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中国古代青铜器
    •   ( 2860 条评论 )
    • 马承源 /2016-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青铜器研究鉴定名家马承源先生撰写的一部综览性的学术著作,既适合作为对青铜器感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也是专业研究者应当备有的基本参考资料。本书部分对商周青铜器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从青铜的定义、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发展源流,到造型、纹饰、使用情况和内涵,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背景下青铜器的面貌。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对自二里头文化至东汉晚期、涵盖各种器型的近70件有代表性的著名青铜器分别作了介绍,每件器物均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铭文作了充分的解释,使读者对青铜器个体及其反映的历史事实形成具象的认识。后的附录部分是对常见的各类青铜器器型的简述,方便读者查阅和掌握基本器型概况。

    • ¥33.6 ¥48 折扣:7折
    • 海派青铜器修复技艺
    •   ( 11 条评论 )
    • 钱青, 龚品豪著 /2025-02-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 系统理论框架:本书搭建了完整的青铜器修复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为读者揭开了青铜器修复的神秘面纱,是初学者和文物爱好者的入门指南。 2. 实战案例还原:通过丰富的修复案例,生动再现青铜器从残缺到完整的修复过程,仿佛让读者穿越时空,亲临修复现场,感受文物重生的魅力。 3. 跨材质应用拓展:不仅聚焦青铜器修复,还探讨了青铜器修复技艺在其他材质文物修复领域的应用,为跨领域文物修复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思路。 4. 知识科普全面:详尽介绍了青铜器的器型、纹样、装饰技法等知识,是学习和了解青铜器不可或缺的知识储备,帮助读者全方位认识青铜器的文化价值。 5. 视觉盛宴呈现:书中收录了大量精美的图片,涵盖修复细节、文物全貌等,为读者带来一场认知与欣赏青铜器的视觉盛宴,让文物之美跃然纸上。 6. 海派技艺精髓:深入剖析海

    • ¥142.6 ¥198 折扣:7.2折
    • 中国铜器综述(陈梦家著作集·精装)
    •   ( 1066 条评论 )
    • 陈梦家 著,王睿曹菁菁田天孙莹莹 译 /2019-04-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作者于1947年与《美国所藏中国铜器集录》同时完成的一部关联著作。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收藏的V一英文稿本,由王睿等四人译成中文,译稿经张长寿、王世民二先生审阅。全书共分十五章,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对中国青铜器研究的诸多方面,如研究方法与研究简史、地域分布与文化背景、铜器术语和器形分类、形制与纹饰、作伪与铸造、铭文、断代等,作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其中某些章节颇为精彩。这是中国青铜器研究史上,由于历史原因湮没甚久的一部著作,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 ¥114.1 ¥158 折扣:7.2折
    • 西周青铜器分期与断代研究(1.2)
    •   ( 657 条评论 )
    • 王世民 /2017-10-01/ 文物出版社
    • 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国家第九个五年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之一。 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经五千年沧桑巨变而从未中断的,惟有中华文明,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进步的杰出贡献。不无遗憾的是,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走向昌盛的时期,而我国古史的确切纪年,只能上溯到《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的始年 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再往前的历史纪年,或彼此歧异,或多有阙失,难以考索。自西汉末年的刘歆起,两千多年来,许多中外学者试图解决这一学术悬案。由于三代年代学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需要进行的研究非常繁多,使得任何个人的力量都难以取得突破。 夏商周断代工程 的总目标,是要将夏商周时期的年代学进一步科学化、量化,制定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有科学依据的年代学年表,为深入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打

    • ¥142.6 ¥198 折扣:7.2折
    • 青铜器与金文(第十三辑)
    •   ( 13 条评论 )
    • 北京大學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所 編 /2025-0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書稿共收錄20篇論文,分爲三大板塊:一、新見青銅器討論,探討夫人昶姬匜、 陳侯因咨造 銅戈等新見器物;二、金文與殷周史,主要爲銘文字詞考釋、涵義辨析等;三、青銅器及相關考古學研究,涉及銅器紋飾、器用制度及銅器群的形成等問題。該書承續《青銅器與金文》第一輯至十二輯,將對商周考古學界和古文字學界產生持續的影響。

