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4星以上
  • 1-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古代帛画/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   ( 549 条评论 )
    • 陈锽 著 /2005-09-01/ 文物出版社
    •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对迄今所见古代帛画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在全面综述与客观评介20世纪帛画研究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战国楚帛书画的结构、马王堆西汉帛画天地神话及民族学、民俗学研究等问题,对古代帛画的研究颇具参考价值。书中配彩图5幅、插图36幅。

    • ¥20.2 ¥28 折扣:7.2折
    • 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
    •   ( 297 条评论 )
    • 张朋川 /2020-10-01/ 上海三联书店
    • 《黄土上下:美术考古文萃》是作者长年从事美术考古的研究文章的结集,运用考古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古代美术进行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尤其对原始艺术、汉晋壁画、陶瓷艺术、中国书画样式起源等方面的课题有言之有物的深入研究,并对美术考古学、美术史学、设计艺术学的研究提出独到的见解。

    • ¥28.7 ¥59.8 折扣:4.8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东部卷·山东分卷
    •   ( 80 条评论 )
    • 王诗晓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25 ¥52 折扣:4.8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中部卷·河南分卷
    •   ( 91 条评论 )
    • 姚义斌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29.3 ¥61 折扣:4.8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西部卷·甘肃分卷
    •   ( 112 条评论 )
    • 包艳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23 ¥48 折扣:4.8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中部卷·陕西分卷
    •   ( 86 条评论 )
    • 姚义斌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27.8 ¥58 折扣:4.8折
    •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
    •   ( 639 条评论 )
    • 孙彦 著 /2011-09-01/ 文物出版社
    •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是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出发为我们描绘了这帮栖息在frontier的“蚁群”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著作。《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是孙彦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这部著作的初衷是对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壁画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从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的角度展开纯学术性地探讨,然而探讨的成果却给我们留下了对河西边境生活的强烈印象。这里既有拓疆者艰苦卓绝的生活写照,又有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和享乐,更有对父母乡邦文化的认同和坚守,当然还有各族群之间的和睦共处,不乏印象强烈的描述。

    • ¥25.9 ¥36 折扣:7.2折
    • 汉画四神图像
    •   ( 147 条评论 )
    • 程万里 著 /2012-12-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汉代统治者的推崇和社会观念的影响,使四神图像逐步兴盛,并在近四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四神图像》中汉画四神图像研究的重点,在于梳理四神图像系统,并在构建汉画四神图像志的基础上,对其图式及构成元素进行剖析与探究,同时对其主题及流变进行文化释读。

    • ¥26.4 ¥55 折扣:4.8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东部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分卷
    •   ( 115 条评论 )
    • 邓新航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27.8 ¥58 折扣:4.8折
    • 古玩图鉴:书画与碑贴篇
    •   ( 173 条评论 )
    • 传世文化 /2018-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提到书画就不得不谈到甲骨起源,本书以甲骨入手,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和种类,进而对书画进行了整体的介绍。《古玩图鉴:书画与碑帖篇》共列出7章内容,分别介绍了殷墟甲骨、汉字的起源和种类、书画、书画名家、中国古代油画、古书、碑帖等,除了对书画的源流、种类详细展开外,还对书画的鉴别提出了具体的参考建议,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古玩图鉴 系列丛书一共8册,《家具篇》《铜器篇》《玉器石器篇》《陶瓷篇》《书画与碑帖篇》《玺印古钱篇》《文房清供篇》《杂项篇》,根据民国收藏家赵汝珍《古玩指南》改编。

    • ¥27.8 ¥58 折扣:4.8折
    • 石窟寺造像题记精粹
    •   ( 97 条评论 )
    • 刘应涛 编 /2011-06-01/ 河南美术出版社
    • 美丽的洛河岸边,有片神奇的地方,上部黄土,下部石头,名曰大力山。北魏孝文帝开始,便在这里开凿了气势恢宏的皇家石窟。旧称巩县石窟,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众多石窟群裹排名第八。那庄严的大佛,壮观的帝后礼佛图,精美的佛宠,使历代善男信女文人骚客常来拜谒。 石窟寺内存留上自汉代下至民国,不同时期、不同形制、大小各异的造像题记、塔铭、碑刻近一百三十品。其中北魏时期各种造像题记四十品,这些造像题记形制较小,刻画自然,增减随意,粗放直露,于穉拙质朴中见真淳,于不规整中生奇妙;唐人造像题记五十品,多有鸿篇巨制,洋洋大观,字口饱满清晰,法度森严,雍容峭劲;余者多是宋代以下石刻,虽然他们大小不一,书体、风格多样,但亦多有精妙,堪称瑰宝。这批石刻,不仅于文字、考古、美术、文献的

