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国家宝藏全三季
    •   ( 310 条评论 )
    • 于蕾 /2021-10-0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内容推荐: 九大博物馆首次合作,百万里挑一,甄选馆*,沉默的国宝从此复活。它们从来不是尘封的古董,它们有传奇的前世今生,它们是活在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密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国家宝*.季》立足于广受好评的同名电视节目,结合相关考古成果,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汇集节目内的精彩片断和节目外的文物写真,以期以跨越古今的时空尺度,展现国家宝*的深远魅力及民族文化基因在当代中国的传承和复活,呈现一场兼具知识普及与视觉享受的纸上国宝特展。

    • ¥222.2 ¥294 折扣:7.6折
    • 考古中国(见证5000年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
    •   ( 2815 条评论 )
    • 许宏 等 /2021-11-01/ 中信出版社
    • 《考古中国 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是一本以考古视角呈现5000年中华文明的通识读本。精选15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包括殷墟、三星堆、良渚、秦始皇帝陵、南海I号、长城等,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全彩呈现。考古学家们精彩讲述亲历的考古故事、生动阐释考古发现背后中华文明的大建设、大交流、大梦想。每一篇附考古小知识,零基础也能看懂。全书根据考古发现时间编排,从1921年至2020年,致敬中国考古百年,致敬中国考古人。

    • ¥126 ¥168 折扣:7.5折
    • 重写秦汉史:出土文献的视野(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丛刊)
    •   ( 325 条评论 )
    • 陈侃理 主编 /2023-10-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20世纪初以来,秦汉时期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资料持续大量涌现,源源不断地为秦汉历史文化研究提供新材料,刺激形成新课题。本书旨在促使秦汉史研究扭转碎片化的趋势,为未来的研究设立更高的起点和提供更广阔视野,同时也将方便不同领域的学者了解出土文献与秦汉史研究的主要课题、方法和所取得的成果。全书分为文字发展、文书行政、律令法系、徭役制度、军事制度、政区地理、时间秩序等九章,分别由九位出土文献与秦汉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新锐学者撰写。梳理该领域的主要出土资料和研究进展,归纳核心问题,阐发自己的最新研究见解,力求揭示利用出土文献资料已在秦汉史研究的各领域中取得何种新认识,可以提出哪些新问题,开辟哪些新领域。

    • ¥129.4 ¥158 折扣:8.2折
    • 亲历中国考古(套装全八册)
    •   ( 824 条评论 )
    • 樊锦诗等 /2023-04-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亲历中国考古 丛书(全八册)介绍20世纪中国重要的几大考古发现,包括曾侯乙墓、满城汉墓、西汉南越王墓、马王堆汉墓、秦兵马俑、法门寺地宫、敦煌石窟、楼兰和尼雅。 丛书的作者多数亲临考古发掘现场,主持或参与文物的发掘、保护、研究、展览等工作,取得了令学界瞩目和认可的成就。他们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了文明重现天日的惊心动魄的过程,以及出土文物对于文明存续和学术研究的重大意义。

    • ¥508.7 ¥644 折扣:7.9折
    • 中国金银器(共五卷)
    •   ( 978 条评论 )
    • 扬之水 /2022-08-01/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 《中国金银器》是我国完整展示金银器在工艺美术领域流变的鸿篇巨制,也是一部纸上的人类生活史,囊括了先秦至清的金银器皿与金银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和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全书依历史朝代和器物功用,于两千页篇幅内,将金银器这一西风东渐之物在华夏之邦的落地、嬗变、融合直至自生光华的过程,以真实可见的图像影写一一作注。作者多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金银器的系统性研究,图文互见,可说是其一贯追求的研究方法与呈现形式,将沉睡于书典中的名目与往昔埋于地下而今重见天日的器物或重建连结,或直观再现,这也是名物研究的要义所在。 全书为精装五卷,中式翻身,内括九十万字,图逾四千幅:卷一呈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二讲解隋唐五代辽;卷三分陈两宋金元;卷四宣明;卷五详清,并附录极具资料价值的图片

