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魏晋南北朝史(中国断代史系列)
    •   ( 6400 条评论 )
    • 王仲荦 /2020-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是指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段,始于东汉的灭亡,终于隋朝的建立,主要包括三国、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朝与北朝。本书体例严谨,论证详密,资料丰富,语言简洁。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还是中外交流方面均有作者独到的见解。不失为广大专业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的之书。

    • ¥137.5 ¥168 折扣:8.2折
    • 西周史(全二册)(杨宽著作集)
    •   ( 1634 条评论 )
    • 杨宽 /2016-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西周时代是指公元前十一世纪末叶周武王克商,创建周朝,建都于镐,直到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被杀和周平王迁都洛邑,前后约二百八十年的这一段时间。西周是继夏、商二代建立的王朝,西周的政治文化在两代的基础上有了光辉灿烂的发展,对整个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即为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对西周的历史的通贯介绍,是了解和研究西周时期历史的较重要的著作。 本书是杨宽先生的代表作之一,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撰写,历时四十余年。全书共分七编,分别讨论了西周的开国,西周时代的土地制度、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西周的政权机构、社会结构和重要制度,西周王朝的军政大事,西周时代的楚国和曾国,西周时代的文化教育和礼制以及西周王朝的衰亡与东迁。全书资料丰富,将金石铭文与文献记载互证,考辨精

    • ¥113 ¥138 折扣:8.2折
    • 三国志集解(全八册)
    •   ( 618 条评论 )
    • (晋)陈寿 撰,卢弼 集解,钱剑夫 整理 /2021-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陈寿所作《三国志》过于简略,经裴松之作注,内容充实了很多。但裴注主要充实了史实,典章名物方面尚多缺失。近人卢弼先生博采众书,精加校释,误者正之,缺者补之,核正地理,诠释名物,大大有益于本书的研究者。此次出版,又经著名学者钱剑夫先生作了标点整理,读者更为方便。

    • ¥525 ¥750 折扣:7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第二版)(上下册)
    •   ( 548 条评论 )
    • 胡阿祥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三国两晋南朝卷 胡阿祥 孔祥军 徐成 著 本卷旨在通过对传世文献与文物考古资料的精细考证、系统分析,并充分吸取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进行全面讨论,对三国两晋南朝之政区建置,包括政区沿革、领属关系、治所变迁、境域盈缩以及置废并析诸般情形,作尽可能详尽的复原。 本卷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学术回顾、文献资料、基本思路、核心理论、关键原则等问题,置于 绪言 中加以说明; 结语 则从宏观的视角,统合政区制度与政区建置二者,归纳现象、指陈规律、思考利弊得失,并就相关的政治地理问题,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以为 魏晋南北朝政治地理研究 开题。 本卷的主体撰述,分为十编。 *编概述三国两晋南朝之疆域变迁与政区制度。疆域与政区为政治地理的一体两面,政区与区划又为地方行政的一体两面

    • ¥187.7 ¥260 折扣:7.2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第二版)(上下册)
    •   ( 535 条评论 )
    • 牟发松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十六国北朝卷 牟发松 毋有江 魏俊杰 著 本卷从社会政治进程与政区演变关系的角度切入,依据相关正史、别史、地理总志、文集、墓志、考古发掘成果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十六国北朝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尽考证和系统重建。内容既包括诸政治实体州郡县的设置与变动历程,也包括领民酋长、护军、军镇、行台等带有特殊政治意涵的政区置废情况,展示了这些特殊政区与州郡县制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全卷共分三编,在考证政区设置过程的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及特点亦做出归纳总结。 上编以淝水之战(383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段,对十六国时期诸政治实体的疆域变动,行政区划的设置、分布及其沿革情况进行系统阐述,从行政区划演变的角度展示了十六国时期社会政治进程的图景。 中编为北魏疆域与行政区划的