    • ¥22 ¥44 折扣:5折
    • 美术考古学导论
    •   ( 7 条评论 )
    • 刘凤君 著 /2002-06-01/ 山东大学出版社
    • 本收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总率,重点是“理论与方法”,概括地进述了西方与中国美术考古学的发展生发展,以期从历史发展中明确美术对象、目的与任务,明确其性质乃是考古学的一个分支,又同美术史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起来是ABC的东西,在多数人并没有明确一致认识的情况下,多花一点笔黑进行讨论,是完全必要的,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

    • ¥21.4 ¥26.8 折扣:8折
    • 丝绸之路的岩彩艺术
    •   ( 114 条评论 )
    • 李洁 著 /2012-08-01/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丝绸之路的岩彩艺术》注重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比较文化学、地缘民俗学的研究方法,以丝绸之路的西端为起点,从西向东系统地考察了丝绸之路沿途留下的重要的古典岩彩艺术的文化遗址,并主要追溯这些艺术的历史文化渊源,按照其艺术发生发展的演变历程,探讨古丝绸之路岩彩艺术的制作技巧、风格流派以及外来与地域文化对某一岩彩艺术文本形成的相互影响。

    • ¥20.2 ¥42 折扣:4.8折
    • 美术考古与美术史
    •   ( 50 条评论 )
    • 朱亮亮王韧 著 /2008-12-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美术考古学属于考古学和美术中相互渗透的学科增长点,它同时注重发挥美术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和图像学等学科与之交叉的优势,从而形成的新学科。过去,我们对美术考古学的认识,通常都将其归属于考古学或美术史学,近几年国内外学术界对美术考古学的研究表明,美术考古学属于独订的新学科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展开对美术考古学学科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独立学科的美术考古学,它的研究不是简单地对“逝去”物品的发现与发掘,重要的是通过美术考古的重新审视:以文化的理念,揭示对象的文化意义,因为任何一件“过去”的物品,随着时间的流逝,物品之中总在不断地沉淀着文化;用审美的眼光,发现对象蕴涵的美的因子,从而再度激活起这些物品。正是因为美术考古学研究对象的

    • ¥22.5 ¥30 折扣:7.5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绘画
    •   ( 69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张珊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文物”,实际上就是“文化遗物”,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文物”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知识和概念理解,我们

    • ¥21 ¥28 折扣:7.5折
    • 历代碑帖法书选·唐孙过庭书谱 文物出版社
    •   ( 11 条评论 )
    •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2013-11-01/ 文物出版社
    • 《历代碑帖法书选:唐孙过庭书谱》是孙过庭草书代表作,笔法精娴,结体劲净,墨彩奕奕,干湿浓淡韵爽,古气自然,且通卷妙论作字之旨,内蕴哲理,堪称中国书法史上书论与书艺双绝的合璧之作。墨迹本,原卷为纸本。正文首行十一字,以下多者十二字,少者八字不等。北宋时曾入宣和内府,后流落民间,清乾隆时复入御府,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据旧藏珂罗版*出版,为便于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欣赏,特将墨迹本缺失部分以相关拓本补于书后。

    • ¥13 ¥16 折扣:8.1折
    • 72件最有意思的中国书法(平)
    •   ( 277 条评论 )
    • 孙霞,金铢 /2012-11-01/ 文物出版社
    • 由孙霞等人编著的《72件有意思的中国书法/博物趣吧》以中国书法为主线,紧紧围绕其引人入胜之处,不断勾连相关背景知识,以文化解读文物,以求更广泛、更深刻地了解其中的历史意蕴。知识深入浅出,文笔轻松自然。

