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海外中国思想史研究前沿译丛/宗小娜/浙江大学出版社
    •   ( 22 条评论 )
    • 宗小娜 /2024-04-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为一个学术领域,金石学起始于北宋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金石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金石提供了中国古代学者和艺术家的吉光片羽。作者通过对金石学在晚清和近代的变迁,讨论作为古代文人消遣和收藏鉴赏手段的金石学如何演变为现代历史学的一个领域,期间,传统金石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新的历史学方法、考古学方法交融,逐渐变为现代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由此,读者也可以窥见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对文化史、艺术史以及现代中国思想史感兴趣的人,以及研究不同社会的古文物发展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大有裨益。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白谦慎 对于中

    • ¥37.5 ¥75 折扣:5折
    • 清代史学与史家
    •   ( 172 条评论 )
    • 杜维运 /2023-09-01/ 九州出版社
    • 基于民主立场,部分学者对中国古代史学、特别是清代史学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清代史学成就远超明代,并与世界史学交相辉映。杜维运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赵翼十位清代史学家为例分述清代史学,首揭清代史学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意义。本书有意将清代史学放在中西史学比较的脉络来理解,强调清代史学具有征实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以及寓解释于叙事的特点;同时,清代史学家在个人气质、研究方法方面,也与当时西方史家最为吻合。

    • ¥44 ¥88 折扣:5折
    • 变动的传统: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新论 追溯传统的形成与演化,创造面向未来的新知。
    •   ( 105 条评论 )
    • 编者:陈侃理|责编:乔颖丛 /2023-05-01/ 上海古籍
    • 传统的延续和发展依赖历史记忆,并在记忆中不断重构。历史研究可以重复既有的认识,固化某些传统, 应该追溯传统的形成与演化,创造面向未来的新知。本书力求跃出藩篱,融合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科技史、 史、史学史的视野,围绕“祭祀”“历法”“灾异”“ ”“华夷”“修史”“典志”“谱学”八个主题,重新观察、论述与中国古代政治相关的种种惯习、心态及其变迁。“变动的传统”,意味着政治文化不是僵死之物,其活力正源于解析和重塑的种种可能。

    • ¥39.19 ¥78 折扣:5折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精)
    •   ( 71 条评论 )
    • 王明珂 /2016-04-01/ 上海人民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精)》是王明珂的新作,正文共有九章,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作者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同时也是作为历史学家的作者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因此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思与反应。

    • ¥30.05 ¥59.8 折扣:5折
    • 社科文献索恩丛书 共济会四百年 约翰·迪基 著 讲述共济会四百年发展历史 揭开共济会的神秘面纱 为读者呈现共济会的真面目
    •   ( 0 条评论 )
    • /2023-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共济会于1717年在伦敦成立,是一种将人们捆绑在一起的学徒制组织。事实证明,共济会是如此吸引人,以至于在20年的时间里,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共济会的影响变得无处不在。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共济会成为新生美国的信条。共济会网络维系着大英帝国。在拿破仑的统治下,这一组织成为了威权主义的工具,后来又成为了革命阴谋的掩护。摩门教会和西西里黑手党都起源于共济会。然而,共济会的影响力同样令人敬畏。在天主教会看来,共济会一直是一个魔鬼崇拜者的巢穴。对于希特勒、墨索里尼来说,这些组织传播了和平主义和犹太人的影响,因此不得不被摧毁。共济会把温斯顿·丘吉尔和沃尔特·迪斯尼联系在了一起;沃尔夫冈·把莫扎特和沙奎尔·奥尼尔联系在了一起;把本杰明·

    • ¥44.5 ¥89 折扣:5折
    • 世家记 陕西人民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唐昊 /2023-11-01/ 陕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探寻了如琅琊王氏、陇西李氏、兰陵萧氏、清河崔氏等中国历史上对国家兴亡和我们当下现实生活影响巨大的家族。追溯他们的血脉渊源,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解析他们的成败得失。中国的世家大族虽然历经内外打击,却总是能够顺应历史的变化,不断演进、变迁和迭代。本书通过梳理中国历代世家大族的历史脉络,向读者呈现出了他们传承影响至今的重要因素——家族智慧。也就是家族的自我认知、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体系,以及对子弟培养教育的核心价值。这样的家族智慧对我们面对当下生活的种种境遇,都具借鉴意义和启发。

    • ¥33.5 ¥69.8 折扣:4.8折
    • 激情年代:五四再认识
    •   ( 8 条评论 )
    • 罗志田|责编:曹欣欣//王子恺 /2023-05-01/ 北京师大
    • 不少人以为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已无多少剩义可探寻,其实对那场在北京的学生运动与其他地方的呼应,哪怕是活动的具体经过,其参与者、反对者和旁观者的言与行,我们的了解都还不能说充足, 不用说广义的五四了。可以说,五四的历史和历史中的五四,没弄清楚的具体内容都还不少。 正因此,我们对五四运动究竟在何种程度上书写了历史、影响了后人,仍缺乏深入的体悟,毕竟那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和 的时代,发生在当时的任何事情,多少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五四运动本身,也特别需要作为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和 的丰富的历史活动来理解和认识。本书是作者专注于此项研究多年、纪念五四运动的 论著。

