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历史是什么(汉译名著本)
    •   ( 4907 条评论 )
    • [英]E.H.卡尔陈恒 译 /2007-06-01/ 商务印书馆
    • 《历史是什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仍不失为是一本经典著作。自版以来,毕竟卖了25万多册,自有其道理所在。像许多书一样,《历史是什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也是急就章,源于一系列演讲,文风流畅、辛辣,而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著作来衡量,则有所缺失。和其他许多关于历史理论与实践的著作不同的是,《历史是什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包含了大量有关真正历史学家和真正历史著作的事例,生动地说明较为抽象的论点。与大多数各式各样的历史初级读本和历史导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历史是什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不是用高人一等的口气对它的读者说话,而是以平等的态度向读者演讲。在处理深奥的、棘手的理论问题时,它也是机智的、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四十年以后它还保持着撩拨人心的力量。它不仅处理历史的基本问题,

    • ¥38 ¥45 折扣:8.4折
    • 史微
    •   ( 212 条评论 )
    • 张尔田 /2021-10-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史微》为考镜六艺及诸子学术流变而作,仿刘知幾《史通》例,分为内外篇,共八卷三十八篇。首卷总论史为六艺、诸子之源,及代官沿革。其余各卷分论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术 五经 宗旨等,力求恢复其本来面目。本书继承发扬章学诚 六经皆史 理论,提出 六艺皆史 六艺由史而经 。论者以《潜夫》《论衡》相媲美,或推为与《史通》《文史通义》并称三大史学名作。

    • ¥33.6 ¥48 折扣:7折
    • 万历十五年 精 中文版 一部打开中国人视野的经典之作 全新修订 超值珍藏 书籍 历史书籍图书 历史文化书籍
    •   ( 46 条评论 )
    • (美)黄仁宇 /2014-08-01/ 中华书局
    • 这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新中文版本:经典版。经典版统一校订全书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采用布面精装形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完善、丰富的版本。随经典版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本书中文版传奇故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 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

    • ¥47.45 ¥65 折扣:7.3折
    • 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增订本)/中国秘密社会研究译丛
    •   ( 38 条评论 )
    • (美)裴宜理|总主编:刘平//孙江|译者:池子华//刘平 /2017-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系 汉学家裴宜理教授在密歇根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1980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着眼于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淮北地区的农民反抗运动,以这一地区既孤立又有联系的三大事件——捻军、红 会和 革命为研究对象。全书共分七章,作者运用环境学、生态学等方法,阐释淮北的地理环境;从社会结构、社会心态及人类学等视角入手,对淮北农民的生存策略展开分析;并对捻党、红 会进行了细致探讨。作者试图理解农民革命,即农民为什么造反与如何造反这个问题。作者创见性地揭示了地方环境在引发和形成农村动乱的重要性,并进而得出结论,中国农村叛乱的历史事实极大地鼓舞了 革命者发动农民的决心。这些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的 与社会、地主与农民、革命与叛乱等关系提供了具有开创新意义的视角

    • ¥69.16 ¥98 折扣:7.1折
    • 历史教育哲学
    •   ( 45 条评论 )
    • 王德民著 /2022-07-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进入学校教育而 转变 为历史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意蕴入手,辨析其关于课程的、教学的、学习的、教师的等多维度知识来源及价值倾向,提升其回应时代的、作为学校设置的学科教育所应担当的价值自觉。本书对历史学的教育意蕴作 哲学反思,提升其教育正当性;对史学家所书写的史学内容转变为学校教育的历史教育内容进行价值辨析,提升其教育科学性;对历史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进行反思,提升其教育合理性。

    • ¥82.9 ¥108 折扣:7.7折
    • 寻城记南京
    •   ( 5 条评论 )
    • 田飞//李果 /2012-11-01/ 商务印书馆
    • 南京,历10朝49帝2总统450年,王气之城,享盛世之荣耀,历乱世之悲情。《寻城记:南京》循着历史的蛛丝马迹,探遍现今或风光、或失落的胜迹与残景。帝王的眷顾既招福,也致祸,今夕宫殿的基座,明朝战火的温床,此时彼时,争夺的嘴脸,总是狰狞。从东晋到大明,数朝曾不可一世的宫城遗址展示了南京城历 的风起云涌,也写满了各代“国祚不永”的无奈。明盛时的南京一度是一座几乎牢不可破的城池,宏大繁华。 其开国群英的墓冢今已大多隐匿于山林中,鲜为人知。南京也曾为佛教圣地,与杭州皆有“四百八十寺”之说,可惜其佛迹大多已在各朝战乱间毁于兵燹。江南一地,不仅城市富庶昌盛,文化也呈百花齐放之势。千百年来文气墨香不断,一脉相承。魏晋风度,萧梁石刻,南唐词韵,清代有言,“天下英才,半数出自江南”。王公权贵,富豪商贾

