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是一部有关吴越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典籍,这部书围绕吴越地区的人、事、物展开,记载了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江浙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反映了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争霸的史实。该书内容及思想内涵庞杂,该书的性质也是众说纷纭,有史书、复仇之书、兵家之书、经世致用之书、地方志甚至小说等多种说法。
《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 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国人用玉源远流长,构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清吴大澂《古玉图考》,堪称古玉研究经典之作。该书不分卷,考说古玉四十余种近二百件,图文并茂,图由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直观易晓。其收录齐全,品类丰富;绘图精确,标注翔实;考证精当,多有发明。这次即精选底本,参考其他版本和近今学者研究成果,校正错讹,疏解字词,直译原文,加以点评,并配以精美玉器照片六十余帧。
《装潢志》一卷,明人周嘉胄撰,该书详细记录了我国古代书画装裱工艺数十道工序的精细实施流程,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实际装裱经验提出建议,还有与装潢裱褙相关的文化价值讨论与名人轶事记录,堪称中国古代装潢经验与装潢文化*全面的总结性专著。本次译注选取《昭代丛书》本为底本,对原文精心注释翻译,并结合现代书画装潢技术的发展做了点评分析,配有操作工艺实景照片和用料图片等,图文并茂,生动易读。
《酒谱》是一本宋代窦苹所撰写的趣书。全书围绕 酒 这个中心词,分内外两篇十四章,聊制酒、酿酒、酒名等酒文化,聊酒人酒事,中间饶有趣味,是茶余饭后很好的 谈资 。
官箴书,即古代的 干部读本 宦海指南 ,主要用以向新任或候补的地方官员传授为官之道和治理经验。 宋代官僚制度发达,史籍中所见宋代官箴书也颇多,但保留下来的只有五种,即本次整理的李元弼《作邑自箴》、吕本中《官箴》、胡太初《昼帘绪论》、许月卿《百官箴》以及不著撰人的《州县提纲》。 官箴书内容丰富,叙述详尽,从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到具体的日常工作内容,再到官员个人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均有所涉及。书中总结了许多前人经验,举了不少生动的事例,并附有各种公文布告的模板,保留了大量有关地方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的*手材料。 《作邑自箴》十卷,包括《正己》、《治家》、《处事》、《规矩》等篇,并附有各种公文模板,对于宋代地方官员工作的指导性极强,亦充分展现了宋代地方社会风貌; 《官箴》一卷,
是什么使得一些博物馆比其他博物馆运营得更成功?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一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其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两者一样重要。我希望你们在本书中能找到一些可以激发你们工作灵感的东西。 杰克 罗曼 本书从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展览、博物馆叙事、博物馆处理棘手题材等几方面对博物馆设计进行了讨论,既是国外博物馆同行的分享,也是对更广泛、更深入的专业探讨的引玉之砖。 吴蘅
本书是日本学者箭内亘的代表作之一。为蒙元制度史之研究,分别就元代的怯薛制度和斡耳朵制度进行系统考证。怯薛为元朝禁庭宿卫,备受宠遇,乃亲军中的亲军。本书探讨了怯薛之创设、组织及执掌,怯薛之宠任功过及与其他亲军之区别,遂得出对怯薛制度的全面观察。下半部分则是对斡耳朵的考证,其资料虽少,而作者能以零碎之记事,勾勒其真相,从语义分析得出斡耳朵有 中央 之意,故为君主宫殿,其主人非皇帝而为后妃,为元代极有特色之制度。此书仍沿箭内亘之研究理路,由蒙汉色目人之考证,渐及怯薛与斡耳朵制度的探讨。层层深入,考证精深。
