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杯中日月:酒与大元王朝的社会生活
    •   ( 165 条评论 )
    • 杨印民 /2025-02-04/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一部从酒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元代政治、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创新之作。作者以自己的博士研究为基础,综合文史记载与图像资料,深入发掘元朝酒史,勾勒出元代酒业、酒俗、酒政的多彩图景,并探讨元朝衰亡与皇室尚饮之间的关系。作者着眼于元代四大酒类 马奶酒、葡萄酒、粮食酒、配制酒的发展流变,细致梳理了宫廷贵族、文人士大夫、民间百姓及方外僧道的饮用酒风俗,并对元代酒肆经营、禁弛博弈、酒课财政等做了深入研究,生动再现了元代 遍饮天下酒 的大一统时代风貌。全书叙事流畅,图文并茂,趣味性与学术性兼备,是一部颇具新见的元代社会生活史佳作。

    • ¥70.6 ¥98 折扣:7.2折
    • 大宋理财:青苗法与王安石的金融帝国(精装全彩插图本)
    •   ( 467 条评论 )
    • 张呈忠 著,理想国 出品 /2024-09-01/ 上海三联书店
    • 一个王安石,千年金融史 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而青苗法是王安石最重要的理财新法之一。 青苗法推行了近半个世纪,对北宋王朝的历史走向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青苗法的推行,北宋政坛严重分裂,形成了激烈而持久的新旧党争,直至北宋亡国。无数人的命运因为青苗法而发生变化。苏轼因反对青苗等新法而身陷囹圄,司马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为废除青苗而战斗,蔡京通过恢复青苗等新法而成功崛起,北宋王朝在关于青苗法的争议中灭亡,南宋开国宋高宗即宣告青苗法永不施行,朱熹反思青苗法而行社仓法结果依旧深陷困境 本书讨论了宋朝历史上青苗法行、罢、复行、再罢的曲折历史以及相关人物的历史命运,借青苗之眼,管窥风云激荡的大时代,并从青苗法的实际运作方式入手,参照古今中外农业金融的实践经验,回应了王安石到底是 金融宰

    • ¥77.4 ¥98 折扣:7.9折
    • 临安之降:南宋士人的忠死、孝忍与隐逸
    •   ( 356 条评论 )
    • 孙晓飞 /2024-08-01/ 上海三联书店
    • 他是博学多才、品貌逸群、仕隐两兼的赵孟頫 他是雄才伟略、知人善任、文武兼修的忽必烈 本书描绘了13世纪中华大地宋亡元兴、 临安之降 的历史变局中,以赵孟頫、钱选、文天祥、牟应龙等为代表的南宋士人忠死、孝忍与隐逸的抉择与命运。南宋士人的人生脉络与宋元战争的宏大史诗交相辉映,场景反复切换,人物不断涌现,一部宋元之际的历史画卷就此展开

    • ¥65.9 ¥78 折扣:8.4折
    • 宋代农业地理
    •   ( 445 条评论 )
    • 韩茂莉 /2024-11-26/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是对两宋三百余年农业发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体讨论,为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的历史地理学代表作。书中不仅宏观地指出农业生产对于宋代国运与民生的重要意义,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环境、社会因素所导致的区域差异,从人口、土地、农作物、水利、农业技术等方面,对宋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东南地区、荆湖地区、川峡地区、岭南地区五个区域的农业生产特征展开论述,重点探讨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与一年两熟稻麦轮作制的关系。本书建构了 农业地理 的研究范式,资料扎实、立论严谨,展现了宋代各地农业综合体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对宋代农业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 承上启下 的特征作了精准概括。本书有助于读者通过 农业视角 去观察两宋时期的政治变迁与经济发展,有着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70.6 ¥98 折扣:7.2折
    • 宋论(王夫之著作)新版
    •   ( 1419 条评论 )
    • 王夫之 著,舒士彦 点校 /2019-12-01/ 中华书局
    • 宋兴,统下,民用宁,政用父,文教用兴,尽于是而益以知天命矣。天曰杂谌,人之不可狃也,天无可狃之故常也,命曰不易,人之不易承也,天之因化推移,斟酌而曲成以制命,人无可代其工,而相佑者特劝也。

