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30-50元
  • 3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兵器的物质文化研究(修订本)
    •   ( 5 条评论 )
    • 徐坚著 /2021-05-01/ 上海古籍
    • 《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 的物质文化研究》以考古学文化系统理论为主要框架,从技术-经济、社会和意识形态三个层面重新阐释东周之前的青铜 。在技术层面上,规避了蒙特柳斯式类型学的社会化大生产和渐进演化等预设观念,采纳兼具通则观念和历史特定性考量的物质文化分析方法,提出了青铜 形式风格的功能化和美术化两个倾向。在社会层面上,《时惟礼崇:东周之前青铜 的物质文化研究》提出物质性、空间性和学术史三种情境概念,提炼出戈-矛组合和钺-刀组合等社会等级表达方式,揭示了作为社会区分标识的物质的内部多元和复杂程度。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尝试以认知考古学和情境考古学思路局部复原青铜 的文化归属、性别认知和信仰与禁忌。对与铜兵长期并存、相互影响的另一条线索——玉兵的讨论表明早期中国礼制体系的多元和互动本质。

    • ¥48.02 ¥98 折扣:4.9折
    • 浙江出土铜镜
    •   ( 143 条评论 )
    • 王士伦王牧 编著 /2006-10-01/ 文物出版社
    • 浙江是我国古代汉、六朝和南宋时期的铜镜产地,其中会稽镜及湖州镜更是名闻遐迩,成为中国铜镜发展*重要的镜类之一。历史上浙江铜镜屡被收进考古著录,其中以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士伦研究员编著的《浙江出土铜镜选集》(中国古典出版社,1957年)、《浙江出土铜镜》(文物出版社,1987年)和日本著名考古学者梅原末治的《绍兴古镜聚英》(桑名文星堂,1939年)为代表,均得到了国内外专业人士的重视。 《浙江出土铜镜选集》修订本编写中,力图保持与忠实1987年版的《浙江出土铜镜》原有风格面貌,在此基础上,再经过挑选斟酌,增加了50余面近20年来浙江新出土铜镜,并据新出土资料,对原书著录的个别铜镜类型重新做了梳理和排列。

    • ¥49 ¥98 折扣:5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九辑)
    •   ( 9 条评论 )
    • 编者: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2022-12-01/ 上海古籍
    • 作为一个连续性的辑刊,该书收录了15位左右长期从事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学者的 研究成果,作者中不乏以研究青铜器和金文而享誉学界的学者。该书涉及青铜器与金文研究的方方面面,既有针对传统热点的深入解读,也有针对新材料而进行的新研究,可以让读者了解到青铜器与古文字方面 的学术研究成果。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前五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48.02 ¥98 折扣:4.9折
    • 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以中国云南和越南出土青铜器为例)/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学术丛书
    •   ( 155 条评论 )
    • 崔剑锋吴小红 著 /2008-04-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的作者可能是我国早使用多通道等离子质谱于铅同位素考古,等离子质谱的高灵敏度使得绝大多数青铜样品可以酸溶后直接测量,免除了分离提纯等烦琐的化学流程,显著提高了测量效率。在《铅同位素考古研究》中,作者报告了80多件考古样品和数十件实验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数据。根据80多件我国云南出土的青铜制品的铅同位素比值,其中包括了26件各种类型的铜鼓,作者探讨了云南地区相应时代青铜工业的矿源,地区之间技术和文化的交流等,从铅同位素的角度探讨古代的滇文化,值得研究古滇文化的考古工作者参考。

    • ¥40 ¥80 折扣:5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辑)
    •   ( 2 条评论 )
    • 编者:北京大学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2023-06-01/ 上海古籍
    • 《青铜器与金文》集刊目前已到第十辑,收录学界关于青铜器器物以及铭文的相关研究论文,兼及学术史与述评,文章质量较高,代表该领域的 成果和研究前沿。本书稿共收录18篇论文,分为三大板块:一、金文与殷商史,主要研究金文中的用字、体例与所涉及的相关问题;二、青铜器及相关考古学研究,涉及青铜器铸造技术、铜器群的形成等问题;三、学术史及海外青铜器研究,包括对小臣传簋的再探讨,《郭沫若全集?考古编》《颂斋吉金图录》两书的述评及相关讨论。该书承续《青铜器与金文》 辑至九辑,将对商周考古学界和古文字学界产生持续的影响。

    • ¥38.22 ¥78 折扣:4.9折
    • 中国历代文物奖赏 青铜器卷
    •   ( 58 条评论 )
    • 宁云龙 编 /1998-10-01/ 万卷出版公司
    •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二千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掌握了冶炼技术。殷商至周,这一阶段被考古界称为青铜时期。由于先民们经过了漫长的经验和技术积累过程之后,改变了使用纯红铜的熔炼手法,懂得了采用锡合金铸造青铜器,即在红铜之中加锡加铅,使之增加韧性,光泽好,耐腐蚀性能大,铸造出的成品质量远远超过了红铜。 青铜时期,器内容包括广泛:工具,农具,兵器,礼器,乐器及其它生活杂具等。商周时期,青铜器已普及社会生产、生活,以及政治战争等各个领域。征战武器,祭祀礼器,生活容器,无一不用青铜器,青铜器亦可代表身份,是奴隶主贵族的一种标志。礼器使用数量的多少,器物形制等,都是区别贵族等级和身份尊卑的。 春秋战国,青铜器的制造已呈鼎盛,在原有铸造技术的基础上,又发明了铜鎏金,镶嵌金银丝,浴

    • ¥34 ¥68 折扣:5折
    • 中华文明探微书系-中国青铜器(英)
    •   ( 23 条评论 )
    • (英)奥尔尼,(英)罗宾逊朱天曙 主编 /2014-06-01/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中国青铜器》以青铜文化的发展时间为序,从夏商青铜器谈起,历经朝代更替,截止到秦王朝时期。**章从夏商时期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第二章讲述西周青铜礼器的繁荣,第三章展现春秋时期青铜文化第二次高峰的出现,第四章侧重战国时期青铜工艺的高度发展。发展至此,青铜文化趋于衰落,中国进入早期铁器时代。在从“史”的角度讲述青铜文化同时,本书*后一章还就青铜文化的地域观念进行了梳理。

    • ¥34 ¥68 折扣:5折
    • 千铜千面:中国古代青铜器纹样周历2023
    •   ( 74 条评论 )
    • 开亮君 /2022-10-01/ 天津人民出版社
    • 2023年双春逢吉,祥纹送金。青铜器承载着中国传统礼制,是我国文化非常重要的见证者。青铜器初的模样与我们今日所见十分不同,彼时为金色,故又称 吉金 。因时间流逝,产生锈蚀,颜色转为青绿,器身上的精美纹饰也被隐去了真容。故而《千铜千面》周历选用以各色线条勾勒器物纹样的方式,展现其古朴之美。全书精心挑选了54件青铜器物,涵盖了鼎、觥、卣、彝、簋、盉、壶、尊等多种传统青铜礼器,各器身所饰纹样包含鸟形纹、兽形纹、龙纹等,周历背面配以文字,对纹样进行了细致的讲解。2023,一起走进 吉金 时代,感受古青铜带给我们的震撼。

    • ¥49.5 ¥99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