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性思考,对今天的读者也不无启发作用。七十多年来,这本书在海峡两岸风行不辍,不愧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沈渭滨先生说: 这本被他称为 初步报告 的著作,篇幅虽小,学术含量却很高 近百年的史事写得深入浅出,好读耐看。 本次再版,全面校订文字,并搜集增补作者相关文字九篇,内容大为丰富和完善;同时,收录彩色历史图片十六幅,以帮助读者理解历史情境。
曲折动荡的长江三峡,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中国自然史上的潮信地带。鸦片战争,揭开了十九世纪开始的中国两千年一遇的 社会文化大转型 现象的序幕。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 人文史观 一如 自然史观 ,1840 年的一场战争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长河须历经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通过三峡进入壮阔的太平洋。唐德刚交融三峡史观与人文探索于本书,成就了一部客观而深入的中国近代史。
安庆之战后,曾国藩总督两江,指挥清军与太平天国进行最后决战。曾国荃胆大心细,率军直捣金陵,逼迫洪秀全将攻打上海的李秀成调回,从而进入战略防御。湘军逐渐掌握战争主动,经过浴血奋战,最终拿下 天下第一功 克复金陵,彻底消灭太平天国。 打下天京,曾国藩步入人生巅峰。为了保全身家性命,他主动裁军、勒令弟弟养病,处处谦恭退让。曾国藩的急流勇退,反而招来朝廷的种种刁难和打压,多次提出辞呈却不被允许,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在剿捻战事中,曾国藩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策略被朝廷斥责 畏敌不前 ,遂坚辞主帅,重返两江。在两江总督任上,他得以施展治民理政抱负: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开科取士、整顿盐务,江南地区得以迅速恢复元气。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藩积极发展洋务,致力于将传统儒学与现代科学相融通。就在曾国藩致
青年历史学者羽戈观察分析晚清政治的最新力作。适逢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执政者面临新旧思想的交替,是拥抱新思想,还是固守旧手段?羽戈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一历史线索,深度分析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奕?等人的知识结构与素养,以及在时势之中各自所作出的决策,剖析其复杂的心路历程,总结治国理政的经验与教训。羽戈指出,回溯晚清历史,往前多谈制度,而忽略人,而我们谈国运,终归还得落到个体。
本书集中讨论历史上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的军事与外交活动。 作者对交战双方的军队编制、人员、兵器、统帅以及军费等方面进行详尽的检讨,改变以往近代史研究者较少从上述角度揭示中国方面失败原因的做法,还原了19世纪的一段重要历史。作者指出,庞大的中国军队之所以败给了数千名敌军,除政治的原因外,还因为当时中国军事建设,如战备、训练、军制、指挥调度系统,甚至常为国人自豪的兵法都存在很多问题,难以适应殖民时代工业大国的侵略战争;而在外交上,通过广州反对英国人入城的斗争、公使驻京两事的重点分析,作者指出,清廷上下 天朝 观念和体制在面对西方列强时的外交 失矩 ,说明传统国家在适应国际社会的过程中榫卯不合的种种痛楚。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是茅海建系统研究鸦片战争历经十余年所得成果。茅海建详尽考订了与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目前影响重大,有关著述已出版不少。《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修订版)》的研究可谓推陈出新,茅海建一系列独到创见可能在学术界引起争议,相信这种争议将有助于深化中国近代史研究。
本书主要论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开始越出传统运行轨迹而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全书共20章,作者以总揽全局的气度和全新的史学视角,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近代中国社会极其复杂的历史图景。本书研究了近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从经济、政治结构,到城乡基层组织的变化。探讨了近代社会变化的内部因素,及其外部因素影响下导致的社会习尚的改变。考察分析了深刻影响社会上层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他各种社会思潮。作者的宽阔视野还关注到社会的其他各个层面,如宗族、行会、会党、人口、移民、社会心理、文学、电影、戏曲等等。书中极富思辨的论述,准确而深广地再现出百年中国的急剧变革。在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中享有盛誉的这部历史读物,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读,也是其一大特色。史诗般的语言贯穿全书,遣词典雅,文采焕然,情感自然流露,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是一本反映辛亥年保界救亡运动的作品。1911年,英国侵占云南片马,法军陈兵中国云南边境,沙俄借修订《伊犁条约》及附约之际,企图攫取新疆、蒙古等地的多种权利。传说列强在巴黎集议,计划瓜分中国,仅留河南、陕西作为中国土地。在边疆和民族双重危机进一步加剧的情势下,当时的政界、商界、学界、华侨、留学生等群体掀起了保界、拒约与爱国救亡运动,并迅速影响全国,成为保路运动的前奏;而在舆论准备、社会组织、发展商团等民间武装等方面,为辛亥革命做了准备。本书广泛收集中日两国的资料,汇编成集,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从 一枪不放司令 到 民族英雄,千古功臣 ,张学良如何完成蜕变? 