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神祇上自玉皇大帝,下至水火雷电、鱼龙百虫, 不仅数量庞大,而且随着地域、时间的变化,往往倏生倏灭,忽小忽大,诸神之间的关系、统属也变得极不稳定,此起彼落,你上我下。有鉴于此,本书作者著名民俗专家栾保群梳理典籍,对民间信仰中的各种神祇分门别类,排座次,立尊卑,使混乱的民间众神各归本位。
该书从中国的历法源头说起,用作者的节气与物候作品和相关阐述科学表现了 历法之源 地的节气与物候景象,图解了中国古代专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等,具有呈现的科学性和标准性。不仅如此,作者还将节气与物候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气象、农事、节日、诗歌、民俗等文化用文字娓娓道来,独具科普特色。
江绍原先生是我国现代民俗学的奠基人之一,本书展现了绍原先生的诙谐风格及迷信研究专长,其中文章写得很漂亮,可以作小品文来读,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包括姓名、性爱、传言、医药等方面的迷信研究符合小品文应该具有的品质,不愧为大家的手笔,所以,虽是小书,反映出来的学识却是博大的,这是其他人难企及的。本书也为破除迷信、推崇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去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府河、南河、锦江,河流见证了古蜀之地的生长与变迁;万里桥、老南门大桥、九眼桥,成都的老灵魂仿佛时刻走在桥上;泡菜、 盖碗茶、龙门阵,茶馆成全了市民相似的情感模式;老板娘,嬢嬢、市井粉子,成都女人将锐利与温婉结合得恰到好处;青春、酒精与音乐,九眼桥边挤满了不怕醉的年轻人...... 本书从自然景观、饮食习俗、文脉痴癖等不同维度对成都这座城市进行了介绍,从成姆斯特丹到千年少城、从食辣小史到陋室茶摊,作者带我潜入成都的大街小巷,立体呈现出一个地理的、历史的、现实的成都,深度解析这座 去了就不想走 的城市的魅力。
从鬼的容貌、形体、声音、衣服,到鬼怕什么、鬼的打工史、阴间为什么不能有农民,从古典笔记中的 鬼故事 ,到民间传说中的 鬼知识 ,作者旁征博引,典故信手拈来,文风生动幽默,令我们一窥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的幽冥世界。 栾保群先生堪称将鬼魂当作正经学问研究的人,认为鬼魂本质上是人性的延伸,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人性在鬼魂身上得到了张扬。所以栾先生谈鬼,往往由鬼及人,又常常笔锋一转,谈及今人今事,巧妙地借古讽今,读来辛辣有趣。
活着与死去,这是对立的,但有没有一个不死不活的境界呢?活着是人,死去为鬼,但有没有一个不人不鬼的状态呢?长期稳定的肯定没有,短暂一时的则无处不在,诸如昏迷、发疯、出神、丢魂,等等。魂灵离壳之后,躺在哪里的是不死不活的躯体,飘游在外的是若阴若阳的游魂。形神相离,但也没有断绝联系,只要有了适当的条件,它们还会合而为一。这些都是我们想谈的魂灵。 普通人活着的时候,一般不大会关心自己的魂灵,因为有比这更重要的饮食男女之类的问题。 及至人确确实实地死了之后,就除了魂灵什么都没有了,说明确些就是鬼魂或幽灵,其实已是异物,即成了 鬼 。一个在阎王判官案下受审判的魂灵,身不由己,这时再想关心、想净化、想改造,说什么也没有用了。魂灵的受人关注,最可能的是在即死尚活、是人非人的那一刻,也就是魂儿跑
食物自何处生长?味觉从何处而来? 三十六篇 色、香、味 俱全的饮食笔记,从产地、市集、家宴、小吃、餐馆等不同视角,呈现中国六个富含特色的味觉目的地:南京、苏州、台州、四川、潮汕、云南。作者深入街头巷尾,挖掘城市角落,将食材、味道、市集等日常的生活表层与潜藏的历史、地理、文化心理有机关联,从餐桌上的酸甜苦辣咸到市集上的牛羊海鲜瓜果,一饭一食都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通过作者的走访和实录,食物之味与人生之味真正交融在一起,日渐远离的烟火味道又有了崭新的面貌。
家宴的背后凝结着生活观念与信仰的传承。《中国味道》从主食、猪肉、牛羊、家禽、鱼鲜和素食六个方面拼出一桌中国人的餐桌盛宴。全书聚焦食物与制作食物的人,潜藏在我们味蕾深处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过往在中国人的 一顿饭 中汩汩而出。
活着的时候,我们可能看不穿滚滚红尘,死了,就一定能释然于人间的温情冷暖、名利欲望吗?由文字和故事筑就的鬼世界到底是何种景象?冥界的生死薄籍由谁掌管,鬼的户口如何解决 鬼的世界,依然是人的世界。作者用幽默的笔触和旁征博引的考据,令读者洞窥中国传统民间传说中光怪陆离的幽冥世界!
