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00~元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近代通史(全十卷,全新修订纪念版)-张海鹏主编,大型近代史专著,无出其右。规模宏大,通前后、通左右、通内外、通繁简,
    •   ( 230 条评论 )
    • 张海鹏马勇杨奎松等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本书为 中国近代通史丛书 的总论卷,本书分为中国近代史史书编纂的回顾、编纂《中国近代通史》的基本思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若干特点、把握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几个关键问题等5章,并附有 近代中国史事记略 。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 1864)》 本书分为跨入19世纪的中国、鸦片走私与禁烟、鸦片战争的进程与《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起义和建都天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等8章,对两次鸦片战争及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林则徐的禁烟销烟行动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历史事件进行了述评。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中国近代通史 第三卷: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

    • ¥980 ¥1960 折扣:5折
    •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全二册)
    •   ( 8298 条评论 )
    • 杨奎松 /2016-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近代中国有两个革命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中国革命究竟走向何种方向,决定于国共两党的力量消长与较量。这场较量持续了将近三十年,终,后起的、弱小的共产党战胜了国民党,并左右了中国后来的历史。两个革命党长期以来分分合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民党何以败,共产党何以胜?本书首度利用国共双方的各种档案文献及其他史料,对涉及国共关系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

    • ¥101.1 ¥128 折扣:7.9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
    •   ( 70 条评论 )
    • 王建朗曾景忠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价,分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抗日战争初期的对日作战,敌后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与大后方社会危机的出现,战时的文化、思想与学术,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等13章。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 ¥114 ¥228 折扣:5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
    •   ( 80 条评论 )
    • 姜涛卞修跃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为跨入19世纪的中国、鸦片走私与禁烟、鸦片战争的进程与《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起义和建都天京、第二次鸦片战争等8章,对两次鸦片战争及期间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林则徐的禁烟销烟行动和太平天国起义等历史事件进行了述评。本次修订,作者吸收了自2007年首版问世以来的新见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

    • ¥109 ¥218 折扣:5折
    • 甲午战争史
    •   ( 510 条评论 )
    • 戚其章 著 /2014-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在中国近代史上,甲午战争史是具有决定性、全局性和深远性影响的一场重要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日两国在近代的走势。《甲午战争史》是海内外公认的 甲午战争研究第1人 戚其章先生的代表作。在《甲午战争史》中作者以数十年扎实研究为基础,以极为严谨的态度,广采中日及英文资料、档案及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进行了全面展示,其中揭示的诸多细节和重要结论都成为该领域广为接受的公论,是甲午战争研究领域重要的一部著作。

    • ¥102.3 ¥125 折扣:8.2折
    • 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
    •   ( 80 条评论 )
    • 张海鹏李细珠 /2024-01-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中国近代通史 第五卷》梳理了清末民初(1901 1912年)这段近代中国历史转变关键时期的历史。本书试图在进一步揭示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同时,充分加强了对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的研究,尤其是力图揭示新政、立宪与革命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从本书中我们看到,当时的中国政治舞台上主要存在着三股重要的社会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他们各自设计了不同的社会政治方案,开展了既互有歧异又相互关联的社会政治运动,三股势力互争雄长。可以说,正是这三股势力的较量与消长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在清末民初的新走向。作者以详实的资料、通俗的语言、清晰的条理逐一记述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状况。此次全新修订版

    • ¥109 ¥218 折扣:5折
    •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   ( 1278 条评论 )
    • [美]罗友枝 黎安友 姜士彬/主编,赵世玲/译,赵世瑜/审校 /2022-04-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 世纪70 年代末,西方史学的研究取向发生了变化。年鉴学派史学家们放弃传统年鉴学派对经济、社会和变化的研究,不再支持总体史学,他们收编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把注意力转向小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社会边缘和公认价值的负面上,如巫师、离经叛道者等边缘人,到了80 年代更转向了视个人为研究主体,以政治、饮食、服装、日常语言、身体等为研究主题的新文化史。《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Popular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一书便是这次史学 文化转向 所影响的产物。

    • ¥132.7 ¥168 折扣:7.9折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全2册)
    •   ( 4194 条评论 )
    • 王建朗 黄克武 /2016-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两岸近代史学界合作撰写的中国近代史(1840 1949),参与者共57人。全书分晚清卷和民国卷,各卷又分别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通史,下册为专题史。本书论述了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展示了自1980年以来近代史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本次推出的是晚清卷。

