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理想国译丛068:美国资本主义时代
    •   ( 1815 条评论 )
    • [美]乔纳森·利维 著,理想国 出品 /2024-09-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本书视美国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把始于17世纪英国殖民者定居北美,延续至21世纪大衰退的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商业、资本、控制和混乱四个时代,不仅全景展示美国经济的演变历程,也在时代背景下描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 除了人口趋势、贸易模式、投资偏好和生产力指标,作者也关注杰斐逊对英国人的鄙视,梭罗对商业的道德批判,劳工暴力运动,20世纪的购物中心,女性主义者对婚姻的批判,收入与分配政治,奥巴马对银行家的爱恨交加。

    • ¥149.3 ¥189 折扣:7.9折
    • 20世纪的美国(修订版)
    •   ( 11293 条评论 )
    • 资中筠 /2018-06-01/ 商务印书馆
    • 美国崛起为超级大国,是20 世纪一个重要的全球性事件。它在危机与挑战的应对中蒸蒸日上,在平等与发展的平衡中渐进改良,又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强势扩张。 面对自由竞争与政府干预、个人权利与社会责任、对内民主与对外霸权,以及特有的种族与移民问题,美国应如何解决,在数字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又将何去何从 本书从美国所继承的丰富精神资源和19世纪给美国留下的问题与危机谈起,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美国的各种思潮,深入探讨美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得失利弊,客观讲述美国百余年间走过的独特道路及其内在动因。

    • ¥40.3 ¥56 折扣:7.2折
    • 混血的文明 拉丁美洲5000年 林被甸 董经胜 著 纵览拉丁美洲5000年文明之路 拉丁美洲/拉美/南美历史 当当网正版
    •   ( 87 条评论 )
    • 林被甸,董经胜 /2024-12-06/ 中信出版社
    • 拉丁美洲,这里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以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为代表的印第安文明。玛雅文明充分展现了古代美洲人的智慧,在文字、数学、建筑和天文历法方面成就斐然;阿兹特克人则充分体现了古代美洲人的尚武精神,通过征伐建立起一个军事强国;而印加人则凭借其杰出的管理才能在安第斯高原创建了南美洲的大帝国。 15世纪以来,随着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等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及殖民者向美洲输入黑奴,美洲本土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欧洲文明和非洲文明被移植到这片大陆。但是,这三种文明并非平等地融合在一起,强势的欧洲文明占据主导地位,弱势的美洲本土文明和非洲文明在被动地适应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勉强生存下来。在整个殖民时代,经过300多年的冲突与融合,拉丁美洲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混血文明。 19世

    • ¥49.8 ¥68 折扣:7.3折
    • 理想国译丛044:救赎者:拉丁美洲的面孔与思想
    •   ( 1620 条评论 )
    • [墨西哥]恩里克·克劳泽 著,理想国 出品 /2020-09-01/ 北京日报出版社
    • 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推翻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踏上了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彼时,美国正挥舞着干涉主义的大棒对它的后院虎视眈眈,欧洲老牌帝国无不垂涎于大洋彼岸的丰饶资源与广阔市场。身处百废待兴、强敌环伺的历史困境,拉丁美洲该如何找到它的出路? 在本书中,恩里克 克劳泽以媲美文学作品的笔触,借助九位拉美历史人物的人生线索,勾勒出一百五十年来拉美的政治思想面貌和历史探索轨迹。在这些人中,有为刚刚走出黑暗的拉美点亮民族之光的何塞 马蒂,有在动荡时代的夹缝中传递思想火炬的巴斯孔塞洛斯,有倾尽祖孙三代之力前赴后继投身革命事业的帕斯家族,有写出风靡全球的《百年孤独》,却因与独裁的共谋关系而饱受争议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还有一生坚持对抗独裁专制的巴尔加斯 略萨。他们虽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怀揣着相似

    • ¥85.3 ¥108 折扣:7.9折
    • 阿根廷迷思
    •   ( 927 条评论 )
    • 亚历杭德罗·格里姆森 /2022-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阿根廷迷思》介绍了阿根廷人的近百个个流布甚广的观念,作者称之为 阿根廷神话 ,其实表达的是阿根廷人心底的各种困惑,涵盖了历史、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 比如阿根廷是一个欧洲国家,还是一个美洲国家;阿根廷资源丰富,本应该成为澳大利亚或加拿大,但为什么没有;阿根廷看上去似乎没有种族主义,但为什么没有其他拉美国家那么多有色人种;探戈号称阿根廷的音乐符号, 但会跳探戈的人却很少 作者以轻松的笔触介绍了这些迷思的由来,但诉求却是严肃而沉痛的。作者痛惜于将近一个世纪的停滞,感叹阿根廷就像一个拒绝醒来的迷梦,不弄清楚阿根廷人到底是谁,这个国家就没有办法向前发展。

