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石是我国汉代特有的艺术形式,被鲁迅先生誉为 气魄深沉雄大 ,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本书是著名汉画像石研究学者张从军最新力作,书中从服饰、饮食、住宅房屋及车马出行等四个方面对我国各地出土的画像石进行了分类展示与解析,涵盖了山东、江苏、四川、河南及陕西等地的画像石代表性作品,图片多达四百余幅。作者对汉画像石及古代物质文化有较深的研究与积累,在流畅述写的同时,对汉画像石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让读者能透过汉画像石而对汉代及整个古代的文化有更为清晰的体认,是一部难得的汉画像石及传统文化普及佳作。
大足石刻历经唐、五代时期的孕育,开启了之后5万余尊造像、10万余字铭文的雕凿之声。在此之后,历经270年的经营,方具今日北山石刻多达三百多龛窟的规模。在北山长约里许、形若星月的佛湾中,佳作连连,晚唐时期观无量寿佛经变,布局严谨,造像多达五百余身,是中国石窟同类题材中的代表作。本书是一部对大足石刻发展历程介绍的通俗读本,书中图文并茂地解读了大足石刻一些重要龛窟的艺术、历史价值,讲述了这份独特世界文化遗产的诸多文化内涵。
大足石刻是重庆的世界文化遗产,造像题材众多,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考古、宗教、民俗等多方面的价值。随着近年来研究的深入,石刻造像的新发现等,大足石刻在诸多方面需要向读者进行解读,因此,《大足石刻十八讲》一书选取大足石刻的十八个方面,对大足石刻进行解读。本书主要可概括为三个部分:部分为大足石刻的历程与发现。通过此部分,读者可以对大足石刻发展历程、碑刻铭文、匠师以及发现历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是对大足石刻造像题材的解读。对大足石刻主要造像题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涉及到儒释道三教,让读者对大足石刻造像题材的历史与艺术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认识。第三部分为对大足石刻的文化和艺术的考察。此部分重点是对大足石刻蕴含的历史、艺术、文化等诸多特点的考察,让读者对大足石刻呈现出的诸多价值有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始建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北石窟寺千姿百态的石雕造像是陇东地区艺术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的结晶,堪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艺术明珠,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对于北石窟寺的现存遗迹,进行深入梳理,以深入简出的语言讲述北石窟寺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历史沿革和关键人物,以及近现代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方面的逸闻趣事。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以领略到石窟艺术的神秘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东周时期齐系题铭材料种类十分丰富,包括铜器铭文、兵器铭文、玺印、货币、陶文等。时间上,从春秋早期至战国晚期的文字材料都有发现;地域上,齐、鲁、邾、滕、薛、莒、郳等国的铭文皆有发现,尤其以齐国题铭*为丰富。这些材料本身未经后人篡改,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承载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本书即以齐系各种题铭为研究对象,对这些题铭内容进行整理,揭示这些题铭中所见的诸国史事及相关问题、军政制度、政治行政制度、手工业商品经济、社会礼俗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价值,以期对山东地区(尤其是齐国)东周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北石窟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始建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相继增修,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石窟群,现存大小窟龛307个,石雕造像2126尊。北石窟寺千姿百态的石雕造像是陇东地区艺术的精华,也是古代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流的结晶,堪称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艺术明珠,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本书对于北石窟寺的现存遗迹,进行深入梳理,以深入简出的语言讲述北石窟寺发展 的重要事件、历史沿革和关键人物,以及近现代北石窟寺保护研究方面的逸闻趣事。本书图文并茂,读者可以领略到石窟艺术的神秘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书为中国古代金石研究专著,全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碧落碑考》,下编为《金石偶谈》。 上编 《碧落碑考》,作者对唐代名碑《碧落碑》从学术角度进行了全面研究和考证。该碑存于山西新绛县,篆体,是李渊之孙李训等四人为亡母房氏(房玄龄之女)所立,共六百余字。由于撰者不明,字体古异,碑文背景扑朔迷离,成为历代学人千年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在金石学领域、书法领域备受关注。该碑的作者,字体识读,以及立碑背景,至今尚无定论。作者经过对《碧落碑》的长期研究,分别从文字识别、立碑背景、作者探析三个方面,对该碑逐一破解。 上编的主要贡献和突破有三个方面。一是文字解读,首先将原文一一列出单字,根据《说文》《石鼓文》以及甲骨、金文等专著,将与之对应的古文字作解。二是碑文背景,作者经考证,认为是武后消
赵超先生是社科院资深研究员,多年来从事国内石刻研究,成果丰硕,学术地位甚高。本书稿收集了他30年来石刻研究的成果,汇集成书,史料价值、研究价值均甚高,有较高的权威性,体现了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力和学术功底。
中国古代的石刻艺术,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石刻的种类繁多,有人像、物像的石雕,也有文字、图画的石刻。本书所述的是指镌刻在石质上的文字。这些石刻,与同样镌刻文字的载体——甲骨、金文、瓦当、竹简相比,延续期更长,而且流传至今,成为独特而卓异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这种石刻。又称碑刻,内涵丰富,其中摩崖石刻占据了尤为突出的位置。关于摩崖与碑碣的定论,马衡在《中国金石概要》中指出:“刻石之特立者渭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徐自强、吴梦麟在《中国石刻通论》中说: “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刻文记事的石刻。”清人叶昌炽的《语石》还认为:“盖摩崖,犹碑也。” 至于中国文字石刻的源头,到目前为止,在所发现的先秦石刻文字中,真正可信的还是
该书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集刊第八辑,内容涉及甲骨文、金文、楚简、秦简、汉简、帛书、敦煌佛经等方面的字词考释与校读札记,是出土文献与古文字领域的*研究成果,便于研究者得以接触学术界的研究前沿,并促使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魏晋南北朝石刻作为出土文献,时间明确,真实可靠,是考察汉语量词的*手材料。魏晋南北朝正处于汉语发展史上语言演变*剧烈的时候,也是量词发展的关键阶段。本书首次对魏晋南北朝石刻名量词进行系统研究,凸显石刻材料在量词研究上的价值。
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与思考的沉淀。书稿将汉画像石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之中,用考察的方法,对陕北汉画像石的历史生成、发现、工艺、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考释,尤其对陕北汉画像石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展开了细致深入的分类解读,对汉画像石研究与收藏大有裨益。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 研究》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形式的 来源、变体形式、意义等;初步探讨了石刻用典形式变体的构成方式、特点以及变 体组研究方法的全面系统性; 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分析了用典形式的意义层次,简要揭示了石刻用典形式意义的 文化内涵;增补了若干用典形式,提前了相关辞书的 书证时代等。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用典研究》的相关研究,对石刻语料的释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 古词汇发展事 实和规律的揭示作出了一定贡献,亦有助于相关工具 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