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7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以上3折-5折0折以上7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古玉器图典(1.2)
    •   ( 1126 条评论 )
    • 古方 主编 /2007-03-01/ 文物出版社
    • 古方编著的《中国古玉器图典(精)》是一部图文 并茂的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和鉴赏工具书,有较强的资 料性和实用性。全书分为中国古代玉文化概述、玉料 及产地、制玉工艺、器形与纹饰、仿古玉辨伪与鉴定 和古玉研究主要文献索引等六部分。材料新颖,解释 详尽,内容全面系统,具有权威性。

    • ¥273.6 ¥380 折扣:7.2折
    • 石峁玉器
    •   ( 238 条评论 )
    • 神木市石峁文化研究会 编 /2018-08-01/ 文物出版社
    • 石峁玉器是始于龙山文化晚期至夏代早期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重要遗物,是研究论证石峁遗址遗存性质以及石峁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证。南于各种客观因素,大批石峁玉器脱离了原始环境,流散于世界各地,这无疑对我们今天研究石峁遗址的历史文化和玉器史是一个巨大的缺陷。在这个关键时刻,石峁文化研究会主动承担起了 保护石峁遗址和抢救石峁文物 的重任,通过不懈的努力,不仅石峁遗址的发掘取得了 石破天惊 般的重大发现,而且石峁文物的抢救征集也硕果累累。今天我们以分享成果,提供资料的形式,首先选择有代表意义的石峁玉器编纂成书,展示给大家,希望《石峁玉器》的出版能起到一个拾遗补缺、推动研究的作用。

    • ¥475.2 ¥660 折扣:7.2折
    • 文物中国鉴赏系列(一)——中国古代玉器篇
    •   ( 380 条评论 )
    • 吴棠海 /2024-09-01/ 科学出版社
    • 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化出了不同的风貌。然而,中国古代玉器的鉴赏与研究还未像青铜器、陶瓷、书画等门类那样,发展出一套处理与理解相关材料的科学系统的理论与方法。 本书的目的并非是依据年代序列来呈现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中国古代玉器的制作工艺和技法进行全面综述,而是以古器物学的方法来描述与分析中国古代玉器在各个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风格和特征。全书分为“玉器工艺篇”与“玉器时代篇”两章,从“料、工、形、纹”四个基础层面分析说明中国古代玉器在原料分配、制作工艺、形制功能、艺术设计等方面的问题,为鉴赏中国古代玉器提供一套较为系统的方法。

    • ¥156.42 ¥198 折扣:7.9折
    • 考古中国——玉成中国一万年
    •   ( 200 条评论 )
    • 叶舒宪 等 /2024-07-10/ 中信出版社
    • 《考古中国 玉成中国一万年》是一本以玉文化遗址及典型玉器呈现中国万年玉文化的通识读本。书中介绍了查海、红山、仰韶、凌家滩、良渚、龙山、殷墟、三星堆等30余处史前及夏商时期的遗址,以及上述遗址所出典型玉器的造型、工艺、用途等,反映了古人的精神信仰并呈现了玉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叶舒宪担任主编,参与撰稿的有知名考古学家、人类学研究者、博物馆馆长等13位学者。叶舒宪教授以 玉成中国 的独到观点统领全书,呈现了万年来玉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历程。

    • ¥123 ¥168 折扣:7.3折
    • 玉神--石家河玉文化特展
    •   ( 48 条评论 )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2025-02-01/ 科学出版社
    • 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江汉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的重要开端,自20世纪50年代首次开展调查发掘,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本书依托70年来长江、黄河流域各地考古发掘出土、具有石家河风格影响的玉器,配合以相关玉文化阐释研究文章,从玉器视角呈现新石器文化脉络中的石家河元素。

    • ¥251.22 ¥318 折扣:7.9折
    • 古玉鉴真——战汉玉器篇
    •   ( 146 条评论 )
    • 孙为东 /2013-11-01/ 厦门大学出版社
    • 真伪,历来都是古玉收藏者回避不了的现实,收藏者关注的问题即古玉的真假。为了掌握辨别真假的技术,参考相关书籍是必不可少,在众多书籍当中挑选一本适合自己学习的书籍,尤其重要。 古玉书籍众多,有的关注收藏,有的是文博专业的研究文献。收藏类书籍中的错误很多,许多人以自己手中的藏品为依据展开论述和分析,文博专业文献习惯罗列材料,而后进行分类,得出结论,作者缺少鉴别古玉真伪的知识。两者各有缺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古玉研究和鉴定人员只有分工没有合作,造成假古玉泛滥。有些文献只是罗列材料,有些文章更离谱,把玉琮写成可以食用的,写成轴承套……主流文献中,玉器多被视为礼器,甚少分析其实用功能。 古玉真真“假假”,需要研究者和收藏者都掌握鉴别古玉的常识和理论依据。古玉鉴定主要从材质、做工、器