    • ¥40.3 ¥56 折扣:7.2折
    • 从罗马人到罗马尼亚人——为拉丁渊源而辩
    •   ( 30 条评论 )
    • [罗]伊昂-奥莱尔·波普 /2024-09-30/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从文艺复兴之初,历史学家们就开始着手研究罗马尼亚人的命运,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扮演的角色、他们的特性及语言。最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罗马尼亚人的前世今生、他们在欧洲以及世界上的地位等方面的专业且正统的历史论述,更是频频见诸历史教科书和不同渠道的大众媒体。 尽管如此,但从一方面来说,这些内容并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因为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学科一向很难界定,它总摇摆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在史学与神话传说中周旋,或是真实事件的记录,或是有感而发的随笔,亦真亦幻。另一方面,在探究罗马尼亚民族历史的过程中,总会介入一些超越科学的观点,尤其是那些追逐内部政治利益、同时希望以此来贬低周围竞争对手的内容,甚至有一部分知识分子试图借助观点来蛊惑懵懂的青少年。 本书尝试在世界范畴内诠释罗马尼亚人的民族和语言

    • ¥34.6 ¥48 折扣:7.2折
    •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   ( 434 条评论 )
    • (美)迈克尔·舒德森 /2009-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以社会学为背景,将客观性当作一种文化现象加以考察,以此研究新闻专业性和媒介机构。 在研究美国现代报业开端时,着重解剖了两种报道模式 故事模式 与 信息模式 。《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为我们提供了社会学视角的新闻事业变迁史,其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突破了传统的研究,把报业融入社会体系之中,又以新闻专业主义为中心,紧紧抓住与 客观性 相关联的新闻表现手段及其源起、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发掘新闻 美国报业的社会史》作为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读物为广大学者所推崇。

    • ¥34.6 ¥48 折扣:7.2折
    • 欲望之地:美国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
    •   ( 1016 条评论 )
    • [美]威廉·利奇 /2020-09-18/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谁有能力构想美好生活的愿景并使之盛行,谁就拥有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本书主要讲述1880年至1930年美国消费主义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旨在阐明这种文化的力量和吸引力,以及它给美国带来的道德巨变。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新的文化中,人与物的关系如何被重新界定,儿童如何逐渐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济学观点如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宗教和政府机构如何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文化界如何批判这种文化,以及*重要的一点,商人和大企业如何逐步在美国社会中扮演起举足轻重的角色。

    • ¥55.6 ¥69 折扣:8.1折
    • 美国简史(百科通识文库)
    •   ( 362 条评论 )
    • (美)保罗·S.博耶Paul S. Boyer) /2015-08-01/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美国简史》在九个章节的篇幅中,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教授、本书作者保罗?S.博耶讲述了从欧洲殖民者发现新大陆一直到现代美国的历史,语言简练但也精彩表现出了历史事件的跌宕起伏。在殖民地时期欧洲各大帝国在美洲的纷争、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大事件的脉络中,美国的民族特性逐渐确立,其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传统与书中所述的历史背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 ¥14.8 ¥20 折扣:7.4折
    • 烈火中的考验:亚伯拉罕·林肯与美国奴隶制
    •   ( 756 条评论 )
    • [美]埃里克·方纳于留振 译 /2017-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由当代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埃里克 方纳教授撰写的集中考察林肯关于奴隶制的思想和政策演进过程的著作,在卷帙浩繁的林肯研究著作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包括班克罗夫特奖、普利策奖和林肯奖在内的多项学术大奖,成为 迄今为止讨论林肯废奴思想与政策演进的*详尽、*权威的著作 。方纳把林肯的思想与行动放入他自己的 历史情境 之中,按照 历史展开的方式 ,以一如既往地优雅和引人入胜的写作,对林肯的反奴隶制思想的起源与演变、美国内战的起因、林肯走向废除奴隶制的过程、林肯与废奴主义者和激进派共和党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林肯反奴隶制思想中的优缺点等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和耳目一新的分析,既避免了以往关于林肯研究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偏见,也避免了为圣人立传的迷雾和对伟人恶意诋毁的窠臼。在此基础上,方纳指出,林肯伟大的本质

