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   ( 11786 条评论 )
    • (美)胡素珊 /2014-07-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是美国著名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胡素珊(Suzanne Pepper)的代表作,是西方学者较早对“国民党如何失去大陆政权”这一历史命题进行全面系统、客观中立研究的重要学术著作。关于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作者并不满足于以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解释,而是在中国内战的各个层面上对两党进行比较:与学生和知识分子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措施,对工业的管理,财政措施等等。作者的论述基于对政策文件的认真剖析和对政策实际实施及其影响的综合考察,从而细微客观地揭示出共产党是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获得民心和政权的。

    • ¥54.7 ¥76 折扣:7.2折
    •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上卷
    •   ( 13637 条评论 )
    • (美)费正清 编,杨品泉 等译 /2007-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剑桥*史(1912-1949年)上卷》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的12卷的中译本。 主要论述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前的历史。 本书分12章,分别由费正清、费维恺、安德鲁 J内森、詹姆斯 E谢里登、陈志让、计华茨、李欧梵等亨誉世界的著名学者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与动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书后还附有详尽的书目和论述各章有关资料和论著的书目介绍。

    • ¥76.8 ¥100 折扣:7.7折
    • 转折:194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
    •   ( 1057 条评论 )
    • 刘统 著 /2023-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在我军粉碎了国民党妄图速胜的企图后,国民党军队改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延安陷入危急。面对国民党胡宗南等部的进*,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抉择。自1947年3月起的一年多时间,中共中央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成功实现了战场形势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折。 本书是国内研究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全面、最详尽的成果之一。全书以恢宏而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战斗现场的惊心动魄,讲述了转战途中的千钧一发,展示了党中央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历史雄辩地证明: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党的胜败,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 ¥68.6 ¥98 折扣:7折
    •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周月峰 著
    •   ( 589 条评论 )
    • 周月峰 著 /202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面相来表述全体,在中外学界都很流行。新文化运动就是如此,既存研究多以《新青年》及北大师生辈的声音来概括整个运动,而忽视其多元并进的一面。在当年具有重大影响的 梁启超系 ,也有其自身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希望 以解放求改造 ,创造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实现再造文明,其目标和方式都与北大师生辈有所不同。同时,该群体并非既存言说中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而是新文化运动的构成性力量,参与且形塑了时代的思潮。后来被历史记忆所抹去的,也不单只是他们的文化观点与作为,更重要的是抹去了这一构成性作用。本书侧重思想的过程与肌理,以 梁启超系 这一群体的故事为主线,重访 另一类 新文化理念,呈现了全新的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

    • ¥62.8 ¥78 折扣:8.1折
    • 【2023中国好书】天下国家道理--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
    •   ( 141 条评论 )
    • 林尚立 著 /2023-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全书共20章。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原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宏大视野,以通俗、简洁、有力的文字,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到中心、从稚嫩到成熟、从成功到伟大的成功之道,并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成功带入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天地,使自己的创造实践变成一种有根、有源、符合人类发展前进方向和时代要求的新型文明,是一本精心创作的通俗理论读物。

    • ¥72 ¥88 折扣:8.2折
    • 甲骨文丛书·中国1945:中国革命与美国的抉择
    •   ( 15651 条评论 )
    • 理查德·伯恩斯坦Richard Bernstein);季大方 /2017-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1945:中国革命与美国的抉择》一书主要讨论的问题是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面对复杂的中国时局美国的政策抉择。 1945年,驻华美国官员试图达成三个自相矛盾的目标:其一,阻止中国爆发内战;其二,保证美国政府不卷入这场战争;其三,阻止共产党及苏联从美国与蒋介石政府手中夺去对中国北方的控制权。然而,与共产党人合作能避免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或者给予蒋介石政府更多支持就能够避免其垮台并能建立一个亲美国的中国政府进而可以避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作者认为,无论当时美国采取怎样的政策,都不可能根本改变历史的走向,决定中国未来结局的绝不是美国政策,而是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自身的力量;拥有巨大但并非无限的实力的美国从来就没有对中国实施决定性的控制。