    • ¥61.16 ¥88 折扣:7折
    •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
    •   ( 241 条评论 )
    • 刘汝霖,等 /2010-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刘勰《文心雕龙 序志》〈br〉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 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 的学术抱负和 皓首穷经 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 ¥25.1 ¥34.8 折扣:7.2折
    • 中国美术五千年 杨琪编著 走进24朝5000年美的历程 清华大学教授写给大众的美术通识读本 煌煌画卷 传承艺术理论书籍
    •   ( 23 条评论 )
    • 杨琪 /2022-03-01/ 中信
    • 本书为中国美术史普及读本,以时间为纬线,跨越中国5000年艺术长河,讲述中国美术发展历程,从大的历史环境讲起,解读中国美术发展的来龙去脉,从史前洞窟壁画到中国近现代艺术,横跨24个历史朝代,收录100多位中国历 伟大的艺术家的300幅传统名画。作者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艺术理论家杨琪,其长期致力于大众艺术普及工作,在各大媒体开展艺术课堂,专业性和普及性并存。现将其艺术生涯中所见、所知、所学付诸笔端,打造一本人人都能读得懂的,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的艺术读物。在展现中国传统名画的同时,激发读者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唤醒中国人的传统艺术记忆,读懂中国画,读懂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观。

    • ¥118 ¥168 折扣:7折
    • 瘟疫与人:历史的启示(精)
    •   ( 8 条评论 )
    • 余新忠 夏明方 主编 /2022-04-01/ 商务印书馆
    •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主题。在 疫情已趋好转, 疫情发展之时,我们约请了近年来活跃在医学史、疾病社会史与公共卫生防疫等领域的 学者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以“瘟疫与人”为主题,为一般、非专业读者了解、理解中外历史中的疫灾提供思考途径,为读者理解当下提供多向度的历史与思想背景。内容涉及疾病史(历 的瘟疫)、医疗史(救治、医学、药物的)、中医与西医、瘟疫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卫生、慈善赈济等诸多领域,以及人类在面临疫灾、应对疫灾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的历史经验和财富。

    • ¥54.42 ¥78 折扣:7折
    • 敦煌发现(精)/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28 条评论 )
    • [英]奥里尔·斯坦因 /2022-0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敦煌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作品,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素材之一。书中有玉门关长城遗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等内容,是我们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可多得的佳作。

    • ¥47.44 ¥68 折扣:7折
    • 七至十三世纪汉藏与多民族文明关系史(全二册)
    •   ( 1 条评论 )
    • 谢继胜 主编 /2024-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以各民族的摩崖碑铭与造像、寺塔石窟及壁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考古学、艺术史学(含建筑、工艺美术史等)、历史学、民族学、语言文字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系统研究。书中主要分为六个篇章:第一章以西藏神话与早期文物岩画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汉藏多民族文明形成的基础。第二章从藏区吐蕃艺术遗存、摩崖石刻、造像、毗沙门之族属、《步辇图》考察唐蕃文明交流。第三章将10-13世纪作为新时代汉藏多民族文明的复兴与交融时期,对宋、辽、西夏、南诏大理等多民族艺术史作了细致考辨。第四章重点放在对西夏文化的桥梁作用的研究上,考察了吐蕃-西夏文化交流与西夏的藏传佛教文物、莫高窟西夏石窟、榆林窟、东千佛洞等文化遗存,将西夏文化视为汉藏多民族文明的多元与扩展。第五章考察了元代汉藏多民族艺术的气势与张力,梳理了元代

    • ¥556.9 ¥680 折扣:8.2折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第2辑 2012)(创新工程)
    •   ( 6 条评论 )
    • 卜宪群,王建朗,张顺洪 编 /2013-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第2辑2012)》由卜宪群、王建朗、张顺洪主编,本书主要收录2011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方面*代表性、水平的文章。按专题分为理论与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中国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世界史研究等五个部分,反映了该年度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总体水平。

