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文物100多万件,吕章申主 编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品中的100个故事》只谈了其 中的100件,堪称万里选一。但每篇介绍都是一把钥匙 ,打开了这件文物背后的一扇大门,从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它的精彩,它的荣耀,甚至是它的苦难。而在 100扇大门连成的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正是祖国历史 的无限辉煌。
在上世纪初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战乱频仍,政局不稳。国家深陷危难中,国宝亦无法自保。大量文物盗掘、盗卖活动猖獗,很多国宝漂流异乡,丧失了原始出土和保存的信息,不仅对学术研究造成了巨大困扰,也是国家财富的损失。它们如今静静躺在国外知名博物馆中,接待着来自全世界游客敬仰的目光和赞美的语言,但同时也是文明遭受浩劫的重要证据。 本书以不同年代、不同角度、不同形式诠释了一个共同主题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博大精深。对流失文物,从追溯丢失经过、复原原始保存信息、考证人物身份、还原古物用途、研究一个时代的风貌 各个角度,讲述了这些国宝蕴含的信息。同时,让我们看到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内,文物的精美绝伦和盗掘者穷凶极恶并存,文物保护者和贩卖者之间的博弈。这些故事现在都静静躺在距离它们
虽然脱胎于宝物仓储,但博物馆不仅是典藏之地,也是建构认同和知识的场所,更是意见表达和协商的空间。本书因而采纳思想史视角,以通过馆舍、馆藏和展陈等表达的知识结构为切入口,梳理博物馆在中国的诞生和早期成长历程。中国早期博物馆既有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也有从旧到新的改造过程;既与风云诡异的政局欲说还休,又与新生的实证科学同声共气;既有域外观念和实践的移植,也有独特本土实践和经验的总结。从殖民主义到国家主义,从帝制孑遗到新生政体,从都会形象到民众教育,不同情境导致各类特色鲜明的博物馆次第登场。在经历了漫长的缓慢发展后,中国博物馆在20世纪30年代早中期进入井喷期,数量激增,类型完备,博物馆干预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社会可见度也显著提升。中国博物馆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是迄今为止全球Z大规模、亚洲最高等级古埃及文物出境展配套图录,也是2020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萨卡拉 遗址首度大规模出版展示。 图录收录168件古埃及珍贵文物,通过一部通史 法老的国度 和两个专题 萨卡拉的秘密 图坦卡蒙的时代 展开独立叙事,展示了埃及文明的诸多方面。文物包括奥赛里斯、伊西斯、荷鲁斯、普塔等埃及著名神灵的形象。还收录了来自不同朝代、各位法老的宝物,以及官员、祭司等社会上层人物的塑像,如最富盛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雕像。此外,还包含有众多来自埃及境内现存唯一的猫神庙遗址的猫木乃伊、亡灵书等珍贵文献资料,直观呈现古埃及生死观。这些珍贵的文物,让观众得以一窥古埃及文明的灿烂。 本图录还收录了另一类不同寻常的文物,包括石刀、重要的前王朝时期陶器、化妆用的调
这是一部融鉴赏性、知识性与文化性为一体的收藏家传记。书中共收入20世纪活跃于大上海、历经半个多世纪的40位收藏大家的逸事。他们有的上承祖荫,有兴趣有资本,走上收藏之路,成为一代大家,如吴湖帆、张珩;有的因家族使命而走上收藏之路,如潘达于;有的创业后有一定资本,渐渐走上这条路,如谭敬;有的出身寒门,但因嗜痂成癖,甘愿倾其所有也要收藏,如孙伯渊 无论是何种原因,他们对所爱的收藏都倾尽一生的财富、精力与智慧,更在时代浪潮的变幻跌宕中,与钟爱的文物一起经历了坎坷的人生之路。这些人如作者所说,多已成为人间 过客 ,但那些沾有他们气息的珍宝却得以留存。
本书是《带你走进博物馆》系列之一。未成年人将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建设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各类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我国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第二课堂。让这套丛书带你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伴随你成长。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人类对未来的预测,建立在对自己历史的了解之上。本书对中国有代表性和*特色的上百个博物馆进行简要的介绍,在广阔的背景下,展现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其历史跨度上至周口店北京人时代、下迄当今科学技术馆,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书中并附有这些博物馆的地址,联系方式,交通指南,它们是展示我国和世界优秀历史文化的场所,也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培养情操的第二课