    • ¥44.22 ¥88 折扣:5折
    • 【第十八届文津图书奖】书于竹帛 中国古代的文字记录 六十周年纪念版 钱存训 中国文化史古文字学书籍史的入门书 图书印刷史
    •   ( 52 条评论 )
    • 钱存训 /2022-12-01/ 东方出版中心
    • “中国古代的书籍和文字记录的多彩多姿、源远流长,是中国民族精神之所寄,也是世界文明中特有的奇迹。”本书是对印刷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文字记录及其载体的系统性综合研究,上起殷商, 所见 早的中国文字,下迄唐初(公元700年左右),印刷术的发轫时期,揭示了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是世界文化 所 的特色。 章,讨论中国古代文字记录的特色和重要性,及其演进的社会背景和学术因素。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各个时代的主要文字载体,包括甲骨、青铜、陶器、玉石、简牍、缣帛和纸卷,详细讨论其内容、书体、制度及其特质。第八章讨论各种书写工具的形式和演变。第九章,总结以上各章所述要点,以通俗语言做概括性的阐释。本书的重点在考察铭刻和书籍之起源及其形体的演变,如材料、形式、技术、方法等。各种书写材料,都分别

    • ¥39.19 ¥78 折扣:5折
    • 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修订本) 历史学家王笛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 历史知识读物 正版书籍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王笛| /2024-04-01/ 人民文学
    •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笛关于中国城市历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结。该书一反作者过去实证和个案研究的风格,把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放到 抽象的层次上。宏观与微观、利用文学和图像作为历史研究资料的方法论、新文化史的取向、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关系,以及新城市史研究的路径、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研究的基本概念、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等,书里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本书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史学素养,我们得以了解王笛那些脍炙人口的专题研究后面的深层思考,让我们看到那些理论是怎样转化为实证和经典的个案研究的。在结论部分,作者比较了柯布西耶、芒福德和雅各布斯对城市发展的三种不同理念,对我们 认识中国城市皆有 大的启发。 编《书写城市的日常史诗》是专为此次修订而写。

    • ¥39.5 ¥79 折扣:5折
    • 据鞍录(外一种)
    •   ( 10 条评论 )
    • (清)杨应琚|责编:李兵兵//马笑云|校注:汪受宽 /2024-01-01/ 青海人民
    • 本书是对《据鞍录》及《谥法备考》两种古籍的校勘整理。《据鞍录》是清乾隆四年在西宁道任上的杨应琚奉命进京述职时以日记形式写的一部有关青海、甘肃、陕西的游记。书中详细记载了从西宁至风陵渡一路上的道里见闻、山川风物、庙宇碑碣、名胜古迹。清末学者缪荃孙跋称其“文笔雅洁可爱”,为清代游记中的佼佼者,是研究清代临洮南道的重要资料之一,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谥法备考》于乾隆十一年撰辑,六卷,分谥法、谥法总论和谥法指实三部分,辑录了自周迄明末有关谥号释义、谥法论述和谥号授予的主要资料,且时加按语发表个人见解。陈弘谋赞以“自有谥法以来,未有如此书之提要钩玄择精语详者”,是清代谥法学的重要著述。书后附有校注者经多年积累编成的《杨应琚年谱长编》,对于治清史,治西北、东南、西南地方史、民族史、边防

    • ¥36.55 ¥85 折扣:4.3折
    • 陪广州慢慢变老 林帝浣 著
    •   ( 6 条评论 )
    • 林帝浣 /2023-10-01/ 广东旅游出版社
    • 广州,有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城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更是一座包容和开放的国际大都会。作者林帝浣在广州生活多年,从懵懂少年到事业成功的中年学者,个人成长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他通过本书表达对广州的热爱,从历史文化、美食、乡愁等多方面,集文字、绘画、摄影作品为一体,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给读者烟火广州的城市魅力,体现择一座城而居,慢慢变老的情怀。

    • ¥31.5 ¥68 折扣:4.6折
    • 上游之旅 人口流动与明清的华南经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21 条评论 )
    • (美)麦哲维(Steven B.Miles) /2023-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16~19世纪的西江流域,活跃着一个特殊的流寓人群,他们来自广东珠三角低地,沿着西江向上游高地迁移,广泛散布于广东西部、广西、贵州南部、云南东部乃至越南北部。他们是前往边地赴任的官员,是参加竞争不那么激烈的科举考试的士子,是跨区域做生意、修祠庙和建会馆的商人。他们中有人“适西再未归”,但更多的人在上下游流动间努力维持着与珠三角分居家庭和宗族的联系,这种联系为上游移民提供身份认同和文化资本,又为下游宗族增添名声和实利。广府人的迁移大多顺应明清的国家政策,也推动粤商网络和广府社会文化扩展至上游,更成为后来世界范围内华人流寓的源头之一。

