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古钱币上廉与贪
    •   ( 12 条评论 )
    • 马彦立 编著 /2009-09-01/ 郑州大学出版社
    • 《古钱币上的廉与贪》以古钱币为载体,以倡廉反贪为主线,按照历史的顺序,从“廉”与“贪”这一独特视角,透析了中国悠久历史长河中各个时期的货币,从中不仅可以折射出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盛衰,还留下了广大劳动人民拥廉恶贪的历史记载。作者以小故事的形式,对各具特色的古钱币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名人轶事、市井风俗娓娓道来。诸如书中“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反映的“廉”,和坤“受贿不收足色纹银‘粗货’”映射的“贪”,如此鲜明的对比,使人们多了一份思索,多了一个警醒,同时在廉政文化建设上多了一条途径。 本书不仅是反腐倡廉的好读物,也适合古泉爱好者、历史爱好者、书法爱好者及相关人士阅读。

    • ¥24.7 ¥29 折扣:8.5折
    • 青铜王都:殷墟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
    •   ( 4 条评论 )
    • 郭旭东 著 /2003-03-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该书稿共分9个部分,每一部分前后关联,没有松散感;每一部分讲述一宗主要遗迹或重要文物,由该遗迹现象引申出商代社会制度、王室贵族奢侈厚葬以及人牲等问题;对某些重要的青铜器、玉石器分别作为重点阐述,描述细腻而不繁琐,可谓恰到好处;同时,他能灵活地运用考古资料和甲骨文记载,对商代奴隶制的阶级结构、生产情况、军队编制、宗教信仰以及天象问题等都作了扼要讲述,生动易懂。全书引用资料可信,文字流畅,具有我们常说的可读性。如果说,这部书稿有什么欠缺的话,我个人以为,书中未涉及殷墟文化分期问题,可能专业考古工作者也会提出此问题。但作为一个普及性读物,省略这部分是有缘故的。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佳作,是打开殷墟考古和了解甲骨文的入门书,值得细细品读。

    • ¥14.4 ¥19.2 折扣:7.5折
    • 青铜王都(殷墟考古大发现)/古代文明探索之旅丛书
    •   ( 2 条评论 )
    • 郭旭东 编 /2003-03-0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该书稿共分9个部分,每一部分前后关联,没有松散感;每一部分讲述一宗主要遗迹或重要文物,由该遗迹现象引申出商代社会制度、王室贵族奢侈厚葬以及人牲等问题;对某些重要的青铜器、玉石器分别作为重点阐述,描述细腻而不繁琐,可谓恰到好处;同时,他能灵活地运用考古资料和甲骨文记载,对商代奴隶制的阶级结构、生产情况、军队编制、宗教信仰以及天象问题等都作了扼要讲述,生动易懂。全书引用资料可信,文字流畅,具有我们常说的可读性。如果说,这部书稿有什么欠缺的话,我个人以为,书中未涉及殷墟文化分期问题,可能专业考古工作者也会提出此问题。但作为一个普及性读物,省略这部分是有缘故的。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的佳作,是打开殷墟考古和了解甲骨文的入门书,值得细细品读。

    • ¥14.4 ¥19.2 折扣:7.5折
    • 文物鉴赏丛录·青铜器(一)(平装) 文物出版社出版 (溢价商品)
    •   ( 8 条评论 )
    •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 /1997-12-01/ 文物出版社
    • 此书溢价商品 非全新塑封 介意的小主请勿拍 1990年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在山东蓬莱召开会议。会议期间,讨论了培养鉴定人才、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等一系列问题。经启功、史树青、刘巨成、耿宝昌等先生倡议,编辑出版了这套《文物鉴赏丛录》。在选编过程中,又得到了启功、史树青二位先生的指导。 这套丛录,按文物类别编辑,所录文章,大体按发表时间先后排目。有的文章在此次收录时,作了修改和补充。今后除继续分类选录外,还将特约一些专稿刊出。 因编者水平有限,肯定会有很多不当之处,恳切希望读者和专家予以匡教。 (溢价商品)

