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倪墓志》为高校书法专业学生及参加书法专业高考生之必需。全书内容包含四个部分:相关碑帖简述、碑帖图片、原文与注释、相关碑帖历代论说选。就目前来说,是已出版碑帖中较为全面的丛帖。既适合教师参考讲解,也适合学生自学。对学生理解碑帖原义,加深对碑帖的理解,提高书写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赵超*的《石刻古文字(中国古文字导读)》是文物出版社所推出的《中国古文字导读》丛书之一,在简述何谓古代石刻文、主要的释读方法、常用工具书简介的基础上,选取18篇中国古代经典石刻作为石刻释例,首先对所选碑刻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简要介绍,然后对其中重点文字逐一考镜源流,梳理其演变理路,对古文字初学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 1931 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白话,是元代民间和朝廷通行的语言,元人以之入曲调入史籍,以白话入碑文是元代中国碑刻史中的独特之处。全书通过泰定登极诏及追封颜子父母诏、释道二教辩争之白话圣旨、保护道教之白话公文、保护释教之白话公文四部分碑文考证分析了元代白话碑的特点与价值。
广西石刻具有丰富文化内涵,本书选择民国以前广西各地历代著名石刻34种,以石刻故事为中心,以史为线索,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石刻的内容,并讲解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蕴,让读者了解历代广西石刻,了解广西丰富的石刻文化。 本书为 文化广西 丛书遗存系列之一,按照石刻内容分类,部分 历史的温度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了广西历史的重要事件;第二部分 名人的印记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米芾、阮元等历史名人在桂林的生活交游情况。第三部分 往事与传说 ,(收录了7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等。第四部分 圣贤与英雄 (收录了6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反映官方和民间力量对当地的教化之功。第五部分 石头上的文学 (收录了8篇文章),收录的石刻均为诗文,是文人唱和游览的雅兴抒写。合计34
本书以庐山历代石刻文化为研究对象,拟将石刻文化作为一整体概念,首先探讨庐山石刻文化形成的背景,进而按朝代的先后顺序以及石刻分布的地理位置对庐山石刻文化进行分类研究,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众多石刻;从史志价值、辑轶价值和校勘价值来论述庐山石刻的史料价值;从庐山石刻的形制艺术、书体艺术、佛教人物碑刻画艺术性来研究庐山石刻的艺术价值;区分石刻内容的差异来阐述石刻的文化价值;在其美学价值方面,主要是从形制、书法和景观之美来具体阐释;在文学价值方面,则体现出文学体式丰富、创作手法多种多样,语言魅力独到等特征。
在古代人类不能洞悉、也无能力控制子嗣繁衍时,追求强大生殖能力的生殖崇拜,曾是普遍信仰。植根在这一信仰土壤上,通过各种手段寻求非人间力量的佑助,实现孕育子孙的愿望,就出现了相关的巫术行为。新疆呼图壁天山深处康家石门子岩壁上,保留至今的一区大型岩刻画,生动展现了当年新疆原始居民的这一朴素愿望及巫术实践。这是作者发现、曾报导过并引发世界关注的一处考古遗存。岩刻高悬峭壁,画面距地表达14米,画面面积120平方米,画面人物高者过于真人,小者只20厘米上下。画面作男女媾合、女性环绕对马舞蹈、男性人物胸膛中有小人、媾合后丛生的小儿群聚欢舞等画面。岩刻下,有厚厚的火灰层。傍近,发掘过高达60厘米的两性合体石雕。山体高耸,岩壁周围溪水环绕,所在地点远离居民区,至今少有人迹,未受后期人们的增删、破坏。
本书着重围绕北朝石刻的三种典型书法形态而展开,即摩崖刻经、墓志隶书、魏碑体。通读全书,其主要内容大约有四:一、以书史为线索,梳理了北朝墓志隶书的新变和北朝碑刻书体的风格;二、由书法本体出发,探讨了摩崖刻经的书体类型和墓志隶书的书写特征;三、从创作者的角度,研究不同载体、写刻的差异;四、从接受的视角,列举清代碑学大家对北碑的实践和探索。作者从四个方面出发,不去求大而全,而是将北朝石刻中的几个问题理清。其写作特点也很明晰,既有用历史的眼光宏观论述,将其置于北朝历史情境中,又有点画技法的具体分析;既有实地考察,耳目不为成见所限,又有文献征引,不人云亦云;既对当代研究成果颇为关注并加以引用,又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建构。本书对于了解北朝石刻及其在清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