    • ¥70.6 ¥98 折扣:7.2折
    • 盘龙城(1995~2019)(五):青铜器研究
    •   ( 14 条评论 )
    •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张昌平,苏荣誉,刘思然 /2024-10-01/ 科学出版社
    • 盘龙城青铜器的类别和数量、品质和等级在早商时期都具有代表性。《盘龙城:(1995~2019)(五) 青铜器研究》梳理了盘龙城遗址历年出土的青铜器材料,探讨了盘龙城青铜器类型及其演变、分期与年代。在制作技术层面,讨论了青铜器成形技术、铸接技术、辅助技术 并总结了技术特性。在装饰艺术上,讨论了纹饰的类别与布局、纹饰的制作以 及装饰的演进。在成分与结构上,讨论了冶金遗存、合金工艺、青铜生产和物 料产源。*后总结了盘龙城青铜器所代表的早商青铜器的一般特征,以及所反 映的早商社会礼仪和社会景观。

    • ¥221.2 ¥280 折扣:7.9折
    • 唤醒古镯众神—三星堆考古90年
    •   ( 44 条评论 )
    • /2024-03-01/ 文物出版社
    • 编这本小书的契机是在2016年8月,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文化厅决定承接中国第二届考古大会。是年7月下旬,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博物馆联合主办的 三星堆祭祀坑发现30周年暨三星堆与世界上古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正在广汉召开,省委宣传部甘霖部长听说来了一大批中外学者,很想见见专家们,听听大家对三星堆和四川考古研究的建议,嘱咐我联系了10多位中外专家。在会议期间的一个晚上,甘部长在武侯祠博物馆会议室里接见了大家并和专家做了长时间座谈。在那次座谈会上,中国考古学会王巍会长发言中,介绍到学会正在选择第二届中国考古大会的承办单位和举办地时,甘部长立即插话说,他个人意见请中国考古学会考虑让四川承办,同时也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后认真论证一下必要性和可行性,报文化厅和宣传部后再正式作答。 我们很快拿

    • ¥63.4 ¥88 折扣:7.2折
    • 故宫青铜器图典 紫禁城出版社正版
    •   ( 11 条评论 )
    • 著 /2010-06-01/ 紫禁城出版社
    • 《故宫经典:故宫青铜器图典》内容简介: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和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化。皇帝是历史的产物。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象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同样,以皇帝为核心的宫廷是国家的中心。故宫文化不是局部的,也不是地方性的,无疑属于大传统,是上层的、主流的,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堂皇的部分,但是它又和民间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故宫文化具有独特性、丰富性、整体性以及象征性的特点。从物质层面看,故宫只是一座古建筑群,但它不是一般的古建筑,而是皇宫。中国历来讲究器以载道,故宫及其皇家收藏凝聚了传统的特别是辉煌时期的中国文化,是几千年中国的器用典章、国家制度、意

    • ¥205 ¥290 折扣:7.1折
    • 古铜留墨:里耶秦简博物馆藏青铜器拓片集
    •   ( 3 条评论 )
    • 里耶秦简博物馆 /2023-03-20/ 学苑出版社
    • 本书精选里耶秦简博物馆藏36件青铜器的全形拓编辑而成,具有一定的资料性和艺术性。 本书收录了里耶秦简博物馆收藏的珍贵青铜器文物36件,采取高清图和全形拓的方式展现了这些文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价值。例如,西汉时期铜博山炉。炉盖作博山状而名,炉侧有精美的纹饰,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人们在炉内焚燃球状或饼状的龙脑、苏合等香料,反映了那时候人们的薰香的习俗。

    • ¥345.6 ¥480 折扣:7.2折
    • 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精)
    •   ( 122 条评论 )
    • 杨正宏肖梦龙 编著 /2008-11-01/ 文物出版社
    • 《镇江出土吴国青铜器》是一部具有坚实科学基础的、具有内在紧密联系的、足以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吴文化的特征和其发展历程及发展高度的重要著作。该书的出版,展现了具有创造性的吴国青铜器的风彩,标志着吴国青铜器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读到它的读者,不仅会得到艺术享受,也将由此而扩大嘹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如果你是一位吴国青铜器爱好者、研究者,你也将由此受到启迪,促使你在研究上向更深层次迈进。

