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出现了一张康熙皇帝1716年发去欧洲的谕令,内容是寻找他派去罗马多年而杳无音讯的洋钦差。这份谕令呈朱红色,历史上又称 红票 。因正史中没有记载,红票的来历一直成谜。康熙为何会派西洋传教士做钦差?派他们到欧洲去所为何事? 本书以红票作为叙事切入点,抽丝剥茧,围绕清初皇室特别是康熙帝与汤若望、南怀仁为代表的北京传教士群体之间的互动,抉出了一段中国与西洋深度接触的往事。 进入中国的西洋传教士,与中国各阶层有着广泛的接触,上至皇帝高官、下至贩夫走卒,他们的交往交织着文化碰撞与私人恩怨,纠缠着国际竞争与内闱宫斗。 作者精读中西文献,细加论证,在诸如清初历狱、中西礼仪之争、雍正禁教等热点问题上均有原创性见解,并对流传已久的 闭关锁国 朝贡体系 文明冲突 等历史论调提出了
这是黄仁宇名作《万历十五年》的新中文版本:经典版。经典版统一校订全书文字,增收黄仁宇《1619年的辽东战役》等数篇文章,精选黑白和彩色历史图片以及黄仁宇相片、手迹等40多幅,图文相得益彰,采用布面精装形式,为《万历十五年》截至目前内容完善、丰富的版本。随经典版特别附赠《经典的历程》,揭秘本书中文版传奇故事。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本书英文本推出后,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
《成为雍正》: 他是今天故宫的当家IP,他的故事,是后世无数清宫剧、穿越剧的 大学 。 勤政、多疑、冷酷、重情 似乎我们对这个复杂的雍正并不陌生,再加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也成功把这位帝王塑造成了我们身边一位熟悉的老伙计。可他到底是怎样的?那段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 本书详细阐述了雍正这位 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 的成长之路,以及掩盖在 康乾盛世 背影下的雍正一朝的真实面貌。全书结合了大量的史料分析,系统梳理了相关的档案文献,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再现了清帝国拐点时期的历史群像。 特别是关于雍正本人,是结合对其他历史性人物的生动描绘所塑造而出。借外部视角、借他人之言,在轮廓清晰的雍正正颜之外,带来一份我们不曾留意过的雍正侧写。而与此同时,那个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的雍正王朝,就这样款款而来
公元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消息传到留都南京,立谁为新君的问题就变得迫在眉睫,文武官员纷纷涌动,都想在新君面前占据首功,却不想,这种各怀鬼胎的心思为南明政权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在武将马士英等人的拥立下,福王朱由崧即位,改元弘光,而这些 定策 功臣也造成了南明内部权力的失衡,继而引发内讧不断。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继立,先后与大顺军、清军展开你争我夺的角逐,但激烈的内部斗争,使南明君臣在不停的内耗中,失去了无数翻盘良机,走向了失败。 翻开本书,从南明的灭亡看透人性的荒唐!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围绕江南士大夫发生的故事。他们或因朝堂争端,或因乡间龃龉,而泥潭深陷。轻则地位不再,财势散尽;重则被逼上绝路,家破人亡。被裹挟其中的,除却名臣豪绅、莘莘士子,还有平民、胥吏、奴仆等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历史片段中挣扎沉浮。 在历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些普通个体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作者深挖时人档案文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故事,带领我们于历史细微处,感知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生死抉择。
他是今天故宫的当家IP,他的故事,是后世无数清宫剧、穿越剧的 大学 。 勤政、多疑、冷酷、重情 似乎我们对这个复杂的雍正并不陌生,再加上层出不穷的清宫剧,也成功把这位帝王塑造成了我们身边一位熟悉的老伙计。可他到底是怎样的?那段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 本书详细阐述了雍正这位 近世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独裁君主 的成长之路,以及掩盖在 康乾盛世 背影下的雍正一朝的真实面貌。全书结合了大量的史料分析,系统梳理了相关的档案文献,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再现了清帝国拐点时期的历史群像。 特别是关于雍正本人,是结合对其他历史性人物的生动描绘所塑造而出。借外部视角、借他人之言,在轮廓清晰的雍正正颜之外,带来一份我们不曾留意过的雍正侧写。而与此同时,那个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的雍正王朝,就这样款款而来。
(随机发送作者签名本)大明,一个辉煌又腐朽的朝代,一个血性又刻薄的朝代,一个奇才辈出又奸佞频生的朝代。 大明一朝近300年,16位皇帝各有特点,他们或明或暗,或刚或柔,或暴虐或仁慈,或勤政或懒政,或奇葩或多疑 有的口碑极好,有的风评很差。在十六个皇帝中,甚至找不出两个 雷同 之人。但无论如何,他们在国家层面上均守住了两条原则:一是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二是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纵观明朝风气,虽不如唐朝奔放,不如宋朝潇洒,但自有一股凌厉之气贯穿始终。无论文人、武士、市民、才子,他们都像紫禁城里的帝王一样,身上流露出这个朝代的精神气质。这是明朝可以诞生于谦、王阳明、海瑞、张居正的原因,也是明朝覆灭后依然可以走出张煌言、史可法、李定国、顾炎武的原因。 这,或许就是孟子所说的 气
