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汉画像石画像砖艺术研究
    •   ( 531 条评论 )
    • 黄雅峰 著 /2011-12-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汉画像石、画像砖是古代艺术的璀璨明珠。作为建筑构件,汉画像石、画像砖完成了构造与装饰的功能,形成建筑、雕刻、绘画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 汉画像石、画像砖因其特殊的石、砖质地,与用于构筑地下墓室的用途得以流传至今。其分布地域之广阔、数量之众多,艺术表现力之丰富,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汉代的帛画、壁画、漆画等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相提并论。可以说,汉画像石、画像砖是汉代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对汉代以后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汉代是民族文化的奠基期,汉画像石、画像砖凝聚着中华民族本土艺术精神,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汉画像石、画像砖,一方面具有充足的图像资料,另一方面学界对于图像进行了翔实的考证,形成了丰富的文献研究成果,建立了中国艺

    • ¥40.6 ¥58 折扣:7折
    • 汉画四神图像
    •   ( 147 条评论 )
    • 程万里 著 /2012-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汉代统治者的推崇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四神图像逐步兴盛,并在近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四神图像》中汉画四神图像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四神图像系统,并在构建汉画四神图像志的基础上,对其图式及构成元素进行剖析与探究,同时对其主题及流变进行文化释读。

    • ¥39.7 ¥55 折扣:7.2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东部卷·山东分卷
    •   ( 77 条评论 )
    • 王诗晓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3.9 ¥52 折扣:8.4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中部卷·陕西分卷
    •   ( 79 条评论 )
    • 姚义斌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9 ¥58 折扣:8.4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东部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分卷
    •   ( 112 条评论 )
    • 邓新航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1.8 ¥58 折扣:7.2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西部卷·甘肃分卷
    •   ( 107 条评论 )
    • 包艳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34.6 ¥48 折扣:7.2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中部卷·河南分卷
    •   ( 84 条评论 )
    • 姚义斌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4 ¥61 折扣:7.2折
    • 石窟寺造像题记精粹
    •   ( 97 条评论 )
    • 刘应涛 编 /2011-06-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美丽的洛河岸边,有片神奇的地方,上部黄土,下部石头,名曰大力山。北魏孝文帝开始,便在这里开凿了气势恢宏的皇家石窟。旧称巩县石窟,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众多石窟群裹排名第八。那庄严的大佛,壮观的帝后礼佛图,精美的佛宠,使历代善男信女文人骚客常来拜谒。 石窟寺内存留上自汉代下至民国,不同时期、不同形制、大小各异的造像题记、塔铭、碑刻近一百三十品。其中北魏时期各种造像题记四十品,这些造像题记形制较小,刻画自然,增减随意,粗放直露,于穉拙质朴中见真淳,于不规整中生奇妙;唐人造像题记五十品,多有鸿篇巨制,洋洋大观,字口饱满清晰,法度森严,雍容峭劲;余者多是宋代以下石刻,虽然他们大小不一,书体、风格多样,但亦多有精妙,堪称瑰宝。这批石刻,不仅于文字、考古、美术、文献的

    • ¥35.4 ¥44 折扣:8折
    • 龙凤艺术
    •   ( 222 条评论 )
    • 沈从文 著 /2013-09-0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共收录作者48篇研究论著,这些论著考证严密,论述生动,见解独到,是沈从文后半生从文学创作转向历史文物研究的成果集成。研究既严谨务实,文笔又清新可读,处处显示大家风范。张充和女士说, 有人说沈从文不写小说,太可惜!我以为他如不写文物考古方面,那才可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沈从文先生文物考古方面论文的价值。此书值得珍藏。

