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原始记录。 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手资料。
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发动全面内战。战争初期,在我军粉碎了国民党妄图速胜的企图后,国民党军队改行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延安陷入危急。面对国民党胡宗南等部的进*,毛泽东和党中央作出了主动撤离延安的战略抉择。自1947年3月起的一年多时间,中共中央开始了艰苦的陕北转战,成功实现了战场形势由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折。 本书是国内研究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最全面、最详尽的成果之一。全书以恢宏而不失细腻的笔墨,描绘了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再现了战斗现场的惊心动魄,讲述了转战途中的千钧一发,展示了党中央谋篇布局的高瞻远瞩。历史雄辩地证明: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党的胜败,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 五四 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 五四 历史图景。
本书以蒋介石日记为主要依据,辅以其他国内外重要相关史料,带领读者探寻蒋介石的生平及内心世界。在本书中,杨天石通过大量引述和分析研究蒋介石日记,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及权威的资料,以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了青年时期的蒋介石、参加革命的蒋介石、**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蒋介石、内战时期的蒋介石、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家庭生活中的蒋介石等等。通过史料的挖掘,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其思想发展历程,带领读者追寻真实的蒋介石。 本书于2008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曾获全国31家媒体及中国图书学会共同评选的 年度十大好书称号 。此次插图增订本。一方面,对原版的文章进行部分调整,删除个别篇目,增加杨天石先生的一些**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配上珍贵的图片资料,如蒋介石日记原件影印、台湾及美国关于蒋介石的重要文档影印资料,蒋
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全书共20章。作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原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宏大视野,以通俗、简洁、有力的文字,系统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从边缘到中心、从稚嫩到成熟、从成功到伟大的成功之道,并着重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把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成功带入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天地,使自己的创造实践变成一种有根、有源、符合人类发展前进方向和时代要求的新型文明,是一本精心创作的通俗理论读物。
《剑桥*史(1912-1949年)上卷》是《剑桥中国史》系列丛书中的12卷的中译本。 主要论述国民党定都南京以前的历史。 本书分12章,分别由费正清、费维恺、安德鲁 J内森、詹姆斯 E谢里登、陈志让、计华茨、李欧梵等亨誉世界的著名学者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与动向,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书后还附有详尽的书目和论述各章有关资料和论著的书目介绍。
在近代化过程中,中国的县制经历了各种改革和演变,主轴是 官治 与 自治 两种基本模式的相互排斥与结合。《官治与自治:20 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县制》在简述中国古代县制的基础上,对清末、北洋政府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的县制演变进行了系统、翔实的研究。研究重点包括:各时期县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官治与自治的县行政组织及职能,区乡地方自治组织和运作,县级国家财政与自治财政制度,县政人员的考试、任用、考绩制度,以及县制演进背后的社会变动等。
本书以中国内陆城市成都作为研究对象 ,以 叙事 的方式考察公共空间 、下层民众、大众文化和地方政治的关系,将 街头文化 作为中心,展示街头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 从城市的外观 、民间艺人的表演到民众谋生的方法以及对街头的争夺等。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街头有着紧密联系,他们创造并生活在这种文化之中。当改良者试图对街头的使用进行控制时,便引起了下层民众为其生存空间的斗争。随后在革命运动中,民众又以街头作为政治反抗的舞台。在民国初年的政治动荡中,民众和精英为共同利益而合作,组织自卫活动捍卫他们的生存,同时也是维护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与以往研究的角度不同,本书力图把人们的注目焦点从精英转向民众,从沿海转向内地。
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面相来表述全体,在中外学界都很流行。新文化运动就是如此,既存研究多以《新青年》及北大师生辈的声音来概括整个运动,而忽视其多元并进的一面。在当年具有重大影响的 梁启超系 ,也有其自身的新文化运动。他们希望 以解放求改造 ,创造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实现再造文明,其目标和方式都与北大师生辈有所不同。同时,该群体并非既存言说中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而是新文化运动的构成性力量,参与且形塑了时代的思潮。后来被历史记忆所抹去的,也不单只是他们的文化观点与作为,更重要的是抹去了这一构成性作用。本书侧重思想的过程与肌理,以 梁启超系 这一群体的故事为主线,重访 另一类 新文化理念,呈现了全新的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 。
