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一个鬼的世界,它在广被接受的文化话语体系或宏大叙事中并不明显。然而,这个阴暗的鬼世界一直是中国过往的一部分。想要完整认识中国,洞察历史与人心,就不能不了解鬼。 在早期中国,人们认为鬼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长什么样?人们如何认知和对待鬼,如何想象它们与生人的关系?鬼在信仰体系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影响文学、艺术,并改变人们的世界观?是什么让鬼变得可怕?是什么让它们充满恶意?又是什么让它们也很脆弱?人们从什么时候开始以温和的方式谈论鬼,以及为什么? 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蒲慕州,采用跨学科的方法,从宗教、历史、社会理论、心理认知等多角度,追溯了从远古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存在的鬼观念;并将中国的鬼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美索不达米亚的鬼进行比较,揭示每种文化的个体特征。
考古学具有大历史的宏观视角与长时段的时间尺度,有助于认识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与特点。从考古学角度看,中华文明格局有四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是多元一体。这造就了中华文明的广大与悠久。第二个是南北相依。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缓冲空间,是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第四两个特点代表中华文明的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向内陆发展,西北半壁与东南半壁河山形成共生关系;另一个是向海洋发展,稻作农业向东亚其他地区以及东南亚、大洋洲地区扩散。中华文明不仅是农业文明,而且具有多元的文化基础,其来源就是史前时代形成的文化生态格局。这个文化生态格局由四个部分组成:以农耕为主的东南板块、以游牧为主的西北板块、处在两者之间的生态交错带板块,以及海洋块板。四个板块之间的密切互动构成中
《色彩列传:白色》为法国历史学家米歇尔 帕斯图罗的色彩系列作品第六部,也是收尾的一部。该系列是帕斯图罗为色彩写作的文化史,以几个主要的颜色为线索考察色彩在历史中的意义和影响。这个系列丛书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色彩历史学。本社已出版的该系列图书有:《色彩列传:蓝色》、《色彩列传:黑色》《色彩列传:绿色》和《色彩列传:红色》。 在人文科学的视角下,白色与红色、蓝色、绿色和黄色一样,都是色彩世界的一员。在17世纪末之前,它作为色彩之一的地位从未受到质疑。从远古直到中世纪中期,白色与红色和黑色共同构建了一个三色体系,无论在日常生活还是符号象征领域,它们都是色彩之中的第一梯队。同样,在数千年里,无论是哪一种语言, 白色 与 无色 都不是近义词。恰恰相反,在欧洲语言里存在大量
丛书简介: 葛兆光讲义系列 为葛兆光先生从教以来给学生们开授多门课程的讲义结集,均历其十多年之反复修订,其中既有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地图、古代中国的经典,征引广博,不同于掇拾浮华;亦有关于学术研究的方法和思考,研思深厚,尤其有裨益于后学。此系列可为读者之锁钥,使其在习得传统文化知识时,亦可一窥学术研究之门径。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古代中国文化讲义》的重订增补本。本书凡十三讲,涉及汉字、婚礼丧仪、家族和社会、儒佛道、阴阳五行、民间信仰、传统的世界观等。本次重订,对内容进行了大量增补修订,增添相当数量的配图,还在每讲后面增加了阅读文献和参考论著,以供读者延伸阅读。 本书为读者呈现出一幅生动的古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地图,带领读者感受一个早已随着时间远去的 古代中国文化世界 ,
雅各布 布克哈特(1818 1897),十九世纪最伟大的文化史学家、艺术史学家之一。本书自1860年德文首版至今,一直被公认为进入文艺复兴领域的研究者首选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从政治、思想、学术、社交生活、礼仪、道德、宗教等各方面,分析意大利十三世纪下半叶至十六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发展情况,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解释体系。布克哈特在书中提出的诸如文艺复兴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等基本观点,长时间内成为西方史家研究文艺复兴的理论出发点。这本书奠定了西方史学关于文艺复兴的理论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划时代意义。
