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鄂温克草原马背情缘
    •   ( 5 条评论 )
    • 齐全 /2017-04-06/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弘扬、传承草原马文化为主题,实地采访了鄂温克旗养马、牧马、马改良、驯马、赛马、马具制作、马文化技艺传承人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他们爱马、爱草原、爱祖国的故事。

    • ¥72.2 ¥76 折扣:9.5折
    • 图说世界风俗文化
    •   ( 221 条评论 )
    • 刘忠信张博 编著 /2009-06-01/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上的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或各个国家,都创造出了风格独具、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且各种文化互交流、彼此融合、竞相发展,使得世界文化这个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时至今日,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我们都会时时处处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图说世界文化》这套丛书高端低做,突出可读性的趣味性;低端精做,突出知识性和实用性;在高端低做和低端高做的有机结合中,将林林总总、气象万千、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

    • ¥31.8 ¥39.8 折扣:8折
    •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话说内蒙古
    •   ( 21 条评论 )
    • 杨诚高玉凤刘建国 著 /2019-07-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呼和浩特托克托县/话说内蒙古》是《话说内蒙古》102册系列丛书中的一个分册,《话说内蒙古 托克托县》的编纂和出版将对进一步加强托克托县历史旅游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都将有重要的学术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不仅可以填补我区历史旅游文化图书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对我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促进文化交流和通融,加强民族团结和推动蒙古族社会文化进步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 ¥47.3 ¥55 折扣:8.6折
    • 草原文化讲演录
    •   ( 31 条评论 )
    • 吴团英 /2016-09-01/ 远方出版社
    • 本书精选作者的30多篇与草原文化研究相关的文化学、蒙古学和民族问题研究文章以及记者访谈。这些文章提出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区域分布、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的学术命题和学术观点,把草原文化始终置于中华文化大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并把草原文化研究同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为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支撑。

    • ¥41.3 ¥48 折扣:8.6折
    • 看汉字游日本
    •   ( 59 条评论 )
    • 林心颖著 /2011-10-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看汉字游日本》完整收集了3000个用中文容易判断读错的日本旅游常见汉字,囊括了24种旅游情境的常见汉字、50类日本特产与美食的常见汉字以及中国人容易会错意的常见汉字。 《看汉字游日本》的编排包括日本汉字的写法和假名标注、简单的日本文化和风俗的介绍,以及在日本旅游时常用的日语短句。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轻松看懂日本街头巷尾和商店、机场等处的标牌、告示栏等等,还可以了解到日本的特产、美食、衣饰、节日庆典等内容,对于赴日的旅游者、特别是希望自由自在畅游日本的自助游爱好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小册子。 同时,也可以作为日语爱好者和学习者了解日本风土人情和习惯的趣味读物,可以从中品味到地道的日语。

    • ¥16.5 ¥21 折扣:7.9折
    • 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
    •   ( 126 条评论 )
    • 郭雨桥 著 /2019-03-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郭雨桥老师是蒙古包问题的专家,走访了蒙古很多地方,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保存了大量的图片。《蒙古包:游牧文明的载体》用详尽的笔墨描写了蒙古包的历史演变、搭建与拆卸的特点、蒙古包蕴含的深厚文化、风俗与禁忌、蒙古包的装饰艺术等。可谓是一本蒙古包的百科全书。文稿语言生动流畅,描述清楚显明,能让人通过阅读了解蒙古的文化与历史,其居住特点与日常生活习惯,是一本优秀的民俗读物。

    • ¥37.1 ¥39 折扣:9.5折
    • 敖汉“粟”源-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   ( 14 条评论 )
    • 朱佳,顾军 /2019-12-01/ 北京出版社
    • 当地人说,敖汉在蒙古语中就是 老大 的意思,因为敖汉部的建立者 成吉思汗第十九世孙岱青杜棱乃是家中的长子。其实,敖汉在世界旱作农业史中也当之无愧的占据着老大哥的地位,只是从中原文明兴盛开始,便再也没有人来为它书写壮丽史诗。然而它终究太不平凡,终于随着8000年粟种的发掘而石破天惊,随后接连爆出了粟作农业之源、华夏*村、中华祖神、中华祖龙等惊天发现来证实其地位。 论历史,它孕育距今9000余年的小河西文化,身后还尾随着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文化,西辽河流域辉煌的史前文化中有4个都因在敖汉境内首次被发现而得名;论农业,河北武安磁山文化出土的碳化粟种晚它500多年,中欧的小米晚它2700余年;论文明,它的境内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祖神的神秘塑像,刘国祥先生认为敖汉是整个红山文化的中心,甚至连中华

