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华文化大系比较研究:草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全二册)
    •   ( 1 条评论 )
    • 潘照东 著 /2007-07-01/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关于草原文化的研究,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需要把握并不断深化。 一、关于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内容。综合目前的研究,对于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要弄清什么是草原文化,即草原文化的界说问题。我们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草原文化在早期经历细石器文化之后,前后演绎为以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早期

    • ¥159.2 ¥195 折扣:8.2折
    • 帕帕朗基 [德]索伊尔曼 著,王泰智 译 海南出版社【正版现货】
    •   ( 0 条评论 )
    • [德]索伊尔曼 著,王泰智 译 /2004-04-01/ 海南出版社
    • 帕帕朗基:即白种人、陌生人。帕帕朗基的本意是穿破蓝天之人。在萨摩亚登陆的个白种人传教士是乘帆船来的,土著人把远处的白色帆船看成是蓝天中的一个破洞,白种人就是穿破这个洞,来到了他们的身边——他穿破了蓝天。 你是愿意自由地享受阳光、蓝天、白云、大海、林木和花朵的生活,还是愿意在石头匣子、夹缝、污秽、喧闹、烟雾和沙粒中奔忙工作。

    • ¥6.77 ¥6.77 折扣:10折
    • 世界文化常识全知道
    •   ( 15 条评论 )
    • 田晴 编著 /2010-06-01/ 蓝天出版社
    • 本书引领读者铺展世界文化的长卷,从地理天文到历史宗教,从政治经济到文化艺术,从民俗礼仪到生活服饰,以全景而广泛的视野扫描悠久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俯拾传承文明灿烂史册的文化之贝。人类文化的精华不是史料片段,而是从单一到丰满的思想光芒。 本书编排雅俗共赏,既是一部知识大百科,又是一部生活休闲书;为您找寻您想知道的、需要知道的、应该知道的世界文化常识,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覆盖面大,涉猎面广,让你遨游于浩瀚的世界文化知识海洋,享受妙趣横生的阅读快感。

    • ¥37.2 ¥45 折扣:8.3折
    • 蒙古族服饰文化
    •   ( 52 条评论 )
    • 乔吉马永真 主编 /2003-09-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一把开启草原文明的钥匙,展示内蒙古的博大宽广,品味草原文化风情万种,领略马背民族雄奇剽悍,解读远古历史深厚意蕴,目睹现代文明绚丽多姿,留下一泓真情难忘…… 本书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并以见景生情引发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与人物典故,从而达到扩大旅游者对内蒙古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目的,成为旅游者随身携带的导游手册。

    • ¥12.6 ¥16 折扣:7.9折
    • 落花一瞬:日本人的精神底色
    •   ( 5 条评论 )
    • 李冬君 著 /2007-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对日本文化的一次审美式阅读,以日本社会中“花道”、“茶道”、“俳道”、“武士道”等概念为切人点,讨论了日本人对“美”的体会、对死生之道的领悟等诸多论题。同时更有意识地从文化的角度解读历史,通过对日本人的“精神底色”的探究,为理解日本民族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新颖而深刻的视角。全书插图一百四十余幅,作者文笔优美流畅,深入浅出,使本书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

    • ¥28.8 ¥36 折扣:8折
    • 看汉字游日本
    •   ( 59 条评论 )
    • 林心颖著 /2011-10-01/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看汉字游日本》完整收集了3000个用中文容易判断读错的日本旅游常见汉字,囊括了24种旅游情境的常见汉字、50类日本特产与美食的常见汉字以及中国人容易会错意的常见汉字。 《看汉字游日本》的编排包括日本汉字的写法和假名标注、简单的日本文化和风俗的介绍,以及在日本旅游时常用的日语短句。读者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轻松看懂日本街头巷尾和商店、机场等处的标牌、告示栏等等,还可以了解到日本的特产、美食、衣饰、节日庆典等内容,对于赴日的旅游者、特别是希望自由自在畅游日本的自助游爱好者来说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小册子。 同时,也可以作为日语爱好者和学习者了解日本风土人情和习惯的趣味读物,可以从中品味到地道的日语。

