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是一部有关吴越地区古代历史文化的典籍,这部书围绕吴越地区的人、事、物展开,记载了春秋战国乃至秦汉时期江浙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反映了春秋末年吴越两国争霸的史实。该书内容及思想内涵庞杂,该书的性质也是众说纷纭,有史书、复仇之书、兵家之书、经世致用之书、地方志甚至小说等多种说法。
《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 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全书共三卷十二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
官箴书,即古代的 干部读本 宦海指南 ,主要用以向新任或候补的地方官员传授为官之道和治理经验。 宋代官僚制度发达,史籍中所见宋代官箴书也颇多,但保留下来的只有五种,即本次整理的李元弼《作邑自箴》、吕本中《官箴》、胡太初《昼帘绪论》、许月卿《百官箴》以及不著撰人的《州县提纲》。 官箴书内容丰富,叙述详尽,从官员的个人道德修养,到具体的日常工作内容,再到官员个人生活中需注意的事项,均有所涉及。书中总结了许多前人经验,举了不少生动的事例,并附有各种公文布告的模板,保留了大量有关地方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的*手材料。 《作邑自箴》十卷,包括《正己》、《治家》、《处事》、《规矩》等篇,并附有各种公文模板,对于宋代地方官员工作的指导性极强,亦充分展现了宋代地方社会风貌; 《官箴》一卷,
国人用玉源远流长,构成了独特的玉文化。清吴大澂《古玉图考》,堪称古玉研究经典之作。该书不分卷,考说古玉四十余种近二百件,图文并茂,图由大澂族弟吴大桢绘制,图后按类附器物尺寸、名称、用途、年代的文字说明,内容丰富,直观易晓。其收录齐全,品类丰富;绘图精确,标注翔实;考证精当,多有发明。这次即精选底本,参考其他版本和近今学者研究成果,校正错讹,疏解字词,直译原文,加以点评,并配以精美玉器照片六十余帧。
《酒谱》是一本宋代窦苹所撰写的趣书。全书围绕 酒 这个中心词,分内外两篇十四章,聊制酒、酿酒、酒名等酒文化,聊酒人酒事,中间饶有趣味,是茶余饭后很好的 谈资 。
是什么使得一些博物馆比其他博物馆运营得更成功?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但是,不容置疑的是,一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其提供的内容和服务,两者一样重要。我希望你们在本书中能找到一些可以激发你们工作灵感的东西。 杰克 罗曼 本书从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展览、博物馆叙事、博物馆处理棘手题材等几方面对博物馆设计进行了讨论,既是国外博物馆同行的分享,也是对更广泛、更深入的专业探讨的引玉之砖。 吴蘅
《装潢志》一卷,明人周嘉胄撰,该书详细记录了我国古代书画装裱工艺数十道工序的精细实施流程,并结合作者本人的实际装裱经验提出建议,还有与装潢裱褙相关的文化价值讨论与名人轶事记录,堪称中国古代装潢经验与装潢文化*全面的总结性专著。本次译注选取《昭代丛书》本为底本,对原文精心注释翻译,并结合现代书画装潢技术的发展做了点评分析,配有操作工艺实景照片和用料图片等,图文并茂,生动易读。
《档案之魅》言简而意丰,是法国历史学家阿莱特 法尔热的代表作之一,被不少历史学家同行赞为经典作品。这本书所谈论的对象主体主要指收藏在法国国家档案馆、阿森纳图书馆和国际图书馆中的18世纪的司法档案,包括如警察日志、警察笔录、审讯记录、案件报告、司法判决等。档案的魅力在于其内容之鲜活丰富,在于其数量之浩繁,在于对其抽丝剥茧的解读思考,在于寻找其含义,发现其在时间长河和历史体系中的价值。档案的魅力常常使人欲罢不能,因而自档案中回归也是档案研究者的必需能力。这本小册子的内容由司法档案的特点、档案的搜集与处理、研究档案的方法等几方面构成。在主要部分之间穿插有三个描述性的生动章节,对场所、气氛、人物、动作等的极为细节的描述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读来颇有趣味。
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乡村已处于破产和崩溃的边缘,中国的农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悲惨生活,挣扎在生死存亡线上。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甘屈服和沉沦的中国农民,为了求得自身解放,在近代中国的一个多世纪中,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波澜壮阔的反抗浪潮。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旧式农民造反发展为席卷全国的现代农民运动,取得了斗争的胜利,翻身得解放,成为土地的主人、命运的主人。
作者参与台湾文献丛刊的编纂工作,于五十六部书上写了五十七篇弁言和后记。现在选出四十篇,依其内容与时代先后,辑成一书,题曰“百吉撰台湾文献丛刊序跋选录”。又编目次,列之书首。按此目次,可分四类:一为南明部分,凡八篇;二为郑氏部分,亦八篇;三为清代台湾部分,计二十三篇;四为日据时期有关台湾的零星报导,仅二篇。四类之中,以第三类所包事项多,如康熙间朱一贵之乱,乾隆间林爽文之乱,嘉庆间蔡牵朱濆之乱,同治间日兵之侵台、刘璈之巡台,与光绪辛未之割台。在载有弁言与后记的三十九种书中,有一书既有弁言,又有后记,故成四十篇。
