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高中历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史卷·全2册)
    •   ( 3782 条评论 )
    • 张帆 主编 /2022-10-22/ 中华书局
    • 《高中历史史料研读(中国古代史卷)》根据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课程,按专题汇编、解读相关史料。每一篇文章下根据高中历史课本分为若干个小专题,精选若干条经典史料,包括史料原文、出处介绍、内容注释、解析等内容。本书所选史料经典,可信度高,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注释简明。作者对史料的解读详细准确,用语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相关历史。并为次出现在书稿中的典籍进行详细介绍。本书还设计了高考模拟题,练习题设计科学严谨,遵照高考命题原则,以提升高中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和高考实战能力。

    • ¥53.9 ¥68 折扣:7.9折
    • 周制与秦制
    •   ( 3620 条评论 )
    • 冯天瑜 /2024-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冯天瑜先生遗作,综合了冯先生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统制度和历史研究的心得。本书题作 周制与秦制 ,并不是狭义上 周代的制度 秦代的制度 ,而是指自周代至晚清,历时三千年的周制文化、历时两千年的秦制文化,虽有多种变态、解构,但一直没有缺位于波澜起伏的中国制度历程。在中国制度文化进程中, 周制 秦制 是中国制度文化的一对基本范畴,切近历史枢要。关于选择周制或是秦制,历代朝廷和士大夫都曾争论不休,在秦初、汉初、唐代、明清之际,论战尤其激烈。几千年来的政制实践中,呈现出二制起伏的现象,周制与秦制不断转变,代有轮替。不过,历代帝王术的基旨中,则是霸、王道杂用,儒表法里,阳儒阴法。该书对周制和秦制这两大制度文化遗产的优劣做了简要评述,主张摒弃周制和秦制的负面内容,鉴取其优秀可取之处,同时吸

    • ¥92.2 ¥128 折扣:7.2折
    • 以图证史(言不必称希腊+光从中华来)
    •   ( 1113 条评论 )
    • 河清 /2024-01-0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言不必称希腊》包括 旅行现场引发的疑问 和 源远流长的西方历史、考古和文物造假 两个部分的内容,通过大量图片 以图证史 ,对自19世纪以来形成的所谓西方文明史提出全面、系统的质疑。作者认为,西方社会长时间持续不断地、成体系地历史造假、考古造假和文物造假,虚构古希腊、古埃及、古两河流域和古印度文明,将这个 三条河文明 推到比中华文明更古老的地位,同时在美洲也布置 古代文明 的迷魂阵,目的就是贬低、矮化中华文明的历史,可谓 历史的阴谋 。 作者指出,现今教科书所描述的世界文明史,完全是19世纪西方中心论的产物,充满了虚构和伪造。这部伪史处心积虑地遮蔽中华文明的光辉,造成现代中国人深度的文化自卑,阻碍中华民族走向文化复兴,必须予以揭示。 《光从中华来》用10个主题内容和大量图片,论证了中华文明西传波斯

    • ¥158 ¥198 折扣:8折
    • 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平)新版
    •   ( 1207 条评论 )
    • 葛兆光 /2011-02-01/ 中华书局
    • 中国 这个名词,是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习用的,但是真正问起这个名词的含义,相信很多人都不容易表述清楚。而随着对 中国 这个名词的思考,便会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谁是东方?何谓 中华 ? 中国 意识从什么时候凸显? 汉族 与 中国 有什么关系?如何从□□与现实中界定 中国 ?中国会否在亚洲中 消融 著名学者葛兆光以一个身在 中国 的学人,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寻求如何既恪守中国立场,又打破了中国□限,在世界或亚洲的背景中重建有关 中国 的答案。 本书讨论的是学术意义上的□□,并不是政治意义上的现实。从有关 中国 、 亚洲 或者 世界 的认识的□□资料,包括中国和朝鲜、□□的□□资料中出发,把问题放在思想史脉络或学术史语境中去讨论,而不是从来自西方的 理论预设 下去倒着看□□,或者从现实利害的角度做 提供证