    • ¥36 ¥72 折扣:5折
    •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魏晋南北朝隋唐卷
    •   ( 51 条评论 )
    • 李传印 吴海兰 /2022-09-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本卷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经学与史学的关系及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这一时期是史学自经学中分离并不断稳固自立学科地位的关键时期,经学的变化与史学的发展呈现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学不断从玄学和佛学中汲取营养,儒学、佛学和道家融会互通;史学则亦经亦史、半经半史,体现了经学对于史学的思想统摄和史学对于经学的精神依附。隋唐时期为适应大统一的政治需要,倡导儒、释、道三教并重,逐步实现了从汉学到宋学的承接转变;史学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多途发展的基础上,离经自立并成为与经学并立的学科门类,史次于经、先于子的格局,在隋唐时期固化和定格。同时,史学也日渐摆脱与文学的纠缠,凸显自己的学科属性,巩固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实现了转折和创新。

    • ¥48 ¥96 折扣:5折
    • 汉书学术史
    •   ( 17 条评论 )
    • 李振宏曲柄睿 /2023-01-01/ 济南
    • 丛书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从当代的文化建设立意,立足于学术史与文化史相融合,将中华元典进行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策划,涵盖了历史、文学、思想等诸多文化领域。对于元典的写作,既注重学术发展线索的整理,又注重不同历史时期元典研究的思想成果,力求能达成“层累地造成的元典阐释史”,并重视揭示中华元典在中国思想文化 的 影响, 目标是传承 核心的思想文化遗产。《〈汉书〉学术史》勾勒了《汉书》学术史发展流变,上起班氏父子创制《汉书》,下讫当代学人研究《汉书》,叙说《汉书》学发展过程的起承转合及其关节要处。

    • ¥31.44 ¥68 折扣:4.6折
    • 中国经史关系通史·宋元明卷
    •   ( 60 条评论 )
    • 汪高鑫 邓锐 李德锋 /2022-09-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宋元明时期是中国经史之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此间的经史关系发展情况相对复杂,理学与心学思潮次第涌现,学者的治学态度从 先经后史 荣经陋史 转变为 经史并重 ,甚至认为 六经皆史 ,可以说,史学在理学的产生、发展与转向过程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书意在通过宋元明经史关系流变过程的梳理,揭示经史之间的内在关系与演变规律,彰显中国传统史学的独特品质和深厚底蕴。

    • ¥48 ¥96 折扣:5折
    • 中国史学思想会通·历史编纂学思想卷
    •   ( 131 条评论 )
    • 白云 /2021-11-01/ 福建人民出版社
    • 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达,是中国文化特色的重要方面。千百年来,学者们一直在讨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等史书体裁及与之相关的史例、史法等问题,思考史家的主体修养对史书编修的影响,正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传统历史编纂学的多样性、丰富性和思想上的深邃性。《历史编纂学思想卷》研究历代史学家在反映历史变化时,为撰写史书,在体裁体例上的创造。注意从中国史学史发展过程中,思考历史编纂学的变革和特征,论说每一体裁的史学观念,以及不同历史编纂观念的发展。对每一重大历史编纂学的思想,有专门的讨论。

    • ¥39 ¥78 折扣:5折
    • 清代史学与史家
    •   ( 15 条评论 )
    • 杜维运|责编:黄明佳|总主编:刘东 /2023-08-01/ 九州
    • 基于民主立场,部分学者对中国古代史学、特别是清代史学持否定态度;实际上,清代史学成就远超明代,并与世界史学交相辉映。杜维运以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万斯同、全祖望、邵晋涵、章学诚、王鸣盛、钱大昕、赵翼十位清代史学家为例分述清代史学,首揭清代史学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史学 的意义。本书有意将清代史学放在中西史学比较的脉络来理解,强调清代史学具有征实的精神、科学的方法,以及寓解释于叙事的特点;同时,清代史学家在个人气质、研究方法方面,也与当时西方史家 为吻合。

    • ¥44.22 ¥88 折扣:5折
    • 清朝制度及其史事探实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杜家骥 /2024-02-01/ 河北教育出版社
    • 《清朝制度及其史事探实》一书主要是制度及与制度相关史事的论文,内容有清代制度、满族史这两大类别,偏重于清代制度、满族、八旗、满蒙关系方面,大致为论文原文,仅将错字、不准确的词语等作了修改,个别文章内容有较大补充,如《满族抱见礼》,某些文章的题目,为了与正文内容更贴切,而稍作了修改。另外,为了给有这方面兴趣者提供方便,特将《南开史学家论丛》所收本人文章题目、内容摘要,附于本集最后,以便读者先作初步了解并得到线索。

    • ¥42.2 ¥8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