    • ¥756.5 ¥890 折扣:8.5折
    • 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阿来/黎方银/魏学峰联袂推荐,《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历时16年打造,中国石窟的另一种可能,
    •   ( 1376 条评论 )
    • 袁蓉荪 /2022-10-01/ 光启书局
    •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介绍巴蜀石窟这一中华文明载体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中国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巴蜀石窟,分 川北蜀道 嘉陵江畔 川西坝子 成渝古道 安岳石窟 大足石刻 六个篇章,按照石窟艺术自中原传播到巴蜀的路径,选择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37处代表性石窟文物,基于作者16载寻访拍摄的经历,收录612幅图片,介绍石窟的悠久历史、艺术价值、人文轶事,石窟所在地的历史地理、乡土风貌,尤其聚焦与石窟为邻的乡土居民,记录50余位乡村文管员守护石窟的感人事迹,彰显巴蜀石窟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重要价值,以及围绕石窟文物保护所体现出的传承、守护等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质。

    • ¥145.7 ¥178 折扣:8.2折
    • 考古三记(套装共3册):罗布淖尔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典藏函盒版,jue版70年,经典再版。著名考古学
    •   ( 868 条评论 )
    • 黄文弼 /2023-03-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考古三记 是被称为 中国新疆考古di一人 的黄文弼的新疆考古报告,是他一生重要的成就和贡献的集成,在学术界久负盛名。《罗布淖尔考古记》《吐鲁番考古记》《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三部作品是黄文弼竭尽毕生精力整理编撰刊布的考古报告:《罗布淖尔考古记》是黄文弼两次赴新疆罗布淖尔(即罗布泊)考察所著;《吐鲁番考古记》是吐鲁番考古研究的奠基之作;《塔里木盆地考古记》继续发扬了前两部实地考察与传世文献相结合的特点与优势。 考古三记 是黄文弼考古研究取得极大成功,为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考古学赢得世界性声誉的证明。 《罗布淖尔考古记》是1930年和1934年,黄文弼两次赴新疆罗布淖尔(即罗布泊)考察,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对罗布泊及其附近水道变迁问题、河源问题、罗布沙漠迁移问题、楼兰国史及其国都方位问题、楼兰在中西交通上

    • ¥224.3 ¥284 折扣:7.9折
    • 夏商周考古学(第二版)
    •   ( 1551 条评论 )
    • 井中伟王立新 /2023-12-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为吉林大学考古与文博专业“夏商周考古”课程的教材,分为绪论、二里头文化、二里冈文化、殷墟文化、西周文化、东周王畿与列国文化、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共计七章,系统介绍了夏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主要时空框架和部分有代表性的专题研究,展示了夏商周考古的知识主脉及其在史学研究领域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 ¥101.4 ¥120 折扣:8.5折
    •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8版)
    •   ( 498 条评论 )
    • 科林·伦福儒保罗·巴恩 著,陈淳董宁宁薛轶宁郭璐莎 译 /2022-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对当下考古学方法和理论作了全面的介绍,为21世纪的世界考古学提供了一种全新和准确的综述,被誉为 考古学百科全书 。本书架设了 考古学框架 ,并向六个经典W发问,即 何物 (what), 何处 (where), 何时 (when), 他们是谁 (who), 他们的环境 、 他们的生计和食谱 、 他们的技术 、 他们的贸易与交换 (how),以及 社会文化为何演变 (why)。本书因通俗易读,广受赞誉。