    • ¥54.9 ¥65 折扣:8.4折
    •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增订本)
    •   ( 1308 条评论 )
    • 张国刚 /2023-09-01/ 中华书局
    • 《资治通鉴》是了解中国历史和历史智慧的重要经典,是历来帝王将相、大臣学者治国、为学的经典。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潜心研读《资治通鉴》数十载,以纵横东西文化的视野广度、贯通古今历史的思维深度,精心选取《资治通鉴》中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二十三个关键点,以现世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精髓,追寻政治得失、王朝兴衰之迹,探究修身齐家、经世治国之道。 《〈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从《资治通鉴》文本出发,观照影响家国大政之关键节点,言简意赅地讲述由三家分晋至五代十国终结的中国历史,书中不乏忠于原典的历史场景再现、人物言行钩沉,更有张国刚教授独到深刻而妙趣横生的分析讲论,令一部体量浩繁的古典巨著一变而为精简通达的大众历史读本,堪称当代大家解读历史名著的经典之作。

    • ¥65.9 ¥78 折扣:8.4折
    • 【中信专享赠好书快听+导读别册+思维导图】智人之上 到手59元 豆瓣2024年度图书科学新知 尤瓦尔·赫拉利 从石器时代
    •   ( 1831 条评论 )
    • 尤瓦尔·赫拉利 /2024-09-01/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在过去10万年里,人类建立大型合作网络,以此积攒了巨大的力量。然而,持续不断的发明与征服也将人类推入了一场生存危机。全球生态濒临崩溃,虚假信息泛滥。我们正一头扎进可能毁灭我们自身的、由新型信息网络组成的人工智能时代。 人类如此智慧,为什么却总是倾向于自我毁灭?我们为什么走到了生态和技术自杀的边缘?当非人智能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时,人类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口口相传的故事,到文字书写,再到人工智能,《智人之上》透过大历史的长镜头,讲述信息网络如何塑造了我们和我们的世界,邀请我们思考信息与真相、神话与官僚制度、智慧与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不同的社会结构在试图构建信息网络时面临的关键困境。 如果我们拓宽视野,看看人类的信息网络在过去几千年如何发展,我们也许可以更了解今日与未来发生的事

    • ¥59 ¥79 折扣:7.5折
    • 地方与无地方
    •   ( 2554 条评论 )
    • [加拿大]爱德华·雷尔夫Edward Relph)著 刘苏 相欣奕 译 /2021-02-01/ 商务印书馆
    • 《地方与无地方》是欧美人本主义地理学领域极具代表性的一部著作,影响十分广泛。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论著,也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参考文献。本著以现象学为基本方法论,从经验的视角着力刻画 地方 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变化,并批判性地指出人类生存场所遭遇的 失根 危机与可能面临的命运。同时,该书提出的地方的 内部性 与 外部性 术语对学界的影响尤为深远。本译著译自2008 年的重印本。作者在其中增加了一篇新的前言,着重介绍 地方 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当时出现的变化,并指出新千年以后的全球旅行与商业形态虽已不同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但 地方 依然是人本主义地理学认识并解释世界的关键出发点。与此同时,这篇前言也道出 无地方 这一术语的内涵演进,即 无地方 与 地方 已不再呈现为尖锐的对立状态,反

    • ¥49 ¥68 折扣:7.2折
    • 历史的辉格解释(汉译名著本14)
    •   ( 4719 条评论 )
    • [英]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张岳明 刘北成 译 /2012-12-01/ 商务印书馆
    • 辉格式的历史又称为 历史的辉格解释 ,这一术语是由英国史学家巴特菲尔德首先创用的,它指的是19世纪初期,属于辉格党的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的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依照现在来解释过去和历史。 《历史的辉格解释》1931年出版。作者指出,该书所讨论的是在许多历史学家中的一种倾向:他们站在新教徒和辉格党人一边进行写作,赞扬使他们成功的革命,强调在过去的某些进步原则,并写出即使不是颂扬今日也是对今日之认可的历史。作者认为,这种直接参照今日的观点和标准来进行选择和编织历史的方法,对于历史的理解是一种障碍。因为这意味着把某种原则和模式强加在历史之上,必定使写出的历史完美地会聚于今日。历史学家将很容易认为他在过去之中看到了今天,而他所研究的实际上却是一个与今日相比内涵接近不同的世

