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春秋》是东汉赵晔撰写的一部关于吴越两国历史的著作。据史书记载,赵晔原书十二卷,而今传世本《吴越春秋》只有十卷,一般认为传世本《吴越春秋》系东汉赵晔原著、皇甫遵考定本。《吴越春秋》前五卷主要记载吴国的兴亡史,以伍子胥佐吴王阖闾伐楚复仇及吴王夫差争霸为主线;后五卷主要记载越国的兴亡史,以勾践灭吴复仇为主线。与《国语》《左传》《史记》等史籍的记载相比,《吴越春秋》所载的吴越争霸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被视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吴越春秋》中记述了大量精彩的传奇故事,如伍子胥乞食报恩、专诸刺杀王僚、干将莫邪铸剑、吴人杀子衅钩、要离刺杀庆忌、夫差姑苏昼梦、大禹天书治水、勾践卧薪尝胆、西施行美人计、老人化猿、越女教剑、陈音教射等,这些故事大多叙述生动,引人入胜,成为后世文学作品的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左氏春秋》。相传《左传》是对孔子后修定的鲁国史书《春秋》的解释,其中确实有为《春秋》作传的部分,同时又有超出《春秋》之外的内容。《左传》按照鲁国十二位君主的次序叙事,是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其纪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相传这部书的作者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但是,书中已经涉及战国初年的史实,它应该成书于战国早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左传》出现的评论或是假托君子之口,或是引用孔子的话语,它的后编定人应是儒家学者。 《左传》是编年体断代史,主要记载春秋时期的历史。同时,《左传》又是早期史传文学的代表作,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叙事、写人、语言运用三个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左传》的叙事体现了重大题材的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姜齐时期、田齐时期、楚汉时期、汉齐时期、历代齐国国君表。 本书主要依据《春秋左传》、《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前汉书》和《资治通鉴》等史书整理编著而成。《论语》、《孟子》、《管子》、《晏子春秋》和《吕氏春秋》等书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对于其从某一个侧面所记录的一些重大事件,经过考证后也充实到本书中来。所用资料尽量忠于原著,为适合今人阅读习惯,部分进行意译。以齐国为主线,对齐国的事件详细记载;对后来归属于齐国的莒国、纪国、莱国及周边国家的事件较为详细记载;对与齐国相关联的诸侯国的重大事件做较详细的记载;对其他诸国的重大事件,如诸侯国君的废立、重大战争等简要记载;对周王朝和汉朝廷的重大事件也予以记载。 从公元前11世纪姜子牙封齐建国到汉武帝元封元
本书对商周祭祖仪式的类型、仪式内容、过程及商周祭祖礼反映的祖先观念、社会关系等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于认识商周时代的祖先崇拜及其演变轨迹,对于研究商周的家族形态和社会形态,以及商周文化制度的变革等问题都很有裨益。 本书有较多创获,对促进商周祭祖礼这一重要学术课题研究的深入以及对先秦社会史、宗教史、思想史的研究均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刘源博士对殷墟卜辞与西周金文中所反映的祭祖礼的研究,在宏观与微观上都丰富与深化了我们对这一重要学术课题的认识。要对当时祭祖仪式的内容与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一方面有赖于对已掌握的殷墟卜辞及商周金文资料所反映的史实作更为深入的考察,另一方面也有赖于今后更多的新的古文字资料的发现。
拨开洞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四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传说,似能想象先民生存的艰辛。夏桀无道,成汤吊民伐罪,取而代之。“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盘庚迂殷,四处游移的都城,从此有了定所。殷商杳杳,拂去甲骨上的尘埃,那笔划质朴的文字,不觉已伴随华夏千年。文王治岐,万民成和。三分天下有其二,仪在弹指百年问。周命维新,圣人代出。文王拘而演《周易》;武乇伐纣,《牧誓》长流传。
本系列丛书是中华文明断代工程的成果,探讨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与逻辑,从时间绵延与空间伸展两个方向,介绍了中国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的文化生成机制及其原始状态,为读者呈现完整的中国文明起源的壮丽画卷。《原始创新》一书介绍了在人类社会文化形成之初,同时形成的创新机制。这些带着原始意味的创新活动,包括了科技、汉字以及艺术的萌芽和发展。
《追问少典:人名还是部落名称》、《豢养猛兽:黄帝秘密演练独特战术》、《指南车:蚩尤迷雾衍生的发明创造》、《龙图腾:华夏民族的精神支柱》、《泰山封禅:古代帝王的政治时尚》、《龙山文化:奠定大夏王朝进步的基础》、《发现阳城:大夏王朝都城》……《华夏奠基(大夏王朝的背影)》讲述了夏朝的故事。 《华夏奠基(大夏王朝的背影)》的作者是王中一。
