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敦煌是希腊文化、埃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华文化交会的圣地,敦煌莫高窟是不同地域文明交融的艺术时空隧道。《敦煌艺术大辞典》正是一个展示中华文化独特艺术魅力、服务国家 一带一路 建设、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书收录敦煌艺术领域词目近3000条,图版1000余幅,分门别类,编为综合,石窟形制与相关遗迹、遗物,各时代艺术 代表窟,彩塑,尊像画 说法图,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 瑞像图,密教图像,传统神话画,供养人像及题记,生产 生活 民俗,古代科技,服饰,音乐 舞蹈,建筑画,山水画 动物画,装饰图案,壁画技法,石窟保护,藏经洞艺术品,书法 印章,版本,地理,历史,历史人物,著作,敦煌学者等28个类别,以全面展示敦煌艺术的研究成果。
隆兴寺肇始于隋开皇六年,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爆出较为完整的一座佛教寺院。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编著的《正定隆兴寺壁画(精)》中精选了隆兴寺摩尼殿内壁画约280幅,较为详细地展示了其恢弘的气势和精湛的绘画艺术,是研究中国壁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本书为故宫博物院武英殿书画展览第九期的展览图录,共收录故宫收藏的由东晋至清的书画作品67幅,其中不乏名作。如顾恺之《女史箴图卷》、米友仁《潇湘奇观图卷》、唐寅《王蜀宫妓图轴》、徐渭《行书七律诗轴》等。此次出版,选取了较大容量的图片,展示了诸多画面细节,对于鉴定欣赏有很大助益。书画部为这次展览作了精彩的文字说明,涉及作者小传,画家时代,风格特征,历史分期,画面说明,鉴藏历史和传承等等,为欣赏了解画作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适合一般读者以及专业人士阅读。
故宫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古代书画。其中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古本,也有明清各个画派名家的代表作品,可以清晰、系统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与绘画艺术发展的脉络。 为了感受经典,分享中国书画艺术的美轮美奂,展示中华传统的博大精深,我们将分批展出历史书画家的精品佳作,以供广大观众研究、欣赏。
浙江省博物馆编的《兰亭的故事(浙江绍兴翰越堂藏兰亭文物选)(精)》为绍兴翰海博物院(即绍兴翰越堂)将所藏兰亭文物连同现代名人兰亭书法、兰亭工艺品,在浙江省博物馆馆专业人员的支持下策划了“兰亭的故事”展览,在浙江省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展出,展览从民间收藏的角度诠释了兰亭文化现象,且在兰亭文化的缘起地物叙兰亭的故事,对于兰亭文化的研究、传播和推广具有一定的意义。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二五 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共60余卷,是一套基于考古发现和传世文物等物质实体而书写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包括通史和专史两个系列,通史系列以史前中国、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阶段进行划分,共6卷。专史系列则是根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遗存的分类,按 类 来叙述某类物质文化遗存的分述系列,包括古建筑、石窟寺、古陵墓、古水利、古天文等基于不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也包括玉器、铜器、铁器、瓷器、金银、玻璃、雕塑、绘画、兵器、货币、纺织品等基于各类可移动文物进行研究的分卷。两个系列从纵横两个维度,多层面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的煌煌篇章。同时考虑到视觉感知对于形象地认知和理解中国古代物质文化非常必要,每卷又配有200幅左右的图片,用四