    • ¥14.4 ¥20 折扣:7.2折
    • 恢复、道学、权臣:南宋中期政治研究
    •   ( 108 条评论 )
    • 李超 著 /2025-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恢复、道学、权臣是贯穿南宋一朝政治的三个重要主题,本书以南宋中期为集中考察时段,梳理三者相互纠缠的关系。宋孝宗早年致力于 恢复 ,其急进的富国恢复路线与道学群体主张的裕民恢复路线相矛盾,是孝宗朝反道学问题的实质。孝宗晚年转向 安静 后,却仍未改变富国强兵的 聚敛 之政。道学群体要求 变更 的愿望,又与维护安静之政的官僚群体相冲突,构成了光宗、宁宗两朝政争的主线。两者之间的斗争又为韩侂胄等权臣争取外朝支持提供了土壤,而 北伐 的议题也裹挟其间,塑造了南宋政治的面貌。

    • ¥70.6 ¥98 折扣:7.2折
    •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 3459 条评论 )
    • 陈寅恪 /2011-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系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撰写于抗日战争的艰难环境中,是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传世杰作。前书从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诸方面分析构成隋唐制度的历史因素,上溯汉魏南北朝、推纲挈领地说明中古历史衍化变迁的脉络。后书对唐代政治史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

    • ¥44.6 ¥62 折扣:7.2折
    •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
    •   ( 99 条评论 )
    • 温海清著 /2025-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混一戎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一书,主要涉及蒙古帝国与元王朝政治史方面的内容。全书除绪论外,主要由六章构成,其中第一章《臣服或毁灭:蒙元对外征伐政策的演进》以蒙元使臣被杀或遭囚的视角重新思考蒙元的对外政策问题,从总体上考察其对外政策的逻辑变化过程,为后续各章讨论蒙古与元王朝向外征伐的转变及其演进奠定基调。第二章《成吉思汗征西夏:蒙古灭夏问题再反思》是对蒙古灭西夏问题再予讨论和反思。第三章《窝阔台的武功:成吉思汗灭金 遗言 问题再考察》从文献、文本和历史三个维度对成吉思汗灭金 遗言 问题及其相关史事重新进行讨论。第四章《蒙哥的意志与忽必烈的犹疑:取南宋还是攻大理》主要以所谓 斡腹 之谋为主线反思性地讨论蒙古进征大理国的缘起以及蒙哥与忽必烈兄弟之间的争斗问题。第五章《忽必烈的抉择

    • ¥70.6 ¥98 折扣:7.2折
    • 春秋左传详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 全3册)
    •   ( 1065 条评论 )
    • 左丘明 著,赵生群 注 /2024-01-11/ 中华书局
    • 《左传》是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前后二百五十四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十三经 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南京师范大学赵生群教授,钻研《左传》多年,有多部相关著作问世。对《左传》注释,代不乏人,各有侧重,简明赅要是本书最大特点,在周详考辨的基础上,扼要地对文本做出解释与疏通,不做繁复引证,尤便初学。本书曾于2008年在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受到热烈欢迎;嗣后十年,赵生群教授继续深入研究,在原书基础上不断修订,结成《春秋左传注释》一稿。今中华书局精校出版,以飨读者。

    • ¥133.5 ¥158 折扣:8.4折
    • 新思文库·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
    •   ( 8203 条评论 )
    • [美] 安德鲁·戈登Andrew Gordon) /2017-10-01/ 中信出版社
    •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是一部全景式展现日本近200年现代化历程、了解日本现代历史的通识读物,作者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梳理了日本现代化过程的来龙去脉,在恢宏叙述的同时,也细致反映了日本不同阶层的实践活动和情感体验,是一本全新解读现代日本史的通俗历史佳作。 *近200年,中日历史相互交织,关联甚大。而日本被称为中国 大门口的陌生人 ,除了明治维新、甲午战争及后来的抗日战争等事件外,中文世界对日本历史,尤其是日本内部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了解甚少。 日本是中国的重要邻邦,未来的岁月里依然会在政治和经济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日本人民过去200年的现代化经验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现代日本史》时间跨度从德川幕府直到2011年 3 11 大地震,是一部全面叙述东邻日本近200年近代化历程的通史著