    • ¥42.2 ¥50 折扣:8.4折
    • 巫玉之光
    •   ( 183 条评论 )
    • 杨伯达 著 /2011-10-01/ 故宫出版社
    • 《巫玉之光》是著名文物学家杨伯达先生关于玉器研究的又一部力作,由32篇近年来撰写、且大多为首次发表的论文组成。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玉文化专题论》,下编《玉文化板块论》。书中对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重新鉴别、审视,从玉文化、玉学的角度加以诠释,在玉器的定名,以及其独树一帜的玉文化板块的划分、认定,史前原始宗教——巫教与史前玉神器——巫玉的联系,巫玉的内涵和形式的释读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新颖、与众不同的见解,另辟蹊径,引领人们走进了一片玉器研究的新天地。

    • ¥138.2 ¥192 折扣:7.2折
    • 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
    •   ( 80 条评论 )
    • 杨晶 著 /2011-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晶编著的《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是一部关于史前玉器的考古学研究专著。主要运用层位学、类型学以及文化谱系分析等考古学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玉器作为一种文化因素,不仅注重形制、纹样的演变,更注重组合关系和使用方式的变化,努力将玉器的研究,从外表提升到内涵,从物质切入到精神,始终将研究的宗旨定位在探索玉器背后所彰显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特质这一高层次目标上。 《中国史前玉器的考古学探索》内容包括“基本问题试论”、“系统文化考略”、“典型器物解析”、“史前玉器综述”四部分。通过基本问题的综合性探索、不同区域的系统性探索、典型器物的专门性探索,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层层深入地搭建起中国史前玉器发展演进的时空构架,力求从玉器形态的演变及其与人、时、空的关系爬梳中,探

    • ¥66.7 ¥89 折扣:7.5折
    •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
    •   ( 30 条评论 )
    • 郭大顺洪殿旭 著 /2014-01-01/ 文物出版社
    • 《红山文化玉器鉴赏(增订本)》收录历年发现于以上地区、散见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现存的红山文化玉器213件,并按以下类别对其进行了编排:考古发掘品、有出土单位的收集品、遗址收集品、有出土地点的收集品、有出土地区的收集品、其他珍贵收集品和资料部分,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

    • ¥379.2 ¥480 折扣:7.9折
    • 古玉的雕工(平)
    •   ( 121 条评论 )
    • 徐琳 著 /2012-05-01/ 文物出版社
    • 如果您热爱玉器,观摩把玩之中必会发现玉石其实充满了灵性,玉亲人,人近玉,她并不那么难以接近。《古玉的雕工》从古代玉雕工具入手,以考古出土品及博物馆藏品为标准器,系统地总结了古代玉器不同时期的工艺特点,为作者徐琳多年来从事古代治玉工艺研究的结晶。

    • ¥57.6 ¥80 折扣:7.2折
    • 中国传世玉器全集(全8卷)
    •   ( 16 条评论 )
    • 古方 主编 /2010-04-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 传世玉器 的概念,指公立博物馆及文博管理部门收藏的非考古发掘出土、无具体出土地点或记录,以及不明来源的古代玉器,亦包括流传有序旧藏或捐赠的古代玉器。有些玉器的时代是清晰的,比如清官旧藏有年号款识、千字文编号、刻有御制诗文等玉器。 虽然从广义上来看,民间私人藏玉也应属于传世玉器的范畴,但是目前民间收藏的传世玉器在统计和鉴定上尚存有困难,故本书未将民间藏玉收录在内。 本书的编纂是一项规模宏大、艰巨复杂的文化工程,也是宋代以来著录传世玉器集大成之作。我们在大量实物标本的分析和辨伪的基础上,基本理清了中国古代传世玉器演变脉络与基本面貌,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和普及玉文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同时,在鉴定方面也为古玉爱好和收藏者提供了可信的 标准器 。 本书共分八卷,以玉

