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寻色中国》首席色彩顾问郭浩重磅力作 ★这是一场穿越历史,寻访颜色的旅程 ★中国人色彩的一天,在书中化作衣食住行 ★中国传统色领域丰碑之作 ★探寻中国传统色彩奥秘扛鼎之作 ★一部穿越千年的中国色彩美学史,解锁华夏文明视觉密码中国传统色的丰碑之作 ★寻回遗失在历史长河中的色彩 ★以故事讲颜色,以颜色溯历史 ★色彩美学是生活方式的直接表达 ★色彩美学在中国是物质和观念的融合 ★将色彩具象为文物,引我们在器物与文明的不灭记忆中,重寻祖先对色彩的精微感受 本书以时间为轴,以色彩为线,串联起中国美学、工艺与思想,追溯中国色彩美学源头。全方位呈现千年历史中,色彩在祭祀、文学、绘画等多领域的演变历程,让我们领略到色彩与权力、文化、生活的紧密交织。 从夏代绿松石色到明清精致色彩,各时代色
本书以时间为轴,以色彩为线,串联起中国美学、工艺与思想,追溯中国色彩美学源头。 呈现千年历史中,色彩在祭祀、文学、绘画等多领域的演变历程,让我们领略到色彩与权力、文化、生活的紧密交织。从夏代绿松石色到明清精致色彩,各时代色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思潮和审美取向,构成了一部生动鲜活的中国色彩美学史。作者凭借深厚学术功底,深入研究文献、文物和工艺,让传统色清晰呈现,构建中国色彩美学体系,助力传承中华 传统文化。
本书收录苏州各辖区内所有的世界文化遗产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共计500余处,对其逐一进行简单介绍,并注明点位地址,推荐主要看点。全书按照各文物点所在位置分区排序,便于串点成线游览。每个文物点配以四季、航拍、细节等精彩照片。书后附有点位名称索引,便于检索。 本书详细考证了古建宅史及相关人物,释读了古建题刻,纠正了大量史实错误,补充了许多文物断代、建筑特色等信息。全书以口袋书的形式呈现,兼具实用性、便携性、资料性、收藏性。
丛书以鼓浪屿史话、鼓浪屿风光、鼓浪屿建筑、鼓浪屿音乐、鼓浪屿宗教、鼓浪屿原住民、鼓浪屿公共租界、鼓浪屿侨客、鼓浪屿教育、鼓浪屿学者等十个专题为主要内容,较客观准确地介绍了鼓浪屿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充分展现了鼓浪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是一套系统研究鼓浪屿历史文化的史料读本和百科全书。
《朱子全书廉洁章句辑要》以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的《朱子全书》(修订本)、《朱子全书外编》为蓝本,从《周易本义》《诗集传》《仪礼经传通解》《四书章句集注》《朱子语类》《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等30部典籍中探骊、淬炼出5000余条的廉洁章句,是目前最系统全面整理中国传统廉洁章句的书籍。本书是朱子廉洁思想的集成读本,为研究中国传统廉洁文化提供了一部新的工具书,也为人们行世以廉、修身为洁立规矩、树铭箴、作教材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
湖南历代省志,皆未列 氏族 一门。 新世纪初,湖南图书馆对馆藏各姓氏族谱、地方志、诗文集等文献作了大规模系统的梳理,著录全省300多个姓氏、10000多个家族迁湘始祖、迁湘时间、迁徙缘因、迁出地、迁入地、族谱纂修概况、各届修谱时人口概况、字派及族中名人等内容,并于2006年由岳麓书社出版。 此书出版后,影响较好,销售亦旺,对研究湖南氏族迁徙、人口发展及海内外民众寻根问祖皆发挥了较好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实际起到了 湖南省氏族志 的作用。应社会需求,湖南图书馆拟对此书进行增订,除删除原书中记载过于简略的条目外,主要据近年入藏的各姓氏族谱作了大量的补充。删减、增补字数达40余万字。涉及全省300多个姓氏、约15000个氏族。 本书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姓氏族谱。族谱为各族自纂之史,普遍存在着攀附、夸大、讹误等现象,甚至有
《图说世遗唐崖》是一部介绍恩施唐崖土司城遗址文物的画册,全书文字介绍约6万字、图片260张,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土司城遗址的文物精粹。唐崖土司城文物丰富,不仅有许多不可移动的文物,如城墙、道路、牌坊;也有众多可移动的文物,如金银器、生活用品、长官司印等。这些文物,随着咸丰县民族博物馆的落成,被安置到咸丰县民族博物馆中。这些文物,见证了民族的一段历史沧桑,构成了唐崖土司城遗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文化风景。《图说世遗唐崖》是文物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历史的记录,它对于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志》是经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批准,纳入四川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的一部特色志。全志约40万字,图文结合,记述时限为2000-2014年(即*至十五届西博会)。本部志书将全面记录和反映西博会发展历程,总结西博会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史实性资料和借鉴参考,对推动西部及四川会展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收录与甘肃文化研究相关的论文五十余篇,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地区的民族文化、民情风俗、歌谣及传统节日进行的研究;第二,对甘肃地区早期周秦文化的文献、历史及文化研究,
本书是广东文化遗产系列丛书之一,古墓葬卷按照帝王墓葬,名人及贵族墓葬,普通墓葬及其他墓葬分别介绍了广东省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获得的三百余处墓葬材料。墓葬时代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明清时期,系统介绍了广东省地区墓葬的特色及类型。具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