    • ¥104.4 ¥145 折扣:7.2折
    • 战后美国史:1945—2000
    •   ( 48 条评论 )
    • 刘绪贻 主编;韩铁李存训 编著 /2024-01-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全面阐述和剖析了二战后到2000年,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社会、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各方面的重大事件和进程,通过对美国历届政府的政策调整及其改革进程的讲述,探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不仅独创性地系统阐述了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发展,以及逐步走向衰落并出现保守主义改革高潮的政策调整进程,而且集中论述了在这一过程中美国全球扩张和谋求霸权的对外政策的五次重大调整。本书 是了解20世纪后半期(1945-2000)美国的一本力作 。

    • ¥184.3 ¥256 折扣:7.2折
    • 列国志摩洛哥
    •   ( 8 条评论 )
    • 肖克 编著 /2008-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摩洛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它位于非洲的西北部,隔直布罗陀海峡与巴尔干半岛相望。摩洛哥的气候温和宜人,四季花木繁茂,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是非洲“新兴的旅游王国”。摩洛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被称为“西方的锁钥”。摩洛哥于1958年11月1日与中国建交,与中国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

    • ¥27.3 ¥39 折扣:7折
    • 美国史:理想与现实(区域国别史丛书)
    •   ( 83 条评论 )
    • [美]埃里克?方纳 /2024-02-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 新美国史学 的结晶,作者以 自由 为主线,采用 自下而上 的研究视角,将新社会史的研究成果融入对经典美国史学题目的重新解释之中,凸显被传统史学所无视的美国群体的历史经验,呈现了一种以多元互动的历史观来重构的美国通史。全书的史实多而有序,繁而清晰,叙述流畅,既有细致入微的史学描述,也有入木三分的精湛分析,令人难忘的故事与发人深省的思想各领风骚但又交相辉映。

    • ¥183.6 ¥255 折扣:7.2折
    • 帝国的失败:为什么会有美国
    •   ( 1342 条评论 )
    • 郑非 著,一頁folio 出品 /2021-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国革命是一次奇怪的革命。它没有直接的压迫原因,其爆发的缘由是复杂却又理性的。为什么英国当时的执政者不能保住自己的国家?为什么各殖民地终会选择独立?《帝国的失败》描写了美国独立战争前英美双方的政治斟酌,指出美国独立战争其实是英帝国的一次内战,而内战的结果是英帝国的分裂。《帝国的失败》通过对北美殖民地的治理结构、大英帝国在七年战争之后的帝国改革运动所造成的危机的分析,全方位向读者展示了美国革命的独特性。

    • ¥54.5 ¥69 折扣:7.9折
    • 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公共译丛
    •   ( 571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N.贝拉 等著,周穗明 等译 /2011-0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罗伯特·N.贝拉等著的《心灵的习性(美国人生活中的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是一本全面介绍美国社会的一般状况、深层结构和运动态势的书。作者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各层次、各领域、各种典型人物及其思想观点的考察,通过对美国传统的渊源及其沿革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社会的立体画面,从开国元勋的志向到里根政府的作为,从经济结构的演变到宗教含义的转化,从“原始的丰富”到文明的灾难,从苦恼之处到希望之光,无不述及,同时又以“个人主义”和“公共责任”这条主线贯穿之。

    • ¥27.3 ¥39 折扣:7折
    • 亚美尼亚文明史
    •   ( 54 条评论 )
    • /2023-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从文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从史前到当下的亚美尼亚文明的发展历程。本书认为,开放性、流散性和 剑与十字架的融合 是亚美尼亚文明的核心特征;亚美尼亚文字、书籍、贵族制度和商业是支撑亚美尼亚文明延续至今的文化和物质保障。纵观亚美尼亚文明史,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国生存机制的生动案例。亚美尼亚人的生存环境非常复杂:东西方大国总是不失时机地企图将它纳入自己的文明体系,然而,机智的亚美尼亚人不仅成功保住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而且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关于这一点,本书称它为 亚美尼亚经验

    • ¥293.2 ¥358 折扣:8.2折
    • 我的20世纪:历史的危难关头和美好时光
    •   ( 162 条评论 )
    • [美] W. 迈克尔·布卢门撒尔(W. Michael B /2021-01-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世纪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时期,人类社会既取得了巨大的物质进步,也经历了文明的倒退和野蛮的战争。W. 迈克尔?布卢门撒尔的人生贯穿整个20世纪,传奇般的经历像一条线索串联起那些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他出生于德国犹太银行世家,本应幸福的童年却笼罩在纳粹的阴影之下,13岁便举家逃往上海,在混乱的犹太难民区长大成人。战争结束后,以难民的身份前往美国的他,先后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普林斯顿大学。从前往伊拉克调研的青年学者,到在商界崭露头角,再到领导关贸总协定谈判,布卢门撒尔从难民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领导者,无论是作为财政部部长,还是作为博物馆馆长,他始终奔走在国际事务一线,参与、见证了许多历史性的时刻。本书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自传,更是一部引人入胜的20世纪史。