    • ¥2163.3 ¥2680 折扣:8.1折
    • 玉出昆仑(精)
    •   ( 65 条评论 )
    • 尚昌平 著 /2008-07-01/ 中华书局
    • 昆仑山精神层面的内涵是神话、传说;昆仑山的物质基础是美玉和丰富的矿藏。汉代之前,昆仑山被认为是黄河的源头。在古代,即使五岳联袂,也不能与昆仑山相媲美,后人称昆仑山为“万山之祖”。 于田县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是古代西域社会发展史册的一章。两千年前,西汉使臣曾于此入山采玉,自古及今,始终是昆仑山下的玉石集散地。 狼道是一条单行线,脚下的每一个落点都是采玉人磨出来的,在不足尺宽的狼道上,千百年来不知过往了多少的生灵。而昆仑山的采玉人和狼的分野,就在这条狼道。

    • ¥74.3 ¥88 折扣:8.4折
    • 三峡远古人类的足迹:三峡库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发现和研究
    •   ( 7 条评论 )
    • 高星裴树文 著 /2010-04-01/ 巴蜀书社
    • 本书汇总了1997年以来三峡工程淹没及迁建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与科研成果,运用现代旧石器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从多个方面对这一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勾画出该地区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脉络框架。 本书主要分为三部分:部分介绍三峡库区大地构造背景和长江河流阶地的发育特点,并对该地区旧石器及史前遗物的调查、研究历史进行全面的回顾、介绍和总结。第二部分重点对新发现、发掘的材料进行描述和研究,分旧石器时代为早、中、晚期(含新石器时代早期),对各个遗址及其材料进行介绍和描述,对其所反映的石器工业特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每段时期史前人类的生存行为方式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对本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进行年代学分析,同时对古人类在三峡库区的生存、迁徙、技术发

    • ¥25.3 ¥30 折扣:8.4折
    • 曲石古玉研究文选
    •   ( 28 条评论 )
    • 曲石 著 /2013-10-01/ 文物出版社
    • 曲石先生继所著《中国玉器时代》之后,又汇辑近年所著有关古玉研究论文18篇,为《曲石古玉研究文选》。书中除少数为史前玉器的研究和传世玉器的鉴赏外,多数为周秦以后的研究。曲石先生的治学方法,向以考古学资料为主,辅以文献及传世文物,综合论证各个时代玉器工艺的发展、类型、功用诸问题,不仅使读者较全面地了解各个时代玉器的工艺特点和出土情况,其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出土的玉器与传世的玉器进行比较研究,对玉器的鉴定和识别方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 ¥63.2 ¥80 折扣:7.9折
    • 中国文物小丛书:石器
    •   ( 64 条评论 )
    • 朱启新 主编,吴璟昌 著 /2014-12-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无数的文化财富,保存到今天的物质形态,被我们称之为 “ 文物 ” ,实际上就是 “ 文化遗物 ” ,广义上可以称之为物质形态的 “ 文化遗产 ” ,它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遗产体系。 每一件文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承载着古老生活的生动细节。每一件文物都凝聚着伟大的古代智慧,熔铸着历史与艺术的大美。它们都有着非凡的身世,身经千万次的锤炼与虔诚的雕琢,带着匠工的汗水与体温,或走向祀祝的祠坛,或走向王侯的几案,或走向文人的书斋,或走向贵妇的妆台 …… 然后,或烟消云散,或深埋地底,或长眠深海。今天,它们与我们不期而遇,像久违的故人,诉说,感喟 …… “ 文物 ” 作为历史的产物,毕竟与今天的生活环境、语境等有着较大的差异,没有专门的

    • ¥21 ¥28 折扣:7.5折
    • 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精)
    •   ( 1 条评论 )
    • 浙江省博物馆 编 /2010-09-01/ 文物出版社
    • 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展在杭州举行,展览汇集了从良渚到晚清的中国玉器精品100多件。亮相的精品游皇宋修内司的御用铭刻玉器和各种高贵的明清宫廷玉器等。为广大观众提供学习和收藏相关玉器的知识。《玉蕤:浙江慈溪许氏藏皇宋修内司暨古代玉器珍品》为与其同步发行的图录。

    • ¥252.8 ¥320 折扣:7.9折
    • 虢国墓地出土玉器(一)
    •   ( 13 条评论 )
    • 虢国博物馆编著 /2013-09-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虢国墓地出土玉器精粹。虢国墓是一处等级齐全、排列有序、独具特色且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大型邦国公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国二十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其中出土玉器5000余件( 颗) 。本系列图书精选其中部分进行分批出版,对于研究西周的丧葬制度以及社会文化、用玉制度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193.8 ¥228 折扣:8.5折
    • 古代玉器通论
    •   ( 163 条评论 )
    • 尤仁德 著 /2004-07-01/ 紫禁城出版社
    • 本书作为“能论”兼“史论”的形式和内容,论述了中国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近8000年玉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概况。 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具本质性的特征是阴阳二元文化及其“中和”思想。而“阴柔”又是它的主要文化内涵。玉的本质是坚利、厚朴和温润(阴柔)是其特质。因此,玉和玉器的文化内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相一致。 中国传统玉文化内容浩繁,蕴含精深。想用一本书进行完全论述是不可能的。笔者采用“突出重点,顾及一般”的方法,力求达到“论述有据,立论明确”的学术标准。在每章或每节的文尾,设《总结》一项,把上述论说的内容加以概括与深化,目的是说明玉器与玉文化及其各个时段性的学术研究成果。

