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敦煌发现(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
    •   ( 378 条评论 )
    • [英]奥里尔·斯坦因巫新华 译 /2022-02-01/ 商务印书馆
    • 《敦煌发现(斯坦因西域考古探险记)》是斯坦因根据他第二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察敦煌部分而写成的通俗纪实作品,也是他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手稿素材之一。书中有玉门关长城遗迹、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宝藏等内容,是我们了解敦煌历史文化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不可多得的佳作。

    • ¥49.1 ¥68 折扣:7.2折
    • 围观考古现场
    •   ( 1446 条评论 )
    • 项木咄华文天下出品 /2020-12-01/ 中国致公出版社
    • ☆知乎考古大V项木咄用 破案式 的考古学思维,带你围观11个震惊世界的考古现场; ☆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不仅是想让读者了解考古知识,更是想通过考古学的思维方式,教会读者如何用很少量的信息,分析出大量的见解; ☆尼雅遗址、马王堆遗址、贾湖遗址、定陵、郭庄楚墓 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勾起了我们对历史的窥探欲,我们迫切地想知道,《鬼吹灯》里的 精绝古城 真的存在吗?为什么发掘定陵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明神宗真的是瘸子吗?刘备的祖宗中山靖王刘胜真的有一百多个儿子?

    • ¥36 ¥48 折扣:7.5折
    • 夏文化十二讲
    •   ( 70 条评论 )
    • 张立东侯卫东刘中伟 编 /2023-06-30/ 大象出版社
    • 《夏文化十二讲》系对河南大学夏文化暑期研讨班的十二个极有代表性的有关夏文化探索的讲座的整理,既有较为宏观的夏文化研究概况的叙述,亦有对夏文化学术史的梳理或理论方法的阐释,还有对具体遗址、文化类型等问题的分析,关于海外学者对夏文化的认识也尽量涉及,全面包含了有关夏文化探索的点(代表遗址、文化类型)、线(区域、发展流程)、面(研究概况)的所有问题。全书采用讲座的形式娓娓道来,可读性强,对于从事夏商考古的学生和老师来说,有很好的参考性,对对考古及历史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也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 ¥32.5 ¥65 折扣:5折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 642 条评论 )
    • 黄强 /2020-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是黄强关于古代服饰与时尚方面的著作。全书分为26篇文章,主要为古代各种服装与装饰的介绍,如汉代的官服、深衣,宋代的女裙、内衣,元代的姑姑冠,明代的官服、飞鱼服,清代黄马褂等,以及新娘嫁衣、厨师帽、时尚发髻等。此外还有古代婚姻媒妁、拔步床、征婚、元宵节约会、云锦等与服饰时尚相关的内容。内容丰富精彩,叙述平实流畅,深入浅出,佐以图片资料,更是引人入胜。

    • ¥35.3 ¥49 折扣:7.2折
    • 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
    •   ( 247 条评论 )
    • 严文明 著 /2021-01-01/ 文物出版社
    • 《长江文明的曙光(增订版)》收录了严文明先生关于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和文明起源的文章,从长江流域系列考古发现出发,把稻作农业发生、发展之过程与长江流域文明起源相联系,并从世界文明的高度探讨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区别。《长江文明的曙光》于2004年出版之后,历经15年,相关考古发现有新进展,对长江文明的认识有了变化,严先生据此进行增改,出版增订本。

    • ¥49 ¥98 折扣:5折
    • 青藏考古笔记
    •   ( 21 条评论 )
    • 汤惠生 /2024-02-01/ 青海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考古随笔集,是作者近四十年青藏高原考古发掘工作的随笔精选,内容涉及青藏高原史前文明遗迹和早期文化事项的众多考古发现,集中展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青藏高原文明的诞生、发展、繁荣的历史脉络,为 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提拱了来自遥远的青藏高原上的答案。

    • ¥45.8 ¥58 折扣:7.9折
    • 器物学与艺术史
    •   ( 352 条评论 )
    • 朱渊清 主编 /2020-03-01/ 中西书局
    • 本书《器物学与艺术史》为《民国学术的知识谱系》丛书第三册,收录了7篇历史学、器物学与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作者均为史学界、考古学界、艺术史学界的重要学者,撰述者包括王正华、徐坚、郑岩、李军、赖德霖等,内容涉及中国 器物学 到现代考古学的转型,艺术学概念的分析探讨、古典建筑设计观念及实物的分析、图像史的视觉文化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学、古器物学和艺术史研究作品集,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梳理了民国时期器物学的发展和转型,以及图像、视觉、概念等角度的艺术史研究。

