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是北魏时期由皇家开凿的石窟群,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不可错过的瑰宝。《云冈:人和石窟的1500年》是关于云冈石窟与历代云冈人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段关于 人的信仰 人的工程 的故事。 一千五百年前,人们虔诚发愿,要在灵山巨岩之上营造出一个胜极的佛国。 北魏时期,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主持云冈石窟的开凿建设。孝文帝、冯太后时期,石窟建设愈发兴盛,北魏后期则逐渐衰微,云冈石窟历经多次荒废与重建,甚至一度经受着严峻的盗凿考验,直到近代被考古学家再次关注,才遏止了更多的国宝流浪海外。本书爬梳了云冈石窟的历史沿革,亦讲述了无数云冈人的故事:一举夺回学术主动权的中国云冈学奠基人宿白先生,勇敢开辟新赛道的云冈守护者、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用古建筑学思路还原石窟工程营造的新一代学者彭明浩,
本书从文献学角度对中国东汉至元代石刻书人身份特点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汉魏六朝石刻书人身份及石刻文献的伪托、附会、错讹和阙疑等加以考释甄别,探讨了隋部分石刻书人、石刻断代和五代以前的书学问题,并由石刻书人对北宋御书院的祗候官详加考辨,梳理了辽金元石刻书人及其身份,对元代奎章阁书家与鉴书博士进行了个案研究。《BR》 本书在研究古代社会书写状态和石刻艺术文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古代石刻史、书法史、美术史、刻工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运用中、韩、日学界现存文献、考古史料, 特别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安、洛阳及其周边地区新发现的唐人墓志右刻为素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墓志石刻所见入唐朝鲜半岛移民涉及问题,杜嗣先、井真成基志及日本国号的出现,新罗、日本使臣争长诸问题。其中对入唐高丽移民墓志的史料价值,百济移民林氏家族入唐过程及在唐生活状况,定居唐朝的新罗侨民金日晨在唐为官经纬,宗藩体制下唐代宾礼的规定和具体实施,以及对西安周边新罗人金仁问遗迹、乾陵61蕃臣石像中的新罗使者、唐罗战争、唐朝与新罗文化交流等问题均有独到的见解。另外,《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还对百济移民柏:塞进的墓志、万年营碑阴题名、宦官吴怀实的墓志进行了镇密诠释与论述。
南京城墙砖文中的实名制,不仅针对各级政府的官吏们,还对具体烧制城砖的窑匠、人夫以及基层组织者,也提出了用实名的要求。如该项劳役基层组织中的“总甲、甲首、小甲”,均是以实名见诸砖文。府、州、县的官员、吏员、总甲、甲首、小甲、窑匠、人夫,多的不同责任层面竞达十一级,构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实名制的管理责任体系。而参役基层组织中的总甲、甲首、小甲则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基层管理者,也是直接造砖的人夫。当年文献中并没有记载的这些史实,主要来源于对南京城墙砖文的解读和研究。 南京城墙作为存世*的都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已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作为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各种专著相继面世。从城墙砖文人手进行研究,提供了一
隋唐刻房山石经是北京市房山区石经山隋唐刻石刻 经典的简称。它在 研究、金石书法、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本书以隋唐刻房山石经为基础,研究它与敦煌写卷、《中华大藏经》、《高丽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等同名佛经版本比勘之异文,旨在揭示其异文文字与词汇的特点,为汉字史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同时考察隋唐刻房山石经的文字使用面貌。全书分为绪论与异体字异文、假借字异文、同源词异文、同义词异文、隋唐刻房山石经与同名佛经互校等五章。
隋唐刻房山石经是北京市房山区石经山隋唐刻石刻 经典的简称。它在 研究、金石书法、政治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本书以隋唐刻房山石经为基础,研究它与敦煌写卷、《中华大藏经》、《高丽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等同名佛经版本比勘之异文,旨在揭示其异文文字与词汇的特点,为汉字史和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同时考察隋唐刻房山石经的文字使用面貌。全书分为绪论与异体字异文、假借字异文、同源词异文、同义词异文、隋唐刻房山石经与同名佛经互校等五章。
摩崖石刻是直接题刻在山体、岩洞上的石刻,自宋以来始终是学术研究的前沿。湖南摩崖石刻数量众多,湘南一带是全国少有的摩崖石刻集中地之一,自元结开辟以来,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形成大规模的摩崖胜景,蔚为壮观,独放异彩。浯溪碑林有元结撰、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灿烂金石,清夺湘流,世称“摩崖碑”。后来续有《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三颂蝉联,构成了“中兴”的宏大主题,体现了写刻者对于海宇清晏、 富强、民族兴盛的美好期盼。本书精选湖南唐、宋、明、清四个时代的130通摩崖石刻,分为“大唐中兴与盛唐气象”“大宋中兴与濂溪理学”“大明中兴与阳明心学”三个部分,提炼出湖南摩崖石刻上的发展主线,也呈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璀璨性。本书的图片多为拓片全图,著录尺幅和地点,并做释文及考证,以供广
作者多年来行走于山西,以历史学严谨的求证精神,探访山西大地上的文物遗存资源。本书以山西“三普”资料记载的摩崖石刻信息为基础按图索骥,对中古时期(魏晋—五代)摩崖造像逐处造访,在考察过程中也发现了“三普”资料之外的新的实物。作者对探访到的摩崖石刻及造像做图片采集,以呈现摩崖石刻真实状态、摩崖石刻细节。并对这些遗存的石刻、造像进行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学科角度的考证,形成考证文字,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如果说“二十四史”在纸上记录和构建了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世界,河洛地区的石刻遗存就是这些历史的具体实践结果。看似零散分散的石刻,实际上传承有序,闪烁着丰富而多元的文化要素。它们由华夏文明进程这条隐秘的暗线相连接。河洛古代石刻影响巨大,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其文化记忆凝聚华夏文明的共识和价值原则,进而形成身份认同。本书尝试从“文化”“记忆”相结合的视角,将石刻与中原地区的思想文化、华夏文明的发展进程进行对照分析,重点关注与这些石刻在同一片生活空间的人与石刻的互动关系,希望通过解读河洛地区古代石刻的文化记忆,发现和理解河洛地区的古代石刻是如何参与历史书写,如何塑造、建构华夏历史的,从而引发更多的人关注石刻作为精神与物质双重遗产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