    • ¥60 ¥76 折扣:7.9折
    • 战上海(央视2018年度中国好书、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四史”学习热卖读物、学习强国、解放日报连载推荐)
    •   ( 9252 条评论 )
    • 刘统 /2018-12-01/ 学林出版社
    •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重现了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计划解放大上海到1950年国民党军从舟山群岛撤退的 大上海解放史 。不仅有主体战役,还有反特务、反封锁、反轰炸,以及 银元之战 物价之战 。讲述了70年前我党如何以强大的理想信念和政治智慧、依靠广大群众解放大上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风采,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战胜国民党。 作者刘统摆脱了传统军史写作的框架,将目光投射到上海解放的全貌。不仅包括了1949年上海战役,还将更多的笔触放在了为恢复这座城市的生机和运转,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打击投机,稳定市场;清除匪特,保卫安全;改造旧社会,注入经济活力等种种举措。这样的写法,更能凸显解放上海的深远意义和内涵。

    • ¥88 ¥88 折扣:10折
    • 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 王笛
    •   ( 1038 条评论 )
    • 王笛 /2023-06-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 叙事 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 街头文化 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 ¥87.8 ¥109 折扣:8.1折
    • 抗战外援:1937-1945年的外国援助与中日货币战(中国抗战时期货币金融的全景记录)
    •   ( 6820 条评论 )
    • [美]阿瑟·N.杨格 著 , 李雯雯于杰 译 /2019-08-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抗战时期货币金融的全景记录,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1937-1945年间国民政府的财政状况,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金融援助,以及穿插其间的中日货币战的情况,作者站在政府财政顾问的角度,理性分析了抗战时期中国政府经济政策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就,批判分析了战时中国接受的外国援助的进程以及得失。作者从在华外国人的角度回忆了那段历史,因此本书是一本个人回忆录,战后作者通过多方渠道搜集查证了自己未掌握或语焉不详的史实以及资料,将自己的论述补充得更为完整可信,因此,本书更是一本珍贵的历史著作,能够为读者认识1937-1945年这段时期的中国以及中国的抗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

    • ¥63.3 ¥88 折扣:7.2折
    • 民国时期的学术界 海外中国史研究 桥川时雄
    •   ( 791 条评论 )
    • 桥川时雄 著,高田时雄 编,樊昕 译 /2023-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桥川时雄是近代日本知名的汉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前在北京生活了近三十年,1920年代初在北大做旁听生,认识了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等中国学者,听过李大钊、胡适、黄节、鲁迅等教授的课程。桥川生前重要的事迹是主持编纂目录学著作《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收录的各篇,来自一个日本人眼中民国学术界的方方面面。亦旧亦新的时代,思潮、主义、学派,各擅胜场,这些触动作者心绪的率直写照,既来自发生现场的观察,也包含作者个人的学术趣味与志向,不失为研究民国时期学术史的一批珍贵资料。

    • ¥61.2 ¥76 折扣:8.1折
    • 黎东方讲史·细说民国创立
    •   ( 72 条评论 )
    • 黎东方 著 /2019-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 讲史 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七次起义、 苏报案 、保路风潮、武昌起义等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 细说体 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 ¥50.7 ¥62 折扣:8.2折
    • 决战:华东解放战争 1945~1949(解放战争系列丛书)
    •   ( 625 条评论 )
    • 刘统 /2017-07-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 解放战争 系列之一。此为《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作者为著名军事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讲述了华东野战军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新改造俘虏兵化敌为我、充分发挥群众支援战争的优势,以及通过情报、渗透、策反等工作,在华东战场不可思议地吃掉国民党军的精彩过程。重点介绍了苏中七战七捷、莱芜大战、激战孟良崮、山东大反攻、淮海战役、向江南进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紫石英 号事件、战上海等内容。

