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的风沙 带来了西域的胡风、北朝的融合、盛唐的华丽 50000多平方米的壁画 描绘着漫天的神佛、丝路的烟火与代代供养人的身影 700多个错落的洞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等) 目睹了近千年的埋葬、令人心痛的流散以及曲折多艰的保护历程 十位敦煌研究的一线学者,巫鸿、荣新江、顾春芳、郑炳林、杭侃、张先堂、何鄂、陈菊霞、张元林、马振颖,带领读者从 远眺 到 细读 ,从历史地理、物质生活、艺术文化、美学鉴赏、文物保护等多个角度,全方位走近敦煌,介绍有关敦煌最基础、最全面也最新鲜的一手知识。 全书分两部分,上半部以历史文化为主题,解读最初 忽现金光 的佛教圣地,如何变为丝绸之路上耀眼的明珠、 华戎所交 的大都会,成为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汇多元文化的典范,立体呈现敦煌独特的人文历史生境。下半
对梁人来说,他们的时代充满了崭新的开始, 新变 ,及能量充沛的创举。他们生活在现下,完全沉浸于 此时与此地 ,投入地经历每一个时刻。他们在智识上极为精微渊雅,精神上却又相当天真。对梁朝的文化精神好的概括,不是 颓废 ,而是 康强 。 梁朝覆灭之后已经过去了许多个世纪,它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份重要的遗产,但这又是一份让人感到不安的遗产,因为它和当代文化政治纠结在一起,展示了一些长期以来存在于中国文化中的问题。曾经一度数量庞大的文本现在只有零星的残存,南方帝国的辉煌就隐藏在这些断简残篇之中,后人从自己的目的出发对之进行诠释,这些带有隐含的动机与偏见的诠释更加扭曲了它们的光芒。 田晓菲 在烽火与流星照耀下的国土,一半隐藏在阴影里,这正好是对萧梁王朝的好象征。本书试图为一个
这是一本深刻剖析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中国视觉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的力作。依托丰富的史料支撑与近二百幅珍贵图片,作者从绘画、摄影、画报、工艺美术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审视了近代中国肖像艺术的演变轨迹,以及 写实 与 真实 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的深刻重塑。书中尤为聚焦于两大视觉文化现象:一是传统 御容 艺术如何跨越宫廷界限,实现向民间的视觉转型;二是现代 真相 观念如何在视觉文化中确立,并影响深远。 本书的研究视野广阔,不仅触及权威统治者的 御容 艺术,亦深入普通中国人的 照相 世界,从宫廷到民间,从传统到现代,细腻描绘出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的多元图景。作者巧妙地将 肖像 视为集偶像崇拜、图像传播与形象想象于一体的复合体,深入剖析其多重属性与意义。 全书结构严谨,分为 看见御容 制造幻象 寻找真相 三个部分,
本书是一部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如何在锦绣大地上创造辉煌文明的普及性读物,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邀请著名文史学者、地理学家联手打造。全书由自然编、人文编、中外编三部分组成,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讲述广袤中华大地上的自然风物和人文创造,述说大江大河所孕育的厚重文明,展示人文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深入浅出地揭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和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西方文化的发展演进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基督教构成了西方文化的重要精神根基。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基督教与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并且与罗马文化和日耳曼蛮族文化有着极其复杂的互动交融关系。在中世纪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基督教作为西欧的宗教信仰和意识形态,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塑模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又衍生出各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罪恶和导致了巨大的精神苦恼。后来的宗教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促进了自由精神的产生、民族国家的崛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成为西方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的起点。时至今日,基督教仍然是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现代西方人所共同拥有的主流信仰。基督教在西方社会中已经积淀为一种根深蒂固
本书对中国书法进行了全新的阐述。全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书法形式构成的研究,另一部分是对书法有关现象的解说。作者基于对书法作品中时间和空间共生这一基本特征的思考,对书法的形式构成建立了一套新的分析工具,并运用它对笔法史、章法史、书法与绘画基本性质的比较等重要课题进行深入剖析。此外,作者对书法现象所引发的语言学、美学与哲学等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讨论,由此而将书法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思想领域。