本系列丛书是中华文明断代工程的成果,探讨了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与逻辑,也就是说从时间绵延与空间伸展两个方向,介绍了中国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前的文化生成机制及其原始状态。本系列丛书集结了史前时代比较有特点的多个考古学文化的介绍和研究性结论,以期达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观与个案相结合,为读者呈现完整的中国文明起源的壮丽画卷。
本书在徐中舒先生手写讲义的基础上,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录音补充,由徐先生的孙子——四川大学学报编审、历史文化学院兼职教师徐亮工整理而成。是作者多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内容包括自原始社会至秦朝的历史。从中可见徐中舒先生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多学科交叉研究先秦史的独到视角和治学门径及基于扎实的古文字功底而对先秦史料的得心应手的驾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治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态度。 本书既可给读者以丰富的先秦史知识,又为当今的青年学子和教师树立了高尚的为人、为师的榜样。
《画说十八史》为韩国漫画大家高羽荣先生的代表作。本套书以《十八史略》为蓝本,以生动的笔触,细微的描述,析理出中国四千年历史的脉络,诠释了一个畅快淋漓的中国历史。透过历史上的关键人物来铺陈历史场景,使读者在享受阅读乐趣之余,获得繁复的历史知识,领略不同的读史趣味。 《十八史略》是元代曾先之汇总各朝正史编纂而成,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托克托的《宋史》,十八本正史无一遗漏,含括了中国远古至宋朝末年的历史精华,以史略方式简明地叙述中国历史,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普及性历史书籍。
公元前 712 年,鲁国大臣羽父派了一个刺客,将鲁隐公刺死。公元前 611 年,襄夫人派了一位刺客,将自己的孙子宋昭公刺死。公元前 607 年,晋国权臣赵盾的族人,将晋灵公刺死。类似这样的弑君故事,在春秋时期为什么频频上演?春秋五霸谁最名副其实,谁是徒有其名?戎狄蛮夷是如何渐渐融入而的“华夏”?古代的贵族是文质彬彬的君子还是赳赳武夫?春秋最著名的美食是什么?…… 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史学大师的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与其弟子历史学家童书业一起,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春秋,是野蛮到文明的过渡,是不同种族混合而成中华民族的时代,是封建制度走向奔溃的时代……
这是一个群雄逐鹿的铁血时代,神州大地万光剑彩,华夏后土鼓角齐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纷争时代,列国诸侯变法图强,名臣将相各显其能。春秋霸业,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战国雄图,淘尽了多少风流人物。齐桓公诈死夺位,一匡天下;晋文公大难不死,问鼎中原;齐威王从谏如流,威震群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备发图强;管夷吾奇策治国,尊王攘夷;伍子胥微服过关,掘墓鞭尸;商鞅君变法试民,以法治国。一个帝王,千古美名;一个贤臣,百世故事,尽在这段峥嵘岁月中。 这是一个群星闪耀的璀璨时代,圣贤先哲灿若星辰,华丽文章车载斗量。这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奔放时代,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学术昌盛流派纷呈。儒道法墨,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源;阴阳纵横,锻炼了华夏子孙的思维能力。孔子克己复礼,安贫乐道;孟子舍生取义,民贵君
中宣部、中央电视台 2015中国好书 《国史讲话 春秋》同系列作品 *、周恩来、*、*等几代领导人敬重的史学大师写的国民读物 上古,在一般人的概念里,那里有各种瑰丽动人的神话与传说,例如盘古开天地、女娲巧补天、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以及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等等。几千年来,这些传说被当成信史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可是,真的是那样的吗? 还有夏商周,除了夏启夺位、商汤灭桀、文王伐纣,以及比干剜心、姜尚钓鱼、周公吐哺等君圣臣贤的故事,还有似是而非的 奴隶社会 的定性外,记忆中似乎再无其他深刻的烙印。然而,这一段几乎长达两千年的历史,真的仅此而已吗? 钱穆的伯乐,谭其骧、童书业、杨向奎、白寿彝等史学大师的老师,在民国史学界长期坐着*把交椅的历史学家顾颉刚带着满腔诚意轻松开讲。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