    • ¥158.4 ¥220 折扣:7.2折
    • 霸金集萃: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青铜器(全二册)【全新现货 未拆封】
    •   ( 2 条评论 )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 /2021-04-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墓地是一处西周封国霸国的墓地,有大中小型墓葬2200余座,历经十年全部发掘完毕。其中青铜容器墓葬40余座,出土食器、酒器、水器、乐器等各类青铜礼乐器270余件,发现60余件青铜器上铸造有铭文,铭文显示的霸国不见于传世文献,是新发现的一个西周封国。霸国青铜器保存较好,纹饰精美,铸造工艺精湛,长篇铭文较多,特别是新发现了多件燕侯旨青铜器及王室和霸国来往的青铜重器,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礼制、宗法制和社会历史等具有重要价值,获得了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 ¥784 ¥980 折扣:8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特殊鼎类卷
    •   ( 57 条评论 )
    • 张懋?F;黄薇 /2019-05-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本关于青铜鼎类别里的特殊类别,比如青铜分裆鼎、青铜方鼎、青铜扁足鼎的书。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从定名、类型学分析、起源与消亡的原因、地域特点、纹饰、铭文、组合关系等方向,梳理分析出土与传世的特殊鼎类资料,得出器物发展的脉络,以供研究者参考。

    • ¥150.5 ¥209 折扣:7.2折
    • 明代金银器研究
    •   ( 1 条评论 )
    • /2024-07-01/ 故宫出版社
    • 本书是以明代金银器为研究对象的艺术史著作,作者通过大量实物、文献、图像的相互印证,从制度到产区、从机构到匠作、从原料到工艺、从造型到装饰、从官样到时尚、从成因到演进,全面系统讨论了明代金银器。 依据不同功用,明代金银器大抵可分为仪仗、器皿、首饰三部分,全书从皇室引领的礼仪制度,由民间推动的社会潮流两条主线展开论述,分析官样的来源与特点,捕捉审美风尚的交流与传播,探究明代金银器与统治集团及世风经济的交缠呼应。 为令解说丰满,本书虽以明代金银器为核心,但亦合情入理地援引前后时代的金银作品,以及同时代的陶瓷、玉石、织绣等门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凸显明代金银器特点,阐释其与时代造作的深切关联。开卷之际,不仅可见散落时空、璀璨斑斓的金银作品,还可借其华光,管窥明代工艺美术史之一斑,观

    • ¥158 ¥198 折扣:8折
    • 晋国青铜艺术图鉴 (全1册) 平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   ( 15 条评论 )
    • 李夏廷 等编著 /2009-04-01/ 文物出版社
    • 此商品实际书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晋国青铜艺术图鉴》是李夏廷先生和著名考古摄影艺术家梁子明先生共同编著《侯马陶范艺术》之后,完成的又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晋国青铜器艺术的专著。在书中,作者把晋国青铜艺术放在中国青铜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勾画了晋国青铜艺术的发展过程;并从横的方面,分出神化动物类、写实动物类、几何形类和图像人物类,概括了各时期不同类别的特征,每类都选择大量由他亲手画出的图像作为典型代表予以介绍;最后并作出总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

    • ¥93.6 ¥120 折扣:7.8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晋南地区卷
    •   ( 49 条评论 )
    • 张懋?F;刘树满 /2017-06-01/ 科学出版社
    • 目前已收集晋南地区出土和传世的青铜器,共计约500件。通过西周晋国青铜器的研究,我们或许能够对西周时期诸侯国青铜器的研究提过一些资料和方向。众所周知,西周封国众多,任伟先生所著的《西周封国考疑》中,整理并分析了西周时期的诸侯国,按姓氏分,有姬姓和非姬姓之别;按地域分,有南方、北方和中原之异;按流域分,又有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之不同。不同种姓、不同地域的文化、社会风俗难免会有差异,反映到青铜器上也应该是明显的,那么他们的异同、交流与融合也就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对象。

    • ¥150.5 ¥209 折扣:7.2折
    • 吉金萃影——贾氏珍藏青铜器老照片
    •   ( 45 条评论 )
    • 贾文忠贾树 /2016-09-01/ 文物出版社
    • 贾文忠、贾树编的《吉金萃影》收录了贾氏文物修复之家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玻璃板老照片,记载了贾玉波及其师父王德山修复过的青铜器,其中不乏珍贵重器。在全面展示老照片的基础上,作者又对其中与当今各大博物馆所藏青铜器形近者进行了细致的对比研究,不仅述说了青铜器老照片的前世,还力求给出了它们的今生。