    • ¥37.35 ¥49.8 折扣:7.5折
    • 中国岩画考察
    •   ( 433 条评论 )
    • 宋耀良 著 /2015-05-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岩画为远古初民在深山岩壁或洞穴中遗留下的一 种图像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原始文化遗存与*保 持*初原生状态的史前文物艺术,也是人类学、文化 学、宗教学、艺术学、文字学,乃至符号学研究中无 比珍贵的原始资料。 中国已发现的岩画约十余万幅。是世界上岩画遗 存*丰富的国家之一,依其图像符式特征,可分为北 、南、西三大系统。北部岩画的图像符式又可分为动 物、狩猎、放牧及人面形四大类,其时代大多在新石 器时代中晚期。南部岩画的主要图像符式是一种呈蛙 状蹲立的人,多用天然红色颜料在石壁或洞穴中彩绘 而成,其年代距今约三千年至二千年之间。西部岩画 的符式系统较复杂,结合磨刻与彩绘,但以硬器磨刻 镌凿为多,主要图像是动物与狩猎,近似中亚岩画。 《中国岩画考察》是作者宋耀良多年来深入崇山 峻岭、沙漠戈壁实地考

    • ¥47.5 ¥58 折扣:8.2折
    • 历代碑帖法书精品选·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2.5(全二册) 文物出版社
    •   ( 14 条评论 )
    • 荒金大琳 荒金治 /2018-07-01/ 文物出版社
    • 基本信息 书名:唐褚遂良书雁塔职教序 定价:58.00元 作者:荒金大琳,荒金治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501029815 字数: 页码:105 版:2 次:5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2kg 内容简介 《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套装共2册)》为套装,分别包括:《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唐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记》。这次使用的拓片是宋拓本,在历代传下来的拓片里是数一数二的。我们通过对原碑的研究,发现很多细腻的部分在拓片上没有显示出来。这次公开的照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全面了解《雁塔圣教序》的原貌。碑中大量修正的线条告诉我们,这块碑的书法曾经被修正过。从修正的事实出发,我们可以联想到建碑时的一些不太正常的情况。褚遂良是当时的宰相,正常情况下,*不会留下这么多的修改的笔画。

    • ¥45.24 ¥58 折扣:7.8折
    • 从考古学到美术史
    •   ( 83 条评论 )
    • 郑岩 著 /2012-10-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以众多考古发现中的壁画为研究对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副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民间生活画卷。这本集子中的文章大致可以反映作者郑岩过去二十多年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情况。

    • ¥49.1 ¥60 折扣:8.2折
    • 故宫历代书画
    •   ( 84 条评论 )
    • 李湜 主编 /2008-04-01/ 紫禁城出版社
    • 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为了感受经典,分享中国书画艺术的美轮美奂,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将分批展出历代书画家的精品佳作,以供广大观众研究、欣赏。

    • ¥40.5 ¥48 折扣:8.4折
    • 清刻历代画像传 全二册——老资料丛书.中国古代艺术书籍精选
    •   ( 1 条评论 )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编 /2004-01-01/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文化积累的国家,古旧书籍的数量也较多,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书逐渐散佚,难于搜求。有些书则日益珍稀,而不能为一般人所经眼,致使货藏于地而未能流通。这一矛盾,久已为关心古旧图书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传递的有识之士所担忧。不久以前,国家有关方面有鉴于此,曾斥巨资,设“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专项,责成国家图书馆承办,对人们仰望而不可见的珍稀图书进行重新制作,效果甚佳。这样,既能减少珍稀图书的使用率,保存和保护珍稀图书的原本,免受损伤;又能让各地读者民众有机会就近欣赏珍稀图书的面貌和内容,一举两得,实是一项有功文化的善举。因而引起我更多的思考,如果有更多的收藏者和出版者,能有组织地重新出版一些为更广泛读者群所喜爱的古旧图书,岂不更好? 我曾思考这一问题,并策划仿效“中华再

    • ¥41.6 ¥52 折扣:8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总论卷
    •   ( 90 条评论 )
    • 汪小洋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6.2 ¥64 折扣:7.2折
    • 理论、方法与实践——美术考古与大足学研究
    •   ( 20 条评论 )
    • 秦臻 主编 /2014-09-01/ 重庆大学出版社
    • “大足石刻与大足学”基于学术史梳理与学科构建等基础理论问题。对大足石刻文化背景、历史与现状进行全方位解读(《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大足石刻》)。从学科构建实践者角度出发,从大足学的时空范围、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科性质等多方面给予其进行阐释与说明(《“大足学”的构建与实践》)。以敦煌学发展为参照,对大足学的构建可能性进行探讨(《从敦煌学的发展看大足学的建构》)。 “石窟寺艺术与美术考古”立足学术前沿和学术界所关注热点问题的探讨及学术成果介绍。展现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生、发展与嬗变的过程(《中国佛教艺术源流概述》)。通过考古发现来揭示西藏西部佛教遗存在佛教艺术史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西藏西部佛教美术》) 。 以“长安样式”的形成与传播认识唐代佛教艺术风格的成因与特征,探讨巴蜀唐宋时