本书从石窟创造者供养人的角度对巴蜀石窟重新解读。所谓供养人,是指提供资金、物品或劳力开凿石窟的人。本书分为初入、生莲、大佛、乱世、梵音、涅槃6个章节。作者寻访了大量四川、重庆荒野中的石窟,并对石窟进行分期,勾勒出不同时代的造像题材与风格,第一次将视角放到供养人上,揭示石窟供养人的希冀、哀伤、欢喜,往往会决定石窟的题材。作者通过对巴蜀石窟题记的解读与辨识,找寻出近百位供养人的故事,通过他们的故事,串联巴蜀石窟的脉络,还原其生活与时代。 四川石窟艺术的题材、艺术的变化与供养人的身份有直接关系。本书从历史文献和碑刻中对其进行梳理,通过对不同时代供养人身份、地位、情绪等方面的还原,勾勒出每个时代的风貌。
本书是*部中国人类学者在中东世界进行田野作业完成的民族志作品,作者基于15个月的田野调查,全面描述和讨论了 在边界上 的耶路撒冷社会。沿着地缘-生命政治的理论路径,本书兼顾不同逻辑、不同主体、不同层次的表述方式,将巴以冲突放回到真实的日常生活世界去考察,描述并揭示出家族、宗教与国家在 耶路撒冷以东 的本来面貌以及持续经历治理化的复杂过程,力图清晰详实地呈现历史叙事、权力关系与治理效果在地化的多样性与复合性,最终还原出一个客观、真实、饱满的耶路撒冷与巴以边界。
本书作者苏吉特 西瓦桑达拉姆(Sujit Sivasundaram)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波澜壮阔的南方航行。跟随着作者的叙述,我们将回到18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时空中,走访毛里求斯、汤加、开普敦、新西兰、澳大利亚、爪哇、锡兰、孟买、广州、哈伊马角等地,遇见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与外来者,了解他们之间的竞争、对抗乃至合作。我们不仅能看到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战争,更能看到这些地区的风土人情,看到原住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塑造 现代 ,定义 文明 。
本书为探究中世纪饮食文化的新史学著作。作者在广泛介绍中世纪食谱、菜式,以及面包、肉、奶酪、油、酒等各类食物的基础上,追溯了中世纪烹饪技法、饮食偏好、用餐器具、餐桌礼仪的演进和变化,探究了各类食材、佐料如何被发现、进入人们生活,以及面包、橄榄油、葡萄酒何以成为文明的标志物等。本书通过 吃 这一轻松的视角,描绘了中世纪日常生活与社会变革的多个侧面,力图摆脱对中世纪即等同于黑暗野蛮的不公正的刻板成见,发掘出中世纪对欧洲文明起源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经典,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 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屡再版,以高屋建瓯的历史眼光、激越昂扬的文字表述、犀利透彻的哲理分析,生动而简约地勾勒了现代西方思想全景。 在本卷中,作者将各派思想置于历史脉络之中,以时代为分期回顾了1789年以来的西方现代思潮: 18世纪是启蒙的世纪,促使人们将认识世界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世。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启蒙思想的实践高潮。 19世纪是文学的世纪,文学成为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思想载体。马克思和达尔文都在这个世纪的中叶发表了自己的学说, 进步 成为流行的世界观。 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这个世纪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他们的学说将人类带入更为不确定的世界里,现代主义从这里诞生。随之而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共产主义和资
公牛会带给人们关于权力、生命力与繁衍力的印象,因此在上古时期它便成为了很多原始氏族人类所崇拜的神祇或图腾。基督教在诞生的早期曾经与这些信仰公牛的异教宗派产生了激烈的争斗,最后用 犍牛 这个词替换了代表着异教信仰的 公牛 。从此以后的几百年间,犍牛便以沉稳、平和、勤力劳作的形象出现在西方文化谱系中,并与象征着丰产和繁殖能力的牝牛一起,构成了欧洲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图景。但自16世纪以来,赌牛与斗牛的运动重新风靡于世,把公牛的各种文化意象带回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并在最近几十年间引发了各种激烈的争论。作者立足公牛在欧洲特定社会背景下的文化内涵,从神话传说到现实生活,漫谈公牛的文化史。