    • ¥20 ¥20 折扣:10折
    • 读金日札 读子日札--摹庐丛著
    •   ( 42 条评论 )
    • 陈直 著 /2008-10-01/ 中华书局
    • 《读金日札》为陈直先生研究金文的专著,内容分为文字通义、传世铜器、发掘铜器、玺陶简石四类,时限上自殷商,下迄嬴秦。所论不仅对古铜器铭文的字义、句意多有创见,而且还阐发了其中有关国家、政治、官制、生产、科技、医学等方面的内涵。《读子日札》是陈直先生研读《墨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五种子书的札记,他利用自己在古文字及秦汉典章制度方面的深厚功力,对前人旧说多所纠谬,发人所未发。今将两书汇为一册,收入《摹庐丛著》出版。

    • ¥21.8 ¥29 折扣:7.5折
    • 古代青铜器/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 138 条评论 )
    • 杜廼松 著 /2005-06-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回顾了20世纪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研究历程,概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分类、分期、铭文、冶铸、鉴定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书配有彩图8幅、插图50幅。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23.8 ¥28 折扣:8.5折
    • 中国读本--商周青铜文化
    •   ( 352 条评论 )
    • 李先登 /2009-11-01/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青铜时代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主要的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器的时代,是人类物质文化发展史上继石器时代之后的第二个时代,是人类使用金属的个时代,在青铜时代,青铜器无论是在生产上还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主导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主要的文化因素,因此,人们才称人类历史上的这个时代为青铜时代。

    • ¥14.4 ¥16.8 折扣:8.6折
    • 战国青铜器上的采桑画像研究
    •   ( 90 条评论 )
    • 卢忠敏 著 /2021-12-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桑 之于古人具有通天的神圣性,当桑林这一特殊空间场域以图像形式出现在青铜礼器上、且作为已知男女同在的画像母题时, 超越图像本身的主题意蕴值得进一步探究。图像中男女角色互动频繁、动作亲密,多被释为仲春社祭时 会男女 或高禖祭祀等情爱主题。然而,若比较青铜器空间形体制约下各阴、阳模件的异同便可发现:那些貌似 牵手 、 拉扯 、 赠送枝柯 、 举弓 等图像细节,实为男女以农具为媒介分工合作的各式采桑动作。采桑图像再现的也非共时性的集体劳作,而是历时性的 角色动图 :采桑男女借助桑林空间依次完成 爬树-采桑-伐桑-递桑-共携桑筐 等仪式搬演。此外,躬桑仪式画面在方圆之壶钫、曲直之器壁上的位置、图式、风格等所蕴含的哲学意涵也值得深入挖掘。

    • ¥21.5 ¥29.8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图典
    •   ( 65 条评论 )
    • 李飞 编 /2008-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青铜器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为精美。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谣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我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本书在编选过程中,集

    • ¥24.1 ¥30 折扣:8折
    • 商周青铜器之饕餮纹研究
    •   ( 93 条评论 )
    • 杭春晓 著 /2009-09-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青铜器在中国文明的流程中,既是一种象征,又是产生这种象征的因素(张光直语)。在数量上,我们非常明显地注意到中国所发现的古代青铜器,要比任何其它古代文明中的多。甚至,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大胆宣称:就目前已经发现的青铜器来说,中国发现的器物总量,可能大于世界其余各地所发现的青铜器之总和;而中国所发现的青铜器之种类,又可能多于世界其它各地所发现的青铜器的总和。在人类的进化史上,不论从“野蛮”到“文明”的转化程序或原因上有多么相似,青铜器的重要性像在中国这样处于中心性的,是少之又少的。那么,相对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性而言,在中国古史缺乏可靠的文献记载的情况下,青铜器也就合乎逻辑地成为解读中国古文化必经的,或者说是重要的途径与手段了。 对青铜器基本形态的研究,主要分为形制与纹