《常礼举要》是李炳南教授从中国古代的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中摘录的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需要知道的礼节。全文共分十二章,分别为:居家、在校、处世、聚餐、出门、访人、会客、旅行、对衆、馈赠、庆吊、称呼。礼节是恭敬人的善行,也是自己一种光荣的徽章!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誉为 礼仪之邦 , 礼 的观念深入人心。《常礼举要》的内容,简明实用,又涵盖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比《弟子规》更详细具体,不仅是童蒙养正的礼仪教育*教材,也是年轻人步入社会的礼仪书,对于成年人来説,此书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是徐醒民老师对《常礼举要》的详细讲解。书中既有对古礼的分析,同时又结合现代人的生活讲解了怎样具体、灵活的运用这些常礼,对现代人生活处事有很大的指导帮助。
酒,这种神奇的饮品从占至今.直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爱酒之人视之为天之美禄,无洒不欢,厌酒之人。称其为穿肠毒药,敬而而远之其实.饮酒应是美好的享受,而在历史长河中铸就的酒俗文化更是令人回味无穷书书中展现民中国酒文化的精华,尽管我们不是李太白。也没有一天子呼来不上船,生称臣是酒中仙的才智和气度,但是却可以在(花看半开,洒饮微醒的氛围中,开启一段酒俗文化的精彩旅程)
四季轮回,可口食材数不尽。一年终始,应景美味吃不腻。江南的福气在此,江南的日常如此。作者勤挖史料、巧运笔触,真切而细腻地再现了百年前江南民间饮食的状貌与流变。本书是洞察近代江南民风民俗的 饮食方志 ,是亲近百年前水乡日常生活的 访古指南 。
一种风俗、习惯、信仰、传说,即使在他者看来毫无意义,其中也蕴含了极其深奥的东西。当下华北腹地乡村的大小庙会,犹如一架古式钢琴,远近各色人等纷至沓来,用不同调式怡然自得地演奏着。神马、香炉、袅袅香烟、飞升的黄表纸、跪拜的身影、大小镜头、旌旗牌匾,是显圣物,也是行好的宇宙象征和心灵轨辙。这一切,既艺术化地点染着素朴的乡土日常,也在相当意义上成就着当代中国民俗学以及非遗事业。
为了大力弘扬大运河文化,促进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本书以阅读 行走的方式,遴选和大运河有关的城市及历史著作、文学作品等,邀请知名作家、运河文化研究专家、各地文化部们负责人、文化媒体等,在行走中阅读大运河,在阅读中传播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围绕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渊源、传说典故、风俗人情、文学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址、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多个话题展开,力求通过名家领读的形式展现出大运河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对中国大运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进行梳理和重新定位,并推动大运河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本书将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五节。部分围绕大运河产生的文学作品展开,由知名作家对这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第二部分围绕大运河滋养的名家展开,由运河文化研究专家讲述
本书主要介绍民俗学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类型及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在运用先进的理论重点阐述神话、故事、传说、谚语、民歌、民谣、史诗、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间建筑与服饰等民俗事项中,不乏新的内容和体系。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可以掌握民俗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民俗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态,具备从事民俗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美洲印第安神话长期被掩盖在神秘主义之下,散落在这片辽阔大陆上的印第安人留下了水平相当高的古代文明。从北境雪国部落的动物半神和恶作剧精灵,到修建了属于自己的金字塔的阿兹特克、玛雅、印加三支前哥伦布时代的重要文明,再到宛如人类婴儿时期的最为原汁原味的火地岛神话,印第安神话成了今日美洲传统文化的底色和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来源。作为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的难以再造的艺术典范,印第安神话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价值,本书以印第安神话为主要内容,系统展现了印第安人认识世界、征服自然和思考自身生存的方式。
《诸神的游戏 中国福州龙舟的传统与禁忌》一书首次对福州龙舟传统文化进行了搜集整理,在大量田野调查与口述历史的基础上,还原了福州龙舟独特的形制、工艺、花色、变迁,呈现了福州源远流长、深植民间的龙舟习俗和现状,揭示了福州地区的龙舟传统与民间信俗、境社、宗族等多领域文化的密切关系。该书融数百张珍贵照片、龙舟词典、手绘水系图、神明图像等于一体,极具收藏价值。 龙舟竞渡犹如神明的游戏,至今仍年复一年在福州的内河湖泊江海中上演,人们也将神灵信仰、谱系传续、境社礼法的执念投注其中,使其成为福州这座城市 一个关于 民间 的样本 。
《桥上桥下的中国》是李晓杰教授专为 九说中国 撰写的读本,桥梁是如何起源的?津渡是怎样出现的?它们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它们与古代风烟四起的战争、曼妙无比的诗文、多姿多彩的风俗典故、气吞山河的历史名人都有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答,就在本书中。 《桥上桥下的中国》从桥梁起源和它们在我国古代的发展与演变讲起。从古今史话、营造之术、建构之妙、园林飞虹、诗中赏桥、桥上战事、佳话典故、神仙传说、桥俗民风等九个方面让中国桥梁之美跃然纸上。书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在桥梁方面的技术成果和悠久文化,对桥梁的形制、结构、功能、审美、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特色等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无论是对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技术,还是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来说,都是近年来有关这一领域的不可多得的普及型读物。
本書藝舟雙楫,兼收作者琴史與琴器方面的研究成果,互為映襯。琴史集中在南宋至元至明前期,先是董理宋元江浙兩操之對峙消長。繼而話分兩頭,考證元明時期 浙操徐門 和 江操劉門 兩個最具勢力的琴族。二文彙集散碎資料,各橫跨數百年,涉及家族七八代人,最大程度還原歷史情境。琴器部分所論八床唐宋元明古琴,既有王世襄、鄭珉中先生已有結論的高古器,亦有作者新近發現並獨立斷代的重器。論元代的古琴一文,是繼鄭珉中《論唐琴的特點及其真僞問題》《兩宋古琴淺析》之後的綱領性論文,對古琴器鑒定具有指導意義。而為鄭珉中先生藏琴手記所作長篇 箋釋 ,娓娓而談,存前朝掌故,成一代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