    • ¥158.8 ¥220 折扣:7.2折
    • 中国考古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   ( 389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9-0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若干政权割据的时间长,边境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和部分汉人的流动、迁徙,特别是统治集团间的掠夺混战,不仅延长了分裂局面,而且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同时,也加速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促进了边远地带和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以后隋唐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因此,这时期考古学的特征是:地方特色比较浓厚;过渡性比较显著;边远地带增多;不少遗迹遗物突出了军事的需求,而反映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遗迹遗物更为引人注目;佛教遗迹保存较多,佛教雕绘得到发展,形象地说明这种外来的宗教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1958年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研究工作,较有成绩的项目有:墓葬分区与分期的研究;城址布局的研究;边境地区遗迹遗物的讨论;中外文化交流遗物的研究和早期石窟寺遗迹的研究等。本

    • ¥266 ¥380 折扣:7折
    • 三国戏曲集成(共8卷)全套12册
    •   ( 33 条评论 )
    • 胡世厚 /2018-06-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三国戏曲集成》从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太原、河南等省市及高校图书馆、戏曲院团搜集历代创作的三国戏587种,其中完整剧本471种,残曲、存目116种,分编为《元代卷》、《明代卷》、《清代杂剧传奇卷》(上下)、《清代花部卷》、《晚清昆曲京剧卷》、《现代京剧卷》(上中下)、《山西地方戏卷》、《当代卷》(上下),共8卷12册。这些剧本将三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主要人物都搬上舞台,是当今汇集三国戏*多、*全、*完备的一部文献价值极高的书。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四大名著,都据以编演了许多戏,《水浒戏曲集》《西游记戏曲集》《红楼梦戏曲集》早已出版问世,唯独编演、存本*多的三国戏阙如。本书校理者辛勤拓荒,笔耕六载,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从众多刊本、抄本中遴选*好版本,校勘细心谨慎,订讹求正,存真语通,并在标

    • ¥2112.5 ¥2500 折扣:8.5折
    • 中国纪年铜镜:两汉至六朝
    •   ( 73 条评论 )
    • 王纲怀 编著 /2015-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主要为中国纪年铜镜的资料性著作,共收录入两汉、三国、魏晋、六朝130余面纪年铜镜。其中有20多面为首次对外披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书采用图文混排,一镜一面的方式编排,简明扼要,填补了国内研究纪年铜镜之空白。

    • ¥129.4 ¥158 折扣:8.2折
    • 汉魏六朝列女图像研究
    •   ( 14 条评论 )
    • 陈长虹 /2016-08-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稿的研究内容为中国古代早期鉴戒类女性题材图像,所针对的材料主要包括汉魏六朝各类考古出土图像材料,并涉及到少量传世画作。对早期列女图像的产生、题材来源、图像范式、功能、各地列女图像的地方性和共性进行了综合探讨,归纳出中国古代女性题材绘画*重要的一些母题。故本书稿的研究,也是对中国古代女性题材绘画的"源点"研究。全书结构完整,思辨敏锐,逻辑严谨,贡献显著,很好地将图像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加以综合利用,文笔优雅流畅。本书稿所采用的研究理路具有学术的前沿意义,其相当部分的分析与结论都很难为今后进行相关题材研究的学者所忽略,具有相当的出版价值。 《汉魏六朝列女图像研究》通过整合文献与考古出土材料、传世绘画材料,对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鉴戒类女性题材图像(列女图像)进

    • ¥118.5 ¥150 折扣:7.9折
    • 北史(全十册)
    •   ( 167 条评论 )
    • (唐)李延寿 撰 /1974-10-01/ 中华书局
    • 《北史》纪传体的通史,与《南史》一样作者都为李延寿。有本纪12卷,列传88卷,共100卷。共80卷,有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北史》和《南史》都是在记述南北朝至隋历史的《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等8部纪传体断代史基础上修成的。它们是对八书的成功改编和成功的再创造。《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

    • ¥126.4 ¥160 折扣:7.9折
    • 将毋同-魏晋南北朝图像与历史
    •   ( 1353 条评论 )
    • 韦正 著 /2019-08-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立足于汉唐之变,对魏晋南北朝墓葬壁画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了河西魏晋墓门墙壁画所见中国上古的天界想象、北魏政权建立和佛教流行对北朝墓葬壁画布局和形式的影响、南朝竹林七贤壁画的时代和性质、长江中游南朝画像砖与荆襄政治地位升降的关系、高句丽墓葬壁画的分期等重大问题,并利用出土绘画资料讨论了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传世名画的时代与特点。

