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古代石刻书人身份与书法史研究
    •   ( 101 条评论 )
    • 王力春 /2023-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文献学角度对中国东汉至元代石刻书人身份特点和历史变迁进行了详细考察,对汉魏六朝石刻书人身份及石刻文献的伪托、附会、错讹和阙疑等加以考释甄别,探讨了隋部分石刻书人、石刻断代和五代以前的书学问题,并由石刻书人对北宋御书院的祗候官详加考辨,梳理了辽金元石刻书人及其身份,对元代奎章阁书家与鉴书博士进行了个案研究。《BR》 本书在研究古代社会书写状态和石刻艺术文献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于古代石刻史、书法史、美术史、刻工史等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71.5 ¥99 折扣:7.2折
    • 中国古代碑刻纹样研究
    •   ( 45 条评论 )
    • 徐志华 /2023-06-01/ 科学出版社
    • 碑刻艺术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镌刻于碑石上的纹样千变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古代碑刻纹样研究》从碑刻纹样的起源、发展和审美价值入手,从艺术设计学的角度对碑刻纹样进行研究。一方面从纵向上以朝代为序,对古代碑刻纹样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古代碑刻纹样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总体特征;另一方面从横向上进行比较,将同朝代碑刻纹样与其他器物上的纹样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对每种纹样的形态进行分类分析,梳理碑刻纹样的历史流变规律,分析中国传统纹样在碑刻上的传承、创新与运用,以期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提供基础性的助益。

    • ¥111 ¥148 折扣:7.5折
    • 石门汉魏十三品合集
    •   ( 126 条评论 )
    • 郭荣章 /2014-05-01/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石门十三品是从百余种石门摩崖石刻中遴选的十三种精品,其中绝大多数为汉魏摩崖,有很高的文献价值,且在书法艺术上造诣很高,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很早以前就在数以百计的摩崖中出类拔萃了。那些留存下来的汉魏书法真迹,以它多姿的风采,受到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的推崇,堪称稀世珍奇,被誉为“国之瑰宝”。

    • ¥996.6 ¥1380 折扣:7.2折
    • 汉魏六朝隋碑志索引-(全六册)
    •   ( 103 条评论 )
    • 刘琴丽 著 /2020-04-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汉魏六朝隋碑志索引(套装1-6 共六册)》主要對漢至隋代的碑誌(包括墓碑、墓碣、墓幢、墓闕、塔銘、紀德碑、紀功碑以及墓誌、墓表、墓記)作索引。每一方碑誌索引條目,除簡介外,原則上按照圖版著錄、錄文著錄、碑目题跋著錄、相關研究論文和備考五個部分编撰,以期盡量提供每方碑誌的詳細著錄情況和學術研究前沿。徵引文獻以《石刻史料新编》為大宗,并盡量含括未收入該書的其它古代和近現代金石著作、以及總集、別集和方志中收錄的碑誌。偽刻(含疑偽)碑誌也按照同樣的體例編撰索引,并將 偽刻 疑偽 觀點標註在具體的文獻條目下,以使各家觀點更加醒目。

    • ¥605.4 ¥788 折扣:7.7折
    •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
    •   ( 112 条评论 )
    • 拜根兴 /2021-12-01/ 科学出版社
    •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运用中、韩、日学界现存文献、考古史料, 特别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安、洛阳及其周边地区新发现的唐人墓志右刻为素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墓志石刻所见入唐朝鲜半岛移民涉及问题,杜嗣先、井真成基志及日本国号的出现,新罗、日本使臣争长诸问题。其中对入唐高丽移民墓志的史料价值,百济移民林氏家族入唐过程及在唐生活状况,定居唐朝的新罗侨民金日晨在唐为官经纬,宗藩体制下唐代宾礼的规定和具体实施,以及对西安周边新罗人金仁问遗迹、乾陵61蕃臣石像中的新罗使者、唐罗战争、唐朝与新罗文化交流等问题均有独到的见解。另外,《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还对百济移民柏:塞进的墓志、万年营碑阴题名、宦官吴怀实的墓志进行了镇密诠释与论述。