    • ¥360 ¥500 折扣:7.2折
    • 楚系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通
    •   ( 82 条评论 )
    • 袁艳玲 /2020-05-01/ 科学出版社
    • 楚系青铜器是两周时期长江流域青铜器的代表,发现数量多、年代序列完整。对楚系青铜器进行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两周时期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发展、演变、列国交流的具体方式与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楚系青铜礼器的生产与流通》通过典型铜器群的分析,进一步完善了楚系青铜礼器的年代序列。在此基础上,从青铜礼器的组合、形制、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方面,对楚系青铜礼器的生产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同时结合自然科学手段和铸铜遗址的发现情况,对前述建立的楚系青铜礼器的生产体系进行了检验,对楚系青铜礼器的矿料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然后根据青铜礼器的分布范围变化,对楚系青铜礼器的流动过程及背景进行了探讨。

    • ¥121 ¥168 折扣:7.2折
    • 青铜世界与礼法文明
    •   ( 0 条评论 )
    • 刘雨 著 /2025-05-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青铜器及金文研究专家刘雨先生一生学术活动的总结,除收录刘先生所有已发表的文章外,还有部分手稿也择要整理收录。整理者按照作者的写作发表时间排序、文章内容,将全书分成 西周礼法与制度研究 历法与年代学研究 青铜器与铭文研究 学术史、书评、序跋与其他 以及 附录 五大部分,以此突出作者的研究领域和学术特色,因集中反映刘先生在青铜器、金文、礼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故书名作《青铜世界与礼法文明》。

    • ¥142.6 ¥198 折扣:7.2折
    • 文明史视域下商周铜礼器组合研究
    •   ( 0 条评论 )
    • 王祁 /2025-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文明史视域下的商周铜礼器组合研究,是一项基于商周铜礼器组合变化,探讨商周礼制演进及其所反映的早期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书分别讨论了商周时期列鼎列簋制兴起历程、兽面纹大圆鼎的重要作用、裸器组合特征及其演变历史、铜铙和鼍鼓组合等重要内容,再由 礼器 上升到 礼制 ,对商周青铜礼器组合变化所反映的商周礼制演进进行系统研究,最后引出早期中华文明在其前进过程中所显示出的连续性和创新性问题。可见,本书通过对商周青铜礼器组合的深入探讨,建立起从 礼器 到 礼制 再到 文明 的完整链条。此研究的学术意义在于,将具体的器物研究和礼制研究上升到早期中华文明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上,为器物研究和礼制研究提供了阐释的历史背景和文明基础。

    • ¥86.4 ¥108 折扣:8折
    • 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基础与应用探索
    •   ( 0 条评论 )
    • 陈家昌,黄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4-12-01/ 科学出版社
    • 《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基础与应用探索》是在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方面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而成,全面地梳理了我国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基础与应用探索》共分十一章,包括绪论、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程、脆弱青铜器腐蚀劣化机理与病害分析表征方法、青铜器保护修复的理念演进及其基本原则、考古出土脆弱青铜文物的现场保护、脆弱青铜器锈蚀物清除与稳定化处理、脆弱青铜器加固保护技术、脆弱青铜器的连接修复、脆弱青铜器封护材料与工艺、脆弱青铜器的保存环境及预防性保护、脆弱青铜器保护中的前沿技术与新材料研究等内容。《脆弱青铜器保护修复基础与应用探索》既有对保护修复基础知识的介绍,也有对*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的阐述,尤其在第十一章脆弱青铜器保护中的前沿技术与新材料

    • ¥164.2 ¥228 折扣:7.2折
    • 青铜散
    •   ( 98 条评论 )
    • 吴克敬 著 /2009-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文物的故事》系列丛书是紫禁城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众收藏类图书。其所叙述的文物主题大众常见,其语言文字大众易懂。 本书作者吴克敬先生以极富功底的文字和翔实周密的文物信息给读者以宽广的感悟空间。他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撰写出了让我们爱不释手的好文章。深入文字内容,读者会为其所牵引,随喜随悲,随怒随爱,流连于作者复述和创制的古今意境;从而手不释卷,想一气呵成读通整个故事、整本图书。

    • ¥20.9 ¥29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