    • ¥25.3 ¥32 折扣:7.9折
    • 辽金农业地理
    •   ( 347 条评论 )
    • 韩茂莉 /2024-11-11/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 本书是一部关于辽、金两朝农业与地理的学术著作,从广义农业的视角,探讨了辽金时期的人地关系,即通过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顺应与突破。辽金两朝囊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着各具风貌的自然地理单元,同时还有几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界线横贯全区。与两宋王朝相比,其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都有着更为剧烈的变动,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等社会因素,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地域结构的变革。作者在全面复原辽金两朝农业地理面貌时,着重分析了草原农耕区形成前的环境特征、辽金王朝建立后的人口流动特征、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特征、农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的地理格局等问题。全书立足传统文献,结合考古发掘与实地考察,对辽金两朝农业活动的区域特征及其历史过程做了整体讨论。

    • ¥69.1 ¥96 折扣:7.2折
    • 宋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3册)
    •   ( 2653 条评论 )
    • 陈邦瞻 撰 /2018-09-01/ 中华书局
    •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陈邦瞻,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书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书按时间编排,历史演变脉络清晰,从《太祖代周》到《文谢之死》,对从赵匡胤称帝到小皇帝赵昺自尽,每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等都讲得有条不紊。尤其是《王安石变法》一卷,收录大量奏折,充分展示出统治阶层内部和下层群众对变法的态度,以及王安石本人对变法的坚决程度,对后世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本次出版的点校本,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并完善部分史实资料。

    • ¥85.2 ¥118 折扣:7.2折
    • 辽夏金元史
    •   ( 851 条评论 )
    • 张帆等 /2023-08-01/ 中信出版社
    • 10世纪 14世纪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时期,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先后建立的辽、夏、金、元四个少数民族政权,不仅成为广阔草原的霸主,更越过草原界限统治了北方,乃至建立新的大一统王朝。这一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 传统历史学家以宋朝为正统,这些少数民族王朝往往被视为配角,作为落后者和破坏者的形象出现,其内在发展规律在历史叙事中也被忽视。实际上,从东北的原始旷野到西北的戈壁绿洲,在兼具游牧、渔猎、农耕经济和多民族、多文化共处的疆域内,这些王朝在各自不同的传统与现实基础上,发展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在不同民族与文化的一次次碰撞之中,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发生,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 本书由国内辽夏金元史领域的中坚学者联袂撰写,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不

    • ¥64.4 ¥88 折扣:7.3折
    •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修订本)
    •   ( 398 条评论 )
    • 何冠环 /2021-03-01/ 中西书局
    •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为1994年同名书的修订版,尝试通过研究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进士的政治生涯这一个案,尤其是胡旦、赵昌言、田锡、冯拯这四人的事迹,分析他们的政治生涯,论述他们借同年关系结党之事。从同年进士结党的角度,探究北宋朋党之争的面貌。此次修订本增补了新出土的史料以及1994年以后出版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增加《北宋中叶边臣李师中事迹考》一章。

    • ¥51.8 ¥72 折扣:7.2折
    • 两宋烽烟录:第四卷 十三世纪宋蒙(元)和战实录精
    •   ( 23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19/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四卷。自1234年宋蒙联军攻灭金朝,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败亡,宋、蒙(元)之间的战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本书以宋蒙(元)之和战为主线,旁及蒙古崛起、西夏灭亡、蒙古西征、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汗位争夺等支线,全景式展现了十三世纪两大政权的军事对抗与政治博弈,既是对传统宋元战争叙事的深化与拓展,也是中国军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