    • ¥178.6 ¥268 折扣:6.7折
    • 汗青堂丛书·近代史精选(4册套装):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五四运动史+洪水与饥荒
    •   ( 22 条评论 )
    • 简又文 后浪 /2024-01-01/ 九州出版社
    •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 大清 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 清朝文化完全汉化 和 清朝文化充分保留了满洲特征 的两极观点之间,作者找到中间地带,利用丰富的多语种的文献资料,展开充分的讨论,提供了关于晚期中华帝国文化和社会的基本且完备的介绍。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本书囊括了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作者从太平军的角度重现这场运动,通过实地寻访考察,他收集了手稿、宣传单、印章、拓本、钱币等太平军的文物,结合史籍文献和外文资料,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之初的现实基础,从日常军事行

    • ¥190 ¥380 折扣:5折
    • 近世大变局中的知识人: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
    •   ( 30 条评论 )
    • 俞祖华 /2023-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面对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的碰撞,大变局中的知识人充满着矛盾心态。本书从三种视角切入,重点关注晚清民初社会变迁中知识人的成长路径、角色变换与心态转换:一是从宏观层面入手,审视晚清民初大变局中的知识界、思想界,考察新型知识群体的成长及心路历程;二是从个案分析入手,考察魏源、曾国藩、王懿荣、梁启超、吴佩孚等科甲出身的士子与严复、李叔同、辜鸿铭等海外背景的学人,面对时代变革所进行的思考、选择与努力;三是从地方史视角入手,考察近世胶东籍知识人的社会成长与精神成长历程。

    • ¥101.1 ¥128 折扣:7.9折
    • 翁同龢日记(附索引)
    •   ( 787 条评论 )
    • (清)翁同龢翁万戈翁以钧 校订 /2020-01-20/ 上海辞书出版社
    • 本书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1858年7月31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1904年6月27日),记叙了这一时期的许多重要史事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活动,内容相当丰富,被誉为晚清三大日记之一。据一些学者考证,翁同稣戊戌罢归后,为避忌讳,曾对日记中有关戊戌变法和维新派的内容作过删改。新版首先完善了日记的整体内容。已有的几种本子仅限于 涵版 《翁文恭公日记》所载的内容,即起自咸丰八年六月二十一日,迄于光绪三十年五月十四日的部分, 陈版 虽将军机处日记编入,但仅有1883-1884年的中法战争日记,尚缺1894-1895年的甲午海战日记。此次重新出版的《日记》除将此两种军机处日记全部收入外,还有一部分由翁万戈先生提供的翁同龢早期日记,包括己酉夏南归赴试日记(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初六日)和庚戌恭赴西陵日记(道光三十年九月十

    • ¥640 ¥1280 折扣:5折
    • 杨早讲史3册套装:城史记+说史记+野史记“活的近代史”
    •   ( 164 条评论 )
    • 杨早 后浪 /2023-05-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城史记》 作者选择了从童年到当下与自己发生联系的十座城:富顺、成都、广州、北京、天津、高邮、南京、上海、西安、合肥,阅读它们,思考它们。熟悉的街头、生活趣闻、文献档案揭开城市的过往,拼贴出一幅幅生动的城市图景,不经意地抖落出一个人、一条街、一段历史。作者举重若轻又妙趣盎然的笔调,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中产生共鸣,同时一座座城市的样貌、性格、味道都变得活灵活现。 《说史记》 作者在想象中亲临晚清民初社会现场,化身历史当事人,门房、丫鬟、学徒、记者、红十字会副会长 使用小小说或小说片断的方式,将一连串的历史想象力注入故纸堆,重述近代故事,名妓列传、商界传奇、名流逸闻、世间日常,都在细节的簇拥与填补下,重现宏大叙事遮蔽下的真实鲜活的晚清民国社会生活史。 《野史记》 晚清民国诸多名人逸事