张学良与中共秘密结盟的目的何在? 中共与张学良之间的 西北大联合计划 为何半途而废? 张学良加入过中国共产党吗? 西安事变到底谁是主谋? *为什么说 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之灾中解救了出来 ? 中共与张学良的结合,何以*终演变成了 兵谏 ? 本书介绍了在西安事变之前,在事变期间,以至于在事变善后的过程中,张学良和中共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中共对于整个事变起过怎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身为十几万东北军的统帅,深得蒋介石器重的张学良,何以会冒险与自身尚处于极度危险中,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几万红军暗通款曲,甚至于把宝押在中共身上? 著名历史学家杨奎松先生运用中外权威资料,梳理这段历史公案,其精辟的解说、合
1885年至1924年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与文化变革,这场变革根本上是由人们思想上的转变引起的。本书追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形成,探讨经历过两千多年君主统治的中国人,为何在清末民初不再相信君主制,并且如何在新观念上建设新的国家。作者娴熟运用各类史料,不仅梳理主要政治思想家的思想演变,分析大众政治文化中反映出来的观念,还重点阐释 公民 主权 等概念在中国被吸收与改进的过程,为中国从旧式王朝向现代国家的关键转型提供了新的解释,对有关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经典话题亦能有所启发。 方法论上,本书将近代中国国家观念的演变置于国内政治斗争以及对帝国主义反应的大背景之下,勾勒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的清晰脉络,提供了一种对跨文化知识交流的有益探索。
历史小说《甲午战争》以袁世凯、李鸿章、日本的陆奥宗光、朝鲜的金玉均为中心,以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为始,详细讲述了自朝鲜的壬午兵变到甲申政变,从日本处心积虑发动战争到后李鸿章出面收拾残局,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整部小说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作者引用大量史料,客观地描写了那个特殊时代不同利益团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刻画出垂老的晚清是如何被青春萌动的明治日本打败的,引发读者对历史的思考与追问。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内幕?朝鲜又扮演了怎样的关键角色?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过: 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百余年,政局波谲云诡,社会变化急剧,众多风流人物演绎着各种悲喜剧,构成了跌宕起伏而又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这一段历史是我们的昨天,它与现实息息相关。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读者清晰地了解、感知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是我们编写这样一本通俗历史读物的出发点。 《一本书读懂中国近代史》全书按照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脉络划分为12个篇章,采用由点到面、繁简结合的编排和写作方式,立体呈现近代百年历史发展进程。每个篇章由篇章概述、大事年表、历史故事、相关链接等栏目组成。另外,辅以小常识,并插入相关历史图片。这些栏目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有机连为一体,以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饱览百年风云
《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是一部大纲性质的著作,是被称为 怀太史公之才,抱张骞之志 的民国史学家、外交家蒋廷黻先生的代表作。该史书从鸦片战争记录至辛亥革命,将近百年的演变和人物一一道来,没有枯燥的考据、史料的堆砌,却尽显家国命运、社会发展之趋势。概括说,蒋氏的史书为大纲性质,以中国的近代化为脉络,提出了中国人能否近代化将关系国家兴亡的观点。《中国近代史》构建的史学框架和断代史体系,曾引领了近代史研究的风潮,为后来的研究者所推崇,被称为近代中国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本书下半部分特设了附录专属章,有助于理解蒋氏近代史的厚重思想。
清朝是战争频仍的朝代,从马背上征战得天下,又在隆隆炮火中为革命所推翻。《清朝涉外战争史》一书聚焦清朝的涉外战争,内容包括从康熙年间的雅克萨之战一直到20世纪初期的八国联军侵华等12场清朝涉外战争。作者以采集史述为主,稍加补缀而成,内容引述严谨,史料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本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只记录战争经过,不搞分析,功过是非,读者自辨。二是视角问题,中外互参,各种观点都摆在一起。三是梳理到位,既有雅克萨之战、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比较常见的战争,也有甲戌之战、甲申之战等不太常见的历史。
十九世纪中叶,东西两半球各自发生了一场大规模内战。西半球那场发生在崛起中的美国,东半球则发生在日益衰颓的中国。而当时的全球霸权英国,则在其间发挥了关键性影响。大清帝国这场内战,台湾称为太平天国之乱,大陆则视之为革命或农民起义。奇特的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是当时中国为数极少的基督徒,他在屡试不第之后崩溃瘫软,断断续续做异梦四十天,数年后宣称自己是上帝的第二个儿子,并开始领导宗教运动,随后转为政治军事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嵌入全球贸易体系中,西方列强的外交与军事力量对清廷或太平天国更有一定的影响力。西方各国的舆论甚至国会内部,对于是否干涉这场战事各有看法,但才刚攻进北京并放火烧掉圆明园的英国最后却选择帮助满清朝廷。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认为,英国介入使得清廷多活
