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上看见深渊》是一本特别且深刻的对话录,书名语出鲁迅 于浩歌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 。书中,诺奖候选女作家残雪与其胞兄、著名哲学家邓晓芒分别从文学和哲学的角度出发,分数次进行了一场二人都感到 很累 又 很有必要 的世纪对话。作为亲兄妹,两位作者在血缘及思想成长经历上的联系,令他们得以基于各自领域丰富的学识而作跨领域的拓展性讨论,较之一般对谈更具亲和性和启发性,亦为对话这一文体结构,添加了更丰富的色彩和思辨的张力。 话题营养丰富,涉及中西哲学、美学、文学,中西文化比较,宗教和无神论及自然主义,文学创作心理,作家批评家和欣赏者的心灵结构或层次,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的关系,信仰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认识的关系,文学在人类精神生活中和一般生活中的位置与作用,等等,系10年间的二
本书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分做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另外,作者还利用考古、美术、文献材料,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以及他们的传播者 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
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开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本书覆盖了澳大利亚被殖民前的三百年到今天,中国文化遗产对澳大利亚本土的多方面影响。 本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早期来澳的华人在淘金热下的艰辛生活状态; 影响澳大利亚发展的华裔澳大利亚人,以及一些有趣的人物,如1865年被送上绞刑架的新南威尔士丛林游侠波山姆;梅光达,1850年出生于广东,他去世时,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哀悼他; 对当今来自各行各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澳大利亚华人华裔的采访与透视; 全书包含数百个有趣的中澳文化小知识,涉及历史、经济、植物、动物、饮食、教育、体育、风俗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带领读者走进中澳文化的前世今生,了解华夏文明对大洋彼岸的澳大利亚带来了哪些不可磨灭的深远影响。
本书站在全球物的交往视角,基于丝路物质文明交往、丝路制度文明交往、丝路精神文明交往三大层面,围绕器物、技术、制度、经济、艺术、文学、宗教七大要素展开研究。物质上丝路器物是中国美学向世界传播的重要载体,也是世界工匠精神或民族精神传播的物质符号,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技术与文化水平,显示了中华文明的民族特色、国家身份与世界地位。制度上丝路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具时空整体性的文化世界,表达了人类各文明的交汇及其精神,昭示丝路是中国向世界输出文化的桥梁。精神上丝路也是全球文明思想体系建构之路,丝路文明知识体系是人类知识体系生发、交流、融合与互鉴的重要形态。
本书从近代东亚的视点出发,以服饰、发型为媒介,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照片等资料,从整体到局部、从意识形态到实际行动,探讨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
一个国家的强大来自其政治力、经济力、军事力、科技力及文化力等诸多要素,但归根到底源于文化力,其中,传播力是文化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由此立论,从文化强国入手,阐述文化强国的内涵与要素,梳理文化强国的历史嬗变以及文化传播的历史与现状,并根据世界文化发展特征与态势,提出中国文化传播的国际化策略。本书阐释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历史进程中的价值与贡献,提出在新的国际局势下,如何向世界传达中国故事与声音,让世界人民更多了解、欣赏中国的民族文化与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贡献新的力量。 本书适合中国文化爱好者及相关研究者阅读。
中法文明对话会会谈成果集。全书由前言、开幕致辞、大会发言,以及中法文化及世界价值、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文明发展、文明多样性与世界多极化3 场分议题发言,和《中法文明对话会2019 巴黎共识》成果、后记等部分组成,收录36 篇文稿,汇聚了中法两国政府高级官员、知名专家学者、文化艺术领域杰出人士关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知灼见,彰显了习近平主席 平等、互鉴、对话、包容 文明观的强大感召力,发出中法两国作为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代表,共同致力于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坚持多边主义与推动全球治理的时代强音。
本书包括一篇总报告和四个栏目。 文化遗产保护与江南文化研究 栏目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江南文化建构的种种思考,包括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生产的分析,对江南历史文化遗迹的考察,对江南历史文脉的梳理,以及通过广播节目建构江南文化认同的探索; 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同与实践研究 栏目对非遗在社区工作的意义与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对新型城镇化下浙江三官信仰的谱系与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新节庆仪式营销和认同建构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博物馆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中的价值与创新发展经验进行了总结; 传统工艺遗产传承研究 栏目对传统工艺非遗展陈叙事与江南文化认同建构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对丝网印刷技术在上海漆艺传统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对新时代非遗传承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长江渔文化遗产研究 栏
本书以史话的方式,用翔实而权威的史料,从政治、文化、社会等层面,评说了 二战 后70年来中日政治关系演变和文化上相互影响的轨迹,深挖其时代大背景和深层的原因,指出现时中日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趋势,以使读者对70年来中日关系的演变有个整体概念,对中日关系的现状有个整体把握,并为展望中日关系的未来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视角。书中概述了日本在中国外交棋盘上的位置,梳理了新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对日政策思想和中国政府的对日政策,披露了1972年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1978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交涉和谈判的内幕,阐述了指导和规范中日关系的 四个政治文件 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还概述了日本的外交哲学、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和特征,解析了日本人的中国观之嬗变。