    • ¥118 ¥236 折扣:5折
    • 宋案重审(修订本)
    •   ( 120 条评论 )
    • 尚小明 /2022-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百年宋案研究的问题在于研究者错将 宋案 等同于 刺宋案 。本书彻底纠正了这一偏差,明确揭示 宋案 实际上是由收抚共进会、调查欢迎国会团、操弄宪法起草、构陷 孙黄宋 、 匿名氏 攻击、低价购买公债以及刺杀宋教仁等多个情节次第演进与交错进行而酿成的复杂案件,并以极其细腻的考证,将看似毫无关联的各个情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彻底揭示出来,终令人信服地揭开了宋案一系列谜团。

    • ¥124.8 ¥158 折扣:7.9折
    • 戊戌变法(全四册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   ( 62 条评论 )
    • 中国史学会 /2021-09-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史学会主持,几乎当时所有国内著名历史学家都参与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大型资料汇编。其编纂时间之长、动用人力物力财力之多、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作用影响之深远,在中国近代史书籍编纂领域中是空前绝*的,也是研究近代史的学者所必须翻看、查阅之资料。本编《****》卷,共4册,共160多万字,初版于1957年,共收辑资料173种。大体按时间编排。注意保留了资料的完整性,没有分割。收入不少报纸,评论等期刊的资料。本次出版为影印195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 ¥826 ¥1180 折扣:7折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
    •   ( 760 条评论 )
    • 赵省伟 著 /2018-11-01/ 重庆出版社
    • 本书取材于法国《画刊》《世界画报》、英国《图片报》、意大利《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 《画刊》《世界画报》等法国画报创刊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世界上*早一批以图像为主体内容的期刊。该部分10余万字特约记者现场报道及近260张稀见版画为国内首次出版。 《图片报》创刊于1869年,收录众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幅单页和对开版画,因而成为全球画报界的翘楚。 《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创刊于19世纪90年代,是目前罕有的可以与法国彩色画报相媲美的涉及中国题材的画报。填补了中国早期影像历史的诸多空白,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出版价值。

    • ¥114 ¥228 折扣:5折
    • 孙宝瑄日记(全3册)(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   ( 761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童杨 校订 /2015-08-01/ 中华书局
    • 孙宝瑄(1874-1924)字仲玙、仲愚,浙江钱塘人。出身仕宦之家。其父孙诒经光绪时任户部左侍郎,岳父李瀚章任两广总督,兄孙宝琦晚清时出任驻法、驻德公使、顺天府尹,民国时任国务总理。孙宝瑄曾先后任工部、邮传部、大理院等职。虽然功名不显,但是学问涉猎甚广,交游多一时俊杰,如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夏曾佑、张元济、严复等。其日记于读书、交游、时政皆有较为翔实的记录,文献价值较高。曾以《忘山庐日记》为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初版于1983年,是学界引用率很高的文献。今已断版多年,且稿本已影印收入《续修四库》,不存在底本困难,拟重新出版。

    • ¥106.8 ¥148 折扣:7.2折
    • 创榛辟莽:近代史研究所与史学发展
    •   ( 126 条评论 )
    • 赵庆云 /2019-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史学进驻全国史坛中心。本书从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这一深具典型意义的史学研究机构切入,来探讨 十七年 间(1949-1966)史学发展的具体状况。作为 延安史学 的化身,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无疑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且在海内外有深广的影响力。某种意义上可以将中科院近代史所视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缩影。本书通过尽量挖掘、搜罗、综览不同类型的各种史料,相互比对各种公开发表的论文专著与档案文献及私人记述,以展现 十七年 间马克思主义史学丰富、复杂的发展状况及曲折的发展历程。

    • ¥101.1 ¥128 折扣:7.9折
    •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欧洲画报看日俄战争(全二册)
    •   ( 592 条评论 )
    • 赵省伟 编, 聂书江 赵开放 译 /2019-09-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本书取材于英国《图片报》、法国《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意大利《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共收录 500余张版画及原刊报道19万字。这批甚至在中国权威收藏机构都未曾一见的版画,不仅填补了日俄战争影像在出版领域的空白,而且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审视这段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历史。 英国《图片报》 1869年在伦敦创刊时就将《伦敦新闻画报》作为超越对象。其凭借众多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大幅单页和对开版画及活泼的版式,给《伦敦新闻画报》造成不小的冲击。 《小日报》《小巴黎人报》是 20世纪初法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份大众报纸,当时的发行量超过100万份。然而,刊登有精美彩色版画的副刊每期不超过2000份,流传至今的则更少,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周日邮报》《周日论坛画报》等意大利彩色画报创刊于 19世纪90年代,是目前罕有的