    • ¥58.5 ¥78 折扣:7.5折
    • 我们太缺一门叫生命的学问新版
    •   ( 383 条评论 )
    • 薛仁明 /2018-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台湾知名学者薛仁明与中国OO广播电台记者王肖关于生命学问与国学教育的对谈录。 薛仁明自述是作者、讲者、行者,更是中国文化的践行者,他聚焦于两岸中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个人的生命实感,不空谈概念,不贩卖知识;因为践行,所以他深受其益,在周遭浮躁之下依然安然自在。 谈中国文化,一定要和我们的生命产生联系,这样才会OO有根基。薛仁明从传统文化实践者的角度谈礼乐重建与现实困境,从为人之父的角度谈传统文化的相续相接以及家族伦理,从各种文化现象中品评躁郁时代中的文化回归与文化自信。同时关注传统文化对大众的深厚影响,传统价值观念在现实中不可替代的作用,OO信息化时代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等,激活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恢复我们的生命、生活与历史、祖先、天地万物的传统联系,找寻一种身心的归宿感

    • ¥42.2 ¥50 折扣:8.4折
    •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上下册)(汉译名著本16)
    •   ( 695 条评论 )
    • [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 著 [德]E.蒂森李岩 王彦会 译 /2018-10-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旅行时的日记,还包括部分手稿和一些私人信件(主要是给父母的),在李希霍芬先生去世后,由其学生整理而成。原书于1907年出版。 本书除了详细记载了李希霍芬在中国考察时的科研成果之外,也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旅行见闻、经历、感受,以及对中国城市、农村、交通、风土人情的评价。日记中不时出现他为了实现科研目标,与中国官民沟通过程中使用的种种有趣手段,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他总充满自豪地讲述他是如何实现 精致奢侈 的欧式旅途生活的,让人对他的考察之旅充满艳羡;重要的一点是,年轻读者在跟随李希霍芬 走完 中国之旅后,能够从他身上学到真正的科学精神和科研手段,这才是阅读这本书Z大的收获。虽然李希霍芬想要客观地介绍实际情况,尽量避免用华丽的词句描绘自己的旅行体验和冒险经历,但这仍

    • ¥95 ¥132 折扣:7.2折
    • 宋史测度 海外宋史研究领军人物刘子健先生代表作
    •   ( 1262 条评论 )
    • 刘子健 /2024-02-16/ 中华书局
    • 本书是美籍华裔宋史学家刘子健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所收集的多篇主题文章体现了作者多元化的历史观。作者由封禅祭典、君主与言官的关系、政治上的包容性来观察宋代的君权和政治特色,由岳飞、秦桧、王安石、曾布、梅尧臣等人来观察宋代士大夫与武将的风格类型,由地方官学私学的消长、考场弊端、道统之成立来观察宋代的教育与道学,由马球、启蒙书、乡绅赈饥来观察宋代的文化与社会,视野宏大,剖析入理,为读者描绘出有宋一代更清晰的图像。

    • ¥57.4 ¥68 折扣:8.4折
    • 贰臣与功臣:宋元之际名将刘整研究
    •   ( 54 条评论 )
    • 翟禹 著 /2024-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刘整在宋元之际是一位非常有影响的军事将领,他先后由金入宋、由宋入元,其一生经历了宋元战争中绝大多数的重要事件,成为南宋降将仕元的典型代表。本书以刘整一生事迹为主要线索,对其经历的宋元战争进程中的若干历史阶段和重要事件进行研究。本书在研究过程中,首先注重对历史细节的考订,利用零散、有限的史料对诸多模糊不清、晦暗不明的问题进行辨析、考订和钩沉,以期通过充实和丰富历史细节来对宏大历史图景进行勾画;其次注重通过典型人物的个案研究,来关照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人物群体的整体特征和境遇。

    • ¥63.4 ¥88 折扣:7.2折
    • 这才是丝绸之路——重抵历史现场的行走
    •   ( 976 条评论 )
    • 侯杨方 /2022-03-31/ 中信出版社
    • 一本实地考察、精准复原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经典路线的历史纪行作品。 用重走求真,以行动求实,复旦教授带你走过这条人人知道但从未真正了解的亚欧古道。 复旦大学教授侯杨方在对《史记》《汉书》《大唐西域记》等历史资料解读、研究的基础上,以历时10年、超过20次、累计行程3万公里重走丝绸之路的经历,采集地理位置、路线轨迹及影像资料,精准复原历史上多条丝绸之路路线,包括张骞通西域、玄奘取经、高仙芝远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险家的路线,精确定位了多个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标,包括汉唐两座玉门关、唐代剑末谷、青山岭、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经过的中亚 铁门 等,让读者通过精准的复原地图、知识性的文字、来自现场的照片,领略真正丝绸之路的魅力。