    • ¥39 ¥78 折扣:5折
    • 长安复原图—大汉长安复原图 盛唐长安复原图
    •   ( 938 条评论 )
    • 刘振东张全民 /2016-06-01/ 学苑出版社
    • 《长安复原图(共2册)》通过大量的文物考古资料,采用手绘图的方式把大汉和盛唐时期的长安城的俯瞰图作了一个科学而艺术的立体展示,充分呈现出两朝长安城的布局规划、建筑风、大致比例等,在两图的背面对重点大型建筑物进行了绘画写真,并对汉代和唐代文物、民俗、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概况、做了概括性描述和勾勒。 本图是在考古复原图的基础上,依据史料丰富充实后美化而出的历史城市的手绘复原图,在以往地图出版物中为创新品,其包含的历史、地理、考古类知识容量丰富,值得读者欣赏、研究。 本图由刘振东、张全民编写文字,王慧群、西安睿志企划设计工作室绘图。

    • ¥33.3 ¥50 折扣:6.7折
    • 汉魏洛阳故城与汉魏王朝(增订本)
    •   ( 161 条评论 )
    • 聂晓雨 桑永夫 主编,洛阳市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 编 /2017-09-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一城阅千年:汉魏洛阳故城与汉魏王朝(增订本)》是在《千年阅一城 汉魏洛阳故城与汉魏王朝》(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一书基础上增订而成。在吸收了有关汉魏洛阳故城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新的内容,增加了新的章节,对汉魏洛阳故城的研究和保护现状作了全面科学系统的总结,着重对汉魏洛阳故城在汉魏王朝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 《一城阅千年:汉魏洛阳故城与汉魏王朝(增订本)》共九章,图文并茂,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翔实的历史文献资料、科学的考古发掘资料,记述了有关汉魏洛阳故城的历史沿革、现存的重要遗址、新的考古发现、汉魏帝王陵墓的调查成果、汉魏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这里生活居住过或祖籍在此并有杰出贡献的历史名人,同时也记述了那个历史时期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历史典

    • ¥48 ¥96 折扣:5折
    • 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
    •   ( 181 条评论 )
    • 王书林 著 /2021-01-01/ 文物出版社
    • 《北宋西京城市考古研究》为2018年考古新视野丛书入选稿件。书稿使用古今重叠型城市考古的方法对北宋洛阳城进行研究,对考古勘探、发掘以及历史文献材料进行整理、对校,在现代实测地形图上予以标识,对城门位置、街道尺度、里坊变化、漕河水系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梳理唐宋洛阳城宫城、皇城和东城的位置、范围及四至,根据文献确定了唐宋时期宫城大内重要参考系 南北方向的五条主要轴线和由东西方向横街或墙体构成的四重分隔,即外朝、常朝、寝宫和后苑;将城市住宅、官署、公共设施等在城图上予以标识,以了解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与城市生活情况。

    • ¥46 ¥92 折扣:5折
    • 罗泰访谈录
    •   ( 270 条评论 )
    • 孟繁之 /2019-11-27/ 三晋出版社
    • 年来,市面上不乏介绍考古学知识和研究成果的著述,但都以介绍考古发现为主,对考古人的关注却极为稀少。因此,社会公众和考古人之间有一道无形的 鸿沟 考古学家在做什么、想什么,他们的研究缘起、学术历程、治学心得等,这些生动、鲜活的 考古史 不为人知。 考古学家不是掘宝人,也不是不谙世事的书呆子,而是有头脑的现代科学家,寻求客观地、创新地运用古代世界的物质遗产来理解、诠释人类的过去和现在。 这是罗泰教授对考古人的诠释。 罗泰教授,一名从事中国考古学研究的美国学者,从小对中文着迷,年少时便预见考古发现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对中国历史及其文化等各方面的认知和理解,于是决定选择考古学作为大学的研究方向。他带着一份守望人类共同历史的厚重责任,博览世界,汲取各国考古学养分,*后致力于东亚考古的研究,

    • ¥30.6 ¥68 折扣:4.5折
    • 南越王墓探奇
    •   ( 27 条评论 )
    • 何东红 /2020-09-20/ 三秦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自2014年起,策划了《亲历汉陵考古文化丛书》,已经陆续出版了王学理先生的《考古队长说阳陵》、 王志杰先生的《守望茂陵:一位博物馆馆长的55年》、 卢兆荫先生的《回眸满城汉墓:西汉中山靖王陵》三种。何东红馆员的《南越王墓探奇》是其中的第四部。 广东象岗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墓不仅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随葬遗物*丰富、墓主身份*的一座西汉早期墓,还是我国发现年代*早的一座彩画石室墓。墓葬未被盗扰,保存完好,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它的发掘被学者誉为 打开了岭南历史文化的宝库 。对学界研究和民众认识南越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风俗价值巨大。 本书根据南越王墓发掘亲历者麦英豪先生生前的口述、访谈资料及其所著的《广州南越王墓》、《南越文王墓》、《西汉南越国寻踪》编写而成。全书共计约13万字,并附

