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名字解诂》解释了上自先秦、下至清代的古人名字10330个,从数量和时代跨度上,都大大延伸和扩大了古人名字训诂之学。书中所揭示的名字训诂之学的体例、方法和相协方式,从清代王引之的 五体六例 ,扩充到了二十二种,堪称名字训诂之学的继绝开新之作。
历史书上的一个人、一段话,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些隐匿在寥寥数言里的事,又曾在历史上激起了怎样的涟漪? 在常规历史的宏大叙事之外,作者张玮用平静的口吻与细腻的文字将被时间风干的事件逐一还原,让每个故事的主角都变得鲜活。徐霞客、袁枚、达 芬奇、居里夫人、刘长春、邓稼先、隆裕太后 从黎民百姓到名流王公,那些或默默无闻或名垂青史的人,在作者的笔下变得更加丰满。那些被记录下的事件也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真性情、有温度的故事,原本枯燥的片段被生动再现。 《历史的温度(典藏版)》完整收录全7册内容,并新增3篇文章,找回风干历史背后的鲜活细节,感受时代巨变之际的纷繁人性。有知识也有看点,有典故更有温度。帮助读者读懂过去,活好当下,坦面未来。
圆明园是清代紫禁城之外的第二个政治中心,造园艺术高超,被雨果称为 东方幻想艺术的代表 。圆明园被焚毁后,世人只见废墟与荷塘,难再见皇家园林的样子。本书作者郭黛姮带领清华大学建筑系几代学生攻克难题,用的数字技术,还原了60%的圆明园景观,向读者展示了真实的圆明园。本书以专业而平易的语言,生动的史料,结合精准的圆明园复原景观图片,时而历史,时而当前,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圆明园的美丽和动人,体味圆明园的绚烂与沧桑。 书中有上百幅图片,包括完整收入《圆明园四十景图》,清代样式房图,以及圆明园换景观复原图,图文相益,再现圆明园的瑰丽。
故宫虽然只有六百多年历史,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个阶段,但是故宫以收藏于其中的各个朝代的文物、典籍等历史遗产,汇集和凝聚了中国七千年的历史。本书从春秋战国开始,延伸至汉唐、宋元明,一直到晚清,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作者还横向地比照西方的同时代的历史,揭示了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和对世界历史的意义。作者吸取了中国古今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引述了西方重要历史学家、哲学家的某些观点,多角度、多层次讲述了作者眼中的中国历史。作者善于扑捉历史细节,又不失宏观的视角,叙述上简明有趣,深入浅出,既有历史叙述的趣味性和想象力,又保持了对历史的严肃、真实有据的学术态度,是一部有观点、有激情、有文采、有启示
本书为《蔡元培全集》的第十卷,是蔡元培先生自1894年至1940年间的日记,并《自写年谱》一份。在四十余年间,三十二年有日记留存,较为完整有连续性的包1894年至1902年、1906年、1911年、1913年、1921年、1919年、1923年、1926年,以及1934年春至1940年2月。这对于了解蔡元培先生在翰林院,在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中国国教育会及爱国女学,留学德国及归国参加革命,在北京大学,以及晚年主持中研院直至弥留之际的工作与生活状态,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也为了解期间有关历史认为和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根据《山海经》对各种动物、国民、神话人物的描写,绘制了500余幅水墨图画,对传统经典《山海经》进行了充满想象力的 中国风 演绎。作者以众多古本《山海经》为依据,并参考真实世界动物的构造特征进行绘画,这使得本书的图画既充满奇幻色彩又有一定现实依据,并非纯粹臆想之作。除图画外,本书还对每一个形象进行了解说,读者既可以欣赏图画,又可以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本书采用水墨风格,表现形式独特,是市场上少有的绘图本类型。本书收录了《山海经》中各类形象480多个,是迄今为止较为全面的《山海经》绘图本。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 在世界范围享有盛誉,气象观测是其核心项目。考察临行前,考查团常务理事的刘半农曾嘱咐气象生们 要把所见所闻都要详细记录下来,有些事当时看可能没什么用处,以后却可能有大用处 。本书基于科考团气象生刘衍淮的11册西北考察日记整理出版。这份35万字的珍贵日记,是九十多年前西北气象考察的观测实录。这里有青年人在科考团这个 流动大学 里的进步足迹,有五四运动后的大学生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风貌,更有那个时代丝绸之路上的世态人情、科考团里的人事细节。随着时光的推移、岁月的沉淀,本书的考察记录,将愈益显示其不朽的光华。本书分章立目,随文插入民国老照片和作者速写图200余幅,图文并茂,颇具可读性。
《萧穆日记》收录萧穆自咸丰十年(1860)至光绪三十年(1904)共计四十余年的日记,其中光绪二十八年日记因稿本散佚而未能收录。日记除记录萧穆生平经历、日常琐屑 外,还勾勒出晚清复杂的人物关系网络、书籍活动、学术活动、社会世情等。在文献方面,这部日记详录了萧穆购买、借阅、传抄、校雠、刊刻书籍的情况,具体而微地呈现了一些总 集、别集的经典化过程。在史学方面,这部日记记载了太平天国战争的图景、清廷操办洋务活动的细节和江南社会的实态。在文学方面,这部日记通过对桐城文士日常读书生活和精神 风貌的叙述,展示了桐城派发育成长的文化环境。《萧穆日记》的问世,对于晚清的文献研究、历史研究和桐城派研究均具重要意义。
本书是《诗经》全注全译本,并配有插图。每篇解读都充分汲取了中日韩三国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从文字训诂、史实考据、经学意义、文学理解等多个角度,尽可能的发现其当价值。让《诗经》走进现代的生活。《诗经考评》即是在作者旧注本的基础上不断修改而成的。 考 主要体现在文字训诂与史实考据上, 评 主要体现在内容及艺术评说上。
在自拍盛行的时代,人物、风景都不过是匆匆一瞥,本书将我们带回过去,来到几个世纪以来英国肖像画家的深邃眼神中。他们的笔下有草根, 也有皇室;有友情,也有爱情;有工人阶级,也有旷世英雄。每一个肖像中的人物通过艺术家之笔、观者的眼睛,获得了永生。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英国群像画。 本书与英国国家肖像馆合作,收入了一百多幅馆藏精美肖像作品, 讲述了英国伟大的肖像作品背后的动人历史和真实故事,为读者呈现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沈志昂烈士家书》是由上海市奉贤区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红色系列丛书之一。书信以时间顺序汇编成册,呈献给读者,以期客观、真实地展示出一位革命青年为了让祖国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寻找救国真理,很终信
本书包括史念海先生代表作20余篇,均曾发表于《河山集》一至九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重要学术专著或期刊中。上册主要介绍我国山川地貌、关隘都会;下册重在介绍我国道路交通与军事地理。史先生毕生研究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