    • ¥75.7 ¥88 折扣:8.6折
    • 世界文化常识全知道
    •   ( 15 条评论 )
    • 田晴 编著 /2010-06-01/ 蓝天出版社
    • 本书引领读者铺展世界文化的长卷,从地理天文到历史宗教,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从民俗礼仪到生活服饰,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扫描悠久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俯拾传承文明灿烂史册的文化之贝。人类文化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从单一到丰满的思想光芒。 本书编排雅俗共赏,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为您找寻您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让你遨游于浩瀚的世界文化知识海洋,享受妙趣横生的阅读快感。

    • ¥37.2 ¥45 折扣:8.3折
    • 意大利文艺绿洲上的骑士
    •   ( 9 条评论 )
    • 傅怡静谷曙光 编著 /2006-12-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文明创造了世界,文化塑造了人类。 如果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搜索,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从结绳记事到网络交流,从简单的图画符号到多变的复杂文字,你会发觉人类的历史就是一步步创造文明并接受文明洗礼的过程。没有文化的浸润、熏蒸、打磨、重塑,生命的纯粹和丰富就不可能实现,人类辉煌的文明也无从谈起。 文明创造了世界,文化塑造了人类。 为了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少一些困惑和迷茫,多一些了解和储备,我们策划组织了这套“世界文化通览丛书”,逐一展示那些具有悠久文化积累的不同国家或文化联系紧密的区域。每本书选择20个文化专题,力求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认识不同国度的文化面貌与精神。 如果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就是一座座深广的宫殿,那么这套“世界文化通览丛书”就是一扇扇窗子,引领你走向这博大精深的文化时

    • ¥30.1 ¥36.8 折扣:8.2折
    • 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   ( 1 条评论 )
    • 呼日勒沙 主编 /2007-07-01/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关于草原文化的研究,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需要把握并不断深化。 一、关于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内容。综合目前的研究,对于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要弄清什么是草原文化,即草原文化的界说问题。我们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草原文化在早期经历细石器文化之后,前后演绎为以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早

    • ¥91.5 ¥122 折扣:7.5折
    • 话说草原
    •   ( 0 条评论 )
    • /2012-04-01/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朋友,你去过草原吗?您知识我们伟大祖国拥有世界闻名的、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吗? 了解草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吗?《话说草原》将为您展现一幅雄浑壮阔、生机盎然的草原画卷。

    • ¥25.2 ¥27.72 折扣:9.1折
    •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
    •   ( 32 条评论 )
    • 黄健英 编著 /2009-12-01/ 中央民族大学
    • 北方农牧交错带既是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交错地带,也是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分界线和交叉地带。农牧交错带的形成首先是人类经济活动适应自然的结果,交错带以北的广袤草原基本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少,不适宜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以南降水量逐渐递增,适宜农耕业的发展。北方农牧交错带自北向南是由畜牧业向农耕业的过渡地带,其表现一般为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插花分布,越向南延伸,种植业比重越高。从历史上畜牧业的存在形式看,农牧交错带以北是游牧畜牧业,向南随着种植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补充,由游牧畜牧业向饲养畜牧业过渡。农牧交错带作为两种自然环境、两种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是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生态屏障。促进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对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改善和国民经济

    • ¥22.1 ¥28 折扣:7.9折
    •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世界少数民民族部落风情(1)
    •   ( 5 条评论 )
    • (澳)巴特莱特 等著,北京东方启达翻译中心 译 /2005-01-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澳大利亚是一个遍布着现代化大都市、广袤沙漠和罕见动植物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澳大利亚的许许多多种族当中,再没有什么能比“澳大利亚早的居民”——土著人让人们着迷和好奇了。4万多年来,澳大利亚土著人和这片土地和谐共处。他们采食野果或者捕猎袋鼠之类的动物为食。他们用动物的皮毛做成衣服,用树皮、木头或者动物的骨头制作工具。但是到了18世纪土著生活就从此永远的改变了。欧洲人来到了澳大利亚,并且常常发动武力,那行占领了这片土地。 这本书可以用来了解土著文化以及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故事、音乐、食物和家庭生活方式。它为人们讲述土著人和欧洲殖民者之间的可怕冲突,讲述早期的澳大利亚著居民怎样开始为争取他们的权利而战,以及现代土著人又是怎样努力奋斗以振兴和保存他们丰富的古代遗产。

    • ¥11.9 ¥15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