    • ¥123 ¥168 折扣:7.3折
    • 发现三星堆(平装,2021年度中国好书获奖图书)
    •   ( 3289 条评论 )
    • 段渝 著 /2021-11-13/ 中华书局
    • 该书是一部科学、系统反映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 三星堆文化研究成果的大众普及读物。全书四色印制,彩图600余幅,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内涵。全书从三星堆 文明的重现、神权政体与文明、神权政体的运作系统、古蜀文明与夏商文明和长江中游文明、古蜀文明与欧亚古文明、南方丝绸之路 古代中印交通与中国丝绸西传等方面对三星堆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城市、交通、贸易等经济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并对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文明以至西亚古代文明进行了比较研究。本书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既具有学术高度,又具有普及性的特点,以科学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的表述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神秘的古蜀文明,并对笼罩着三星堆文明的诸种未解之谜一一给予了妙趣横生的科学解释。

    • ¥67.3 ¥85 折扣:7.9折
    • 两京新记辑校 大业杂记辑校(中国古代都城资料选刊)
    •   ( 1934 条评论 )
    • 韦述杜宝辛德勇 校 /2019-12-06/ 中华书局
    • 《两京新记》,唐玄宗时史官韦述撰成于开元年间。原书共五卷,内容包括隋唐东西两京长安、洛阳的总述和宫城、禁苑、皇城、长安县、万年县所领诸坊等 。本书在继承魏晋以来城市志书记宫殿、寺院的传统的基础上,*次依照长安整个城市的平面布局状况,系统记录了大量官员和商人等城市居民的住宅及相关史事,向人们展示了一座城市的整体面貌。《两京新记》原书久已亡佚,但至迟在唐末已传入日本,现存卷三残卷为尊经阁藏金泽文库本,后又传回中国。本书曾有曹元忠、日本平冈武夫整理辑本,卷三残卷有日本福山敏男进行全面考订复原。辛德勇先生在前人辑佚的基础上,又增补了若干条新发现的佚文,并依原书卷次分为五卷,名为《两京新记辑校》,力图为隋唐东西两京的研究提供准确的史料。 《大业杂记》,唐初杜宝撰,原书十卷,记录从隋炀帝

    • ¥21.6 ¥30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旧版
    •   ( 604 条评论 )
    • 陈高华陈智超 等 著 /2016-11-01/ 中华书局
    • 《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第三版)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殷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辽金西夏、元代、明代和清代这些不同历史时期的史料种类、来源、内容等,对各个时期重要的史料及其使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史料价值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在体例结构上与原有版本一致,并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了近些年新发现、整理的史料成果,修订了原书中的不妥之处,学术价值极高。

    • ¥65.9 ¥78 折扣:8.4折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汉译名著本)
    •   ( 3229 条评论 )
    • [德]康德何兆武 译 /1990-11-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收录康德于1784 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作在内。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作为其批判哲学体系的组成部分,该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故又有 第四批判 或 历史理性批判 之称。

    • ¥32.4 ¥45 折扣:7.2折
    • 巫蛊之祸与儒生帝国的兴起
    •   ( 2922 条评论 )
    • 蔡亮/著,付强/译 /2021-04-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公元前91年八月,西汉都城长安被戾气笼罩着。遵照皇帝的旨意,一群胡巫(有可能来自中亚)在禁苑、宫殿和朝中高官的私邸宅基大肆挖掘,寻找用于祝诅巫术的人偶。军士将感应到巫蛊邪气之处团团围住,将蛊者与夜祠者尽数收捕。 这一幕血淋淋的政治惨剧在江充指控太子刘据亦参与了巫蛊阴谋后达到了高潮:在太子宫中发现了刻有诅咒受害者形象的木俑。无以自明的太子诛杀了江充及其随从,自掌禁军。此时并不在都城的武帝闻变后火速回驾长安,同时命*忠诚于自己的军队镇压这场叛乱。 作者通过汉武帝时期和随后的昭帝、宣帝、元帝时期高级官员出身身份的数据统计和比较,认为汉武帝后期的巫蛊之祸导致大批担任高官的军功贵族后裔被杀,导致儒生阶层在官僚群体中迅速崛起,成为其后三公九卿的主体,从而促成了*个儒家帝国的兴起,在秦汉史研究

    • ¥54.5 ¥69 折扣:7.9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