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
    •   ( 617 条评论 )
    • 孙彦 著 /2011-09-01/ 文物出版社
    • 《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是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出发为我们描绘了这帮栖息在frontier的“蚁群”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的著作。《河西魏晋十六国壁画墓研究》是孙彦在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一部学术著作。这部著作的初衷是对河西地区魏晋十六国壁画墓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从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的角度展开纯学术性地探讨,然而探讨的成果却给我们留下了对河西边境生活的强烈印象。这里既有拓疆者艰苦卓绝的生活写照,又有他们对财富的追求和享乐,更有对父母乡邦文化的认同和坚守,当然还有各族群之间的和睦共处,不乏印象强烈的描述。

    • ¥35.3 ¥36 折扣:9.8折
    • 撒马尔罕的荣光:阿夫拉西阿卜壁画解谜
    •   ( 0 条评论 )
    • (意)康马泰|责编:李洋|译者:李思飞 /2023-07-01/ 社科文献
    • 1965年,在修建连接中亚历史古城撒马尔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过程中,被世人称为“阿夫拉西阿卜壁画”的遗迹重见天日,尽管它被部分损毁,但仍是粟特传统绘画中极富意趣的杰作。 意大利学者康马泰博士以历史学者的洞鉴和图像学者的敏锐,通过重点解读阿夫拉西阿卜遗址1号房址“大使厅”的壁画环带,多层次、多角度讲述了粟特地区的历史,勾勒出一幅中亚文化多样性的全景画卷。

    • ¥43.59 ¥89 折扣:4.9折
    • 画像石艺术:砖石精神
    •   ( 168 条评论 )
    • 刘宗超 著 /2009-08-01/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对中国画像石艺术——重点是汉代画像石艺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与介绍。对画像石艺术的欣赏和解读,大致有两大方面:一是对其独特艺术形式的欣赏和发现,感悟直观的美;二是对其图像内容、意义的发掘与领悟,探究形式背后的精神因素。本书通过对具体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分别揭示了它们的形式特征及审美意蕴;进而对其审美意蕴的时代独特性进行挖掘,后提炼出其艺术精神:包容精神、浪漫精神和雄浑气象。

    • ¥46 ¥46 折扣:10折
    • 美术、神话与祭祀(新版)
    •   ( 9 条评论 )
    • (美)张光直|责编:孙晓林|译者:郭净 /2013-01-01/ 三联书店
    • 张光直一向主张对古代中国的研究要跨出传统的专业局限,从史学、考古、美术史、古文字、古地理学、思想理论等多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整合,而此书正是他本人所做的一次 的试验。书中利用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和神话学的各种材料,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它早期的特征作了精辟的阐述,可以看作是作者一生研究古代中国的综合性成果。近三十年来,先后有英、中、日三种文字的文本在世界各地流传。

    • ¥34.78 ¥59 折扣:5.9折
    • 73件最有意思的中国绘画(平)
    •   ( 54 条评论 )
    • 金铢 著 /2012-08-01/ 文物出版社
    • 金铢编著的《73件有意思的中国绘画》是《博物趣吧》系列之一。 “女史”原指宫廷妇女,后来成为对知识妇女的尊称,沿用至今;“箴”有规劝、劝诫之意。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儿子司马衷即位,史称晋惠帝。晋惠帝是一位昏庸无能皇帝,大权旁落皇后贾氏之手。贾后专权善妒,荒淫无度,大臣张华便收集历史上各代先贤圣女的事迹,写成《女史箴》,以示劝诫和警示。画家顾恺之据此文分段配画,为后人留下一部图绘本《女史箴》,成为历代女子德行修养的教科书。 《73件有意思的中国绘画》是一本畅销的中国画鉴赏书籍。

    • ¥35.3 ¥36 折扣:9.8折
    • 中国红 古代壁画
    •   ( 142 条评论 )
    • 简洁 /2013-04-01/ 黄山书社
    • 壁画是直接画在墙上的画。中国古代的壁画作品精彩纷呈,无论是包罗万象的墓室壁画,还是流光溢 彩的石窟壁画。以及浑厚肃穆的寺观壁画。都展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典艺术之美。《古代壁画》介绍了 中国壁画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题材,以及著名的 壁画作品等知识。 《古代壁画》能够引领读者更深层次地品鉴这门 古老的艺术。本书由简洁编著。

