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 中国 ?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出现了 中国 二字。这一重器于20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 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 ,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 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 是对*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 中国*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个王朝 夏王朝的诞生。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物100多万件,吕章申主 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只谈了其 中的100件,堪称万里选一。但每篇介绍都是一把钥匙 ,打开了这件文物背后的一扇大门,从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它的精彩,它的荣耀,甚至是它的苦难。而在 100扇大门连成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正是祖国历史 的无限辉煌。
三星堆出土文物为何显得 奇奇怪怪 ?它们在何时诞生,由何人所为?有着怎样的含义和用途?这些问题令公众瞩目,却一直布满谜团,乃至堂而皇之地出现 外星文明 的离奇解释。而学界也众说纷纭,争议不断,从遗址发现至今的近百年时间里,三星堆之惑层出不穷。 本书是 考古纪事本末 系列之二,资深考古学者许宏继续将 纪事本末 的体裁运用到考古事件当中,自三星堆遗址早的研究发掘者开始追究,从林林总总的学术史料里归结出十大困惑点,抽丝剥茧般理清其中的观念分歧与衍化脉络。相信读者会在了解这些前因后果之后有所领悟,在比较各家长短之后,对三星堆有一个深入而宽广的认识。
全书按照文物用途、材质、主题进行分类,精选62件故宫国宝文物,讲述它们的前世今生。同时穿插讲述同时期的国宝故事。一套书涵盖历史、国宝、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让读者透过这些文物,了解一个多角度的故宫,进而了解伟大祖国的光辉历史和灿烂文明。
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此外,还让人们有机会瞥见那些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包括女性、孩童,以及未能在政治上留下痕迹的男子。 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 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本书的读者们可选择以任何顺序来阅读这些墓志,因为它们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当然,通读全书并对各时期的墓志作比较分析也会让我们受益匪浅。此外,还可选择一个群体(如女性、将
本书隐含着一位资深考古人的学科反思:考古,需不需要有想象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想象力? 假如没有想象力,很多考古发现便无从谈起;然而,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又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该如何与无言的地下遗迹进行对话?这不仅依托于文物的发现,考古学家自身的专业敏感与推理能力也很重要。书中追述了几场重大考古事件的始末,不仅以亲历者的视角,呈现出考古现场的复杂性和魅力,也对几则著名的考古 悬案 重新展开考察,以专业者的慎思明辨澄清了其中的是是非非,提炼出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思考。 借助考古学家的目光与思维,近距离体验古代文明的揭秘历程,深入了解中国考古学人的求索之路。
引起广泛关注并造成巨大影响力的系列丛书──《被禁止的历史:史前科技、外星人干预和被隐瞒的文明起源真相》、《被禁止的科学:从远古高科技到自由能源的神奇之旅》、《被禁止的宗教:破解西方世界遭受压制的神学异端谜局》──是从著名期刊《崛起的亚特兰蒂斯》杂志中萃取出的优异人士的杰出文汇。而本书,则由这个星球上特立独行的考古学家──他被世人称为 被禁止的考古学家 ──迈克尔?A.克莱默在该刊开设的同名专栏《被禁止的考古学家》中的精品构成。此前,克莱默出版了全球畅销书《考古学禁区》和《退化论:达尔文为什么错了?》。其中,《考古学禁区》以接近1000页的篇幅,提供了大量主流考古学界不敢正视的那些 不该存在的 确凿证据;《退化论》则用500多页的文字提供了一套关于人类起源的惊世骇俗的新理论。 而在这部新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以中外史料和考古发现为依据,分阶段讲授自青铜时代至郑和下西洋时代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海内外*研究成果。图文并茂,生动易读。
