及宾主与五伦之间的差异。 宾主交接之道主要阐明宾主交接时,所应遵循的对等、自卑尊人、差等、洁净、仁义相接、不参、往来等基本原则。 宾主交接之礼,则包括介绍、名刺、相见、庆贺、吊慰等内容。因为公德背后的精神多与宾主之道相通,所以也附属于这一部分。
《礼乐吉金 图说西周》前有导读,后有结语,正文采用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从立国、文字、稽古、礼乐、艺术、生活等六个方面将上古时代为鼎盛的周王朝再现于世人面前。导读将从周原兴起到西周覆灭几百年间的社会状况、百姓生活等做了全景式的介绍;全书共附图175幅,将周代高度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明以图片的形式充分展现出来;文字部分的表述基本围绕图片展开,针对性、说明性和论述性都很强,能够将周代的文化遗存直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并通过说明性文字进一步深化读者对这些上古文明的清楚认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达到向大众普及周王朝社会面貌并了解学习周人礼乐文明的目的。 丛书简介: 《图说人文中国》丛书以简洁流畅的文笔对每个朝代的中国社会进行全方位描述,兼顾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典文选》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政论家论述政治文化的文章选编,选文侧重有关国家治理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策略方针等,涉及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一些重要政治概念,如帝道与王道、宰执与有司、封建与郡县、治世与盛世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经典文选》根据中国古代政治传统的基本特征,分为君道与政体、国策与方略、选官与用人、政论与史鉴、士风与世风等五个方面。选文注重在治国实践中产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理论,其中大部分文章都是针对现实的奏议、政论和史论,侧重的是实践中的政治文化。
本书尝试融会传统经学、现代儒学、礼制史以及文献学,立足于文本诠释,还原先秦儒学中关于礼的哲学建构,从经学、文献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古礼制流变做出新的解释。
内容简介: 《图说夏商》前有导读,后有结语,正文采取图文结合、以图为主的方式,从神话篇、文化篇、考古篇、青铜篇、艺术篇、生活篇等六个方面重点展现了中国上古时期神秘的夏、商两代的社会文化生活状态。导读对夏、商两代的各个方面作了引经据典并辅以数据支持的概述;全书附图150余幅,正文文字部分的表述基本围绕图片展开,针对性、说明性和论述性都很强,很好地达到了向大众普及夏商文化初颜的目的。 丛书简介: 《图说人文中国》丛书以简洁流畅的文笔对每个朝代的中国社会进行全方位描述,兼顾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以扎实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撰述风格,给予读者以知识的教益和智慧的启迪。 丛书在内容上是一个完整、严密、和谐的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种在体式上既有统一的撰写
《古人的文化》(布面精装)为沈从文古代物质文化史研究随笔集,以 古代文化 为主题,涵盖古人的穿衣打扮、生活用品、交通工具、文化生活、工艺美术等内容。
通过解读三国时期徐整创作《盘古开天地》的独特过程,及其象征的创作方法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探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占卜和祭祀等有关文化的源流,阐明中华古人对宇宙的起源、万物的起源和人类起源的猜想,揭示了《盘古开天地》人文精神的思想基础、理论渊源及其所蕴涵的朴素唯物论思想;讴歌了哺育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天地精神。
本书包含两个部分,*部分为《孔丛子训读》,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通读《孔丛子》,熟悉《孔丛子》的文本和结构,并对一些相关文化常识和疑难文字作出简单地注释。校勘和注释尽可能吸收古今学者关于该书的研究成果,希望为读者奉上一个更加通顺和准确的整理本。第二部分讨论《孔丛子》中的《尚书》学专题,其中不乏一些聚讼千古的公案。在《论语》等受认可程度较高的文献中,关于孔子论《书》的文献少之又少,《孔丛子》中孔子论《书》材料之丰富,为人所知已逾千年。但因种种原因,以《孔丛子》中《尚书》学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可谓凤毛菱角。本书对一些专题的讨论可能会沿着某一问题进入与《孔丛子》或者《尚书》完全无关的领域,望能引发读者探索相关问题的兴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全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成果文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出版的系列学术丛书。组织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是我院进一步加强课题成果管理和学术成果出版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建院以来,我院广大科研人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智力支持和各学科基础建设方面,推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每年完成的专著类成果就有三四百种之多。从现在起,我们经过一定的鉴定、结项、评审程序。逐年从中选出一批通过各类别课题研究工作而完成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一定代表性的著作,编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集中出版。我们希望这能够从一个侧面展示我院整体科研状况
中国文化的研究方法,一种是面上的铺叙,一种是专题的挖掘,一种是焦点的透视,各有所长。相比较而言,作为中国文化的整体研究,第三种方式是相对合理的研究方式,在有代表性的专题中凸显整体文化的信息,以达到对于中国文化整体的一种把握。何平立教授的《天命、仪礼与秩序演绎——中国文化史要论》一书整体上是属于第三种类型的中国文化研究著作。 该书虽然也是抓住重点的有代表性文化要素进行分析,但其历时性的发散性地阐述和分析是显著特点,重视起源性,辩证的合逻辑的展开更是该书出彩的地方。
殷、周易代以后,殷商族群丧失了文化上的话语权,但其礼乐活动作为一种涉意实践依然存在。由于殷、周两族群文化上存在差异,故传世周代文献记载的殷商礼乐,不可避免地浸染了周人的价值判断。《周代殷商礼乐接受研究》在近百年来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试图超越传世文献立场,重新解读殷商族群的礼乐活动。
作为中华 礼法体制 或 礼法法系 重要组成部分的习惯法,为礼法的民间样态与传承。本书主要介绍了七种习惯法,即宗法族规、村落规约、行会规范、行业习惯、寺院戒律、帮规会规、民族习惯,并分别从每一种习惯法的形成、主要内容、实施和处罚等方面展开论述。
国民俗文化系列,搜寻古籍方志野史,汇集各族民俗材料,进行科学调查研究,揭示中华大地上“活化石”和“活古代”的诸文化相,向我们展示传统习俗的方方面面:五彩纷呈的婚姻习俗,颇有考究的姓名习俗,情趣盎然的交际礼仪,源远流长的家族习俗,光怪陆离的官场习俗,耸人听闻的黑社会习俗,深入人心的习惯法则,五花八门的商贸习俗,古趣横生的交通习俗,花样百出的游艺民俗……洋洋大观,实灰广大读者索取民俗知识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