    • ¥244 ¥298 折扣:8.2折
    • 文明中国--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考古学阐释
    •   ( 0 条评论 )
    • 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4-05-01/ 科学出版社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本书运用考古材料,实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既各具特色又相生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内在气韵和精神品格。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 ¥133.5 ¥158 折扣:8.4折
    • 中国青铜器研究
    •   ( 209 条评论 )
    • 马承源 著 /2023-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研究》分 概论 铭文考释 形制和纹样 实验考古 四大专题,收录了马承源先生40余年中撰写的40余篇论文,其中既有对青铜器的综合研究,也有对诸多个别器物铭文、纹饰的考释,既有利用铭文、图像结合典籍研究古史的鸿文,也有考古探索的成功记录。《中国青铜器研究》图文并茂,既有对中国青铜器发展阶段和艺术特色等的宏观叙述,又有关于铭文、形制等的微观探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关于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多个研究面向。《中国青铜器研究》研究平实、内容丰富、论据充分,既可以做青铜器研究入门,也可以作为青铜器的深入研究参考来读,是青铜器研究bi读书。

    • ¥162.1 ¥198 折扣:8.2折
    • 有豕白蹢:中国古代家猪的考古研究
    •   ( 62 条评论 )
    • 吕鹏 /2024-01-31/ 大象出版社
    • 家猪的驯化和饲养是一项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它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本书以动物考古为主要研究视角,并参考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重点阐释中国古代家猪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家猪的饲养技术、家猪的用途、家猪的仪式和文化内涵,全景式地展示中国先民驯化和饲养猪的历程,揭示猪的物质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对中国古代社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体现了学界对中国优秀的畜牧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理念。 本书从动物考古角度对猪进行了全面论述。首先,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故事,在系统介绍如何应用动物考古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家猪研究的基础上,阐释了中国先民独立驯化和饲养家猪的历史。其次,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家猪饲养技术史的故事,放养与圈养、阉割和选育、饲料及选用等技术手段造就了中国当今

    • ¥101.1 ¥128 折扣:7.9折
    • 中国考古学 宋辽金元明卷-(全2册)
    •   ( 42 条评论 )
    • /2023-10-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宋辽金元明考古学是中国历史考古学的最晚阶段,通常认为其始于北宋,止于明末(960 1644年,实际上辽朝应从耶律阿保机于907年建立契丹国起算)。其前段为宋朝与辽、金和西夏分别对峙,以及高昌回鹘王国(于闻王国只延续至五代宋初)、喀喇汗王朝、大理国、西藏的古格王朝等政权分立阶段;后段则为元、明形成新的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时期。宋辽金元明时期各种考古遗迹遍布现在全国境内(地域还涉及今境外邻近地区,如中亚北部地区的西辽遗迹等),是秦代以后中国历史考古学各断代考古学中时代跨度最长,涉及统一和正统王朝(包括辽金元民族政权)最多,覆盖地域最广,内涵最丰富,并形成古代封建社会各种文化类型终结模式的最重要阶段。 如上所述,《中国考古学 宋辽金元明卷》则现在也只是以都城考古、帝陵考古、墓葬考古和瓷窑址考古等为

    • ¥571.6 ¥698 折扣:8.2折
    • 让石头说话:中国史前石器研究
    •   ( 41 条评论 )
    • 陈胜前 /2024-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石器是史前考古,尤其是旧石器时代考古(简称旧石器考古)最主要、最常见的研究材料。石器本不能说话,它之所以能 说话 ,是因为考古工作者的研究。让石器说话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研究石器,仅仅端详或凝视是不够的。我们从石器上所得的认识,都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方法与材料进行推理,建立完整的行为逻辑链条。 本书通过对具体石器材料的研究,以点带面,一方面,把石器考古的理论、方法与材料结合起来,进而讨论史前人类社会的文化适应变迁,建立成功的范例;另一方面,试图以石器为视角,透视中国史前史。统合不同石器研究的是作者提炼出来的一套 分层-关联的方法论 ,研究实践证明这一方法论是行之有效的。

    • ¥103.9 ¥129 折扣:8.1折
    • 中国考古学十八讲(第二版)
    •   ( 416 条评论 )
    • 张宏彦,翟霖林 /2024-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中国考古学基础性知识的入门教材,分为十八讲。内容可分为考古学及其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分支学科、古代主要遗迹、古代主要遗物4个大的部分。为方便阅读和理解,全书共收录400余幅插图,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在实践中鉴识各类考古遗迹、遗物,掌握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系统知识。

