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开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本书从 批判 与 继承 的双重视角,沿着 历史 与 现实 两条主线,试对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之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当代价值考察。一方面,从历史主义视角出发,爬梳唐宋文化对外传播的主要史实,总结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基本规律,进而在世界文化视野中考察唐宋文化共同体的构建方式及其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又从现实主义视角出发,廓清拓展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的核心问题及推进方略,通过借鉴和反思唐宋文化对外传播方式的经验启示、历史教训及适用范围,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并对其进行一番必要的现代价值转换,进而为国家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中华文化 走出去 战略提供必要的学术支持。
《瓷话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外销瓷》专门介绍中国外销瓷,包括外销瓷的生产、定制、运输方式的独特之处,以外销瓷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一些趣事,如龙泉窑梅子青瓷的西方美名“雪拉冬”的由来,宋代黑釉瓷东传与日本茶道文化,“克拉克瓷”与欧洲的“中国热” ,瑞典人的瓷器厨房等等。书中所附中国外销瓷图片,将为读者呈现中国外销瓷丰富多彩、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和文化内涵。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一苇可航的近邻,自古以来中日两国就保持着从未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也可以说是“文化之缘”长期把两国维系在一起,共同创造着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为世界的进步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这本由冯佐哲著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话》以历史上各个时期中日关系为背景,全面而系统地叙述了中日两国几千年来文化交流的历史,尤其是对各个时期文化交流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重要人物的有关活动及其作用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本书扼要介绍了7~19世纪阿拉伯与中国交往的历史,不仅讲述了杜环的阿拉伯之行、郑和下西洋时与阿拉伯的交流,而且介绍了中国与阿拉伯的古代贸易情况、中国文化与阿拉伯文化交流的情况,书中尤其重点介绍了阿拉伯医学对中国医学的影响。可以说本书对读者了解中阿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历史提供了基本的资料和知识。
本书选择了几十位古今中外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其中包括孔子、鲁迅、蒙田、培根、马克思等,对他们各自不同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经验逐一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上,任何一位伟人的成功都与书籍密不可分,很多人把书比为良师、益友、阶梯、钥匙、粮食、知已,作过由衷而热烈的礼赞。作者认为,几乎每一位文化名人都创造了适合于自己的读书方法和独特的读书经验。把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读书经验,加以梳理,总结出一些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方法,介绍给今天仍在学习的人们,是非常有意义的。
跨文化交际教程是一个综合系统, 其中包括语言、文化、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跨文化交际教程(第二版)》从大的文化框架入手,选择了一些反映目的语文化现象的主题进行讨论与对比, 如家庭、教育、工作、保健、体育等,旨在通过对英语国家较为典型的主流文化现象进行描述、阐释、讨论以及与中国文化的对比,培养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力,进而使他们主动观察、分析、对比、评价,并从深层文化探讨和研究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书通过十几个各具特色的中国人移民美国的真实故事,描述了职业移民、投资移民、非法移民、生育移民等不同移民群体的悲喜人生和现实心态,以及他们在美生活、创业的多彩图景。 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作者既有扎实深入的实地采访,又有客观冷静的分析思考,总结了中国海外移民第三次浪潮的形成和趋势,梳理了移民对美国民众政治判断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也从中透视了美国对华移民政策的变迁。
为了了解本民族的音乐遗产,中国音乐界把目光转向了丝绸之路。由此,中国现当音乐的*音乐来源逐渐浮出了水面一它恰好 出现在游牧 小 文化和中国、伊朗及印度的 大 文化的结合处上。 本书有关音乐史和文化史的主题内容不仅使得中国的音乐史再度焕发光彩,而且还让人们深入了解了中亚那些因苏联解体而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国家的音乐。在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这些国家所在的区域是中国、伊朗和印度等 大 文化的中转站,甚至某些区域,如河中地区还影响了音乐史的发展。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丝绸之路文化空间展现出一个既相对统一又异常多元的形象。它的复杂性得益于传统与创新、本土与国际的高度融合。此外,人们总是喜欢谈论不同族群和文化间有效沟通的策略,本书将会用人们喜爱的历史细节对此加以详细描述。
是杰里 H.本特利教授全球史研究的扛鼎力作。在书中,作者提出了 跨文化交流 的研究范式,从文化改宗、融合和抵制等不同角度,详细分析了近代以前四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传播。
西方汉学界的唐诗研究成果很早就得到了国内学界的关注,近几年,随着一股令人瞩目的 宇文所安热潮 ,对美国汉学界唐诗研究成果的得失、优劣、洞见与误读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作者莫丽芸选择白居易这个文学命题在英美汉学界的研究成果来进行研究与探索,对英美汉学界的白居易诗译介和研究成果所做的详尽介绍,为唐诗研究中此类中心命题在西方汉学界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探讨做一个尝试,从而为我们自己的唐诗研究提供参考、借鉴和反思。
作者用简洁流畅的语言总结概述了中国与日本两国自汉代开始的交流史。全书按时代和标志性事件或人物划分章节,全面展现了中日关系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将中日两千年互动中的交流、融合、挑战、动荡浓缩于薄薄的书页之中。在叙述之余,作者还严谨地考证了几个学术上颇有争议的问题,包括邪马台国在哪里、倭五王是谁、国书事件真相等。
季羡林先生不仅重视中印两国文化的研究,还重视两国文化的交流,他再三强调:“我们研究文化交流,决不是为研究而研究。除了学术意义外,还有现实意义。……全世界各国人民都时时刻刻生活在文化交流中,都从文化交流中既得到物质利益,也得到精神利益。” 季先生以语言学、历史学等为依据,勇于探索,勤于耕耘,独辟蹊径,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而开拓了新的领域。随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两个毗邻的东方大国,在世界上日益崛起,两国人民都渴望对中印文化交流有更多的了解,这是非常自然的。本书的出版,必将对增进两国的彼此了解和发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起到积极作用。
纳维是一名印度工程师,加入商船历经30年海上生涯,得以广泛游历世界。2009年起他在中国辗转多个城市,秀山岛 定海 上海 普陀山 武汉 泰州,这是纳维在中国走过的城市和工作过的地方,中国的崛起和百姓的生活令纳维吃惊和羡慕,纳维用自己的笔记录了这一切。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信仰,还是道路建设、城市风光,纳维在写作中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祖国印度,从而让读者也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和印度不同的文化。
《文化遗产法学框架与使命》是围绕文化遗产法领域若干个重要专题,按照先基础理论、后具体制度,先、后国际的思路进行编排。力图使各章之间在结构上既具有的系统性,又保持相对的独立性。《文化遗产法学框架与使命》不仅注重文化遗产法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如文化遗产法的渊源和框架、文化遗产权的概念和性质、文化遗产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等,也不回避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矛盾比较突出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及其合理利用和限制、文物鉴定和拍卖的法律乱象、文物国际争议的解决等,力图理论与实践并重。《文化遗产法学框架与使命》不仅可供高等院校法学、文博学、民俗学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文化遗产法之用,亦可供文化遗产保护从业人员及其他对文化遗产保护感兴趣的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