本书是一部明代政治制度史的经典著作,立足于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形成道路,以明代国家权力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法则为切入点,勾勒出明代从中央到地方,从皇帝到乡绅里甲层层制衡的庞大国家机器。通过明代权力结构初创、定型、调整、再定型的全过程,展现明代国家权力结构演变的双轨制轨迹,展示中国历代国家权力 内廷机构外廷化、中央机构地方化、监察机构行政化 的普遍规律,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尤其是君主制度的本质特征。
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 中间地带 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同时使利益化。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间资料,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军户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案例,辅以严谨、细致的考辨,构成了这本讲述百姓自身历史的社会史著作。
甲午海战惨败,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洋务派失势,以变法图强为口号的维新派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变法运动,然而各方势力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暗中较量,变法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而借改革重新分配晚清这块利益蛋糕却是最终目的,更加激烈的派别斗争在一轮一轮的改革中展开,让清王朝逐渐走向瘫痪。无论是慈禧太后、袁世凯、李鸿章、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维新派、立宪派和革命派,乃至来自民间的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在权力的漩涡中此起彼伏、此消彼长。而无论是谁,只要踏入权力中心,都将毫无例外地转变成一种势力 既得利益集团,参与到各方势力的殊死搏斗中,最终走向同归于尽的死局,而封建王朝也将随着清王朝的轰然倒下走向终章 翻开本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 大历史观 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 本书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 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z大的20本书 。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
全书分两编,*编总论清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清史体例;第二编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部分,对清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 全书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考证翔实,具有极高的学术深度,在清史研究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为现代清史研究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以治军理政为中心,全面评述了传主的一生事迹。 《全传》前前后后写了十几年,四易其稿,*终写成于1949年初,是***系统研究左宗棠的专著。为撰写《全传》,作者参考了大量历史资料和前人著作,引用书目多达360余种,在已有的左宗棠研究著作中,无能出其右者。为了查找史料,有一段时期,秦翰才先生在上海鸿英图书馆将《申报》从创刊号始至左宗棠逝世止十多年的报纸逐日翻阅一过,而书中引用的《申报》材料不过十数条。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极可称道的。总之,本书足可作为学界进一步研究的基石。
本书讲述了 1600-1763 年间建州女真从中国东北的一个地方政权崛起成为 大一统 帝国清王朝这一波澜壮阔的开拓史--从努尔哈赤的崛起到皇太极五征察哈尔,从顺治朝的抗俄斗争,再到贯穿康、雍、乾三朝的六次清准大战。 本书为普通大众所写,采用一手资料,站在全球宏观视角,将以往单一的中国古代史融入世界历史。写法如抽丝剥茧,把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梳理得畅晓明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不疾不徐。作者依托坚实的分析,打破常规认知,讲述皇太极如何纠正努尔哈赤的 三大弊政 ,顺治帝对俄作战如何调兵遣将,康熙帝的军队改革,均令人信服;尤其善于考察历史细节,如书中设有八旗制度专题、清军火炮等武器详解、清准大战的对阵示意图等篇章,让读者在鸟瞰大历史图景下,获得身临其境的趣味。
本书深入探讨了晚清时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与外交信息体系的构建过程。作者通过考察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的书写模式,揭示了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间清朝如何逐步重建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的外交信息体系。本书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结合外交史、文学史、思想史与信息史,详细解读了晚清外交官如何书写 西方 ,并分析了这一过程中信息秩序的演变。 书中不仅结合了传媒学理论,剖析了使臣们如何运用不同体裁和传递方式构建西方叙事,还探讨了信息在阅读集团中的演变和重新利用。同时,本书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历史相结合,展示了晚清士人信息采集的多元性、内外张力,以及使臣自身文化、思想、社会关系对其信息整理方式的影响。 全书分为八章,从清朝政府对国外信息采集的局限开始,逐步展现了出使大臣的身份转变、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