    • ¥104.8 ¥128 折扣:8.2折
    • 魏书(全八册)繁体竖排
    •   ( 336 条评论 )
    • (北齐)魏收 撰 /1974-06-01/ 中华书局
    • 《魏书》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130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1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3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氏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

    • ¥148.5 ¥188 折扣:7.9折
    • 中华通历·魏晋南北朝(全2册)
    •   ( 28 条评论 )
    • 王双怀 编著 /2018-04-01/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华通历 魏晋南北朝》是一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中西历日对照的工具书,时间跨度为魏文帝皇初元年(公元220~221年)至北周景帝大定元年(公元581~582年),内容涉及三国、两晋、南北朝三个历史时期,共计16个政权的日历。 每年一表,有年代、月序、日序、中西历日对照、节气与天象等栏目。书后还附有一些实用的历法资料和年代资料。

    • ¥412.5 ¥550 折扣:7.5折
    • 中国考古学 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8-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若干政权割据的时间长,边境一些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和部分汉人的流动、迁徙,特别是统治集团间的掠夺混战,不仅延长了分裂局面,而且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同时,也加速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交往和融合,促进了边远地带和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以后隋唐的繁荣准备了条件。因此,这时期考古学的特征是:地方特色比较浓厚;过渡性比较显著;边远地带增多;不少遗迹遗物突出了军事的需求,而反映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遗迹遗物更为引人注目;佛教遗迹保存较多,佛教雕绘得到发展,形象地说明这种外来的宗教获得较为广泛的传播。1958年以后,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研究工作,较有成绩的项目有:墓葬分区与分期的研究;城址布局的研究;边境地区遗迹遗物的讨论;中外文化交流遗物的研究和早期石窟寺遗迹的研究等。本书

    • ¥277.4 ¥380 折扣:7.3折
    • 嬗变、趋同及比较:北朝后期民族认同及区域文化探究
    •   ( 74 条评论 )
    • 黄寿成 著 /2019-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战乱频繁、各族人口不断迁徙的历史时期,在各族人口不断迁徙的过程中,胡汉文化相互接触、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经过嬗变、趋同,*终在北朝后期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全新的汉文化。不过在这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由于北朝后期在中国北方的农牧业地区同时出现了东魏北齐与西魏北周两大敌对政权,分别统治着山东、关陇两大区域,由于历史、文化环境、自然环境不同,加之进入各区域的胡族人数多寡不同、文化水准也有高低之别,这两大区域*终形成的全新汉文化也就必然存在着诸多差异。

    • ¥100.7 ¥138 折扣:7.3折
    •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历史作品系列·全4册)
    •   ( 771 条评论 )
    • 吕思勉 著 /2020-03-07/ 中华书局
    • 《两晋南北朝史》写作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一九四八年十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为吕思勉关于西晋、东晋、宋、齐、梁、陈、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诸朝的断代史著。本书秉承吕氏断代史著的特色,分为两大部分:纵向的历史事件和横向的专门史讲述。前者包括这一时期各个朝代和王国的兴乱衰亡、远交近攻,后者分论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结构、文化学术、民族宗教等各方面,全景呈现了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画卷。此次出版,即以开明本为底本。我们还编制了《两晋南北朝大事年表》,附于书末,帮助读者整体把握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 ¥128.5 ¥178 折扣:7.2折
    • 三国志集解 (精)
    •   ( 83 条评论 )
    • 卢弼 著 /2020-07-04/ 中华书局
    •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近人卢弼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仿王先谦《汉书补注》体例,编成《集解》。该书征引浩博,辩证详明,是目前《三国志》注释本集大成之作。

    • ¥260.2 ¥308 折扣:8.4折
    • 三国史
    •   ( 139 条评论 )
    • 张大可 著 /2013-05-01/ 商务印书馆
    • 张大可编著的本卷《三国史(第9卷)(精)/张大可文集》分为上、下两编,以及两个附编,三个附录,收入文集为第九卷。 正文上编,“三国鼎立的形成”;下编,“三国对峙归一统”。这是由两本书合成,即《三国史》和《三国十二帝》。《三国史》,于2003年在华文出版社推出,前身是中国青年出版社于1995年出版的《中国小通史》中的一册,书题《三国》,也是笔者首次把三国鼎立的历史作为一个断代来论说的尝试。《三国十二帝》全称《三分的挽歌——话说三国十二帝》,是应华文出版社之邀写的三国史话故事,以三方帝王为中心,于2006年在华文出版社推出。这两本书都是三国通俗史话,角度不一,重心有别。《三国史》,重在说“事”,是通俗断代史;《三国十二帝》,重在说“人”,是以鼎立三方的帝王为主评说历史。 两书评说同一段历史,只是