    • ¥72 ¥88 折扣:8.2折
    • 鸣沙:“战时繁荣”:1937—1945年温州的经济贸易及其统制
    •   ( 96 条评论 )
    • /202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之研究,聚焦于比较为此前学者所忽略的区域性战时 繁荣 问题,探讨 1937-1945 年之抗日战争对区域经济贸易及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研究以被誉为战时 东南唯一口岸 以及重庆国民政府 输血线重要据点 的温州为中心。 战时繁荣 则是本成果讨论之核心线索,以此作者将贸易发展、统制政策、工业替代以及社会影响等贯穿起来进行整体性的分析。使读者对战时中国之复杂历史有新的理解。 本书在区域上虽以温州地区为考察中心,但具体叙述与分析仍以经济贸易活跃地为 主。经济统制政策当然涉及到温州大多数地区,也与海滨、关隘、市场集散地有关, 工厂创办则集中于城区以及少数接近资源的市镇。人群方面,本研究希望尽量将战争时期 人 的历史能够描绘出来。因此,无论是讲到商业勃兴,还是统制政策落地,或兴办工厂,全书各板块,都会关注特定的

    • ¥70.3 ¥89 折扣:7.9折
    • 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
    •   ( 160 条评论 )
    • 张士义 /2021-10-01/ 东方出版社
    • 《毛泽东在历史转折关头》择取了历史转折关头发生的若干重大事件,运用手资料和心理写实手法,对毛泽东在非常时期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的探寻和剖析,意在再现历史细节,展示伟人的智慧、气魄和决策艺术。作者以档案材料 "画龙"、以研究心得"点睛",使该书呈现出信(反映历史原貌)、达(语言通俗流畅)、雅(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三大特点。

    • ¥53.7 ¥68 折扣:7.9折
    •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山东敌后的关系研究
    •   ( 16 条评论 )
    • 黄昊 著 /2023-11-01/ 上海三联书店
    • 本书深入挖掘海峡两岸大量文献资料,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山东敌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考察与梳理,既有大的历史背景的长时段关照,也有具体而微的个案研究。全书从比较视角对抗战时期国共在山东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考察,揭示了中共山东抗日根据地由无到有、由弱到强,成为全国抗战重要战略支点的历史必然性。同时对于国民党在山东敌后失败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客观分析,更深入地展现了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艰巨性与复杂性。本书的研究对于深刻理解中共对抗战的推动作用提供了新的维度,彰显了中共抗战中流砥柱作用,使爱国主义与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 ¥74.3 ¥88 折扣:8.4折
    • 消遣:从金石艺术到中国现代史学
    •   ( 9 条评论 )
    • 宗小娜 /2024-05-3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作为一个学术领域,金石学起始于北宋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金石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金石提供了中国古代学者和艺术家的吉光片羽。作者通过对金石学在晚清和近代的变迁,讨论作为古代文人消遣和收藏鉴赏手段的金石学如何演变为现代历史学的一个领域,期间,传统金石学的研究方法、思路、与新的历史学方法、考古学方法交融,逐渐变为现代中国历史研究的新领域。由此,读者也可以窥见现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对文化史、艺术史以及现代中国思想史感兴趣的人,以及研究不同社会的古文物发展历史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大有裨益。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 白谦慎 对于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 ¥60.4 ¥75 折扣:8.1折
    • 甲骨文丛书·恶魔之城:日本侵华时期的上海地下世界
    •   ( 2910 条评论 )
    • 保罗·法兰奇,(PaulFrench) 著,兰莹 译 /2020-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日本侵华时期的上海,罪恶深渊中的两个男人在围城之中,演绎了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在耽于享乐的上海,维也纳人乔 法伦得以积累资本并逐渐获得赫赫声名。他是歌舞表演之王,他的名字在臭名昭著的 歹土 夜总会 法伦之家 的霓虹灯招牌上不断闪耀。美国逃犯杰克 拉莱带着被酸液腐蚀的指尖,以 老虎机之王 的身份,在上海闯出一片天。 衣冠楚楚的乔 与 幸运的杰克 犹如两颗殒石在空中轰然相撞,随后又在狂乱的挣扎中携手合作,抱团熬过这座城市彻底沦陷前的*后一段日子。 保罗 法兰奇还原了旧日上海 歹土 外侨的生活,还原了那里的种种罪恶,生动再现了这座城市长期以来被人忽视的一段历史。

    • ¥56.8 ¥72 折扣:7.9折
    • 五四后三十年
    •   ( 622 条评论 )
    • 陈旭麓 /2019-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陈旭麓先生的这本《五四后三十年》,是《近代中国八十年》的姊妹篇, 该书以 五四 为发端,讲述了五四后三十年的中国历史。书中对中国的社会形态做了特别认真仔细的分析,该时期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夹缝中发展,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都处在严重的裂变和不断地就冲突中,表现为一种特有的社会形态,也是前所未有的。以此为研究对象,不受朝代的限制,也不因新旧民主的界限而分割,全面地、纵深地论述这个社会的新陈代谢关系,