本书围绕 培育新赛道,树立新优势 的主题,深入探讨上海推动文化产业重启繁荣,做强码头,激活源头,勇立潮头的新成果和新经验,分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框架等,对上海文化产业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出了对策建议。本书包括五大板块,汇聚了15篇研究成果,包括栏目一:总报告,培育新赛道,树立新优势 上海文化产业的坚韧与活力;栏目二:产业篇:把握新趋势,发展新业态;栏目三:专题篇:突出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升级;栏目四:前沿篇:推动创意开发,激活文化消费;栏目五:国际篇:把握国际潮流,拓展前瞻视野;《上海文化产业大事记》对2021年12月 2022年11月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事件,做了系统的梳理。
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开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本书系统梳理井上靖文学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状况,分析译介的原因、接受及影响,探讨井上靖在中国的译介与中国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文本细读和作家经历研究挖掘井上靖对中国的理解与认识。本书探讨了二战后中日文化交流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是如何接收、吸纳井上靖的文学作品以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并进一步挖掘井上靖文学作品中有利于中日文化交流的因素,为我国的对外形象建设与文化构建提供参考。
《G20峰会跨文化传播研究》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俄罗斯、韩国、墨西哥、土耳其、中国、德国等东道国媒体对G20峰会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议题选择、消息来源、报道视角、报道立场、叙事特点、报道节奏六个方面分析了各国峰会报道的框架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塔斯社、新华社等世界性通讯社对历次峰会的报道。基于对历届12次峰会11个东道国报道和4家通讯社报道的研究,本书对国际高端会议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可操作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多极化加速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激流涌荡。面对国际社会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华文明如何与世界其他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中外人文交流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夯实中外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从文化与国际关系视角研究中外人文交流是一项非常紧迫而重要的时代课题。本书从历史与现实出发,深入考察中国对外人文交流的历史渊源,同时结合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系统分析人文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人文交流与 一带一路 倡议、中国与周边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文交流的基本现状与问题、中外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等具体内容,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领域的开创
本书选取了亚洲的东京、欧洲的布鲁塞尔、北美洲的纽约、南美洲的里约热内卢和大洋洲的悉尼这五座城市为例,探讨它们及其友好城市之间的交往实践与文化交流机制。在每一个案例研究中,作者都先对其研究对象(即某个特定城市)的自然历史概况、政治经济情况和社会文化情况加以说明,以求对该城市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此后,作者将对该城市的友好城市网络进行梳理,并从政治交往、经济交往和社会交往这三个维度来回顾该城市及其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实践,并探讨该城市与友城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制度化机制和非制度化机制。在对该城市的概况、国际友好城市网络及其友好城市交往实践进行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作者将对该城市与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特点加以总结。希望本研究能助推北京友城文化交流机制的建设。
《普洱寻茶》是 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之旅丛书 系列图书之一。本书作者先后五次踏上普洱茶古茶园的寻茶之路,收集手资料写成本书。书中介绍了普洱茶的历史发展、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普洱茶的品鉴与收藏、普洱古茶园的生态环境、普洱古茶园中的滋味生活等内容。以期让读者了解普洱古茶园和茶文化系统的奥妙,唤起人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
本书通过对国内6座城市中23所高校的548名中亚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情况进行了研究,具体从社会适应、学习适应、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心理适应等四个方面展开,并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总结了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 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提出辅助性建议,为更好地对中亚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及以汉语为依托的专业教育提供服务。
本书以 文化交流的生命圈:中心与边缘,交错、交流与创新 为主题,聚焦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城市形象重塑、中外文化交流的现状及关系重构、世界文学关系等问题。全书内容共分为: 总报告 WithCOVID-19时代下的社会及城市新形象 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 文学交流史迹钩沉与新探 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实践 五部分。
本书以 一带一路 经济发展战略为背景,阐述了内蒙古文化建设与对外传播对增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提升内蒙古国际形象,增进互相理解与信任,进而推动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意义;对如何提高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增强内蒙古文化软实力提出了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