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至1918年的*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影响是深远而不可被遗忘的。从本质上讲,英国卷入一战并不是直接为了祖国而战,而是基于道义的。对于英国而言,一战被看作是一场保卫自由和文明的原则战争,是慷慨地为其他国家的自由而战。 《大英帝国与苐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本既关注逝者,又关注现实的历史巨作。剑桥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 雷诺兹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通过把英国人在一战中的经历放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充满热情地向读者讲述了苐一次世界大战对20世纪,乃至现代社会在政治、经济、艺术和文学等方面的深刻影响,这些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作者以平实而幽默的笔触讲述了一战的 另一面 ,挑战了传统观点,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大英帝国。全书框架宏大,却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描写。
贺葆真(1878-1949),字性存,桐城派晚期重要古文家贺涛之子。其日记又题为《收愚斋日记》,时间跨度从作者十七岁到五十三岁,清光绪十六年正月至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原阙民国九年至民国十八年),几乎涵括了著者的一生。贺葆真记日记详于记事,其文字可作为个人实录来读,同时有人主动提供素材,因而《贺葆真日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乡村社会经济、士绅家庭、传统文人群体、书院教育的转变、士绅投身实业的尝试、各种党派活动的展开、股票的买卖、直隶和山东土匪的横行、政坛变换以及五四运动的旁观实录,还有北方社会风俗的描绘等,可以著述待之。
江瀚,字叔海,博学能文,著述有《慎所立斋诗集》十卷等。八册手稿《江叔海日记》传世,四册藏于北师大图书馆,另四册藏江氏后人处。《江瀚日记》的整理是以2016年国家图书馆影印本为底本,附录《江叔海先生遗像等四种》三种。江瀚曾任京师大学堂教席、故宫博物院馆长等要职,所接触者多为近代文化名人,日记涉人涉事丰富,是交游世界的复现,是其新学发展的记录。其所记日记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为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士人百态,提供了丰富的一手文献。 本书系晚清著名学者江瀚日记的首次整理,原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第四辑之一种,此次升级为《中国近现代稀见史料丛刊(典藏本)》系列。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首度全面揭秘朝鲜战争的真相硝烟弥漫的20世纪,为什么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无法遗忘?这次不再是欲言又止,而是一次全面的检讨。金日成“想用刺刀碰一碰南方的土地”,差点点燃“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李承晚不堪一击,迫使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赤裸上阵;斯大林见死不救,让毛泽东不得不豪赌朝鲜……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完成其生命之作——《□寒冷的冬天》。为创作本书,他走访了诸多知名图书馆和研究机构,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探寻历史的隐秘;他访问了100多位散布在美国各个角落的幸存老兵,在无法承受的生命之重中聆听人性的呼唤。朝鲜战争对参战各方来说都很残酷。哈伯斯塔姆通过其独特的视角、辛辣的笔触,为我们剖析“二战”之后这场“为平局而死”的战争,不啻为和平年
威尼斯,☆初由躲避蛮族入侵的难民们聚居而成的水上城市,逐渐发展为占有巨额财富、掌控东西两大帝国权势的城邦,它有一套持续了一千多年的复杂而奇特的寡头共和政体,维系着这座城市的稳定与扩张。本书详细讲述了威尼斯从公元5世纪的建立到18世纪末亡于拿破仑之手的历史过程,描绘出地中海沿岸千年的政治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