这是萨伊德继《东方学》之后*重要同时也是*复杂的著作,有人用拉什迪的小说来做比喻,说假如《东方学》是萨伊德的《午夜的孩子》,那么《文化与帝国主义》就是他的《撒旦的诗篇》。与《东方学》基本上不处理文学文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文化与帝国主义》的问题意识建立在这样一个更深入的追问上的: 小说写作和抒情诗 是怎样参与东方主义中的普遍存在的帝国主义世界观的构造的? 由此生发的对 小说与帝国 关系的讨论,不仅像伊恩 马丁在《小说的兴起》那样把现代小说的兴起和现代资本主义相联系,重构了 现代欧洲小说诞生 的帝国主义扩张的语境,而且极富争议地把他对西方文化与帝国主义共谋关系的分析扩展到小说的形式和风格层面,认为欧洲小说在其发生学的意义上汇集了两种的质素:一方面是构成小说的权威的叙述样式,另一方面则是倾
本书深入介绍了康有为、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齐如山、胡适、郑振铎等七位现代著名学者的藏书经历,及藏书与其学术文化活动之间的内在关联与历史逻辑,揭示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治学风格、学术路径和文化品格,彰显了这一代学人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大变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各采、兼容并包的学术气象和文化立场。不仅如此,作者还通过对大量藏书史料的钩沉爬梳,丰富地展现了这一代学者在治学中普遍注重将思想与材料打通,注重以材证见、见中有材的学术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扎实而深厚,既让思想的光亮有了坚实的基础,又赋予枯燥的材料以思想的生命力,对于当下学者治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蓝海战略》之类的当今具影响力的品牌战略著作认为,创新在于产品功能的突破。然而,作者通过对万宝路、星巴克等数百个品牌案例的分析,以及与相关品牌管理者和消费者的访谈,发现了功能主义创新模式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社会和历史变迁产生的意识形态机遇。作者花费八年的时间,运用 实验 的方法,创立了足以弥补主流创新模式欠缺的 文化战略 理论,并将此理论反复应用于品牌推广实践,成功重塑了多个垂死挣扎的品牌,也成功地让数家新设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品牌价值达数亿美元的大企业。在实践的基础上,作者确立了文化创新模式以及适用于文化创新的组织形式。这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战略的宝典。
《国家精英》是布尔迪厄最重要的社会学著作之一。本书旨在研究发达国家中社会统治的内在逻辑及其构造形式,借助这种构造,社会统治巧妙地伪饰了自己并使自身得以世代传承。这一研究通过分析法国教育体制中的各种关系得以完成。在布尔迪厄看来,教育本质上是一种 国家魔术 ,它通过再生产特定符号的资本权力,保证权力的运作、转换,从而维护社会秩序,而这又是通过某种表面中立的形式进行的。 布尔迪厄对社会的这种批判,既深刻又具体,使我们能更真切地认识社会。
本书为一部研究梁启超与近现代中西思想文化之关系的学术著作,全面梳理其一生中学术思想的流变过程、研究进路,展现了其丰富而深刻的学术探索和精神世界。 作者以梁启超为研究对象,对其阳明学、墨子学、西方哲学、中国史学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做深入分析,并聚焦于其学术研究对近代中国转型的影响,旨在以梁启超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现代诠释,来呈现清末民初中国学术转型的复杂过程。此外,作者还阐释了梁启超如何以新的概念、新的方法来解析各种议题,并以中西比较的方法探索中国的独特性,建立新的学术典范,并最后归结到 新民 新国 与 铸造国魂 的现实关怀。
今天富饶的岭南(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岛)和毗邻的安南(大部分北越及红河三角洲)地区,在唐代时还是一片边远地区的 蛮荒化外 之地,旧称 南越 。本书即是关于这片神秘而燠热之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作者 遵循了上帝造物及从诺亚方舟登岸时的顺序 ,逐一描述了中古南越引人注目的自然风物与山川地貌:从天空到海洋、岩石、河流、植物、野兽与鸟类,当然还有历史地理、区域分布、语言、人种、宗教、气候等。 作者卓越的历史语言文献的功底与人类学、民族学与民俗学的广阔视野,使得本书集历史研究、文化人类学研究与名物研究于一体;而唐代诗文与笔记史料中所呈现的中原唐人对南方土著的人文、宗教、风土、名物的认知与想象,使得本书不是在展示 博物馆抽屉中的一些标本 ,也不是把历史 观念化 ,而是要真正地复苏并认识那段历史,在千变万
三国想象 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构建,就连 建安 本身也是后来形成的概念。早在三世纪后期,人们就已经带着怀旧的向往阅读建安时代的作品了。在后世浪漫化的三国叙述中,建安的意象,以其饮酒宴游、英雄气概、文采风流和男性情谊,一次又一次地复归,无论视作为潜文本,还是作为明确的主题。它渐渐地代表了一种失落的丰满,这丰满却从来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它代表了一个已逝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龙飞凤舞的传奇性人物,在他们身上,史实与虚构难解难分。 田晓菲 三国 与 建安 经历了一个从历史走向文学,从史实走向浪漫化的过程,这是一场迷人而又影响深远的建构。作者跨越了诗词、小说、电影、电视等雅俗载体,勾勒出 三国想象 的变迁史,在文本细读中寻觅被选择性遮蔽的文化信息,再现那段 历史 如何被建构成我们心中的 三国 :建安风