    • ¥82.8 ¥98 折扣:8.4折
    • 两宋烽烟录:第二卷 十一世纪宋夏和战实录(精)
    •   ( 23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18/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二卷,以宋夏百年和战为中心,系统梳理西夏从边陲小邦发展为与宋、辽鼎立强国的历程。从军事、外交、经济等多个角度,对西夏 以小搏大 的立国策略,以及宋、辽、西夏间的势力消长,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一世纪宋与西夏之间的和战博弈。

    • ¥74.3 ¥88 折扣:8.4折
    • 两宋烽烟录:第一卷 十世纪后期宋辽和战实录(精)
    •   ( 23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1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一卷,作者依据翔实的资料,对北宋王朝建立前后,与北方契丹辽王朝间的征战与共处,作了全面梳理。凭借深厚的文献功底,对关键事件,如陈桥兵变、高梁河之战、澶渊之盟等,予以清晰阐释,不仅穿插相关历史背景介绍,而且融入个性化分析,讲述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世纪后期宋辽之间的和战博弈。

    • ¥82.8 ¥98 折扣:8.4折
    • 两宋烽烟录:第三卷 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精)
    •   ( 23 条评论 )
    • 顾宏义 /2025-04-25/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两宋烽烟录》系列的第三卷,聚焦十二世纪宋金战争史,以女真崛起、金国建立为起点,展现宋金和战历史的复杂进程。力图突破传统史观,融合社会治乱、人事更迭、经济升降及地缘外交等因素,呈现出宋、金和战的风云变幻,以及众多历史人物的功过、命运,全景式地再现了十二世纪宋金间的和战博弈。

    • ¥82.8 ¥98 折扣:8.4折
    • 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8册)
    •   ( 3853 条评论 )
    • 沈约 撰 /2018-05-01/ 中华书局
    • 《宋书》一百卷,包括本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南朝梁沈约撰。记述了自东晋后期刘裕兴起、刘宋立国至灭亡前后七十多年的历史。 刘宋是南北朝时期shou个南朝政权。晋安帝元兴二年(四〇三),桓玄代晋称帝,国号楚。次年,北府兵将领刘裕等率众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和广陵(今江苏扬州)两地起兵,攻灭桓玄,名义上恢复晋朝的统治,实际上掌握了东晋的军政大权。晋恭帝元熙二年(四二〇),刘裕受禅建宋(历史上又称刘宋),改元永初,仍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凡八帝,历时六十年,至宋顺帝昇明三年(四七九),萧齐代宋,刘宋政权灭亡。刘宋之初,西有汉中,东与北魏夹黄河相对,后期疆域退缩至淮河、秦岭一线,与同时期统治北方的北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沈约(四四一 五一三),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 ¥346.6 ¥480 折扣:7.2折
    • 辽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 全2册)新版
    •   ( 16 条评论 )
    • 【清】李有棠 /2025-03-21/ 中华书局
    • 《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清末李有棠撰,它和《金史纪事本末》是姊妹篇。本书的体例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 区别条流,各从其类,均以正史为主 ;考异则兼采群书,用小注的形式,把诸书异同 分载每条之下 以便观览,而资质证 。本次整理以光绪二十九年经作者修订后的重刻本为底本,正文校以《辽史》,间参《契丹国志》,考异部分的可疑之处,则校核了所征引的原书。

    • ¥82.8 ¥98 折扣:8.4折
    • 谁主沉浮:宋辽金元卷(国史通鉴)
    •   ( 574 条评论 )
    • 方志远 /2022-01-01/ 商务印书馆
    • 《国史通鉴》第五部《谁主沉浮 宋辽金元卷》共三十三讲,从赵匡胤黄袍加身拉开两宋大幕,到宋、辽、夏、金各政权间进退争锋;从成吉思汗率铁骑南下西征缔造大蒙古国,到忽必烈创建元朝、长驱江南,中国历史上继秦汉、隋唐之后的第三次大一统完成,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个由少数民族创建的包括汉民族在内的多民族全国性政权。作者从这风云变幻的四百多年里,择取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生动的讲述和深入的评论,以史为镜,鉴以得失。本书不仅学术上尽可能客观公允、精益求精,而且极富故事性,将史实情节化,浓墨重彩地描述出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壮阔画卷。

