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营造之美》是融合日本建筑、空间美学及历史文化的经典之作,由日本国bao级宫殿木匠、建筑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日本建筑插画泰斗联手打造。第二辑精选四处富有代表性的日本古代建筑(群),包括号称三国无双的日本近世城郭典范——大阪城,日本最big的金铜佛像——奈良大佛,日本古代都市模板——平城京奈良,以及传承千年的文化之都——京都的前世与今生。书中收入近千幅手绘图,以细腻的笔触精准还原历史场景与建造过程,使得日本空间美学的奥秘跃然纸上。 《大阪城》 公元1583年,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为了展现实力,决定营造比织田信长的安土城更加富丽雄伟的城郭,于是一宗长达十年的兴建工程就此展开。涵盖本丸、二之丸、三之丸、总构的大阪城,在战事频仍的历史背景下,从备战防御层面整体规划,聘请精湛工匠和技师,结
本书记述了作者在1962年首次踏访印度——他父祖辈的家园的历程和感受。
日本弘法大师空海是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空海就是传奇。暴风雨后惊涛骇浪,海上漂泊34个昼夜,这是他随7次遣唐使入唐的经历。一介异国僧人,却从长安惠果那里继承衣钵,成为密宗第8代宗主。空海的事业都是奇迹。创立日本密教真言宗,主持编成日本部汉字字典,创造日语平假台,一代书法大师,日本所民间学校,还有日本汉寺的部著作。
战前发挥着日本人精神支柱作用的“国家神道”,是何时、如何被构思出来的,又是怎样浸入日本国民身心的呢?战败后,在盟军的政策之下,“国家神道”解体、消亡了吗?作者认为,“什么是国家神道”这一问题,与宗教如何参与了战前的天皇崇拜及带有侵略性的对外政策有重大关联,也与二战后日本的信仰自由与思想、良心自由怎样被保存下来,今后又将往何处发展密切相关,清楚了国家神道,就找到了开启日本人宗教性问题之门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