    • ¥18 ¥24 折扣:7.5折
    • 金石学
    •   ( 621 条评论 )
    • 朱剑心 著 /2019-02-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金石学》一书于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全书共三编,一为 通论 ,总述金石学之名义、价值及其发展之历史;二为 说金 ,分述古金诸器之原始、名物、制度、铭刻及历代之毁坏与伪造;三为 说石 ,分述历代刻石之名义、制度、文字、源流及其厄运。本书论述精严,体系完备,取止有度,多有宏见,是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金石学通论著作。

    • ¥21.4 ¥35.8 折扣:6折
    • 古代金器/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 10 条评论 )
    • 于元 编著 /2010-05-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我国的金器制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骄人的工艺传统。金属于稀有的贵重金属,外表漂亮,机械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强,因此黄金一出现就被定为装饰用品的*金属,在这一点上中外是一致的。人们珍视它,匠人欢迎它。与其他材料相比,金的易于加工的特点,使金器还能改制翻新,从而形成新的多种形式的金制品。

    • ¥10.2 ¥14.8 折扣:6.9折
    • 簠齋金文考
    •   ( 228 条评论 )
    • (清)陈介祺 著,陈继揆 整理 /2005-12-01/ 文物出版社
    • 本书名为《簠斋金文考》,为簠斋对汉器的考释,并附《汉镫考记》等篇。 此次印刷稿用家抄本,簠斋亲自朱墨圈点,珍惜手笔,故特套印之。 图形乃传古助手姚学桓公符所作。当年,簠斋曾选公符作汉器图形八件,另作释文,制成汉器八条屏,世间尚有流传。释文尚在我箧,未及检出附印。 熏鑪照片,乃一九一三年,祖父礼丞先生恐内战遭灾,特将部分藏器携来天津,由鼎章照像馆摄影,均甚精益,今箧内尚存三四十件,有先生题字者(器名、尺寸等项》亦近十件。 《簠斋金文考》壬申再定本,有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印本,乃先父君善先生所为。时先生任职北平市政府一职员,月薪百二十元,不足家人糊口及子女求学之用。印刷费用乃以家藏拓片,易资得来。共印百册,亦未装订,分赠友好。作跋人赵录绰先生,山东安邱人,吾家亲戚,时任职北

    • ¥14.2 ¥18 折扣:7.9折
    • 金文断代方法探微
    •   ( 56 条评论 )
    • 杜勇沈长云 著 /2002-07-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上、下二篇:上篇以标准器断代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此方法的两大理论支柱;即时王生称说和和康宫为康王之庙说运用于金文断代研究中的利弊得失,同时讨论了考古类型学在铜器断代中的正确运用问题。 下篇则讨论历朔断代法用于西周金文历日断代研究的利弊得失。全面利用铭中的历法要素进行金文断代始于国学大师刘师培继之在学术界形成两在主要派别:一派主要以王国维的月相四分说为依据,一派主要以俞越的月相定点说为指归,相与排击莫衷一是。

    • ¥16.9 ¥20 折扣:8.5折
    • 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
    •   ( 106 条评论 )
    • 段勇 著 /2012-09-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段勇博士的这部《商周青铜器幻想动物纹研究》在章简要回顾国内外学者对商周青铜器纹饰研究的主要历程之后,集中就这一时期常见的三种纹饰——兽面纹(即饕餮纹)、夔龙纹和鸟纹逐一作类型学的分析,并且指出各纹饰的时代变迁与地域差异。各章后,又都附有该种纹饰的“标本图”和“断代表”,甚便于读者使用。

    • ¥22.1 ¥28 折扣:7.9折
    • 古代青铜器与司母戊方鼎/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 15 条评论 )
    • 方广梅 编著 /2010-05-01/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人们把人类历史实践活动中使用铜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称为青铜文化。人类制造使用工具,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而以铜为主的金属工具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原始公社解体时期,进入了青铜时代。它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信仰息息相关,并且映射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古代青铜器与司母戊方鼎》由方广梅著。