古琴、铜炉、雕刻、漆器、竹刻、书画、图书、家具、诸艺、玩具,全书分十个类别,呈现王世襄先生的藏品和收藏故事。近三百件藏品,上至文人雅士相携同游、消块垒、寄胸怀之伴侣,下含市井小民亦善好赏鉴的器具玩物,每件俱详细标明年代、来历、材质、制作工艺和传承意义,为鉴赏者提供详实可信的资料,打开一个充满情趣与意味的世界。其中风雅,若观察赏析,当得片刻清娱,其中岁月,更可使读者有所会心
只有当我们看到陶渊明是多么深刻地植根于文学和文化传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对传统的革新。手抄本文化的世界变动不居,而这种流动本质在我们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尚未得到正确的理解或重视。我们将会发现,陶渊明的诗歌文本,即使在诗人逝世之后,仍被后人不断地生产和创造。传统意义上那个 真正的陶渊明 ,只是陶渊明众多可能的形象之一。 田晓菲 校书如拂尘,旋拂旋生 , 尘几 是对校勘与编辑的完美比喻,也象征着我们对嘈杂无序的手抄本世界的云游。本书为田晓菲的学术成名作,旨在探讨读者如何积极主动地参与对 陶渊明 的生产和创造,从而勾勒出手抄本文化中的陶渊明形象被逐渐构筑与塑造的轨迹。通过检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
本书自觉将味觉方法运用于对酒的反思,探讨了酒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揭示中国酒精神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国酒精神的历史演变脉络。对中国文化中酒这一生活基本物,以及饮酒、醉、醒人类社会现象进行深度理论透视,细致勾划出中国酒精神的内在特质。对酒的诸多精神维度,特别是形上之维进行深度阐发,并对酒的精神生活的意义,以及酒对同情的激发等元理论展开深入考察。基于中国酒精神,作者提出 饮酒是中国人过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 一场醉即是一场形而上运动 等重要论题,开创中国酒哲学研究新领域。
《曾有西风半点香》是名物学家扬之水对敦煌艺术名物的集中考证。书中所用的材料和图片等系作者亲历敦煌等实地考察中的亲历所见,并都进行一一严谨考订,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作者对器物的研究并不限于名称的考订,而是对其形制、用途、功能等都予以追源溯流的考证和梳理,并为敦煌石窟的断代提供了佐证。作者在排列这些材料的年代和地域时,结合文献资料得出缜密而有说服力的结论,对艺术史和艺术研究等都有显著意义。
本书是 百家讲坛 主讲人、著名文史学者方志远书写的苏轼传记。全书轻快简明地讲述了苏轼的一生经历,以苏轼成长时间线为经,以其在不同时期展现的才华以及仕宦经历中体现出的精神内核为纬,立体勾勒 千古一人苏东坡 。全书串联起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美食、养生诸方面的才能,体现其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抱负,以及作为普通人,在爱情、友情、亲情等方面的朴素情感。重点刻画苏轼在面对仕宦沉浮时由彷徨恐惧到豁然旷达的心路历程,还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一代文宗。
中国香事原有着久远的传统,一是礼制中的祭祀之用,二是日常生活中的焚香。魏晋南北朝时期随佛教东传的香事之种种,不过是融入本土固有的习俗,而非创立新制。至于两宋香事的兴盛发达,却是与高坐具的成熟密切相关。其时士人的焚香,原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后世看得是风雅,而在当日,竟可以说风雅处处是平常。元代出现线香,香事里便有了 快餐文化 ,不过追求古法与古意的一脉,却始终不曾断绝,直到明清。
礼,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思想。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基盘上,承续 礼 的精神,找到 礼 的现代言说方式?作者从 西学 转向 中学 ,十余年来致力于礼学研究,本书正是他对上述问题思考的成果 以跨学科和中西文明的比较视野,对礼学中的重要论争、经典文献、服制流变等,予以重新梳理与诠释。在为传统礼学研究开拓新路的同时,也在文字、文献、服制、器物的流变中探询着中华礼乐文明的真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根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至少包含以下六种意识:国情家底意识、历史主流意识、政治法制意识、团结合作意识、共同发展意识、共建共享意识。本论文集中的论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重要性、培育渠道等进行了研究。
《寻味》为美食作家、食评人、纪录片顾问林卫辉最新力作,不仅涵盖了作者在国内食游的足迹,更囊括了他全球行走的饮馔日记,生动呈现作者对食物的好奇、敬畏和 嘴大吃四方 的豪情。全书涵盖百余道佳肴,一百余张高清美食大图。作者如美食的使者,带着我们走街串巷,时而就坐于隐匿市井的地道老店,尝鲜于米其林、黑珍珠等高档餐厅,时而又回归温馨家宴。诗词歌赋、古籍文献信手拈来,在食物考古中寻找人间至味,挖掘美馔佳肴。微观解读食材与烹调方式,看各种山珍海味如何在精心烹调下相互激发碰撞,产生美妙的口感与味道,馋哭各路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