本书收录了董其昌所题写的晋唐宋元各时期名作题跋达到210余件,虽然也未能收全,但是囊括了存世相关题跋的绝大多数,从样本研究的角度来看,数量可称足够。 书中所录资料,今天仍能看到墨迹的占绝大多数,约有160余件。这些作品原件分散收藏在全球范围内20余家公私机构。 董其昌题跋信息极其丰富,此前还未如此系统而大量的整理出版,因此《自具法眼 董其昌晋唐宋元书画题跋集萃》必将成为研究和学习董其昌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以图文并茂的图典形式,展现中国绘画艺术各个门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脉络,体例有别于一般的艺术史或图录、画集,图随文走,更见形象便捷。 本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久远历史和丰富品类。时代上溯到萌发绘画的上古时期,下至晚清民国初年,上下七千年。品类包括已呈绘画图案、图像因素的石器时代彩陶和史前岩画、商周两代的青铜器,已具绘画本义的战国和西汉帛画、先秦漆器,已属独立画种的秦汉墓室壁画、两汉画像砖和木板画、魏晋至隋唐的石窟和墓室壁画,以及自六朝后涌现的各代绘画名家的纸绢画。这些品类组成了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历史长河,并此起彼伏地闪烁着绚丽的光彩。 本书按时序分章编排,然各章并非简单地按朝代组合,而是根据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征分阶段来归纳,各章标题也尽量突出此阶段主体
本书为晋国博物馆编写的有关晋国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精品文物的图书,以高清图片配以文字的形式,重点展示了晋国博物馆现有陈列展览和青铜器、玉器、陶瓷器等文物精品,是系统了解晋国博物馆及其藏品的重要图书。同时,晋国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和玉器多是晋侯及其夫人墓或高等级贵族墓葬出土的,是有关晋国考古和晋文化研究的 手资料,对了解晋国、有关晋国的考古、晋国早期都城曲村—天马遗址以及晋文化等均有重要的资料价值和研究价值。
《中国美术全集:墓室壁画(套装全2册)》所选作品范围为中国人创作的、反映中国文化的美术品,也收录了少量外国人创作的,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品,如唐代外来金银器、清代传教士郎世宁 的繪畫作品等。
本书主要通过搜集隋唐墓葬中出土铜镜的资料进行四个方面的研究: ,分析铜镜中图案和铭文的复古因素及其古意。第二,从墓葬出土的隋唐以前的古镜,认识隋唐铜镜中的古意来源和社会基础。第三,以千秋镜和 镜的铸造为例,意欲强调借鉴古镜名义的唐代新铸镜的推广。第四,探讨隋唐铜镜吸纳借鉴汉镜的原因及其创新之处
徐永明主编的《克孜尔(精)/中国石窟艺术》讲述的是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中国 石窟,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 早、地理位置 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在公元8-9世纪逐渐停建,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 的。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还有81窟存有精美壁画,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
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中国古代宗教雕塑以佛教雕塑艺术成就。现存佛教雕塑以石窟寺雕塑为代表,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川、广西、云南等地百余处。其中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享誉世界。《中国美术全集:宗教雕塑(套装全2册)》所选作品范围为中国人创作的、反映中国文化的宗教雕塑艺术品,使读者对宗教雕塑的起源、发展、鼎盛和衰落过程有一个较为全面、宏观的了解。
本书内容简介:盛唐是我国美术史上的黄金时代,寺观壁画盛极一时。今天,仅敦煌莫高窟还保存着公元七○五年!!公元七八八年这期间建造的八十一个洞窟,近五百壁的盛唐丹青。这些壁画大多造型优美,色彩灿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一些代表作,堪称佛教艺术的精品。 本卷精选了墓局窟盛唐时代三十五个窟中的二百零二幅图版,包括了神龙、景龙、阔乓天宝、大历诸时期的壁画精华。其中有著名的巨幅经变,神采奕奕的人物,结构谨严的建筑,浓涂重染的山水,描缕精细的花木竹石,色彩华丽的装饰图案。举凡故事小品、比譬情节中具有反映社会生活与审美价值的画面均择要收入卷中,其中部分图版属首次刊印。本卷基本上反映了盛唐时期敦煌壁画的艺术成就。 在题材方面,除了选入了具有代表性的『净土』、『法华』、『维摩诘』、『
《古书画伪讹考辩2》内容包括东晋;王羲之图;王献之图二;谢安图三;顾恺之图四;晋无名氏图五;唐;阎立德、阎立本图六;冯承素图八;褚遂良图九;陆柬之图一〇;孙过庭图一一;吴道玄图一二;卢楞伽图一三;玄宗李隆基图一四;李白图一五;张旭图一六;卢鸿图一七;王维图一八;周防图一九;徐浩图二〇;颜真卿图二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