    • ¥96 ¥128 折扣:7.5折
    • 碧落碑考金石偶谈
    •   ( 6 条评论 )
    • 寓真 /2020-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为中国古代金石研究专著,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碧落碑考》,下编为《金石偶谈》。 上编 《碧落碑考》,作者对唐代名碑《碧落碑》从学术角度进行了全面研究和考证。该碑存于山西新绛县,篆体,是李渊之孙李训等四人为亡母房氏(房玄龄之女)所立,共六百余字。由于撰者不明,字体古异,碑文背景扑朔迷离,成为历代学人千年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在金石学领域、书法领域备受关注。该碑的作者,字体识读,以及立碑背景,至今尚无定论。作者经过对《碧落碑》的长期研究,分别从文字识别、立碑背景、作者探析三个方面,对该碑逐一破解。 上编的主要贡献和突破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字解读,首先将原文一一列出单字,根据《说文》《石鼓文》以及甲骨、金文等专著,将与之对应的古文字作解。二是碑文背景,作者经考证,认为是武后消

    • ¥41.4 ¥58 折扣:7.1折
    • 南京城墙砖文
    •   ( 144 条评论 )
    • 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 编 /2008-05-01/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城墙砖文中的实名制,不仅针对各级政府的官吏们,还对具体烧制城砖的窑匠、人夫以及基层组织者,也提出了用实名的要求。如该项劳役基层组织中的“总甲、甲首、小甲”,均是以实名见诸砖文。府、州、县的官员、吏员、总甲、甲首、小甲、窑匠、人夫,多的不同责任层面竞达十一级,构成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实名制的管理责任体系。而参役基层组织中的总甲、甲首、小甲则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是基层管理者,也是直接造砖的人夫。当年文献中并没有记载的这些史实,主要来源于对南京城墙砖文的解读和研究。 南京城墙作为存世*的都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已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作为南京“山、水、城、林”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众多研究者的兴趣,各种专著相继面世。从城墙砖文人手进行研究,提供了一

    • ¥99.6 ¥138 折扣:7.2折
    • 画说石鼓
    •   ( 46 条评论 )
    • 吉朝声官波舟李录成 /2014-10-01/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我国传世的石刻文字以《石鼓文》为早。作者考释了这种刻石的文辞,并考证了它的年代。本书由吉朝声主编,由李录成作者的画和官波舟作者的配文,将石鼓文用朴实、简单的形式记载,书稿形式传统但不呆板,内容丰富且通俗。让读者阅读起来轻松愉快、简单易懂。作者意在让更过的人熟悉了解石鼓文,希望石鼓文化源远流长。

    • ¥21.9 ¥26 折扣:8.4折
    • 唐代墓志彚编续集
    •   ( 46 条评论 )
    • 周绍良赵超 主编 /2001-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周绍良先生主编的《唐代墓志汇编》问世至今已整整八年了。作为一种研究唐代文化、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汇编》的刊行备受各方面读者的欢迎。周先生以耄耋之年,再次主持组编当年未能编集的志文,积数年之功,多方搜寻,终于又聚珍成帙,刊为现在的《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续集》一依《汇编》的体例,行文间格尽拟旧制,版叶篇帙亦侔原椠。两编前后珠联,两相辉应,实乃唐代石志著录中的合璧。《续集》多采集近来著录及出土品,共辑志文1567通,目录以编年为序,可供从年号检索,后有附录索引,亦可以人名来检得,读者自由翻寻,两在其便。

    • ¥144 ¥168 折扣:8.6折
    • 广东文化遗产——石刻卷
    •   ( 13 条评论 )
    • 广东省文物局 编 /2013-08-01/ 科学出版社
    • 石刻是广东不可移动文物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广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属于石窟寺与石刻类的不可移动文物共769处。其中已经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这批石刻,是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记载广东历史的重要档案,是内容丰富的石刻图书。本书选取摩崖石刻170处,碑刻70处,石雕12处,岩画7处,其它石刻9处,共268处,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广东石刻保存基本状况。