《画妙通神: 高淳清代道教水陆画》收录了南京市高淳区博物馆馆藏348幅清代道教水陆画,其中,卷轴画、斗牌及条屏等有338幅。这批清代水陆画系20世纪80年代于高淳城隍庙、东平庙发现的遗物,数量较多、来源清晰、体系较完整,除一般道教仪式所见诸种神像画外,也含有《水浒传》《封神演义》题材的神像画,颇具特色。这批馆藏清代水陆画既是清代高淳地方道教仪式实践和民间神像绘制艺术的结晶,也是清代高淳地方历史与社会变迁的反映,对研究传统艺术、地方文化、民俗习惯以及道教的仪式展演与融合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1.城市水系与繁华经济:通过汴河、五丈河、蔡河、金水河等水系的生动描绘,重现北宋东京四水贯都的独特格局与经济活力。 瑰丽展品:展览精选宋金时期珍贵文物如汴河出土的太湖石、蓝色刻花玻璃瓶、易县大北城窖藏金银器、定窑白釉瓷器、吕氏家族墓出土瓷器以及宋徽宗花鸟图页、瑞鹤图、金明池夺标、卤簿玉辂图、中兴瑞应图等,串联北宋开封与国际贸易的纽带。 3.文化生活与艺术:以耀州窑 狻猊出香 熏炉、景德镇镂空青白瓷器等文物,呈现士人生活的雅致与工艺美学的巅峰。 4.历史与故事:通过徽宗迷恋太湖石、香药贸易等生动细节,再现东京作为 万国咸通 中心的动人场景。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全彩印192页,本书精选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所珍藏的*代表性的、响誉国内的金银器157件,每幅图版均附名称、年代、出土地点、尺寸、主要特征等,中英文字。 陕西历史博物馆内装备有先进的中央空调、大型变配电、计算机管理、安全检测、防火防盗系统和六种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十年来,已接等国内外观众500多万人产,文物展出足迹篇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墨西哥、英国、法国、芬兰、摩纳哥等国。
50至60年代,故宫博物院对北京本院的文物重新进行了清理核对,按新的观念,把过去划分器物和书画类的才被编入文物的范畴,凡属于清宫旧藏的均给予故字编号,计有711338件,其中从过去未被登记的物品堆中发现1200余件。作为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馆肩负有搜藏保护流散在社会上珍贵文物的责任。1949年以后,通过收购、调拨、交换和接受捐赠等渠道以丰富馆藏。凡属新人入藏的,均给予新字编号,截至1994年底,计有222920件。 br 这近百万件文物,蕴藏着中华世族文化艺术极其丰富的史料。其远自原始社会、商、周、秦、汉、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历五代两宋、元、明,而至于清代和近世。历朝历代,均有佳品,从未有间断。其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有青铜、玉器、陶瓷、碑刻造像、法书名画、印玺、漆器、珐琅、丝织刺绣、竹木牙骨雕刻、金银器
乾隆曾在《南巡记》中总结自己的一生: 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二大事,一曰西师,二曰南巡。 其六次南巡,六下江南,必至姑苏城,乾隆与江南、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代宫廷艺术也与苏州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本书分为 上编 和 下编 。 上编 为国内文博研究机构专家和学者撰写的专题文章,从历史、文物、园林建筑、美学等角度,探析乾隆时期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文化之蓬勃发展,以及清代宫廷与苏州织造的关联及江南文化与宫廷艺术的互动。 下编 分为 密诏传位 君临天下 稽古崇文 靖边宣武 怡情乐志 物阜工巧 龙袍袈裟 兴黄安蒙 等四个章节,通过乾隆时期的珍贵宫廷文物,从礼仪典章、文房武备、鉴藏珍玩等多方面勾勒出清代盛世繁华长卷,并揭示苏州织造承办、制作清宫珍玩的真实历史,集中与大规模地呈现故宫所藏与江南文化密切相关的文物。
*篇「话文物」,讲述《翠玉白菜》《溪山行旅图》《快雪时晴帖》《毛公鼎》《富春山居图》 台北故宫36件标志性馆藏的故事。不只写文物本身,更写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写战时的颠沛流离,写战后的阴差阳错。 第二篇「谈故宫」,每一话都围绕着与故宫相关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特写故宫的过去。 故宫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文化反映了中国所有的东西,中国人也通过文化反映了自己的历史和命运。 第三篇「访昔人」,是四个故宫的历任院长与名人专访记录。借这些与故宫命运深深勾连的人物之口,揭露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英国有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有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有巴黎卢浮宫,日本有东京国立博物馆,但在这个世界上,却有两个故宫博物院。 两个故宫 是东亚近代史的产物。故宫的魅力根源,来自于数次奇迹似的历史转折。两岸故宫不只是珍奇、瑰丽的宝库,更呈现出政治权力与文化深层结构的样貌。 两个故宫 的存在,串联了什么历史情结?潜藏了多少政治人物的历史思维? 《朝日新闻》资深记者、 中华圈的专家 野岛刚,历时五年,奔波全球亲身采访,从政治、外交的独特角度梳理了两个故宫的世纪纠缠。
