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 玉之辨 玉之用 玉之埋 和 玉之史 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作者亲身参与了多处重要先秦遗址的考古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有机结合文献记载,因此对先秦玉器与玉文化得出了确实而透彻的认识。
目录 本书稿以山西地区坡头-清凉寺、临汾下靳、临汾陶寺、兴县碧村等地出土的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时期的史前玉器为研究对象, 以精美的图片的形式, 严谨的学术性研究, 对其质料、形制、功能、源流等问题进行探讨, 进一步厘清史前时期玉石之路山西段的历史地位, 完善史前中国玉文化的分布框架, 从而促进对山西史前文化及文明起源阶段相关问题的认识, 对展示山西文物大省的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对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摘要 本书稿以山西地区坡头 清凉寺、临汾下靳、临汾陶寺、兴县碧村等地出土的庙底沟二期至龙山时期的史前玉器为研究对象,以精美的图片的形式,严谨的学术性研究,对其质料、形制、功能、源流等问题进行探讨,进一步厘清史前时期玉石之路山西段的历史地位,完善史前中国玉文化的分布框架,
本书为《良渚玉器线绘》的全新增补版。图书用考古专业而传统的技艺——线绘来多角度地展示良渚玉器,让读者在欣赏良渚文明艺术成就的同时,真正地认识良渚,了解良渚王国、良渚玉器,以及良渚艺术。在原书的基础之上,作者增加了《考古绘图的艺术性》等三篇文章,使图书在考古科普方面的价值得到提升;作者同时将个别旧图替换为细节 为严谨的新作,使得图书的科学性与准确性进一步得到提升。
真伪,历来都是古玉收藏者回避不了的现实,收藏者关注的问题即古玉的真假。为了掌握辨别真假的技术,参考相关书籍是必不可少,在众多书籍当中挑选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书籍,尤其重要。 古玉书籍众多,有的关注收藏,有的是文博专业的研究文献。收藏类书籍中的错误很多,许多人以自己手中的藏品为依据展开论述和分析,文博专业文献习惯罗列材料,而后进行分类,得出结论,作者缺少鉴别古玉真伪的知识。两者各有缺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古玉研究和鉴定人员只有分工没有合作,造成假古玉泛滥。有些文献只是罗列材料,有些文章更离谱,把玉琮写成可以食用的,写成轴承套……主流文献中,玉器多被视为礼器,甚少分析其实用功能。 古玉真真“假假”,需要研究者和收藏者都掌握鉴别古玉的常识和理论依据。古玉鉴定主要从材质、做工、器
这本《佩玉将将(精)》由李惠新和丁峰所著,共收录了上自公元前十六至十一世纪(商代)、下至公元一至三世纪(汉代)时期的古代玉器100余件,是作者精心遴选的具有一定鉴赏学习价值的“信利古艺术馆”中部分藏品。从时间跨度看,所录的玉器基本涵盖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及发展过程中的用玉规范,其时代风格明确,艺术特征鲜明,并附有言简意赅的有关古代玉器收藏鉴赏和切磋探讨的经验与心得,是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玉器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参考读物。 这本《佩玉将将(精)》适合古玉器研究者阅读。
《百衲本南齐书》除追叙萧道成在刘宋末年的政治活动外,主要记萧齐皇朝二十三年间的史事。包含序录一卷、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其中序录一卷久佚,故全书今存五十九卷。全书文字简洁,行笔流畅,叙事完备。作者萧子显既是萧齐宗室,又是萧梁宠臣,不得不为萧道成避讳,又不得不替萧衍掩饰,但仍能坚持做到“于序事中寓论断”,被后代史学家称为“良史”。
无
京内外数家大学、研究院的几十名专家学者,费时数年,从卷帙浩繁的古代经典文献中博选精诠出1500余篇有关治国之道与为官之道的文献,认真点校,精心注译,编成《资政通鉴》一书,全书共分修身,齐家、力学、治政、通变、任贤,亲民、廉洁、谋断,驭众十卷,各卷又根据内容为分若干篇,披览全书,各种修身要诀、从政理念、治国方略,无不毕集。虽源于传统典籍,但以现代观念加以编辑,仍能给人精新之感。许多篇目的确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予人启迪,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对于目前深入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加强干部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修养必将发挥有益的作用。
贺子珍是革命生涯中一位重要的女性。她和一起经历了中国革命最艰难、曲折的那一段阶段,是红军时期我军少数女将之一。 贺子珍是一朵绚丽的“井冈之花”。她在大革命的疾风骤雨中成长,在井冈山血与火的枪林弹雨中成熟,历经了红色军队从初始到壮大的全过程。她的身上凝聚了红军女战士的种种美德,她的命运同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和顽强不屈的历程分不开,她的无私精神和品质是井冈山红色战士的光辉写照。 贺子珍与的情感故事,有欢笑,有泪水,也有曲折。她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她的品质,她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金子般的品格和母性的光辉,震撼人心。 陈冠任所著的《贺子珍》在充分挖掘史实,采访许多当事人的基础上,力求真实、客观地记录贺子珍刚柔兼备的英雄人生,摒弃了许多不实的传说,展现了她与整整十年共同生
这本书的照片清晰,附有电子显微照和精工拓片,有助于从细部考察.在古玉鉴赏图书中出类拔萃,商人一等。我认为,这本书与上本书一样,值得珍藏和认真阅读。这对学习玉器,将会大有收益。众所周知,鉴定玉器要从玉料、受沁、做工、器形、纹饰这五个方面去考察,雷先生正是在长期的实践中,观察实物,从感性到理性,从经验到理论,因而在这五方面,具有真知灼见,做到准确辨别真仿、断定时代,说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