    • ¥16.5 ¥21 折扣:7.9折
    • 意大利文艺绿洲上的骑士
    •   ( 9 条评论 )
    • 傅怡静谷曙光 编著 /2006-12-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文明创造了世界,文化塑造了人类。 如果从遥远的古代开始搜索,从茹毛饮血到食不厌精,从结绳记事到网络交流,从简单的图画符号到多变的复杂文字,你会发觉人类的历史就是一步步创造文明并接受文明洗礼的过程。没有文化的浸润、熏蒸、打磨、重塑,生命的纯粹和丰富就不可能实现,人类辉煌的文明也无从谈起。 文明创造了世界,文化塑造了人类。 为了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少一些困惑和迷茫,多一些了解和储备,我们策划组织了这套“世界文化通览丛书”,逐一展示那些具有悠久文化积累的不同国家或文化联系紧密的区域。每本书选择20个文化专题,力求从不同的领域和侧面认识不同国度的文化面貌与精神。 如果说不同民族的文化就是一座座深广的宫殿,那么这套“世界文化通览丛书”就是一扇扇窗子,引领你走向这博大精深的文化时

    • ¥30.1 ¥36.8 折扣:8.2折
    • 青海民间文化新探(青海民族学院民族学人类学文库)
    •   ( 0 条评论 )
    • 马成俊 等著 /2008-07-01/ 民族出版社
    • 我们前后出版近百本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影响和影响力学术专著,我们主办的学术期刊《青海民族研究》从一个一般性的刊物成长为民族学类*核心期刊,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学术前辈先后离退休,他们倾其毕生心血发表的论文尚未结集出版,后辈们很难查阅到他们的学术成果。为此,为了传递学术传统、提升后辈的学术水平、为了民族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同时也为了了却学术前辈们的一桩心事,我们研究决定出版这套丛书。 青海处于我国汉儒文化圈、藏传佛教文化圈与伊斯兰教文化圈的边缘,自秦汉以来,便是各民族角逐与文化交流的舞台,元明以来,始形成现在的民族格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生存在这里的各民族创造了十分灿烂的文化,造就了中国的奥林匹亚——昆仓神话体系;中国的荷马史诗

    • ¥18.8 ¥25 折扣:7.5折
    • 《菊花与刀》精读(史学原典精读系列)
    •   ( 220 条评论 )
    • 冯玮 著 /2010-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鲁斯·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堪称研究日本民族精神文化与日本人性格的经典之作,其精到的分析、深刻的思想与流畅的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自问世以来,便好评如潮。本书分十章对这部杰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在引导读者理解书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与内容的同时,并从日本历史以及现实的角度对该书的缺陷与不足之处作了适当的修正、补充与延伸,从而引领读者读懂这本书,进而“读懂”日本这个民族。

    • ¥28.4 ¥35 折扣:8.1折
    • 老挝族群论
    •   ( 28 条评论 )
    • 黄兴球 著 /2006-08-01/ 民族出版社
    • 当代中国是一个开放的中国,开放的中国不仅要“知己”,也要“知彼”,要了解中国以外的整个世界。《中国一东盟研究丛书》就是为中国人提供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部分--东南亚地区的一个窗口。 “东南亚”是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当时,同盟国家为了加强对南太平洋反法西斯战争的统一协调与指挥,设立了“东南亚盟军司令部”,统辖范围包括南太平洋群岛和中南半岛陆地的广大地区。 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盟成立。到1999年,文莱、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先后加入东盟。至此,东南亚十国全部成为东盟成员。2000年,东帝汶经全民公决从印尼独立出来,成为东南亚年轻的国家。目前,东帝汶尚未

    • ¥13.5 ¥18 折扣:7.5折
    • 话说草原
    •   ( 1 条评论 )
    • /2013-05-21/
    • 以中国草原文化作为大背景,以内蒙古草原为依托,兼及我国其他草原,以草原文化知识普及为主题展开,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以中国六大草原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草原生态建设为出发点,俯视中国草原文化的发展轨迹。

    • ¥73.5 ¥98 折扣:7.5折
    •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世界少数民民族部落风情(1)
    •   ( 5 条评论 )
    • (澳)巴特莱特 等著,北京东方启达翻译中心 译 /2005-01-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澳大利亚是一个遍布着现代化大都市、广袤沙漠和罕见动植物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在澳大利亚的许许多多种族当中,再没有什么能比“澳大利亚早的居民”——土著人让人们着迷和好奇了。4万多年来,澳大利亚土著人和这片土地和谐共处。他们采食野果或者捕猎袋鼠之类的动物为食。他们用动物的皮毛做成衣服,用树皮、木头或者动物的骨头制作工具。但是到了18世纪土著生活就从此永远的改变了。欧洲人来到了澳大利亚,并且常常发动武力,那行占领了这片土地。 这本书可以用来了解土著文化以及那些流传久远的传说故事、音乐、食物和家庭生活方式。它为人们讲述土著人和欧洲殖民者之间的可怕冲突,讲述早期的澳大利亚著居民怎样开始为争取他们的权利而战,以及现代土著人又是怎样努力奋斗以振兴和保存他们丰富的古代遗产。