    • ¥277.1 ¥328 折扣:8.4折
    • 波斯考古与艺术
    •   ( 227 条评论 )
    • 林梅村 /2023-05-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尤其受到波斯文化的强烈影响。《波斯考古与艺术》分上下两篇,上篇 波斯访古 以作者的实地考察为基础,讨论两大文明在建筑、造型艺术、物种、冶金工艺、玻璃工艺等方面的科技文化交流;下篇 中国与波斯的文化交流 ,从文献记载、交通地理、重要人物、出土文物等角度出发,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全书既有现场踏查古迹遗存的真切体会,也有对于文献、文物的细致考辨与解读。千古之谜,一朝冰释。

    • ¥111.2 ¥138 折扣:8.1折
    • 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
    •   ( 172 条评论 )
    •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编 /2023-10-31/ 上海书画出版社
    • 史料记载的缺失,一度让三星堆成为人类记忆中消失的文明。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惊人发现揭示出了这个位于今中国四川省境内的灿烂文明,举世瞩目,而此次发现也被认为是上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019年至今,三星堆的最新发掘揭露了六个更大规模的祭祀坑,并从中出土大量形态奇异的青铜器、玉器、金器、象牙等。这些数以万计的出土物对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与中原、长江中游等地的物质交流、文化关系以及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历史与艺术都甚为关键。这部以图录将成为第一部详细及系统介绍三星堆最新发现的书籍。此书将邀请来自四川和世界其他地区不同背景的学者,从考古、艺术史、思想观念、理论和科技研究等方面对神秘的三星堆文明展开探讨,包括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兼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雷雨博士,香港故宫首席研究

    • ¥244 ¥298 折扣:8.2折
    •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
    •   ( 129 条评论 )
    • 李广洁 谢琛香 编著,李广洁 王俊彦等 摄影 /2023-08-29/ 三晋出版社
    • 中国古建筑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存,风格独特、技艺精妙,艺术价值、建筑价值、旅游附加值都很高。山西作为中国古建筑遗存最多的省份,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山西的古建筑从唐代一直到清代,时序不断,遗存甚多,甚至有些是海内外孤品,具备独一无二的价值。 《来山西看中国古建筑》以山西北部、山西中部、山西东南部和山西南部为地域划分,精选出形制最突出、艺术价值最高、建筑风格最独特的100处国宝级古建筑,从古建爱好者需求的角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将这些古建筑的看点准确、透彻地呈现出来,堪称古建爱好者按图索骥的 工具书 。

    • ¥101.1 ¥128 折扣:7.9折
    • 黄文弼考古两集:高昌砖集+高昌陶集(套装共2册)
    •   ( 155 条评论 )
    • 黄文弼 /2023-10-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高昌砖集》简介 本书是黄文弼 高昌两集 之一,在本书中,黄文弼将1930年在吐鲁番考古期间搜集到的124方墓志全部按年代编排、录文,并附录70方墓志图版。这批珍贵的出土文献,对于研究古代高昌国以及西域历史、民族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黄文弼根据这些墓志作了《高昌国麴氏纪年》《高昌国官制表》,考证了高昌国王的世系、高昌国官制等,弥补了罗振玉《高昌麴氏年表》的不足。 《高昌陶集》简介 本书是黄文弼 高昌两集 之一,分上篇和下篇两部分。上篇记载作者在吐鲁番古墓群发掘情况的报告,所获器物介绍及研究;下篇刊布作者所获800多件陶器中择出精品100多件,经过分类排列,影印制版,叙述完备,考核精审,图文并茂,具有重要的史料文献参考使用价值。