    • ¥231.1 ¥320 折扣:7.2折
    • 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
    •   ( 54 条评论 )
    • 冯岁平 主编 /2013-04-01/ 三秦出版社
    • 《蜀道宝藏:中国石门摩崖石刻》搜罗尽可能多的石门旧拓,并广泛搜集老照片、地图、长卷等诸种图像,按60年代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实地调查所得,分上、中、下三编论述之。上编主要揭示中国石门摩崖石刻的本体及其真相,中编则分析历代文献记述、主要人物的研究得失,并就眼下石刻拓片的鉴定等作了初步解析;下编则附录历代诗歌作品等文学记述、60年代考古调查报告、档案资料等。此外,各编还编录部分重要文献内容。通过如此架构与研究,力图揭开中国石门摩崖石刻的这座宝库,为蜀道申遗作出力所能及的微薄贡献。

    • ¥36 ¥48 折扣:7.5折
    • 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集释(精)上下册
    •   ( 54 条评论 )
    • 黎志添李静 著 /2013-08-01/ 中华书局
    • 黎志添编著的《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集释(上下)(精)》以清阮元主修的道光《广东通志》的广州府地理范围为准,搜集了从宋、明而迄清末(截止到1911年),在广州府属及其十三个县境内的282通与道教庙宇的历史活动有关的碑刻文献。十三个县包括广州府属的南海县、番禺县,以及顺德县、东莞县、从化县、增城县、新会县、香山县、三水县、新宁县、清远县、新安县、花县等。282通碑刻分属上述州县范围内的121座道教庙宇,诸庙所奉神涉及三清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三官大帝(天、地、水三官)、太上老君、北方玄天上帝(又称真武大帝、北帝)、斗姆元君、吕祖纯阳孚佑帝君、天妃娘娘、梓文昌帝君、关圣帝君、城隍神、东岳大帝、五显灵官华光大帝、正一教祖张天师、医灵大帝、康公元帅、赵公元帅等。

    • ¥574.6 ¥680 折扣:8.5折
    • 唐碑汉刻的文化视野
    •   ( 44 条评论 )
    • 李慧王晓勇 著 /2009-06-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国家“985工程”二期“西安交通大学西部社会文化艺术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中国的碑刻文化既是历史的记忆,又是新时代的标记。唐碑汉刻是中国古代的特殊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必然成果,不仅仅只是一些雕花刻字、风吹雨蚀过的石头,而是愈老愈健,风韵胜昔,唐碑汉刻的文化品质就是:古代刻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存在空间和高度的文化权威:石刻的功能在于述德、铭功、纪事、纂言等等,也只有值得记载的事功才有可能铭之于碑刻,碑刻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和浓缩,所谓“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指的就是这些重要价值或重要精神财富的流传和继承。一个社会一旦失去了这些价值,就会失去秩序和规则,失去能够维系的基础。而碑刻就承担这样一种维系的使命。本书用现代哲学、传播学、文学、美学等的理论 模式和思维方法,多时

    • ¥25.1 ¥29.8 折扣:8.4折
    • 洛阳石刻撷英
    •   ( 65 条评论 )
    • /2011-12-0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余扶危、高永坤、吕劲松诸先生倾多年之力,将洛阳地区散布的各种艺术石雕加以调查登记,精心摄影,并进行研究考证,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部资料丰富、编排科学、内容可靠的重要著作 《洛阳石刻撷英》,全书收录洛阳地区的地上石刻及部分出土文物270余件,按照石刻的性质分为宗教石刻、陵墓石刻、建筑石刻、民俗石刻四类编排。以图为主,有简明文字说明。所手石刻类型多样,时代跨度从东汉到明清,零散文物收集不易,其中许多为首次发表,为历史研究、文物考古及美术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并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 ¥116.6 ¥138 折扣:8.4折
    •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
    •   ( 87 条评论 )
    • 拜根兴 /2019-0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中、韩、日学界现存文献、考古史料,特别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安、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唐人墓志石刻为素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墓志石刻所见入唐朝鲜半岛移民涉及问题,杜嗣先、井真成墓志及日本国号的出现,新罗、日本使臣争长储问题。其中对入唐高丽移民墓志的史料价值,百济移民林氏家族入唐过程及在唐生活状况,定居唐朝的新罗侨民金日是在唐为官经纬,宗藩体制下唐代宾礼的规定和具体实施,以及对西安周边新罗人金仁问遗迹、乾陵61蕃臣石像中的新罗使者、唐罗战争、唐朝与新罗文化交流等问题均有独到的见解。另外,本书还对百济移民称塞进的墓志、万年宫碑阴题名、宦官吴怀实的墓志进行了镇密诠释与论述。