商口岸,一般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在近代中国,则具有特定内涵,是指通过不平等条约的有关条款开辟的条约口岸。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先后开放了100余处通商口岸,初期仅限于东南沿海,但很快就从沿海扩展到内地,并由原本彼此孤立的点连成一体,逐渐形成一个通商口岸城市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列强不仅实现了其侵略、剥削、奴役中国的目的,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由于通商口岸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城市网络,拥有其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也对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商口岸是孕育近代中国变革动力的基地。
陕甘宁边区政府自1937年9月成立,至1950年1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命令成立西北军政委员会,前后历时12年4个月。它是中国革命的核心所在,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各个根据地的首席政府,是声名卓著的民主政府,是廉洁的政府。党的许多政策在这里试验推广,党的方针指令从这里发向各地。在这里,*和党中央培养革命干部、推行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解放妇女、掀起大生产运动、精兵简政、发展文化教育、丰富群众文艺活动、开展外事活动,带领中国走向光明和胜利。
《金文史话》由杜勇,周宝宏所著。 《金文史话》内容简介:金文,虽不是金光灿烂的文字,但透过她却能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绚丽与辉煌。从金文一脉相传而来的中国汉字,所承载的文明成果已然熠熠生辉,而千万篇金文更将失落已久的古典文明画卷般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商周金文的初始载体是青铜器,而后出现纸质载体,当今电子载体亦大量涌现。各种载体千帆竞发,进一步把金文研究从“绝学”推向“显学”。金文分期断代是化彝铭为史料的基本前提。金文时代的判定,有标准器断代法和历朔断代法两种不同的方法,金文所属历史链条由此形成。要准确理解商周金文所传达的多姿多彩的历史信息,首先对其语言文字要有正确的解读,方能掌握跨入远古历史大门的钥匙。当历史大门打开的时候,商周文明也就精彩呈现,千古流芳。
由何光远编著的《鉴诫录校注》内容介绍:《鑒誡錄》雜記唐及五代軼事,尤以蜀事為多,間有詼嘲神怪之談,體現作者勸誡之旨。其內容包羅廣泛,可資參考者甚夥,材料獨特珍貴。 是書搜羅詩文眾多,史料價值不菲。五代時期典籍散逸,是書所載諸多史實足為他書旁證。 文學研究與文學史研究價值。是書涉及之詩人多達八十二人,收錄詩歌一百八十八首,這些詩歌之風格旨趣真實反映了唐末五代文壇詩風,其對文學研究與文學史研究之價值自不待言;書中所引詩歌又多以勸誡諷喻主旨為重,其對諷喻詩之研究亦有獨特價值。 語言學價值。是書雜採唐末五代詩文、故實,且多與蜀地有關,故而亦具有相當的語言學價值,諸多大型辭書據此書收錄詞條並以書中用例為書證者每每有之。其中諸多俗語俚諺亦有民俗研究價值,值得學者深入探究。 是
中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起源早的国家之一。五千年来,中国城市的发展重心,从西向东,从北向南转移,而后又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扩展。城市的独特性和丰富多样性,是千百年来历史所铸就的。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风俗文化和地理环境条件决定的。离开这种特定性,城市就无从发展。中国历史上有精于相地、因山就水、因地制宜、巧干创造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按照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风俗习惯、经济实力、技术手段,建设自己的城市,既形成了各地城市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也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城市文明。《城市史话》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到清代几百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城市史话》由付崇兰著。
孙中山是一个务实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崇高的责任感,以他为代表的一批革命家,在黑暗的封建社会不断地寻求救国救民、富国强民的革命思想,他们用进化论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在纷杂的各种思想的百花园里,采撷自己需要的花粉酿造出救国之蜜——三民主义,它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为蓝本,以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为嫁接点,用苏俄的组织和革命的手段为方法,融合而成。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前*的救国治国理论,它比较深刻鲜明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成为当时社会所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