    • ¥43 ¥86 折扣:5折
    • 考古发现之旅:古墓疑云
    •   ( 154 条评论 )
    • 发现之旅栏目组 /2020-01-01/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秦始皇的陵墓有怎样的传奇故事?曹操墓里怎会囤积大量兵器?马王堆千年不腐的美丽女尸究竟是谁?让我们一起踏上这次精彩的探险之旅! 《考古发现之旅》丛书以科学的视角审视人类的文明进程,以发现的态度去追寻事实的真相,带给读者一次科学揭密、科学解谜的旅程。推开考古、生物、建筑、医学、地理等各个领域的层层迷雾,此套丛书以悬念丛生的故事性笔法,展示抽丝剥茧式的发现过程,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视角揭示大千世界的种种谜团。

    • ¥30 ¥60 折扣:5折
    • 器物学与艺术史 中西书局
    •   ( 3 条评论 )
    • 朱渊清主编 /2019-12-01/ 中西书局
    • 本书《器物学与艺术史》为《民国学术的知识谱系》丛书第三册,收录了7篇历史学、器物学与艺术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作者均为史学界、考古学界、艺术史学界的重要学者,撰述者包括王正华、徐坚、郑岩、李军、赖德霖等,内容涉及中国“器物学”到现代考古学的转型,艺术学概念的分析探讨、古典建筑设计观念及实物的分析、图像史的视觉文化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学、古器物学和艺术史研究作品集,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梳理了民国时期器物学的发展和转型,以及图像、视觉、概念等角度的艺术史研究。

    • ¥39 ¥78 折扣:5折
    • 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
    •   ( 134 条评论 )
    • 陈声波 /2020-03-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良渚文化与华夏文明。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良渚文化是中国文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华夏文明在本书中被界定为中原地区华夏族创造的中原文明,也是属于中国文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不仅要关注整体与局部,更要关注历史的进程。从文明起源的角度而言,良渚文化代表了中国文明早期的 满天星斗 时代,而中原华夏文明的崛起则反映了中国文明已发展到多元一统的 重瓣花朵 的历史阶段。良渚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前*有代表性的区域文明,却在延续千年以后走向衰亡。大约与此同时,中原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文明也纷纷式微,这一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 月明星稀 的过程。因此要想追寻后来的中国文明中的良渚文化的因素,就必须探讨良渚文化因素是如何融入到华夏文明并一直传承至今。不仅是良渚文化,其他

    • ¥33.7 ¥45 折扣:7.5折
    • 出土法律文献丛考
    •   ( 47 条评论 )
    • 张伯元 /2013-11-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土法律文献丛考》重点是对秦汉简牍、楚简中的法制史料做一些梳理、辑证和考释的工作。该书的写作本意是试图在梳理已见出土简牍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法制史史料和历史背景资料,做出综合性的考察和研究,因此《出土法律文献丛考》对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36.8 ¥45 折扣:8.2折
    • 解读虞弘墓——北朝定居中国的粟特人
    •   ( 317 条评论 )
    • 张庆捷 /2020-12-25/ 三晋出版社
    • 1999年,山西太原发现一座古墓,墓的主人叫虞弘,是旅居中土的外国人。墓中出土的汉白玉石椁,既有浮雕,又有绘画,精美绝伦,各种人物、建筑、器物、动物和植物等构成的生活场景,充满着西域风情 宴饮乐舞、火坛祭祀、骑射搏斗 虞弘墓的发现,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它让我们*次知道世界上曾有一个叫 鱼国 的神秘王国,首次以实物确认了萨宝和祆教(拜火教)圣火的关系,再一次证明了古代社会之丰富多彩,远远超出我们贫乏、狭隘的想象。 确实,它的发现,为我们揭开过去的迷雾,填补了历史空白,然而,于我们来说,它更大的魅力却是带来的一连串新的疑问 外国人为什么要移居中国? 祆教的圣火是否曾在中国燃烧? 异域的宗教神话如何在中国流传? 东西方文化怎样交融? 《解读虞弘墓 北朝定居中国的粟特人》收录于 山西与丝绸之

    • ¥48.6 ¥108 折扣:4.5折
    • 刘贺藏珍(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   ( 2 条评论 )
    • 编者:彭明瀚|责编:彭家宇//秦彧... /2020-09-01/ 文物
    • 本书是面向大众,介绍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馆藏的科普性读物。本书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出土 为精彩十件文物为题材作小文10篇,每篇通过文图结合,详论一件器物,整体以文物赏析为主,兼论作者对海昏侯考古研究的一些观点。 文章短小精悍,配图精美清晰,语言简短小精悍,配图精美清晰,语言简练流畅,文字风格贴近大众,内容扎实有趣。不管是对去该博物馆的参观游客,还是对想要了解汉代历史文化的读者是很好的普及性读物,受众人群广泛。经社内选题论证会讨论,本书预测有社会和经济双效益,建议列选为本社主投书,请领导审核。

    • ¥37.11 ¥58 折扣:6.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