朝政已成死结、财政陷入僵局、灾变此起彼伏、百姓离心离德,大明渐入死地,正在倾覆前夜
一本讲述十七世纪江南风雅巨擘钱谦益的精彩之作,围绕其诗文、人际交往、功过评说展开,通过解码他诗文中的典故、象征、隐喻,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立体的钱谦益形象。 本书从钱谦益的诗文入手,讨论了钱谦益对竟陵派的攻排,与柳如是的《东山酬和集》,与王士禛、钱曾等后学的交往,以及逝世100年后乾隆仍禁毁其诗文等诸多议题。同时关注到了钱谦益诗文在海外的流传与影响,以及其诗文在清末民初的 复出 。作者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文史考证、人际关系分析等多种方法,其中蕴含了作者长期以来对钱谦益研究、明清诗文研究的深度思考。
23岁初入官场,张居正是一个刚正不阿的理想主义者,却在亲历腥风血雨的内阁斗争后,痛悟了什么是政治,从此踏上一条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道路。 他不顾同僚鄙夷,勾结太监冯保,登上首辅之位,赢得皇帝和太后的信任,为改革大业铺平道路。他通过大收贿赂安抚戍边将领,起用贪官殷正茂平定西南叛乱,彻底解决由来已久的边疆兵患。他趁皇帝年幼,以帝师之名独裁擅权,一改官场颓靡习气,使政令 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他以辞官为由,胁迫小皇帝下旨,将反对者一一铲除,从而顺利推行新政,一举扭转帝国财政危机。 只要有助于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张居正便毫不在乎手段的正义与否。这让他一方面成为政敌眼里卑鄙的弄权小人,一方面又成为百姓心中伟大的救国英雄。 翻开本书,领略大明帝国张居正如何不择
嘉庆是一个存在感相当低的皇帝,人们提到他时唯一能想到的,就是那句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从自己那个好大喜功、喜好排场、晚年沉迷享乐的父亲乾隆手里接过来的,是一个 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 的天下,以及一个腐败成风、糜烂不堪的官僚体系。作为一个平庸的中衰之主,他既无能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也无魄力改变官僚们的尸位素餐,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势无可挽救地倾颓下去。 《嘉庆十八年:大清的滑落》以 乾隆与嘉庆的权力交接 清算和珅 陈德行刺案 淮安奇案 癸酉之变 铜钱通胀 英国使团访华 兵部行印失窃案 等历史事件为切入点,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嘉庆的个人性格、统治风格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嘉庆时代的中国社会,揭示了清王朝各种弊病的积重难返,并深刻反思了世界坐标下近世中国陷入愚昧落后状态
熊廷弼,明末 辽东三杰 之一, 有胆知兵 ,以严明称,但万历、天启年间因性格刚烈, 好谩骂,不为人下 ,招致颇多非议。他一生三入辽东,终为党争所陷,其跌宕起伏的官场人生,正是晚明政局的缩影。 本书围绕熊廷弼之死,记录了熊廷弼后十七年的人生,以及晚明的边防形势和政治争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剖析,书中一改熊廷弼过去相对单一化的传统形象,以公允持正的目光审视历史,深挖熊廷弼复杂、摇摆的政治生涯。作者以熊廷弼作为晚明史的小切口,刻画诸多细节,描摹出晚明众多历史人物丰满的形象,还原了大明危如累卵却无以自救的迟暮困局。
《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围绕东南第一要缺两江总督,通过 湘人江督格局 和 北洋下南洋 两个概念和进程的深入探讨,将道光、咸丰至民国初年东南地区三次大的权势转移揭示出来,为晚清政治格局的演变贡献一条新的解释线索。在此基础上,突出南北关系,并尝试突破内外轻重、督抚专政的争议,提出 有重心的同治 格局,用以理解晚清政治的特色及出路。
1900年庚子事变,清廷太后 西狩 。这一独立的历史事件,却关乎中华社会的历史走向。 作者以大历史的视野,小切口进入,使用新的研究材料,以丰富的细节展现这场起于一家一姓私怨、终于家国命运的大动荡。其间穿插晚清最后二十年的政治纠葛、人物关系、满汉冲突,在国际环境和民间宗教的背景下,呈现历史的生动,人物的鲜活,命运的悲剧。太后西奔关系万千重,晚清最后二十年乃至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脉络,在这里都看得见说得清。
书吏和差役,帝国之 爪牙 ,基层社会运行和帝国统治不可或缺之人。本书利用清代巴县档案中的丰富素材,向我们刻画了清代巴县衙门的差役和书吏们生动形象。通过辨析史料提供的丰富信息,作者挑战了人们对衙门吏役的刻板印象,探讨吏役在维系帝国统治与基层社会运行中的 合理性 (不可或缺性),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在清代县衙当中所实际扮演的角色,并思考其活动是如何可能影响到清代的国家与地方社会之关系。 在构建以 爪牙 为中心的清代基层社会运行的大叙事中,作者表现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将地方史、社会史、政治史,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学术样貌,对我们深入理解官僚制、国家与社会之关系、话语分析等社会科学所关心的重要问题皆富有学术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