    • ¥132.7 ¥168 折扣:7.9折
    • 甲骨丛编(第一集)国家图书馆藏古文字学与古史研究稿本丛刊
    •   ( 5 条评论 )
    • 董作宾 著, 中国国家图书馆 编 /2024-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董作宾(1895-1963)是 甲骨四堂 之一,曾于1928-1934年间多次主持并参加中国考古学史上伟大的殷墟科学发掘。董作宾一生著作颇丰,曾于20世纪40年代初编撰《甲骨丛编(第一集)》,因故未刊,现藏国家图书馆。《甲骨丛编(第一集)》为纸捻毛装稿本,共四册。第一、二册为甲骨文摹写图版,第三、四册为释文及考释。书稿中共收?h甲骨摹本1090幅(1005号),按五期编排,各期再按甲骨材质分 甲 骨 二类。各类下以 专题 编排。董作宾拟运用《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中的五期分法和十项标准,对当时所见的全部甲骨文资料予以理董;考释部分先释文,再分专题考证,其间有多项对甲骨学的开创性研究。《甲骨丛编(第一集)》对原书稿进行整体影印,为甲骨学及学术史研究提供宝贵资料。

    • ¥159.5 ¥198 折扣:8.1折
    • 狞厉与肃穆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
    •   ( 10 条评论 )
    • /2023-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青铜器是先秦中国重要的礼器。青铜器上的典型纹饰包括兽面、龙、凤鸟等,这些纹饰在青铜器开始使用的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在青铜器消失后的岁月里它们也继续存在,青铜器是它们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载体,而它们则经久不衰,茁壮地根植于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世界中。本书分早商、晚商、西周、春秋战国四个时期,共精选37件精美的青铜重器,300多张线绘,相对完整的呈现了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独特的 中国样式 。本书采用文物叠加纹样的形式,借助动漫的计算机描图形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复杂纹样清晰地勾勒出来,试图重新展现中国青铜器之美。并大面积应用无色荧光油墨呈现纹样,紫外光照射纹样显现,纹样叠加器物便于对照观察而不遮挡器物原图,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青铜器上的纹样形态及其内涵。在紫外光照射下,青铜器上的纹饰将

    • ¥187 ¥218 折扣:8.6折
    • 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中国早期文明丛书)
    •   ( 482 条评论 )
    • 何努 /2022-11-02/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这是一部系统阐述陶寺邦国文明的论著。该书在介绍陶寺文明形成的历史背景、陶寺都城选址因素、陶寺早、中期都城基本状况、陶寺晚期殖民地社会状况的基础上,展示了考古、文献、人类学证据链绳论证陶寺都城 尧舜并都 的观点,最后总结陶寺邦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与贡献。 该书最终试图强调, 中国 概念最初诞生时有明确标准的,即 地中之都,中土之国 ,以圭尺 地中 刻度为物化标志。中国文明是指 中国 概念诞生之后、中华文明的核心也就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之后的文明。中华文明则不仅包括中国文明,还包括 前中国 时代的文明。所以,陶寺是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而非中华文明的起点。

    • ¥104.8 ¥128 折扣:8.2折
    • 西戎:东周时代戎族史迹的考古学探索
    •   ( 0 条评论 )
    • /2024-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文献中记载的东周西戎应是一个复杂的族群,它主要由两支不同的人群所构成,一支为西北地区土著族群,一支为北方草原地带南下人群,这两群人所使用的文化构成了东周西戎文化的主体,并决定了东周西戎考古学文化面貌的多样性。由欧亚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和土著文化共同构成的东周西戎考古学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基因。在500年中,东周西戎人群,在北方的牧业文明与南方的农业文明的交融中,保持着源源不断的活力,并在众多民族中脱颖而出,格外璀璨、耀眼。

    • ¥104.8 ¥128 折扣:8.2折
    • 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与都邑形态研究
    •   ( 11 条评论 )
    • /2023-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早期都邑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轨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发展与类属、主要都邑的延续年代、设都制度、都邑选址与规划布局、军事防御、建造技术、都市生活等形态进行深入研讨。 本书可供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先秦史、城市学、古都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和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文物与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 ¥162.1 ¥198 折扣:8.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