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苏里导读,中国38位知名学者讲读,共同解读上下 2500 年46位西方思想家的 51 部著作。这些思想家的著作光照当代,泽被千秋,讲读者的解读通透、有趣,本书有助于你理清西方两千余年来思想发展的来龙去脉,掌握政治、哲学、法学等思想菁华,透彻理解当今世界和中国,带你实现观念与思想的飞升。
面对外星生命,人类该如何回答那个千百年来难解的问题:我们是谁? 《星际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档案》是人类交给宇宙的一个答案。这份地球档案由NASA委托超人气科普作家卡尔 萨根打造,它跟随两架 旅行者 探测器飞出太阳系,在茫茫星际中漫游,期待着一场与外星生命的邂逅。 为完成这项浪漫的使命,萨根与各领域的专家在6个月内不断尝试,力求用最少的介质承载尽可能多的珍贵信息。最终,一张代表人类文明的金唱片诞生了:118张描绘地球和人类文明的照片、近90分钟来自世界各地最伟大的音乐、一部简述进化史的音频 地球之声 、55种人类不同语言的问候和一种鲸的歌声。 《星际唱片:致外星生命的地球档案》收录了这张金唱片的全部内容,并带有详细解说。作为这段传奇的亲历者,唱片原班制作团队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讲述了这张唱片从构想变
《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适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外语专业的学生,外派教师,汉语教师志愿者,以及报考《国际汉语教师证书》和需要提升跨文化能力的人士等。 《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来源于在海外27个国家任教的64位教师的跨文化日志,大小案例共102个。这些珍贵的跨文化交际*手资料,问题意识突出,可读性强,涵盖了文化模式和价值观、跨文化交际的心理与态度、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跨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跨文化适应、跨文化人际交往、跨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学和跨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学管理八大方面。 《跨文化交际案例与分析》为每个案例配有理论讲解、案例分析与延伸阅读书目,为读者提供相应的建议、启示与资源。
1793年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西关系发展历史中最为关键的外交事件之一,其政治层面的影响已被众多学者广泛讨论;但同时,作为18世纪一次重要的科学考察,它所包含的科学探索内容却鲜有学术探讨。本书作者聚焦于来华使团的图像创作活动,通过梳理使团艺术家在本次旅程中,特别是在中国土地上对于互赠礼品、外交仪式、山川地貌、城市民人、科技文化等要素的观察和描绘,以及这些素材在其后的进一步加工与流传,强调了该图像创作过程中艺术、科学与外交的碰撞与融合。由此,作者指出,在18世纪的西欧社会环境影响下,从中国归来马戛尔尼使团各成员实际上具备了一种多元的中国观,这些观念付诸文字与图像,塑造了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西方社会对于中国的复杂认识。
思南读书会自2014年2月15日举办第一场活动以来,每周六下午与读者准时相约在思南文学之家,迄今已累计举办四百四十余期。读书会邀请众多海内外知名作家、学者与读者共赴文学与思想的盛宴,获得广泛关注。《在思南阅读世界 第六辑》精选思南读书会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的讲座内容,引领读者重回精彩对谈的现场,感受智识的碰撞与共融。全书以文学为主要关注领域,探讨当今优秀的国内外作家作品及理论成果,涉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传统文化研究等。主题虽集中于文学,但内容包罗万象,视野开阔,思想深邃,是对当今人文思想前沿话题的浓缩式呈现。
酒,无论是在东方文明,还是在西方文明中,都具有重要的意蕴。每一个伟大文明社会的源头,都能找到跟酒的关联。可以说, 酒 与人类 文明 几乎是一起出现的,地球上有关酒的伟大的故事,往往都与伟大的文明精髓和文化传统交织在一起。 哈佛才子丁学良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也是中国学术界著名 酒仙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品万种酒,是丁学良的夙愿。他怀着李太白的意趣,乐此不疲。 本书从文明史和社会史视角,畅谈他数十年来在世界各地寻觅酒、学习酒、探讨酒的故事。有人生、有家族、有乡土、有地域、有民族、有国家、有世界;有社会变迁的震荡、有小人物碰上大时代的因缘、有大人物震撼小人物的奇遇;有庄严也有诙谐,有沉重也有潇洒,有睿智也有荒谬。如饮醇浆,回味不绝。