《山西珍贵文物档案·18》是“山西珍贵文物档案”系列丛书的一卷,为山西省晋城、阳泉、忻州三市一级文物合卷,本卷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机构藏的262件精品文物进行了收录,包括青铜器、瓷器、漆器、玉器等,全部为国家一级文物,资料详实,图片清晰,由专业的文物摄影师拍摄,多角度展现文物面貌,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对三市各博物馆及文物单位一级文物的一次细致梳理,也是首次以书面形式向大众展现,不仅是研究上难得一见的资料,也对文物知识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澄凝琼英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 是嘉德艺术中心与故宫博物院在2023年联袂推出的重磅专题展览。该展也是近20年来故宫博物院藏17 20世纪中、西玻璃文物与相关研究成果首次大规模在院外展出。展览同名图书《澄凝琼英 故宫博物院藏玻璃精品展》收录故宫博物院珍藏的102件(套)玻璃文物及17件相关文物,并以 瑶琰映彩 迸火流金 流景凝霞 三个单元多方位展现这些玻璃珍宝的色彩之美、器型之巧、装饰之精、工艺之妙。除了详尽的文物介绍,本书还特邀故宫学者撰写相关学术文章。 书中收录的玻璃器,涵盖文房雅玩、饮食起居、首饰穿戴、家具装饰、宗教法器等多种类型。既有清代造办处玻璃厂制作的玻璃器皿,也有首次展出的清宫藏外国玻璃制品,以及各类包含玻璃材质的文物,全面反映了清代宫廷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各类玻璃文物。它们融汇中西技艺之
古籍是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思想智慧的重要载体,既具有物质属性,同时也具有精神属性。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脉在古籍中得以传承和延续。宋元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古籍发展史上的黄金阶段。 这一时期,造纸术进入成熟阶段,制墨术步入转型发展期,印刷术更是臻于至善。该 时期的古籍,主要以纸张为载体,有卷子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装帧形式,采用手书传抄、雕版刷印和刻石拓印等制作方式。无论字体、版面、装帧,宋元古籍都体现出了艺术之美,因而也成为历代藏家的箧中珍宝。 上海博物馆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一直高度重视古代典籍的整理、研究、保护和展示工作。为积极落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回应社会各界的关切,此次展览
近代是中国博物馆产生及初步发展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段。博物馆从无到有的创建过程中,不但从根本上冲击了中国古物私藏秘守的固有模式,同时宣扬了新的公共文化观念,拓展了公共服务空间,对此后中国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在中西文化冲突及交流的背景下,分析近代中国博物馆产生及发展的社会环境,国人自主建馆的历程及学界对博物馆体制化建设的探索等,进而从公共文化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中国博物馆的特性。以期还原博物馆在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过程中的独特贡献。
为使社会各界系统了解军博的馆藏文物特色,为展览、研究、征集、鉴赏等工作提供基本参考,我们从馆藏文物中选出各时期各类有代表性的文物321件(套),分为古近代军事文物、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文物、抗日战争时期文物、解放战争时期文物、社会主义时期文物以及军事艺术品六个单元,编辑成了这套《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藏品选》。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文化、军民关系、民族关系等多个方面,从文物的自然信息、历史意义以及文物图片等方面予以介绍,以满足不同类型读者在鉴赏、研究、收藏、利用等多方面的不同需求。
本书为浙江图书馆、径山禅寺共同策划的浙江历史上首次大藏经展览, 佛典浙韵 浙江大藏 经文化展 和 佛典浙韵 径山藏文化特展 两地联展集合图录,也是首本以呈现藏经传承脉络的 佛典图录,从 藏前古经 藏经谱系 藏经传韵 赓续文脉 分级梳理 2 世纪至 10 世纪间的 珍贵佛教典籍同时高精微距呈现了缅文贝叶经、早期敦煌写经、宋元《崇宁藏》《思溪藏》《碛砂藏》 《普宁藏》、明代《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清代《乾隆大藏经》和历代汉文大藏经中规模最大、 内容最为丰富的《径山藏》等重要珍本。 本书专业学者团队倾力执笔,多角度详解藏经文化及相关佛教元素,通过对藏品全新的数据采集, 以高清微距的视角突出佛典的装帧艺术之美,剖析扉画及装饰纹样等绘画元素,挖掘写经和版刻书迹 中的书法之美,呈现出丰富、多元化的资料,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