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古蜀文明与以中原文明为主导的黄河文明及长江中下游文明的血缘关系,进而确立古蜀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的地位;亦将古蜀文明置于全球史视野之下,由此观察古蜀文明对推进人类文明史的作用。如果说,在中华文明起源 满天星斗 之时,古蜀文明乃是长江上游最亮的星;那么,当中原文明崛起,引导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而呈现出 月明星稀 乃至 皓月凌空 之际,古蜀文明之星却依旧在西南大地的夜空中熠熠生辉。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与黄河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同源同体,相辅相成,四五千年一路过来,栉风沐雨而风颜不改。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意识的观照下,甚至全球史的视野中,古蜀人民都极富前瞻性、创造性,极具发明精神并勇猛精进,且兼有宏大的开放胸襟以及细腻的家国情怀、人类情怀。他们为中华文明推动人类的进步作出了贡
该书是长期在大学*线进行传统文化过程中有关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内容。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将青铜器背后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使一个静态的器物,自己能说话,叙述自己的来源,讲解自己的历史。 在人类智慧火花的迸发点上,青铜器的发明如同火的发明一样向文明社会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者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所代表的比仅仅是一段逝去的记忆而是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源远流长的中国青铜器,充分展示出先辈们的睿智、勤劳和对生活的左丘,其张开血盆大口的饕餮纹、幽深空行的龙纹、展翅欲飞的鸟纹、暴虐霸气的虎纹、吞噬生物的兽面纹、多子多孙的蟾蜍纹 陷入迷茫的涡纹等等反映出古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发展的期盼,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青铜器研究鉴定名家马承源先生撰写的一部综览性的学术著作,既适合作为对青铜器感兴趣的读者的入门读物,也是专业研究者应当备有的基本参考资料。本书部分对商周青铜器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从青铜的定义、青铜器的铸造方法、发展源流,到造型、纹饰、使用情况和内涵,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呈现了古代社会生活背景下青铜器的面貌。第二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对自二里头文化至东汉晚期、涵盖各种器型的近70件有代表性的著名青铜器分别作了介绍,每件器物均有图片和文字说明,特别是对铭文作了充分的解释,使读者对青铜器个体及其反映的历史事实形成具象的认识。后的附录部分是对常见的各类青铜器器型的简述,方便读者查阅和掌握基本器型概况。
《昭陵博物馆珍品讲读》由昭陵博物馆 馆员、壁画艺术专家高春鸿先生撰写。全书分为“彩釉韫古”“琬琰流芳”“丹青流彩”三篇,撷取昭陵博物馆一级文物80件(组),择要介绍其艺术特点和历史文化价值,彰显其在雕塑艺术、书法流脉、壁画风貌等方面的独特魅力。书中配有二维码,扫码后可以获得高清文物图、精彩讲读音频、作者答疑,并能与同好者相互交流,深入了解初唐社会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