    • ¥26 ¥36 折扣:7.2折
    • 历代碑帖法书精品选·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1.4) 文物出版社
    •   ( 17 条评论 )
    •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2007-09-01/ 文物出版社
    • 基本信息 书名: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 定价:36.00元 作者:《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9-01 ISBN:9787501022748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编选的《宋拓集王羲之圣教序碑》共计2400余字,西安博物馆藏。此碑内容包括唐太宗为玄奘法师翻译佛经而作的序文、太子李治作的序文以及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通称《三藏圣教序碑》。京师弘福寺僧怀仁集皇室所藏王羲之行书真迹成文,后镌刻成碑。此碑由于直接从唐代所存王羲之直一迹中摹出,保留了其书原貌,因而被历代书法家视为临书楷模。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行书范本之一,此拓本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北宋拓本,原为明内府所藏。

    • ¥28.08 ¥36 折扣:7.8折
    • 画像石艺术:砖石精神 西南大学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刘宗超 著 /2009-08-01/ 西南大学出版社
    • 《画像石艺术:砖石精神》对中国画像石艺术——重点是汉代画像石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介绍。对画像石艺术的欣赏和解读,大致有两大方面:一是对其独特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发现,感悟直观的美;二是对其图像内容、意义的发掘与领悟,探究形式背后的精神因素。《画像石艺术:砖石精神》通过对具体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分别揭示了它们的形式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而对其审美意蕴的时代独特性进行挖掘,最后提炼出其艺术精神:包容精神、浪漫精神和雄浑气象。

    • ¥28.4 ¥46 折扣:6.2折
    • 历代碑帖法书选·六体千字文(1.13) 文物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历代碑帖法书选 /2010-05-01/ 文物出版社
    • 基本信息 书名:六体千字文/历代碑帖法书选 定价:19.00元 作者:《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5-01 ISBN:9787501001088 字数: 页码: 版:1 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内容提要 《六体千字文》相传是元代赵孟頫书写的,全卷布局纵横成行 将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六种书体组合在一起,取得了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字体整齐匀称,明快清晰体现和作者高度的书法造诣。 《六体千字文》原件系纸本。第三十六页『入奉母仪诸姑叔犹子』和『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两句,前一句只有大篆、小篆两体,后一句则有隶书、章草、楷书、草书四体。现影印出版,供广大读者临习参考。

    • ¥19 ¥19 折扣:10折
    • 瓷上水墨—中国扒村窑艺术
    •   ( 28 条评论 )
    • 李少颖徐华烽 著 /2008-01-01/ 中州古籍出版社
    • 扒村窑是*重点文物,起源于唐,兴盛于宋金元时期,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的浅井乡,是北方磁州窑类型的典型窑口。扒村窑以白地黑花瓷上绘画装饰为主,兼烧黑瓷、白瓷、钧瓷、三彩、红绿彩、绞胎及搅釉绘画等瓷器,装饰技法多样,集北方民窑系之大成,20世纪60年代已蜚声海内外,早巳闻名于世。该书是扒村窑系统研究的本专著,它以田野考古的形式,用大量的古陶瓷标本,集中展示了其丰富的品种和造型、工艺和形式、绘画内容和分类、装饰艺术和文化内涵,以及和其它磁州窑类型窑口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特别是对以后南方青花瓷影响的深远意义做了阐述。综合运用了考古学、艺术学、文献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知识,探究了陶瓷文化所反映的中原地区经济、人文、地理、风俗、民间工艺、书法、绘画、文学等的变迁和发展,是古陶瓷爱好者、收藏者、研究

    • ¥22.4 ¥28 折扣:8折
    • 和光静影·北齐水泉梁墓壁画
    •   ( 29 条评论 )
    • 编者:三晋出版社//山西博物院|责编:张婷 /2023-04-01/ 三晋
    • 北齐水泉梁墓壁画是难得的北朝晚期墓葬壁画佳作,具有浓郁的北朝后期特征。壁画整体布局浑然一体,人物简练生动、画面色彩明快,再现了墓主生前的豪华排场与北朝晚期社会的历史风貌,为研究北朝时期晋北地区墓葬的形制及之后隋唐墓葬制度、墓葬壁画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史料。

    • ¥30 ¥56 折扣:5.4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