    • ¥11.9 ¥15 折扣:7.9折
    • 蒙古包文化
    •   ( 1 条评论 )
    • 乔吉马永真 主编 /2003-09-01/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在广大的内陆亚细亚腹地,千百年以来,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我们所说的“蒙古包文化”,就是对以蒙古包为核心的蒙古人传统生活方式及民俗事项的介绍和文化阐释。 说起蒙古包,我隐约记得在童年时候,也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我们家族供奉的叫做“楚鲁图敖包”的脚下,摆放着一个制作讲究。但由于多年风吹日晒而风化殆尽的蒙古包陶纳(天窗)。父亲偶尔不敢声张地去献祭敖包时,总是忘不了向那个旧天窗点洒些食物的德吉。据说,我们家二十多年前已经不用蒙古包了。追溯往昔,清朝统治者对蒙古人实行贵族分封和民族内、外隔离制度以后,经过三百余年时间,在我的家乡巴林草原,蒙古牧民已经用土坯房定居,因为他们没有更大的牧场用于调节不同情况下放牧的需求。这样,蒙古包逐渐被废弃是自然的事情。并不是说所有

    • ¥12 ¥16 折扣:7.5折
    • 鄂温克草原马背情缘
    •   ( 5 条评论 )
    • 齐全 /2017-04-06/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弘扬、传承草原马文化为主题,实地采访了鄂温克旗养马、牧马、马改良、驯马、赛马、马具制作、马文化技艺传承人等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讲述他们爱马、爱草原、爱祖国的故事。

    • ¥60 ¥76 折扣:7.9折
    • 世界文明史(第四版)
    •   ( 94 条评论 )
    • (美)舍曼 等编著 /2007-07-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概括性地介绍了整个人类文明6000多年的发展历程,描绘了人类文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区域的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影响。每一章以引言概述该种文明的相关主题,以时间为线索简略而直观地叙述该种文明的兴起和发展以及重要的人物、事件及其历史过程。 本书用非常丰富的珍贵资料,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世界文明史上的人物和事件,为读者参与世界文明史的分析和研究留下了一个完全开放的空间。本书所提供的资料极具学术价值,除了非常权威的文字资料以外,还配备了极其丰富的绘画、雕刻、制陶、照片、建筑物、纪念碑、硬币、地图等视觉资料,为读者提供了书面文献以外的历史证据。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供学习者参考、分析和批判。因此,《世界文明史》是读者学习和研究世界文化、世界历史、

    • ¥43.5 ¥55 折扣:7.9折
    • 北方农牧交错带变迁对蒙古族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
    •   ( 32 条评论 )
    • 黄健英 编著 /2009-12-01/ 中央民族大学
    • 北方农牧交错带既是不同自然生态环境的交错地带,也是两种不同生产方式的分界线和交叉地带。农牧交错带的形成首先是人类经济活动适应自然的结果,交错带以北的广袤草原基本属于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少,不适宜大规模种植业的发展;以南降水量逐渐递增,适宜农耕业的发展。北方农牧交错带自北向南是由畜牧业向农耕业的过渡地带,其表现一般为畜牧业与种植业交错插花分布,越向南延伸,种植业比重越高。从历史上畜牧业的存在形式看,农牧交错带以北是游牧畜牧业,向南随着种植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畜牧业作为种植业的补充,由游牧畜牧业向饲养畜牧业过渡。农牧交错带作为两种自然环境、两种生产方式的过渡地带,是遏制荒漠化、沙化东移和南下的生态屏障。促进农牧交错带可持续发展,对农牧业生产、生态环境改善和国民经济

    • ¥22.1 ¥28 折扣:7.9折
    • 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   ( 1 条评论 )
    • 呼日勒沙 主编 /2007-07-01/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关于草原文化的研究,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重大问题,需要把握并不断深化。 一、关于草原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特质 草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积极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是在草原文化研究领域需要重点研究的中心内容。综合目前的研究,对于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质,我们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要弄清什么是草原文化,即草原文化的界说问题。我们认为,所谓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作为一种历史过程,草原文化在早期经历细石器文化之后,前后演绎为以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早

    • ¥91.5 ¥122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