nbsp nbsp近代是中国历史上面临 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从传统向现代过渡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段时期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十五讲(修订本)》邀请名家以专题讲义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近代中国著名实业家、近代中国中层社会、近代中国股市兴衰、近代中国风俗流变、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近代中国灾荒人祸等十五个大问题。不仅在选题上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兼顾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社会等各方面,力求反映中国近代史的不同层次与面相。
慈禧太后在晚清危亡之际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康有为要对戊戌变法的失败负多大责任? 李鸿章为何自称 裱糊匠 ? 孙中山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民国 国父 的? 《走向辛亥:从孙文崛起看晚清落日》以辛亥革命为契机,百科全书式展现了从晚清到民国的军政、经济和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书中对慈禧、李鸿章、康有为、孙文等人进行了细致刻画,对各派系间的斗争进行了深度还原,并补充了一些被忽视的关键细节,是了解这段历史不可多得的通俗读物。
19世纪的茶叶与鸦片贸易如何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命运?茶叶如何成为一种全球性商品,获得英国人的青睐?鸦片为什么突然在中国泛滥成灾?中国为什么没能抓住茶叶贸易的机遇?在全球化大潮中,茶叶在西方的命运与鸦片在中国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 本书立足于全球史的视野,以茶叶和鸦片为切入点,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社会科学理论,全面展现出19世纪茶叶与鸦片贸易的盛衰变化,并对茶叶经济与鸦片经济进行了对比,指出二者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深度揭示中国在19世纪全球化中的真实处境。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收入石川祯浩考证中国近代史实的论文15篇,聚焦在两个问题上:一是晚清民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二是1920年代的国民革命。作者在大量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巧妙提出问题,加以严谨论证,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治学风格。如对晚清 睡狮 形象的观念溯源,对 黄帝 符号流行的解读,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告示牌的考证,都经过缜密的考辨,得出了扎实的结论。《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的出版,将有助于推动国内研究,也会引起一般历史爱好者的兴趣。 《中国近代历史的表与里》尚未出版日文版。所收论文,少数已译为中文发表,此次作者做了重新修订。其他原用日文或英文发表,作者免费授予版权。只需支付译稿费。
重读北洋时代,一定要重读晚清,重读北洋时代的民国,则一定要重读北洋军阀之 赳赳武夫 。 袁世凯遗址畅想,对黎元洪故宅的寻访,段祺瑞旧居及其他,吴佩孚遗迹考,张作霖的空穴与故宅 几个大人物的文韬武略,让一个转瞬即逝的时代,没有轻易地在人们的记忆里匆匆流失。 《文武北洋:枭雄篇》聚焦袁世凯、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五位武人,以人物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探究共和发轫期的政坛风云,追述晚清民国大变革时代的升降沉浮。作者多年来潜心于收集爬梳民初史料,寻访相关故址遗迹,亲身到每一处现场踏勘,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历史 ,以崭新的角度、生动的笔触,呈现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期间的政治生态、人物风采 本书首版2004年,在北洋时期的书中,今已成为寥寥可数的经典之作。这一新版,把其中的 武人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势力入侵的不断深入,清廷迫于形势,被动反应,在穷途末路之下,学习西方,开展图新变革。爱新觉罗 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在整个运动中,走出了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袁世凯等洋务先锋人物,作品展示了在弱肉强食的变局之下,洋务派为维护国家权益与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自强抗争,以及为此饱受的苦痛与无奈。《晚清洋务运动始末》第一次全景展现了晚清洋务派在寻求国家自强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艰难抗争,反思晚清洋务运动的成与败、得与失,解读洋务派的时代际遇,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借此深化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