    • ¥10.2 ¥14.8 折扣:6.9折
    • 中国青铜文化
    •   ( 26 条评论 )
    • 郭军林 编著 /2009-01-01/ 时事出版社
    • 青铜器是人类学家公认的三大文明起源之一,与文字、城市比肩齐名。我国是世界上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之一,其青铜器种类繁多、多制瑰丽、花纹繁缛、制作精湛,充分体现了中国青铜器特有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更构成了我国无可替代的青铜文化。 本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丰富的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大量有关中国青铜器的研究资料,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做了全景式介绍,展现了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优良品质。 全书以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风格为线索,将青铜器置身于它们所产生的文化背景中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从青铜的文化历史、器型纹饰、鉴赏收藏三个大方面介绍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青铜文化的发展、艺术魅力、种类和艺术价值,收集了从夏、商、周时期至清代晚期的相关青铜器精品图,以求读者更系统、全面地了解和接受我

    • ¥26.2 ¥35 折扣:7.5折
    • 铜鼓
    •   ( 31 条评论 )
    • 万辅彬蒋廷瑜韦丹芳 编著 /2008-03-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今天,我们将把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和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简要介绍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并配有民族服饰图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 ¥18.7 ¥25 折扣:7.5折
    • 商周青铜文化
    •   ( 114 条评论 )
    • 李先登 著 /1998-12-01/ 商务印书馆
    •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世界曾经辉煌灿烂的文明国家,多数没有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有的中断了,有的随着文化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到另外的地区。唯有中国这个国家,既可古老又年轻。从原始社会到形成国家,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五千年以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一脉相承,历久而弥新。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考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

    • ¥12.6 ¥15 折扣:8.4折
    • 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
    •   ( 161 条评论 )
    • 吴小平 著 /2015-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吴小平、蒋璐、黄厚明编写的《汉代刻纹铜器考古研究》系统地收集了目前所能见到的汉代刻纹铜器资料,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汉代刻纹铜器进行多视野的研究,首先是各区域刻纹铜器的个案研究,内容涉及各器类的造型、纹饰、年代、出土地域,之后宏观构建了汉代刻纹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其源流。分析了东周刻纹铜器对其的影响,后从图像学的角度,探讨了图案、图像在铜器上的变化过程,并分析了刻纹铜器的用途。适合于从事考古、历史、工艺等研究的学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 ¥29 ¥36 折扣:8.1折
    • 青铜器入门
    •   ( 1122 条评论 )
    • 李学勤 /2013-05-01/ 商务印书馆
    • ????《青铜器入门》是青铜器研究的初步指引。本书*节是总括式的导论,第二、三节则介绍方法和材料,希望读者能予利用。第四至九节,按大的时代顺序叙说青铜器的兴起和演进,第十节补叙中原以外的器物,第十一节择要介绍秦汉青铜器,*后一节专门介绍青铜器的特殊分支——铜镜。

    • ¥16.9 ¥20 折扣:8.5折
    • 中国传统宝剑/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书系
    •   ( 49 条评论 )
    • 潘嘉来 主编 /2008-11-01/ 人民美术出版社
    • 传统手工艺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玉器、丝绸、漆器、瓷器和明清家具等均为世界手工艺制品中的翘楚,在粮作技艺和工艺美学诸多方面获得过极高的成就。但是,在长时期的重道不重器的儒文化氛围中,器物的制作一直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在历代的官方典籍和正史中,对于匠人们的成就与贡献的记载极为难得一见,有也只是寥寥数语,或者干脆只字不提。剑的专著很少见。本书作者钟琦先生任职于龙泉博物馆,是研究龙泉青瓷和龙泉宝剑的专家,本书是他多年研究中国传统宝剑的成果之一,介绍了剑的起源与铜剑的盛衰;铁剑的勃兴与剑的统一;龙泉宝剑;剑的佩饰与礼仪;古今名剑;剑的制作工艺;剑术与舞剑等内容。资料丰富,见识独到。

    • ¥18.9 ¥22 折扣:8.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