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史》25周年精装纪念版,布艺烫印封面,带一版一次限量编号手绘藏书票,全彩影印顾诚未刊手稿《谈治史》。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消息传到留都南京,立谁为新君的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文武官员纷纷涌动,都想在新君面前占据首功,却不想,这种各怀鬼胎的心思为南明政权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武将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而这些“定策”功臣也造成了南明内部权力的失衡,继而引发内斗不断。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继立,先后与大顺军、清军展开你争我夺的角逐,但激烈的内部斗争,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内耗中,失去了无数翻盘良机,走向了失败……
韦庆远编著的《暮日耀光: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可说是自有为张居正立传以来很深入、很公正、很能“美恶不掩,各从其实”的巨著。(台湾地区学者徐泓语) 它不同于前人作品的优选特点,在于作者运用大量罕见的丰富史料,除实录、政书等官方出版品外,引用的私人笔记、文集、书信达150余种,以明代为主的地方志达65种。因此能深入许多以前学者所未谈到的细节。 对张居正在改革中所要面对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作者分别立档,上有皇帝、太后,旁及宦阉权竖、外戚、各派言官,特别是与居正曾共事的历届内阁大学士、重要文臣僚佐都有叙及,涉及人物之多,探求研究之细,皆为同类著述所罕见。 同时,书中提出了“隆万改革”的新判断和新概念,重新审视后发现,高拱和张居正在隆庆时期已经联手进行重大的改革,在吏治、经济、军事上都取得
《清代皇宫图鉴》分为《清朝十二帝》《宫闱里的后妃》《清宫与皇家生活》三册。由清史专家、清东陵博物馆馆长、《百家讲坛》主讲人李寅所著,以官修正史、清宫档案考古发现为基础,参详野史笔记,真实地再现了宫廷往事,揭开了十二位帝王奢华背后的悲喜人生;披露了后宫妃嫔的生存状态;全景展示清朝 第一家庭 的烟火日常,从一饮一馔到一节一俗,从政务武备到岁时游乐,尽显清宫生活的有滋有味。八十万字的鸿篇巨制,配以五百余幅典藏图像,考古级细节还原,为读者打造一席纸上清朝盛宴。
本稿主要论述明朝后妃在国家政治演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目前外对此问题缺乏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没有全方位、整体研究。本稿试图通过对明朝后妃制度和有代表性后妃的剖析,全面揭示明朝后妃在明代政局演变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开拓明史研究的新领域,创新意义很大。共分两编十七章。编:明代后妃制度。分四章。有力地纠正了明朝后妃不介入朝政的传统观念,理论上实现突破,有十分重要的创新意义。第二编:明朝后妃与政局演变。分十三章。以翔实的史料,用个案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几位后妃在明代政局发展中的作用。见解独到新颖,推动了明史研究的发展,加深了学界对张居正改革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7世纪,荷兰成为强大的殖民帝国,不但在与英国的竞争中胜出,还取代了昔日的殖民霸主西班牙。当时荷兰的对外贸易额甚至占到了全球的一半。1624年,荷兰在台湾南部海岸修建了热兰遮城堡,福尔摩沙(即台湾)也逐渐发展成为荷兰富有的一座殖民地。而这时,在与清朝对抗中遭遇挫败的郑成功也将目光瞄向了台湾,他将成为荷兰人在远东强劲的对手。1662年初,经过九个月的激战,郑成功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带领手下将领战胜了如日中天的荷兰人,拿下了台湾。郑成功是如何做到的?《1661,决战热兰遮》详尽地叙述了这一过程,对传统上认为西方军事比中国先进的论点提出了质疑,指出中国人拥有更丰富的军事思想传统,郑成功领导更有方,中国士兵的战斗力更强,这是中国人在这场“中西战”中赢得全胜的原因。《1661,决战热兰遮》是近年西方中国研究
当马戛尼勋爵来到乾隆皇帝面前时,当晨世界上两个是繁荣的国家在此交汇。和庄严的场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却集中在勋爵的膝盖上……《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马戛尔尼使团使华观感》包含“马戛尔尼勋爵私人日志”和“巴罗中国行纪”两部分,前者由勋爵的私人日志编辑整理,记录了勋爵在出使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个人对中斩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