    • ¥73.9 ¥88 折扣:8.4折
    • 东汉碑刻词汇研究(弘道书系)
    •   ( 5 条评论 )
    • 刘志生 /2013-09-01/ 暨南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出土东汉碑刻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专书词汇描写的方式,首先对碑刻中的形容词进行全面分析,其次对《汉语大词典》对这一时期的碑刻形容的不足进行了裨补,*后还专门考释了碑刻中的表葬词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研究价值。

    • ¥20.5 ¥26 折扣:7.9折
    • 孟子林庙历代石刻集
    •   ( 2 条评论 )
    • 刘培桂 编著 /2005-09-01/ 齐鲁书社
    • 本书收录石刻的时限,起自秦代,截至新中国成立之前(1949年),石刻的范围,包括孟子故里的孟子林墓、孟子祠庙、孟府、孟母林墓、孟母三迁处、子思书院、子思祠、万章墓等处的现存石刻,以及历史上曾存而现已亡佚,但仍可查到旧拓、刊于文献的石刻。留存于孟庙、孟府与孟子无关的石刻,亦收录其中,列入附录。

    • ¥36 ¥48 折扣:7.5折
    • 石刻墓志与唐代东亚交流研究
    •   ( 57 条评论 )
    • 拜根兴 /2017-11-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运用中、韩、日学界现存文献、考古史料,特别是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安、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发现的唐人墓志石刻为素材,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墓志石刻所见入唐朝鲜半岛移民涉及问题,杜嗣先、井真成墓志及日本国号的出现,新罗、日本使臣争长储问题。其中对入唐高丽移民墓志的史料价值,百济移民林氏家族入唐过程及在唐生活状况,定居唐朝的新罗侨民金日是在唐为官经纬,宗藩体制下唐代宾礼的规定和具体实施,以及对西安周边新罗人金仁问遗迹、乾陵61蕃臣石像中的新罗使者、唐罗战争、唐朝与新罗文化交流等问题均有独到的见解。另外,本书还对百济移民称塞进的墓志、万年宫碑阴题名、宦官吴怀实的墓志进行了镇密诠释与论述。

    • ¥63.2 ¥80 折扣:7.9折
    • 瑶族石刻研究
    •   ( 8 条评论 )
    • 郑慧蓝巧燕陈妹 著 /2015-12-01/ 民族出版社
    • 作为档案学专业出身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笔者曾以《瑶族档案及其工作研究》作为博十毕业论文选题,在此基础上修改完成《瑶族文书档案研究》,作为《瑶学丛书》子课题,南民族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有感于瑶族文书档案种类丰富,其中的石刻在反映瑶族丰富多彩的历史和义化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冈此笔者再接再厉,以《瑶族石刻研究》再次获得《瑶学丛书》立项和资助,在瑶族档案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摸索前行。 本书共九章,章是瑶族石刻概况,第二章到第八章分别从政治统治、经济发展、反压迫斗争、家族谱系、文化教育、建筑、宗教等七个角度对瑶族石刻进行研究,第九章则是从档案保护和开发的角度进行研究。郑慧撰写了至第五章、第七、八章,蓝巧燕撰写了第六章,陈妹撰写了第九章。在写作过程

    • ¥26.2 ¥35 折扣:7.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