《唐景崧日记》是古辛整理。 《唐景崧日记》记一己之阅历也,以己事为干,故详,以人事为枝,故略。凡关此次军务,除记越事较详,己事尤详,此外如闽台浙江亦据邸钞、军报、友书大略采录,以备此次用兵之本末。其有不关军务者,问亦摘存,聊志泥爪。 近年军兴以来,统兵大臣及督抚皆称日帅,摘其号一字冠之,记中亦依俗称:彦帅、岑彦卿宫保制军也,雪帅、彭雪芹宫保尚书也,振帅、张振轩宫保制军也,沅帅、曾沅圃爵宫保制军也,香帅、张香涛制军也,莪帅、唐莪生中丞也,晓帅、徐晓山中丞也,琴帅、潘琴轩中丞也,豹帅、倪豹岑中丞也,鉴帅、李鉴堂方伯护抚也。 地名不宜单用一字,而近日公牍电报每摘用一字,日云、云南也,日东、广东也,广东又专称广、称粤,而用桂字以别广西,记中多依此称,以归画一。 中国电报近始
王棨华,清直隶定州(今属河北)人,字达亭,号局外散人。《达亭老人遗稿》收录了王棨华的三种论著《退室诗稿》一卷、《妄谈录》一卷、《消闲戏墨》二卷。王棨华的生卒年不详,其生活年代大约历经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因其 学优不仕,颐养林泉 ,留下了颇多可读性的论著,今人能从中窥探到晚清文人生活学思的历程。其三种遗稿,有写乡镇人士闲情逸致、有论史论事的、有读书随笔,亦有尚未见于著录的文言小说,可谓是《遗稿》价值的部分。本次整理,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为底本,标点付印。点校中,以校记形式附上可能的讹误。眉批、夹注也皆附于各段末处。正文后还附有整理者朱姗老师搜集整理的与《遗稿》相关的史料数十则,可供读者进一步参读研究。
《档案之魅》言简而意丰,是法国历史学家阿莱特 法尔热的代表作之一,被不少历史学家同行赞为经典作品。这本书所谈论的对象主体主要指收藏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阿森纳图书馆和国际图书馆中的18世纪的司法档案,包括如警察日志、警察笔录、审讯记录、案件报告、司法判决等。档案的魅力在于其内容之鲜活丰富,在于其数量之浩繁,在于对其抽丝剥茧的解读思考,在于寻找其含义,发现其在时间长河和历史体系中的价值。档案的魅力常常使人欲罢不能,因而自档案中回归也是档案研究者的必需能力。这本小册子的内容由司法档案的特点、档案的搜集与处理、研究档案的方法等几方面构成。在主要部分之间穿插有三个描述性的生动章节,对场所、气氛、人物、动作等的极为细节的描述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读来颇有趣味。
汪荣宝(1878-1933)字衮父,号太玄,江苏吴县人。近代著名学者、外交家。 《汪荣宝日记》起自宣统元年正月初一,止于宣统三年十二月三十日,三年中无一日间断,反映了清王朝*后三年中的社会风貌和重要历史事件。其间汪氏供职民政部,同时在修订法律馆、资政院等多处重要机构兼职,是清末立宪运动的核心成员,其所交往如善耆、那桐、徐世昌、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杨度等,皆一时名流,日记所述完整保留了这一时期的真实记录,弥足珍贵。其中协纂宪法的记述,是研究清末立宪的*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汪荣宝日记》曾由台湾文海出版社和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过,但复制图像模糊、行草笔迹难以辨认,影响使用。今由整理者全文整理标点,并制作人名索引,颇便使用。
刘萍主编的《近代史资料》根据国家图书馆藏《五知堂家藏函牍》整理的《李用清家书二十四通》,李用清历官广东惠州知府、贵州贵西道、贵州布政使、陕西布政使等职,晚年主讲晋阳书院,家书内容反映了李用清处事为人的思想。《英国与国民政府战后处置——英国外交档案选译》,反映了英国对中国战后有关领土等处置问题上的态度和政策。《赛珍珠致美国战略情报局长的备忘录》,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赛珍珠上书美国战略情报局局长威廉·多诺万上校,为美国的亚洲政策及援助中国的抗战建言献策。《清华大学留学史料选编》,是根据清华大学档案整理的有关1909-1949年间清华大学为留学生选拔、派遣、资助、管理等方面的资料。此外还将刊载孙中山佚文、钱穆佚文各一篇,并继续刊载《锡良函稿(五)》、《六二回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