    • ¥36 ¥59 折扣:6.1折
    • 神祇众相-山西水陆寺观壁画中的艺术与科技价值【正版书籍,满额减】
    •   ( 1 条评论 )
    • 史宏蕾 著 /2013-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在研究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图像系统样式之中,《神衹众相:山西水陆寺观壁画中的艺术与科技价值》选取了其中八殿(山西境内现存十一殿水陆壁画)进行了全面梳理,从构图、造型、线条、色彩、内容考释均作了系统化的研究,为山西水陆寺观壁画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大量的田野考察图像资料与提取的人物线稿,为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掌握壁画中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宝贵的图像资料。

    • ¥36.5 ¥194.2 折扣:1.9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东部卷·山东分卷
    •   ( 77 条评论 )
    • 王诗晓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8.4 ¥52 折扣:9.3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西部卷·甘肃分卷
    •   ( 107 条评论 )
    • 包艳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4.6 ¥48 折扣:9.3折
    • 古塔:耸立的骄傲
    •   ( 5 条评论 )
    • 康桥 /2023-04-01/ 上海辞书
    • “古迹寻踪丛书”之一。楼阁式塔是仿中国传统多层木构架建筑,造型各异,姿态小巧,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本书图片源自“十三五” 规划、 出版基金项目《中国文化史迹》,重点介绍优美的古塔。全书精选100张图片,按照“来龙去脉”“百年风雨”“名人足迹”“文物地位”“寻踪觅迹”等看点,以文史散文的笔法,介绍每一处古塔。

    • ¥35.89 ¥74.8 折扣:4.8折
    • 雕文刻画(汉画像艺术学研究)/汉学大系丛书
    •   ( 0 条评论 )
    • 编者:朱存明 /2019-06-01/ 三联书店
    • 本书聚焦汉画像石艺术,从不同视角出发,分别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课题研究。这些作者有的分析汉画像中的母题意象,有的对具体汉墓中的画像石进行分析,有的将汉画像和别的文本、艺术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说是一本涵盖广泛,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汉画像石研究合集。

    • ¥39.33 ¥69 折扣:5.7折
    • 中国丝绸之路上的墓室壁画 西部卷·宁夏、青海、新疆分卷
    •   ( 0 条评论 )
    • 吴思佳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历史长河中,丝绸之路早已成为沿路各方文化交流的通衢大道。在这里,人们耳熟能详的边塞诗歌、佛教石窟之外,墓室壁画也奉上了一串璀璨明珠。从文化交流走向看,借助东方大帝国的政治、军事影响,以及悠久历史建立起来的高度文明,本土文化在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中有着明确的主导性,墓室壁画就体现了这一点。一方面,中原墓葬的艺术形式辐射久远,中国壁画墓的遗存近一半在丝绸之路上;另一方面,墓室壁画在接受佛道影响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重生信仰的独立体系,也因此在汉以下仍然保持了本土图像的独立性。从世界艺术发展史看,埃及和墨西哥等地也有墓室壁画遗存的发现,但后来都中断了,只有中国墓室壁画自西汉开始一直沿革到清代,从帝王到平民的各个阶层都曾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并且地域分布广泛。从文明发展的延续性和艺术发展的广泛

    • ¥44.6 ¥48 折扣:9.3折
    • 异彩纷呈 梵华互鉴
    •   ( 1 条评论 )
    • 于江|责编:郭鹏 /2023-12-01/ 中国社科
    • 本书主要介绍 造像中的佛像艺术风格在南北朝晚期即后三国时代的变化过程、变化原因。 本书主要选取考古发掘窖藏造像、传世造像以及石窟造像,详细介绍后三国时期,南方的南梁及北方的西魏—北周、东魏—北齐的佛教造像艺术风格。同时,力求从政治、经济、文化及对外交往等方面,阐述导致佛教造像艺术変变化的原因。

    • ¥48.77 ¥89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