    • ¥39.3 ¥48 折扣:8.2折
    • 中国岩画发现史
    •   ( 92 条评论 )
    • 陈兆复 /2009-04-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这本书里发表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混合经济”民族的作品,这大概是中国岩画的主要部分。 一个古老的现象,就是围绕着太平洋沿岸,人面像岩画分布在一个广阔的地区。这些类似魔鬼的形象,有时长角及其他动物的器官,在脑袋上,经常带着一圈光环,或者戴着一顶帽子,令人注目的是两个大眼睛,一般是圆的,大得与脸庞不成比例。 在没有了解到中国领土上的人面像岩画以前,人们曾猜测,这些岩画是由一个采集、狩猎民族,或早期的耕作民族所作,描绘的是长着无所不见大眼睛的人兽祖先的神灵,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的保护者肖像。 岩画对于探寻我们远古祖先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解释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根,都是极其宝贵的材料。本书从我国岩画发现的回顾、岩画内容的分析、岩画艺术特征与技术特色的解构等方面,详细叙述了岩画在我国

    • ¥31.1 ¥38 折扣:8.2折
    • 阴嘉政窟:敦煌吐蕃时期的家窟艺术与望族信仰
    •   ( 14 条评论 )
    • 王中旭 著 /2014-05-01/ 民族出版社
    • 《阴嘉政窟(敦煌吐蕃时期的家窟艺术与望族信仰)》一书以作者王中旭的博士论文为基础,仔细梳理了阴嘉政窟主室的各壁和西壁龛内的壁画内容,力图清晰、系统地展现阴嘉政窟的全貌,并从壁画样式和内容、艺术风格、整体布局等方面,分析阴窟图像间的关联及配置关系,进而探讨阴窟性质、功能、与佛事活动的关系以及所反映的敦煌望族的观念和信仰。

    • ¥31.5 ¥42 折扣:7.5折
    • 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
    •   ( 71 条评论 )
    • 赵玲 著作 /2012-06-01/ 上海三联书店
    • 佛教造像,即释迦牟尼佛的人格形象,是何时、何地,在怎样的背景下得到创造和表现的?早期佛像是如何被接受,并得到发展和传播的?这些问题是印度美术史,甚至是佛教史上的重大问题。 本书鉴于秣菟罗佛像在佛教造像历史中的重要性,围绕秣菟罗佛像起源和初期造像的有关记载、遗品的风格特征,对秣菟罗佛像起源说,佛像在秣菟罗地区接受的历史原因,以及秣菟罗佛像介于犍陀罗和阿马拉瓦蒂两大流派的同时发展中向笈多样式的演进和向中亚、中国等地的逐步推进的问题,逐一进行讨论。

    • ¥36 ¥48 折扣:7.5折
    • 中国书画(修订本)
    •   ( 2743 条评论 )
    • 杨仁恺 主编 /2009-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详细论述了魏晋以来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对中国书画的源流、派别及历代书画家的作品、技法均作了详尽的介绍,同时还论及书画家的钤印、押署和题跋,对书画的欣赏和鉴定具有指导意义。

    • ¥45.8 ¥58 折扣:7.9折
    • 漫漶遗拙——陕北汉画像石新读
    •   ( 43 条评论 )
    • 杨惕 /2018-07-01/ 西安出版社
    • 本稿以陕北分布在绥德、米脂、神木、吴堡、清涧县、榆阳区、靖边等地的陕北汉画像石为主要研究对象,精选石刻,一一介绍其内容,从历史、社会、制作手法等方面全新诠释陕北汉画像砖的含义、特点和沿革,每一幅画面都是一扇历史的窗户,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

    • ¥41.7 ¥58 折扣:7.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