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强 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凝聚更多合作共识,切实增进与共建国家的民心相通显得愈发重要和必要。本书尝试性从 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的话语内容、话语权、话语传播方式、话语传播媒介、话语影响力等方面理清 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话语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研究提出话语体系的总体框架。通过大量案例梳理和实践总结,对五个构成要素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细致阐述,探讨了话语要素结合应用的路径方法。同时,本书系统梳理了当前 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的实践工作,提出应用大数据优化 一带一路 话语对外传播的工作建议。本书对于开展 一带一路 对外传播、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研究学者、实践工作者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中国题材纪录片创作与国际传播案例库》(以下简称《案例库》)精选近年来中国题材纪录片在创作和国际传播特色鲜明的20多个典型案例,融入纪录片发展的“产业观”,树立纪录片生产传播的“全链条”思维,以全案研究的方式建立案例库。超越文本,将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和国际传播进行过程化还原,细分为创作背景、作品简介、制片方式与制片流程、创作特点、国际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等环节。借助主创深访、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大数据画像等方法,多维度、多层次观照和拆解案例,旨在通过“解剖一只麻雀”,解析一种模式,解决一类问题,为通过以纪录片为媒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可以借鉴的案例、经验和创作传播路径参考。
本书从近代东亚的视点出发,以服饰、发型为媒介,借助报纸杂志、书籍、照片等资料,从整体到局部、从意识形态到实际行动,探讨1870年代至1920年代中日两国服饰文化交流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情况。
本书以作者 亲历、亲见、亲闻 为特色,选取已经在《世纪》杂志刊发的文章,重新进行编排,通过大量亲历者的个人回忆,将新中国成立前后沪上文化教育领域各位宿儒大家的往事娓娓道来。 书中选取约50篇文章,依托全国文史馆系统文史人才荟萃的优势,从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文脉赓续绵延的角度,记录了不少沪上生动有趣的文坛往事,行文生动,娓娓道来,配以珍贵历史图片,图文并茂,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文史类普及读物。 本书描摹的人物、事件和场景都是跨世纪、跨时代的,唤起了大众的回忆与共鸣,为当下文化自信的传承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思考。
本书是一部学术论文集。收录了中日知名学者关于日藏汉籍的学术论文26篇。内容涉及经史子集各领域。日藏汉籍与我们国内传承的典籍相比,有如下特点:一是日藏汉籍多存古本,中国本土古籍在流传过程多有以新替旧的倾向,印本替代抄本,新出版本替代旧版,如《文选》六臣注流行,独立的五臣注与李善注则不存,《史记》三家注本替代了原有的 集解本 ,多是如此。日本对中土文化的接受有时间上的差异,后出新版与原版在时间上常有上百年的差异,因此,一种汉籍传入后,往往因其古老性而获得正宗地位,始终能以原貌流传,不易被后出本所替代,如金泽文库本《白氏文集》抄卷,原初就是慧萼在会昌四年抄回到日本,其后虽有各类明刊本、朝鲜刊本传入,但是,并未动摇本书在学府的权威地位,它也因此而得保存唐卷原貌。其次,文化环境不同,观
本书为 胡汉中国与外来文明 的民族卷,围绕 胡貌汉魂与异域文明 主题,积极探索汉唐时期胡汉之间的冲突与交融,从不同角度进行前沿性的研究,依据草原突厥、绿洲西域和中亚粟特的多方互动,结合考古发掘新成果和文物解读新收获,撰写了一系列原创性的论文,考证了唐玄宗的中亚嫔妃曹野那姬,推测了崔莺莺与蒲州粟特人的渊源,区别了胡姬与吴姬的不同,对中古入华黑人、印度人、突厥人、契丹人、奚人等进行了寻踪,引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其对消失种族的思索记忆,对民族嬗变的阐幽发微,具有学术回顾和推进作用,对梳理中华 民族性 多元形成的根源颇有益处。
本书分做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另外,作者还利用考古、美术、文献材料,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以及他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