本书将东方本草学与西方博物学对比融合,以 史前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和 海上丝绸之路 为主线,列举了经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 161 种食材,考察了其历史起源、传入时间和路径、接受程度,以及在现今餐饮业中的使用方式。 本书在呈现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辅以作者在餐饮工作中的逸闻趣事,各地特色美食介绍,以及精美的植物手绘图,为读者呈现了饱满立体的美食形象,既能激起人们对美食的遐想,又能循着历史与科学,重构出独特的饮食文化世界。
两千多年来,俄罗斯人始终保持着他们与食物亲密而奢侈的关系。炉灶里的 面包浴 ,土著萨米人的松枝制盐法, 乞讨面包皮 中的仪式感,因食物匮乏而起的排队文化 在好客传统与紧张的食材之间,蕴藏着一个民族的厨房巧思。 达拉 戈德斯坦分别从饮食习惯、餐饮结构、特色美食入手,诠释了俄罗斯变化的与不变的、流行的与过时的饮食用语。在东方与西方、平民与贵族之间,俄罗斯创造了大众又私人的饮食文化。作者精准捕捉到其中矛盾又自洽的部分,从黑麦面包出发,以独特的跨文化视角讲述星散于美食间的民族历史,将这片广袤土地的社会生活揉进黑麦面团,建造起一个集合了东方与西方、集体与私人、贫乏与富足的美食帝国。
乌托邦的观念源自人类对美好社会的持久渴望,它植根于原始而富足的、具有社会平等特点的黄金时代,并随着托马斯 莫尔的名著《乌托邦》的出版而变得清晰。从创始神话到新世界的发现之旅,从技术进步时代的探索到理想社区的建构,本书呈现了古往今来的诗人、哲学家、社会改革家、建筑师与艺术家构想中的乌托邦形象的变迁,并指出,可持续的乌托邦或许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当下消费主义、环境污染等问题。 丛书简介: 交界译丛: 交界,谓边际相连,有共同疆界,寓意抵达前沿、跨越分歧、建立共识之可能。该丛书围绕当下公众或思想界聚焦的主题,提供由各领域专家撰写的知识概述,从基础原理出发,逐步切入关键论题,使读者得以理解并探讨更为复杂的观念。
书中有桀骜不驯,最能代表苏格兰精神的帚石楠;有能够治病疗伤,在 一战 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矢车菊;有安徒生的最爱,象征无法停留的爱的蒲公英;有能变成痒痒粉、被夏洛蒂 勃朗特画过的犬蔷薇;有出现在阿加莎 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死亡约会》中的谋杀罪犯的帮凶 狐狸手套;有被苏格兰人从中国带到英国的棣棠 这些性格和经历迥异的花在不同的时空和文化中穿梭,将人与自然、历史与文明、文化与情感联结在一起。 作者所写150 种花,每种都配有19 世纪英国插画师、植物学家爱德华 休姆绘制的彩色版画,古典妍丽,带你走进五彩斑斓的花的世界。
《色彩列传:红色》是色彩列传的第四部,配有丰富、精彩的插图。这套系列丛书旨在从欧洲社会和文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一门色彩历史学。该系列的前三部分别是《色彩列传:蓝色》《色彩列传:黑色》和《色彩列传:绿色》。
19世纪的法国刚刚走出拿破仑时代的硝烟,就又被国内风云变幻的政局困住了手脚,但这也是一段形塑了法国现代文化的关键时期:人口迅速增长、识字率逐渐提高、不同意识形态激烈对撞、出版业极大繁荣 工人、女性和农民这三类此前与阅读无缘的新兴读者引来了精英阶层的忌惮。天主教会、保守派与自由派官僚、新兴资本家等势力都试图将这批读者捏合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控制与抵抗便成了工人、女性和农民在捧起书本伊始就要处理的问题。 作者马丁 里昂从教育改革、读者个人的阅读实践、民间与官方的图书馆计划等多个角度出发,揭示了当时法国的阅读活动所蕴含的复杂社会动力及心态,并深刻地表明了,随着阅读群体的扩大,阅读民主化是一个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进程,阅读催生了法国社会大众的觉醒与进步。
一线博物馆人倾心打造的一部博物馆进化史,全面呈现了18 21世纪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完整还原博物馆的前世今生。全书以时间为轴,真实记录了博物馆从文艺复兴时期乌托邦式的 知识神殿 、战争期间的 精神庇护所 ,到纯粹的 白立方 艺术空间,再到今天城市复兴中的 地标 名片 这一过程中的蜕变,展现了博物馆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博物馆形态、功能的演化;并针对博物馆当下面临的困境,试图从历史的时空中找到原因和线索。书中还配有100幅高清彩色插图,意在打造一场 纸上艺术展览 ,让读者足不出户收获逛展体验、接受艺术熏陶。