    • ¥50.7 ¥60 折扣:8.5折
    • 红山实器
    •   ( 9 条评论 )
    • 王冬力 著 /2009-09-01/ 华艺出版社
    • 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之一。但由于骨器属于有机质,经几千年的侵蚀、氧化,所存较少,完整的器物也就尤为珍贵。 玉器:红山文化为世人关注的是其发达的玉文化,在距今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精美的玉器被远古先民赋予了更高的社会功能与文明意识。玉所表现出的温润、致密、坚韧、光洁以及美丽的色泽和绮丽的纹理,强烈吸引和震撼着先民,他们凭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怀着真挚而虔诚的心绪,雕琢出不同形状的器物,或佩带于身,或敬献于祖,亦或伺奉于神。 红山文化玉器不仅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每一件红山玉器都凝聚了红山先民的审美情趣、思想意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 ¥345.6 ¥480 折扣:7.2折
    • 玉意奢华—古董玉器装饰
    •   ( 39 条评论 )
    • 宋海洋 主编 /2012-08-01/ 故宫出版社
    • 《玉意奢华(古董玉器装饰)(精)》编著者宋海洋。古董珠宝,深受人们喜爱,而这种情结要追溯到近200年以前,从18世纪上半叶开始,欧洲的贵族皇室就喜欢这种既富有装饰性又蕴含历史人文精髓的首饰。那时,这样的珠宝属于高级定制范畴,具有代表性的Camer就诞生在这期间,到了20世纪初,欧洲的珠宝设计吸收了很多异域文化的元素,中国风也极大的影响了当时的设计理念。所以,设计师们创作出超时空的优秀作品。故宫之前出版的《卡地亚珍宝艺术》、《两依藏珍选粹集》书中详尽地介绍过古董珠宝以及附属产物的发展及演变过程。中国味道的古董珠宝,从设计上看,在运用了祖先流传之物的同时结合了当今时尚元素,设计的构思极为巧妙。形式上是东西方文化的结合,形态韵味依然是中式的风格。

    • ¥219.7 ¥260 折扣:8.5折
    •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研究
    •   ( 154 条评论 )
    • 杜金鹏 /2019-03-01/ 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河南省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的科学研究报告。作者运用考古学理论方法和现代科技手段,从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矿物学、工艺美术和微痕技术研究等方面,就其考古发现、社会背景、历史人物、生产生活、价值意义、玉器类型、玉石特质、工艺技术以及文化传承和传播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讨论。

    • ¥143 ¥198 折扣:7.2折
    • 中国史前玉器
    •   ( 1 条评论 )
    • 牟永抗|责编:徐晓玲|整理:方向明 /2024-01-01/ 浙江古籍
    • 本书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任所长方向明对考古前辈牟永抗先生的《中国史前古玉概论》一文进行专门的注解、配图、分析,以期使牟先生这篇文章 具细节、 具深度,从而为史前古玉的研究提供 有价值的参考。牟先生的《中国史前古玉概论》一文虽然只有三万余字,但其中国史前古玉探究的深度和广度却都是引人瞩目的,对中国古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方向明在此文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注解和图片为本文增加学术价值,并 有助于读者领会。

    • ¥66 ¥88 折扣:7.5折
    • 中国古代玉器纹饰图典
    •   ( 40 条评论 )
    • 李飞 编 /2008-01-01/ 浙江古籍出版社
    • 玉器是中国古代工艺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本书集中选编了中国历代玉器的纹样造型近400幅,编者通过原器物墨拓法和少量的线描图案,准确而细致地表现出了中国古代玉器的原有纹样和造型,生动再现了中国古代玉器的迷人风貌。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丰富。中国人眼里的玉是与众不同的,它已经超越了单纯分类学的范畴而成为中华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在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玉由原来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象征,以至于终发展成为一种崇高品质的象征,即所谓“君子佩玉”。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七千年前的先民们,在选石制器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拣到的美石制成装饰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随着时代的演变

    • ¥22.5 ¥28 折扣:8折
广告