    • ¥68.6 ¥98 折扣:7折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华民国卷(修订本)
    •   ( 619 条评论 )
    • 傅林祥 /2017-09-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卷 傅林祥 郑宝恒 著 本卷依据各种政府公报、全国行政区划表、内政年鉴等官方资料及各省年鉴、新旧方志、地图、文集等对*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的变迁过程进行了详尽的考述。 全卷分为三编,注重全面掌握*手的原始资料,并充分吸收*的研究成果。 绪编简述民国时期对行政区划变化产生过影响的各个政权从产生至消亡的过程。 上编阐述民国时期各种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过程及特点。 下编分述各个行政区划个体,包括由国民政府划定的各省、直辖市、地区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具体变迁过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与日本扶持的伪政权统治地区的政区变化。 本卷对辛亥革命爆发后南方各省的行政区划改革与变动,民国初年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地区 自治 对当地行政区划的破坏,直隶、山东、河南等省的县佐设置过程,以及民国

    • ¥93.8 ¥130 折扣:7.2折
    • 寻找马吉影片(南京大屠杀铁证回归南京全纪实;SHOU度披露《拉贝日记》、马吉影片公开背后的故事)
    •   ( 0 条评论 )
    • 陈旻 著,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编 /2024-05-01/ 译林出版社
    •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留下来的外国友人,用手中的笔、相机、摄影机等,记录下日军的南京大屠杀暴行,掌握了把恶魔送上刑场的重要证据。其中,马吉牧师拍摄的16毫米胶片影像,以及拉贝记录的《拉贝日记》,是最为重要的史料文献,已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作者详细记录了各界爱国人士寻找马吉影片的艰辛过程。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为寻找南京大屠杀证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在各方通力合作下, 37分钟 版马吉影片被成功追回。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本书全方位揭示了马吉影片的重要性,并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暴行的真实情况公之于众。鲜活而深刻的描写,凝结着几代爱国人士的奋斗与奉献,蕴含着对和平的不倦追求。

    • ¥78 ¥78 折扣:10折
    • 黄体芳集(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全2册)
    •   ( 195 条评论 )
    • 俞天舒 /2018-09-01/ 中华书局
    • 黄体芳(1832 1899),字漱兰,号循引、莼隐,别署瘦楠、东瓯憨山老人,浙江瑞安人,人称瑞安先生。咸丰元年(1851)举人,同治二年(1863)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曾任福建、山东、江苏学政,累官至内阁学士、兵部左侍郎。与张之洞、张佩纶、宝廷四人,时称 翰林四谏 ,为清流派之健将。 本书为黄体芳著作集,是《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之一种,共约55万字,分为八卷,系统整理黄体芳的奏疏、谕札、文牍、书信、序跋寿文祭文、诗歌联语、律赋、笔记。书后有附录,收录近人对黄体芳的评述及根据新研究成果编纂的黄体芳年谱。

    • ¥63.5 ¥88 折扣:7.2折
    • 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   ( 94 条评论 )
    • 卢征良 /2023-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 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 为国破产 ,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灰扼杀启新、华商等中国民族水泥企业。 本书是一部以商品倾销为主题的经济史专著,展现了绝境之下,民族水泥企业、南京国民政府、各类社会团体共同上演的一场民族经济保卫战。

    • ¥77.4 ¥98 折扣:7.9折
    • 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927—1937)
    •   ( 0 条评论 )
    • /2024-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1927-1937年为主要考察时段,运用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突破昔日成果分散与零星的局限,采用历史比较法,对高校进行分类对比,对不同专业与区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进行横向比较,探讨毕业生就业的异同与特点,客观公允地评价国家、社会与学校的作用。从社会转型的宏观视域,系统阐释大学生就业的总体走向与特点,力图还原当时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提出中国大学毕业生因所属学科不同,其就业呈现诸多差异。

    • ¥88.4 ¥108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