上海人民出版社建军90周年献礼书 解放战争 系列之一。此为《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作者为著名军事专家、《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始末》作者刘统。讲述了华东野战军通过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创新改造俘虏兵化敌为我、充分发挥群众支援战争的优势,以及通过情报、渗透、策反等工作,在华东战场不可思议地吃掉国民党军的精彩过程。重点介绍了苏中七战七捷、莱芜大战、激战孟良崮、山东大反攻、淮海战役、向江南进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紫石英 号事件、战上海等内容。
一个 现代 国家既可融汇一体,又能兼容并蓄,既有明确的自我认同,也能以平等的地位竞逐新市场、新技术、新观念。本书以16世纪末作为叙述的起点,展现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怀着同情之心回顾中国走向现代过程中遭遇过的机遇与挫折,认清中国问题的缘由,以及中国人该凭恃何种知识、经济、情感来解决这些问题。 史景迁作品系列: 《追寻现代中国》 《中国纵横》 《雍正王朝之大义觉迷》 《太平天国》 《改变中国》 《曹寅与康熙》 《康熙》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 《王氏之死》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胡若望的疑问》 《前朝梦忆》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孙中山创办兴中会至1912年民国成立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 讲史 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孙中山领导的七次起义、 苏报案 、保路风潮、武昌起义等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黄兴、陈天华、秋瑾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丛书所采用的 细说体 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桥川时雄是近代日本知名的汉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前在北京生活了近三十年,1920年代初在北大做旁听生,认识了蔡元培、陈独秀、章太炎等中国学者,听过李大钊、胡适、黄节、鲁迅等教授的课程。桥川生前重要的事迹是主持编纂目录学著作《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本书收录的各篇,来自一个日本人眼中民国学术界的方方面面。亦旧亦新的时代,思潮、主义、学派,各擅胜场,这些触动作者心绪的率直写照,既来自发生现场的观察,也包含作者个人的学术趣味与志向,不失为研究民国时期学术史的一批珍贵资料。
陈旭麓先生曾言: 辛亥革命后的山重水复是 五四 运动兴起的背景, 五四 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后有国共合作,而后有五卅运动,而后有国民革命的北伐战争,它的伟大意义将这样历史地表达出来。 这段话是本书的思考缘起,提供了理解五四运动的钥匙。本书希望打破五四研究由来已久的 北京中心主义 和 革命消解主义 ,从 地方视野 出发,展示中国各区域,尤其是江浙地方上五四运动发生、拓展、延续的机制;中心对各地方强度有别,路径多样的影响和地方人士那些不能被中心消解的主体性和被中心激发出的主体性。同时,本书也希望立足 长程革命 ,考察 五四 的剧本和 五四 的舞台,揭示干革命者、说革命者和不革命者的实际人生和身心演变,以在20世纪中国革命史中真正理解 五四 。
20世纪初,受西方入侵的影响,中国乡村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此同时,国家竭力扩大和深化其对乡村社会的权威。作者深度解析1900 1942年华北乡村在政治权力渗透下的变迁,通过细致的个案研究,展现了在国家政权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华北乡村的社会、政治、经济交织维系的场景,提出 权力的文化网络 国家政权内卷化 理论,在海内外史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1940 年到 1946 年,美国作家格兰姆 贝克走访了当时中国十多个极具战时特色的城市,详细记录了所见所闻并整理成书。贝克从香港出发,经柳州抵达重庆,又跟随路易 艾黎长住宝鸡,随后转至洛阳等城市,*后停留在北平。一路上,作者一方面记录了上至高级政府官员、部队军官商贾富户,下至工人、贫苦市民、农民、难民等不同人的生活和状态;另一方面,描述了日军轰炸柳州、重庆、洛阳等城市的情景,记录了中国军队对抗日军侵略的战况,以及美国政府、军队在中国的举措和表现。 在记录和呈现当时中国社会状态的同时,贝克也写下了自己的思考与分析:国民党逃到台湾是无法避免的,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美国对华政策的偏差与失误是源自对中国的不甚了解,等等。此外,贝克还以其丰富的学识,对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进行了比较
西方如何认识中国?他们如何发现中国,发现同样的一件事的背后与我们认知不同的部分。本书试图探究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以及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如何围观中国的方法。 了解他国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进而引发多层面更深入的思考。为此,我们需要一本原始的,没有任何修饰的美国人对于中国历史的记录方式,不管这是一种偏见还是洞见,不管是一种真知还是误读。 这本美国人撰写的参考消息式的中国现代史,对我们认识正在快速前进的中国有着积极意义! 100万字,25位学者,历时八年,六本美国主流报刊编就的一部美国观的中国现代史,中国人了解美国主流媒体刻录中国的方式与观察。
本书是*同志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汇编,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原始记录。 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手资料。
这是一部全方位呈现且严谨论证南京大屠杀真实性、残酷性、大规模性的历史作品。 为完成本书,作者于20多年来,遍访中、美、英、德、日等国图书馆和档案馆,搜索各国各类官方文件以及目击证人、幸存者证言、日记类文字资料等,旨在为读者提供更直接、更清晰、更有说服力的史实真相。 全书对南京大屠杀的各种事件(包括日军实施的各种规模的屠杀、奸淫、掳掠、焚烧等行为,战后军事法庭的审判,国际社会、学术界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争论等)加以叙述和论证,多角度地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棱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