    • ¥56.9 ¥79 折扣:7.2折
    • 马唐草边疆(汉译名著本16)
    •   ( 718 条评论 )
    • [美]肯尼思·杰克逊 著,王旭 李文硕 等译 /2018-06-01/ 商务印书馆
    • 这是*部全面描述美国郊区化发展历程的城市史著作,作者以历史学家的严谨视角和社会学家的分析精神及人文关怀,分析了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建筑等各方面的因素,并将美国的郊区生活与日本和欧洲相比较,主张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要过于保持守势,从而对于未来重建美国社区的新模式充满了展望。本书获得美国城市史协会和历史协会的多项大奖。自出版以来好评如潮,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 ¥44.6 ¥62 折扣:7.2折
    •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 研究美国早期史经典读物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埃里克·方纳成名作
    •   ( 602 条评论 )
    • 埃里克·方纳 /2022-09-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潘恩与革命时期的美国》是当代著名史家埃里克 方纳的成名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就成为研究美国早期史的经典。作者深受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史以及美国 新劳工史 的影响,试图从潘恩的生平际遇和多本著作出发,将潘恩的思想话语(尤其是社会平等主义和改善经济的激情)与为美国独立而进行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对美国革命时期政治观念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深入探析,有力推动了学界对于潘恩形象及其时代的重新认识。本书采用 跨大西洋视角 来研究革命史,不仅精彩揭示了潘恩及其思想如何深刻影响革命时期的美国,而且细致考察了英法美三国对潘恩动态且多样的接受情况。

    • ¥59 ¥82 折扣:7.2折
    • 1776——美国的诞生
    •   ( 1218 条评论 )
    • [美]戴维麦卡洛 著 /2015-04-01/ 商务印书馆
    • 美国独立战争的关键一年是1776年,两度普利策奖得主、作家戴维麦卡洛在众多的史料中挖掘出背后的故事,对华盛顿率领美军和英军战斗的历史给出了与众不同的描述。这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充满跌宕起伏故事的文学著作。

    • ¥34.6 ¥48 折扣:7.2折
    • 美国比较政治学的百年学术发展研究
    •   ( 20 条评论 )
    • /2024-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需要借鉴和吸收国外比较政治学的理论和方法。美国的比较政治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轫,至今已历百年有余。中国对美国比较政治学知识的引进以过去50年的成果为基础,对于美国比较政治学早期和中期的发展状态了解十分有限。本书通过构建经典高引论文的数据库,采用创新性的面-线-点研究法,对美国比较政治学的百年学术发展历程进行系统的 全景式 研究,从而为发展中国的比较政治学提供借鉴。本书重点分析美国比较政治学在议题、方法、范式三个方面的百年演化;并对部分美国比较政治学的代表性理论和代表性学者进行客观审慎的学术评析;最后为打破西方对比较政治学理论话语权的垄断进行讨论和展望。

    • ¥41.8 ¥58 折扣:7.2折
    • 自由之困:非自由主义如何塑造美国历史
    •   ( 0 条评论 )
    • 史蒂文·哈恩 /2025-06-30/ 中信出版社
    • 当下,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自诩自由灯塔的美国仿佛深陷某种难言的困境:自由的口号仍在高唱,民主的仪式依旧庄严;然而,总统权力极速扩张、贸易保护愈演愈烈、多元文化遭到压制,民粹泛滥、民意撕裂、仇恨加剧、反智当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美国,真的曾是一个自由主义的国度吗? 在本书中,作者史蒂文 哈恩告诉我们,非自由主义在美国从来不是异端,而是贯穿乃至塑造美国历史的一条幽暗脉络。从殖民地时期到《独立宣言》发表,买卖黑奴、驱逐原住民、剥削契约奴、压制不同信仰均属司空见惯,等级体系、剥削制和排他性是国家的一种制度性安排,使得解放与压迫始终并行不悖;从独立战争到重建时代,自由的旗帜虽然高举,但为了维系联邦,种族等级仍得以容忍并延续,自由在联邦政府的妥协与南方白人至上主义的暴力下名存实

    • ¥73.5 ¥98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