    • ¥70.6 ¥98 折扣:7.2折
    • 缔造的“中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的政局与人物
    •   ( 944 条评论 )
    • 王晨 /2023-03-0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本书选取了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统治的后一年作为切入点,以绍兴三十二年前后的历史为横截面,深度剖析宋室南渡之后深层的政治文化结构和时代人物的内在困境。帝国复杂的政治图景、宋金烽火再起的战争风云、绍开中兴体制下的文武群像,乃至南宋的种种典章制度、朝野生态,都在书中娓娓道来。

    • ¥56.2 ¥78 折扣:7.2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修订本)
    •   ( 582 条评论 )
    • 李昌宪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宋西夏卷 李昌宪 著 本卷依据《宋史》、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会要辑稿》、《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史书及大量的地方志、文集、笔记等资料,从学术上首次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宋代地方行政体制与行政区划的变迁以及西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填补了宋代及西夏政区地理研究的空白。 全卷共分六编,兼具理论性与工具性。 *编对宋代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考证,论述宋代地方行政制度为三级制,及其兵财分治的原则和以转运司为主体的复式合议制。宋代路制分为以安抚司为主体的军事路与以转运司为主体的民政路两大系统,元丰以后则为十八路(转运司路)与二十三路(提刑司、提举常平司路)复合并行的路制。宋代州县制则呈现由隋唐州县制向明清府县制的过渡形态。 第二编设置十个断代年限,条列各路所

    • ¥93.6 ¥130 折扣:7.2折
    • 辽史(繁体竖排精装全5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
    •   ( 2676 条评论 )
    • 【元】脱脱 等 撰 /2016-04-01/ 中华书局
    • 《辽史》,元脱脱等奉敕撰修,是研究辽朝历史基本、重要的史料。 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所建西辽的史事。 《辽史》在 二十四史 中成书快,问题也较多,整理难度较大。点校本《辽史》*初由冯家升负责整理,后由陈述完成,于1974年出版。原点校本以百衲本为工作本,以乾隆殿本为通校本,参校南、北监本和道光殿本,又用《永乐大典》所引《辽史》全校一过,同时运用本校、他校方法,订正了不少错谬,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整理本。 本次修订,选择以百衲本为底本,以原内阁大库所藏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永乐大典》引《辽史》为通校本,参校以明南、北监本及乾隆殿本,以版本校为基础,充分利用本校,重点利

    • ¥202.2 ¥280 折扣:7.2折
    • 三藩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平装简体横排本)
    •   ( 309 条评论 )
    • 杨陆荣,撰,吴翊如,点 校 /2018-06-01/ 中华书局
    • 《三藩纪事本末》,清杨陆荣撰。作者杂采各家野史所记,并参考王鸿绪《明史稿》中有关部分,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编撰完成。此时距清朝全部消灭南明势力,仅三十余年。《三藩纪事本末》的得名,盖因作者奉清朝为正朔,视南明诸朝为僭号,所以把南明弘光、隆武,永历等三个王朝看作是割据作乱的藩王。本书共四卷,二十二篇。本书记载南明时期的历史事件,起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福王在南京建立南明政权,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郑克爽以台湾地区归清止。全书比较系统地记录了南明史事,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 ¥17.4 ¥22 折扣:7.9折
    • 寻宋
    •   ( 753 条评论 )
    • 吴铮强 著 /2020-09-19/ 中华书局
    • 本书作者用一年多的时间,行程十万余里,寻访北宋留存至今的碑刻、摩崖、寺观、遗址,探访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役发生地,并以此为脉络,形成另一种视角的宋史叙述。本书既记录文物遗址的现状,也关注现代生活的市井烟火,两下对照,生发出对沧桑变迁的深沉感慨。在寻访和考察中,发现被传统历史叙述遮蔽的细节,探索重构宋史叙述脉络的可能。

    • ¥41.8 ¥58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