    • ¥49.9 ¥65 折扣:7.7折
    • 故宫文物南迁时代忆往——从《华严洞图卷》和《庄严日记》谈起/故宫学研究丛书
    •   ( 2 条评论 )
    • 庄灵 编著 /2023-09-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以作者的父亲、抗战时期故宫文物南迁工作的重要参与者庄严(1899—1980)的个人经历为核心展开叙述,作者依凭《庄严日记》《华严洞图卷》等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童年记忆,铺陈了动荡年代故宫同仁及家属为保护国宝安全而四处播迁的特殊经历。全书以庄严参与故宫文物南迁活动的重要纪念物《华严洞图卷》的情况介绍作为序章,而后分上下两编——上编叙述庄严等人护送文物南迁、西行、东归的一系列经历;下编则以《华严洞图卷》上的题跋为线索,介绍庄严与故宫同仁及相关文化人士的交谊往来,从而实现了对经历、物品、人物的三方面历史呈现。

    • ¥66.03 ¥95 折扣:7折
    • 张海鹏集(学者文选)
    •   ( 72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 编选 /2008-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文选》是根据李铁映院长的倡议和院务会议的决定,由科研局组织编选的大型学术性丛书。它的出版,旨在积累本院学者的重要学术成果,展示他们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成就。 二、《文选》的作者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资深专家、学者。他们在长期的学术生涯中,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三、《文选》中所收学术论文,以作者在社科院工作期间的作品为主,同时也兼顾了作者在院外工作期间的代表作;对少数在建国前成名的学者,文章选收的时间范围更宽。

    • ¥30.1 ¥43 折扣:7折
    • 宋代文学论丛
    •   ( 0 条评论 )
    • 王水照 著 /2024-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代文学论丛》收录王水照先生宋代文学研究中的诸多代表性论文,共包含26篇专题文章,既有对宋代文学总体特征的准确揭示与阐释,又有典型个案的细致剖析,是王先生宋代文学研究相关论文的全新结集。

    • ¥47.5 ¥58 折扣:8.2折
    • 新潮·教育生涯——周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文献丛刊)
    •   ( 249 条评论 )
    • 蒋梦麟 吴俊升 /2016-03-01/ 中华书局
    • 作者蒋梦麟于抗战期间写过一部英文自传,名为《西潮》,后在台湾发行中文本,颇受欢迎。《新潮》,是蒋梦麟原计划继《西潮》之后续写后半生的自传, 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 ,可惜未终篇即逝去。本书是将上述未终篇的自传,连同作者遗留的一些追念师友(孙中山、蔡元培、吴稚晖、傅斯年等)的文字,结集而成。 吴俊升曾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教师,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政治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校长,教学和行政工作都从基层做起,循序而进,对于教育有比较完备的经验。在《教育生涯一周甲》中,作者回顾了一生中求学和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同时有很多精当的经验总结和思考。

    • ¥23.1 ¥32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 半肖居文史杂论
    •   ( 0 条评论 )
    • 王水照著 /2024-03-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古代文章学研究》收录王水照先生文章学研究相关论文十五篇,《半肖居文史杂论》收录唐代文学、词学、文学史相关论文十四篇。其内容是王水照先生学术研究的有机组成,除了可借此了解诸多文史论题外,也可感知一代学人的学术触角和人文情怀。如《三个遮蔽:中国古代文章学遭遇 五四 》,检讨 五四 的观念和策略给中国古代文章学学科建设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启人深思;《况周颐与王国维:不同的审美范式》,从况周颐、王国维二人的交流互动之一冷一热的反差中,察觉出二人不同的词学追求,并通过论析况周颐自身的词学背景、词学理论等加以证明,文章可谓引人入胜。

    • ¥80.2 ¥98 折扣:8.2折
    • 战备时期的工业建设:三线建设口述实录(1964—1980)(全两卷)/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   ( 0 条评论 )
    • 周海燕 吴晓萍 主编 /2023-09-01/ 商务印书馆
    • 20世纪60年代,我国面临的 形势日益复杂严峻。为保证国防安全,从1964年开始, 启动了长达十余年的大型国防科技工业及其基础设施的建设项目,这就是隐于深山荒漠、鲜为人知的三线建设工程。以“备战备荒”为战略目标, 有计划地把东北和东部地区的能源、航空、 等重工业、 工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同时建设与之配套的交通设施,努力在极其有限的物质条件下重建一套可以应对战争的工业体系。数百万工人、干部、部队官兵、知识分子和地方农民参与了这一项目,为我国的国防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万里长城”,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 ¥153.69 ¥220 折扣: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