    • ¥125.4 ¥228 折扣:5.5折
    • 绍英日记(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全2册)
    •   ( 422 条评论 )
    • 绍英张剑 整理 /2018-11-01/ 中华书局
    • 《绍英日记》,绍英撰,张剑整理。绍英(1861-1925),字越千,满洲镶黄旗人,马佳氏。光绪末曾以京师大学堂提调身份东渡日本考查学务;又曾任商部右丞,充高等实业学堂监督;擢支部左侍郎,派充崇文门监督。宣统年间擢署度支部大臣,辛亥革命后,充任溥仪宫中总管内务府大臣,兼管八旗护军营及都护使之职。 《绍英日记》始于光绪二十六年,讫于民国十四年(1925),正当清末民初,跨越20世纪的前四分之一。其日记所记录的近代历史重大事件非常多,如庚子善后、五大臣出国考察、宣统退位、张勋复辟、溥仪被逐出故宫等;所关涉的近代重要历史人物也很多,如张之洞、载沣、载涛、徐世昌、陈宝琛、陆润庠、端方、罗振玉、盛宣怀、吴佩孚、段祺瑞、曹锟、孙中山、熊希龄、梁启超、赵尔巽、王国维等等。《绍英日记》对清末民初

    • ¥105.4 ¥146 折扣:7.2折
    • 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修订本)
    •   ( 63 条评论 )
    • 马敏 /2022-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所论,从古代 士 阶层的兴起、传统绅士阶层的形成和演变、绅商合流的萌发,一直延伸到近代绅商阶层的形成及其角色和作用;同时又通过绅商阶层的类型区分、社会属性、社会功能、政治参与的探讨,与西方的早期资产阶级作众多层面的比较,陈述对于 市民社会 、 公众领域 以及现代化进程中官商关系的见解。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推进近代中国绅商研究,而且可以深化人们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及其结构、体制变化的整体认识。

    • ¥132.7 ¥168 折扣:7.9折
    •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
    •   ( 844 条评论 )
    • 赵妍杰 /2020-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但在近代中国,家庭却沦为革命的对象。这样一种挑战人类基本社会体制和普遍伦理的反常现象,却长期被中外学界视为正常,甚或作为一个正面现象坦然接受,迄今亦然。本书研究近代中国的家庭革命,探讨这一视反常为正常的现象何以发生及怎样发展。在传统政教体系崩溃的进程中,家庭面临国家、天下(世界)、个人、社会等等力量的冲击而丧失了 未来 的过程。家庭革命是相当复杂、深刻的,既包括进步改良之意,也包括根本废除之意。中国在近代国际竞争中的失败,造成读书人不仅激烈质疑传统,也开始对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深刻反思,并试图重新构建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家庭革命虽更多表现为负面的批判和改革,其实集破坏性与建设性于一体。当然,本研究不是考察实

    • ¥101.1 ¥128 折扣:7.9折
    • 面向西方的书写:近代中国人的英文著述与民族主义
    •   ( 102 条评论 )
    • 李珊 /2022-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以近代中国历史演进为基本的时间线索,从整体上追溯近代华人英文著述的发展脉络。作者在整理近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华人英文著述书目的前提下,探究不同历史时期内集中出现的不同写作主题,以期呈现清末以来华人用英文进行写作及翻译这一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之大略面貌,并且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作家本人的身份及写作的具体语境,对不同时期内具有代表性的英语著译文本进行个案分析,把握其中所包涵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呈现形式,由此探讨这些作品的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价值,发见其间所折射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幽微曲折之处。

    • ¥101.1 ¥128 折扣:7.9折
    • 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1840—1949)
    •   ( 68 条评论 )
    • 于沛 /2021-05-18/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的学术史著作,起讫时间为鸦片战争前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正是近代中外的历史大变局,催生了并发展着与时代同行的中国世界史编纂。这是中国世界史学科的宝贵遗产,历史的启迪、经验抑或教训,都值得认真总结。本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世界历史编纂的丰富内容、生动的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表现出的某些规律性内容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 ¥182.8 ¥238 折扣:7.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