    • ¥106.4 ¥126 折扣:8.4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三国两晋南朝卷
    •   ( 182 条评论 )
    • 胡阿祥孔祥军徐成 著 /2014-12-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

    • ¥166.1 ¥230 折扣:7.2折
    • 春秋大事表(全3册)
    •   ( 219 条评论 )
    • 顾栋高 著 /2020-06-13/ 中华书局
    • 本书对《春秋》及其三传作了全面、系统、深入的分类整理和实证研究,是清代春秋学的一部集大成之作,此书中的50篇表,把《春秋》和《左传》的基本内容都用表的形式聚类区分,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在各编前加按语,后附论辨。此次对该书加以整理点校,并编制了地名、姓氏人名和官名索引,从而给学术界提供了一个便于阅读使用的本子。

    • ¥315.4 ¥398 折扣:7.9折
    • 三国志集解 (精)
    •   ( 231 条评论 )
    • 西晋陈寿 撰,卢弼 著 /1982-12-01/ 中华书局
    •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撰。近人卢弼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仿王先谦《汉书补注》体例,编成《集解》。该书征引浩博,辩证详明,是目前《三国志》注释本集大成之作。

    • ¥201 ¥268 折扣:7.5折
    •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120年纪念版)
    •   ( 248 条评论 )
    • 唐长孺 /2017-12-01/ 商务印书馆
    • 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始创,以 昌明教育,开启民智 为宗旨,于建馆翌年便出版了《马氏文通》,这部学术经典既是中国学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也开启了商务印书馆百年学术出版的序幕。 其后,商务印书馆一直与中华现代学术相伴而行,出版了大批具有鲜明原创精神并富于学术建树的经典著作,诸多开山之著、奠基之作都是在本馆首次问世。这些学术经典的出版,使本馆得以**现代学术发展,激动社会思想潮流,参与民族新文化的构筑,也分享中国学界的历史荣光。 1949年以后,本馆虽以迻译世界学术名著、编纂中外辞书为侧重,但原创学术著作的出版从未止步。2009年起,我馆陆续出版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全面整理中华现代学术成果,深入探寻现代中国的百年学脉。 丛书收录上白晚清下至1980年代末中国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

    • ¥102.5 ¥142 折扣:7.2折
    • 中国学术编年 三国两晋卷:举中国一流史学、文献学专家之力,历时28载编撰,学术界首次以编年形式对中国通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系
    •   ( 66 条评论 )
    • 王德华 /2013-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中国学术编年》是迄今为止学术界以编年的形式首次对中国历代学术发展史进行综合性的系统梳理、还原和重建,是一部力图站在21世纪新的学术制高点上全面综合与总结以往学术成果的集成性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兼具研究与检索双重功能的大型工具书。《编年》的出版不仅是新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的文化积累,它的编撰代表着一代学人的学术思考与总结,而且对21世纪国学的研究与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学术编年》的出版,中国学术史的叙述,次不再局限于中原文化的中心论、不再局限主流阶层的官方学,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思想史的眼界,不再局限于近代以来几成范型的哲学史的学术史模式。《编年》吸收了*的史学方法论的成果,明确提出,华夏文化孕育于中国文化之母体,受到多元民族与区域文化的滋养而走向独立与兴盛,并在不同时期

    • ¥130 ¥180 折扣:7.2折
    • 晋书 1--10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
    •   ( 447 条评论 )
    • (唐)房玄龄 等撰 /1974-11-01/ 中华书局
    •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傅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唐房玄龄等撰。 它的叙事从司马懿开始,到刘裕取东晋为止,记载了西晋和东晋封建王朝的兴亡史,并用[载记]形式,兼叙了割据政权[十六国]的事实。

    • ¥201.1 ¥238 折扣:8.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