博物馆是一眼甘泉,她让不同的人在此摄取,听故事,学艺术,探历史,寻文化。在这里人神交融,时空飞腾,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一切伟大的艺术和历史,都汇集在博物馆。 它为研究者存在,为学习者展示,为旅游者导引,是苦旅者歇息和充电的港湾,它期待着仰望的人群和执著的目光。人们在观看文物,同时也在观看自己。于是,博物馆既为人们构筑了艺术的殿堂和心灵的长廊,也为人们搭建了人与物,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时尚的桥梁。 本书用图片文字把读者引领到异地的云南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
《学术笔记丛刊:瓮牖闲评 考古质疑》是两部南宋的学术考订笔记。《瓮牖闲评》的考订多以文字音韵为基础,间亦记及当代史事;《考古质疑》的研讨对象为先秦两汉的经史诸子,以考辨古籍中的人名、年代及叙事错误为特点。此二书久已散佚,清人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点校者对之进行了细致深度的整理,重新辑出了若干佚文,并附以相关资料,其功甚伟。要之,《学术笔记丛刊:瓮牖闲评 考古质疑》当是文史研究者的参考书。
《敦煌学概论》是我国*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作者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经卷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作品推本溯源,深入浅出,还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娓娓道来,并饱含对研究敦煌文化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敦煌莫高窟第57窟观世音菩萨(初唐)》是敦煌莫高窟第57窟南壁中央说法图中东侧为首的观世音菩萨,描绘精致,设色富丽,头冠项饰均以沥粉堆金,肌肤细腻,以淡朱色晕染,细眉长目,鼻直唇红,体态婀娜,是唐代菩萨形象的*代表作之一。第57窟建于初唐,单前室、甬道等处存有晚唐重绘壁画。
乾隆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个皇帝,乾隆时期正处于清朝的鼎盛时期,国家强盛,财力雄厚,再加上乾隆皇帝博学多才,追求完美,所以乾隆皇帝给自己修建的裕陵规模宏大,制度完备,工艺精美,多有创新,在清陵中堪为上乘,裕陵以后的清陵没有能望其项背的。裕陵是清朝皇帝陵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从选址、规制、创新、内葬人物、有关的故事、地宫的开启、清理情况等多方面对裕陵进行了全面解读,融进了许多新内容、新观点、新成果,是迄今为止研究裕陵的之作。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河姆渡文化是浙江省境内非常重要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本书全面介绍了20世纪河姆渡文化的发现和研究概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书中配有彩图8幅及插图47幅,资料翔实,图文并茂,是这一领域内的工具书。
西夏皇陵是历代西夏帝王陵墓的所在处,素有 东方金字塔 之称,是中国目前遗迹保存完整的陵墓群之一。它不光是中国 西夏文化遗址 ,也是一处神秘的文化景观。现今陵墓虽已遭到了破坏,但好在骨架尚存,其规模的宏大,布局的严谨,令人惊叹。残存陵丘矗立在戈壁荒漠之中,领略之后依旧让人想见当年西夏的独特地理风貌与人文景观。本书从西夏皇陵入手,选取李元昊、李谅祚等九座西夏特色皇陵,从西夏皇陵的位置、外观着手,探究当时西夏帝王选址背后的故事,并通过陵墓现存的样子,反推历史,进而回顾皇帝生前的故事,为读者还原了一幅壮丽的西夏王朝图景。
《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是面向大众,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藏的科普性读物。《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为精彩十件文物为题材作小文10篇,每篇通过文图结合,详论一件器物,整体以文物赏析为主,兼论作者对海昏侯考古研究的一些观点。文章短小精悍,配图精美清晰,语言简短小精悍,配图精美清晰,语言简练流畅,文字风格贴近大众,内容扎实有趣。不管是对去该博物馆的参观游客,还是对想要了解汉代历史文化的读者是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受众人群广泛。经社内选题论证会讨论,《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预测有社会和经济双效益,建议列选为本社主投书,请领导审核。
本书真实还原了20世纪20年代时遗存的北京城墙与城门。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除了在描写中投入艺术史家的浪漫与情怀,喜仁龙还坚持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中国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繁杂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观察记录城墙、城门及周边街市乡野的现状,实景拍摄城墙城门的照片,精细绘制城门各种角度的建筑细节图,使这本考察手记在文学性、科学性、历史性等方面达到了极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