中国的未来与 一带一路 建设紧密相连, 一带一路 建设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文明新标准。为了研究共建 一带一路 伊斯兰国家的文化,探索世界多样文明的共生共存问题,本书两位作者深入罕有当代学者考察的风险较大的地区,融科研、教学、调查为一体,在语言、民族和宗教信仰完全不同的国家中找到深远的文化联系,深度探寻中华文明如何与伊斯兰文明和平相处,夯实"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基础;帮助中国读者更深入了解一个真实的伊斯兰世界,了解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的价值观,了解伊斯兰教及其教法和信民,了解伊斯兰世界不同的知识和生产活动,包括伊斯兰国家的智库和媒体。 本书在打破西方文明冲突的认知框架的基础上,站在跨文明视角探讨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互鉴,探讨伊斯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出构建 一带一路 的话语体系,寻求
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用100 件国宝述说中国古人的创造力,共100 集,每集5 分钟,通过讲述一件文物,介绍国宝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以全新视角带您读懂中华文化。*、二季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并带起来一波文博热。 本书完整呈现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25 件国宝的故事内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引领读者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此外,图书增加了大量有关文物的制作工艺、相关中国文化、中外文化对比的辅文,使本书更具人文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使历史文物爱好者和广大读者继纪录片后,能对文物传奇、历史探索、中华文化有更为深入的探寻。 This book presents the stories of the 25 treasures in the second season of the documentary. Between th
本书以西方留学生在京的跨文化经历为棱镜,揭示来华留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独特文化含义,透视中国在国际教育版图上占据的重要地位。这些留学生为何选择来京留学?对他们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如何展开?他们在京期间的社交圈如何形成?他们如何开展跨文化互动?他们的自我认同有何变化?透过这些嵌入在地理想象、社会网络、身份认同、能动性和跨文化性框架中的个人体验,本书将历时两年完成的25个采访化作一个个独特的故事,在国际教育流动格局飞速变化的大背景下呈现这些迁移个体在中国的别样人生。
本书建构了本体意义上的文化翻译学这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首次论证并建立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二是首次研究文化翻译学元理论,三是从描写与阐释两个方面系统研究文化翻译学基础理论。 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包含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应用研究、元理论四大分支,并且每个分支都包含若干具体研究领域。文化翻译学元理论包括文化翻译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问题。文化翻译学基础理论是关于文化翻译本体的研究,其研究任务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描写文化移植活动的过程,揭示译者移植文化却又变动文化这对矛盾本身;二是阐释文化移植活动的结果,阐明文化翻译方法的理据性,解释上述这对矛盾产生的各种原因。 具体来说,文化翻译学基础理论涉及以下九项任务:(1)
《我们的文明与世界的文明》是 文明对话论丛 系列继《我们的文明观》后,第二本面世的图书。 文明对话 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理想。我们希望通过 文明对话 的实践,通过不断地总结人类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让 文明对话 这一人类的伟业从自在的实践状态,逐步发展成全面自觉的精神现象。该系列旨在宣扬中华文化,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20世纪中国古代文化经典 在法国的传播编年》是由法国学者安必诺、何碧玉等人主编的一部有关法国汉学的编年体学术著作。全书从体例上分三个部分:大事记、书(文)目录、备注。大事记主要是汉学家或汉学机构(杂志、汉学中心)发展历程中发生的重要事件的编年记录;书(文)目录主要是关于古代中国的文章、著作(包括翻译)的历年目录;备注主要是关于为著名的汉学家的主要作品和传记的备注。涉及的文化领域包括人种学、民族学、社会学、哲学、宗教学、书法和艺术、文学、科学技术、医学、经济和政治等。编者以时间为轴线,提纲挈领地勾勒出了上一世纪法国接受中国文化的进展图景,既向中国读者展示了中国文化在域外被理解被接受的方式,又向国际汉学爱好者特别是法国汉学爱好者揭示了其所迷恋的中国文化在法国传播的概貌,对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