这是一部关于西方裙装的历史,也是一部女性逐步从衣着规训中解放的历史。 各时代的民俗风貌和性别定位决定着其服装风格。裙装除了能够反映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外,其对女性身体的束缚也在社会文化对女性的规训等方面有所体现。从中世纪到19世纪,依靠如裙撑、束胸衣、腰带、诸坚固材质等辅助,裙装塑造着女性的身体形态,以符合不同时代对美的追求;直至20世纪,女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裙装开始为女性身体服务。 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裙装的变革,直观地体现在线条和廓形的变化上,由僵硬、纤细、 装置化 逐渐走向舒适、便利、性感。这变化与各时代女性的自我表达、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同频同步。 从裙装的历史中,可以一窥西方社会审美趣味的变迁,也能够一览西方女性是如何一步步找回身体、明确自己社会地位的
宴会在整个人类历史和世界各个地区都居于生活的核心。无数幽灵般的盛宴的遗骸充塞了世界各大博物馆 曾经堆放丰盛肉食的盘子、倾倒佳酿的陶罐、用长长的金制或天青石吸管从中啜饮的啤酒罐、能够制作上百人份食物的大锅。 《无尽的盛宴》是一部开创性著作,利用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方法来考察一些以壮丽宏大闻名的伟大古代社会中饮宴的动力。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宴会如何成为展示阶级、地位和权力的竞技场,贵族谈判的舞台,调动和分配资源的场合,取悦神明的手段,以及身份被创造、融合与毁灭的地方。
本书是一部关于身体的中世纪文化史,从身体的角度逐一审视了中世纪人们对身体的认知,依次从头部、五感、皮肤、骨头、心脏、血液、手、腹部、生殖器、脚各主要部位,展现了中世纪人的生死观念和日常图景,解读了其感受和思考身体性自我的方式,并由此反映出中世纪的社会观念和历史文化。 在中世纪生活的各方各面,身体都是重要议题。一方面,它被视为体内各元素相互平衡、与体外环境相互协调而运作的整体,也是实践医学观念的场所;另一方面,它具有复杂而奇妙的象征含义,人们既有可能凭借身体获得某种共通的内在体验和身份认同,也有可能因其差异而产生恐惧进而相互仇恨。透过本书,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人们如何探索、理解、幻想科学主义盛行前的世界。
在当今的欧洲,黄色在日常生活环境里登场的机会并不多,在符号象征领域里的作用也不大。但在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在古代各民族的眼中,黄色代表光明、热量和繁荣,它几乎可以说是一种神圣的色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宗教仪式上,黄色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则认为黄色代表黄金,拥有不朽不灭的特性。黄色地位的衰落始于中世纪,从那时起它具有了两面性:一方面象征谎言、吝啬、背叛,有时还与疾病和疯狂相联系;另一方面又能象征权力、欢乐和富裕。 从16世纪开始,黄色在世俗文化中的地位继续衰落。无论是新教改革派、天主教会还是晚些时候的 资本主义价值观 都对黄色评价很低。虽然在科学领域它位列三原色之一,但黄色的符号象征意义始终具有正反两面性。时至今日依然如此,偏绿的黄色在我们眼中总是显得很不舒服,甚
本书是作者在上海交大历史系开设课程 中国文化史 的基础上重新结构撰写而成。全书取用思想史的视角,采用 典籍选讲 的方式,按照先秦儒家、道家、道教、佛教、理学、明清之际思想及清代三教混融的次第,选钞《论语》《孟子》《庄子》《抱朴子内篇》《佛遗教经》《佛说阿弥陀经》《坛经》《朱子语类》《语录》《传习录》《明夷待访录》《阅微草堂笔记》的部分内容,以学术笔记的形式,分设若干条目进行讨论:一方面贴近文本,在具体的语义、范畴辨析中,呈现经典的主旨与原貌;另一方面,又把对作者、著述、相关思想的阐绎,放置在时代思想的宏观视域中加以考察,试图在 总体史 的关照下,打通 文 史 界划,探索古代思想的内在紧张及外在局限,并由此窥见中西文明的根源性差异。 全书独特之处,便是取用了传统文史之学中常见的 笔记体 ,
中国戏剧是繁衍千余年、灿烂辉煌、独一无二的古代文化遗产。本书是著名戏剧史家周贻白先生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戏剧史研究的传世之作。该书篇幅适中,完整介绍了我国古代戏剧的起源、形成和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评介了许多重要的作家和作品,收集的材料丰富详尽。全书注重戏剧全史的研究,对中国戏剧发展作了通史性的探讨和总结;提出声腔的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并且做出详尽的论述;论述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注重实际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和文采的偏颇。作者强调戏剧为综合性艺术,场上重于案头;戏剧是民族性艺术,应重视民间创造;戏剧是社会性艺术,应探索其历史的演变规律,并将这些观点贯穿全书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